•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日本皇室为何不设阉人防通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7 20: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上无数皇宫秘事、权力斗争,宦官们总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到了日本,这个制度却像是被一道看不见的屏障挡在了门外。

桑原鹭藏,这位生于日本明治时代、晚年还热衷于研究东洋历史的学者,他在大正十二年(那是1923年哦)拿起笔来,写下了一篇讲述中国宦官的长篇大论。他说,日本虽然从唐朝开始就疯狂迷恋中国的一切,无论是制度还是文物,但唯独这宦官制度,并没有照搬过来。

英国人斯坦特也掺和进来,他说宦官制度这玩意儿,在东方国家家常便饭,在西方却少见。然后呢,竟然说能避免这宦官制度,全靠基督教的功劳。但桑原不这么看,他认为这根本不是宗教的力量,而是日本人的明智选择。

中国的宦官,在很多人眼里那可不是什么好鸟,总是跟皇宫里的勾心斗角联系在一起。但说到底,宦官也不全是坏事,历史上那司马迁、蔡伦、郑和不也是闪亮的名字吗?可见,宦官制度这事儿,还真不是非黑即白。

日本没学中国的宦官制度,有人可能觉得是落后,但有时候,落后反倒成了先进,没引进这个制度,反而成了幸运。所以,这不是简单的学与不学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文化选择和历史机遇的巧合吧。

桑原鹭藏写下了《中国人辫发史》、《中国人吃人肉风习》、《中国的宦官》这样的作品,每一篇似乎都在为日本文化的独立和优越性辩护。从他的视角来看,只要能把古代中国描绘得不堪一击,那日本的文化自然就高人一等了。

说到为什么中国会有宦官,桑原的解释充满了时代的偏见,他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嫉妒心重,宦官的存在能避免男女之间的嫌疑,平息人心中的嫉妒。这样的解释,听着似乎有点道理,但也难免让人觉得过于简单化了。

四十年后,三田村泰助将桑原的文章重新编纂,出版了《宦官》一书。他认为,宦官的产生与征服异民族有关,而日本古代社会由于地理上的孤立,几乎没有与异民族有过广泛的接触和征服,这成了日本不产宦官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日本人更是远离了这种残酷的制度。

《三国志》里的陈寿记录下了古代倭国的风貌,这片土地上连个表示牛马等动物“去势”这个概念的词汇都没有,可见当时的日本畜牧业确实是落后了一大截。直到19世纪末,柳泽银藏才出版了《去势术》,这才算是正式引入了这一技术。而在此之前,日本对家畜的管理和利用,确实是大大落后于其他文明的。

原来,马是4世纪末叶才被带到日本列岛的,这比起中原大地上早已习惯骑马的人们,可真算是后来居上了。日本的园艺业虽然发达,但在动物品种改良上的确是大步落后。再来看看那所谓的“罗切”,原来日本人将去势简单地理解为切除阴茎,以为这样就能断绝淫欲。这种做法和理解,与其说是文化差异,不如说是知识上的匮乏。

直到德川幕府时期,日本才从中国和荷兰引进马匹,并开始学习养马和骟马的技术。那时,荷兰的兽医和中国的沈大成,这两位大侠,可算是日本马匹管理史上的重要人物了。

然而,直到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时,日本的军马还未经过骟割,这直接导致了军中的一系列尴尬场面,被欧美士兵嘲笑后,日本陆军终于下定决心,对军马进行了骟割,这一举措也象征着日本在畜牧业上的一大步“入欧”。

这一切的转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文化和观念上的一次重大跨越。从对畜牧业的忽视到逐渐重视,从文化的自卑到勇敢地面对和改变,这一过程中,日本人在不断地学习和适应中前行,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日本这个岛国,自古以来就有它独特的文化风貌。《三国志》里对倭国女性的描述,似乎描绘了一个没有淫欲和嫉妒,因而也就无需通过阉割男人来维护贞洁的社会。这种描述,无疑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但这背后,其实反映出日本历史上确实缺少了宦官文化这一特殊现象。

为什么日本没有宦官文化呢?可能正如文化人类学家石田英一郎所分析的,去势原本是畜牧技术的一部分,但在某些文明国家中,这一技术被引入宫廷生活。然而,大陆的畜牧性文化元素,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似乎都没能在日本这个岛国上扎根。

日本,这个以稻米为主食的国家,与那些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截然不同,畜牧业在这里从未真正发达过。即便在弥生时代,日本人也养猪,但不知为何,到了平安时代之后,这种习俗便渐渐消失了,直到17世纪,家畜的养殖几乎成了历史。

江户时代以后,吃鸡肉成了风尚,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卖“烧鸟”的摊贩。而“牛锅”,这种煎牛肉的料理方式,则是文明开化的产物。但无论如何,日本人的饮食习惯还是以鱼为主,对猪牛下水的不喜,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畜牧文化的疏远。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阉割这一技术自然也就没有成为必需。日本人不骟马,更不用说骟人了,因此,宦官文化在日本这片土地上,就从未真正生根发芽。

这种文化的差异,不仅仅是食物的选择,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日本人的生活,似乎总是与自然更为和谐,他们选择了一条更加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即便这意味着某些东西,比如宦官文化,将永远不会出现在他们的历史中。这也许,正是日本文化独特魅力的一部分所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太监结婚竟然成为普遍现象
...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时,宣布宫中永远不用宦官,宫中仆役全部由女官担任。太监没有性能力,当然也无法繁衍后代,但是,这不意
2023-02-12 15:25:00
...诸侯国也都设置了宦官,不过这时的宦官可不是被阉割的阉人,而是一个官职,而且当时也没有阉割这样的规定。之所以会设置宦官这样一个职位,那是因为在皇室之中宫女不可能完成并且做好所有
2023-02-01 14:29:00
外号“阉人之国”的南汉让宫女掌权,想当大臣先要“自宫”
...都不乐意确认的消息:这些递交降书的南汉使臣团全都是阉人!一时间,北宋的军营里充斥着快活的空气,大家纷纷感慨这南汉的武将拉垮也就算了,怎么连个胆大的文臣都没有,送个投降书都得叫
2023-10-03 20:25:00
...通,可见当时已懂得将人阉割的技术。西周时开始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周礼》内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
2023-08-19 16:06:00
...与宦者无关。明朝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由阉人担任,主官以下的宦官无太监之名。到了清朝时期以太监加诸所有宦官,这就使得“宦官”与“太监”成为了同义词。而这些特殊的人,
2024-08-08 17:22:00
明朝漕运繁荣背后的权力游戏:皇权与地方利益的博弈
...提供服务,自东汉起,为保障宫廷内部的安全,宦官需为阉人所担任。起初,宦官不得参与国家事务的处理,而到后期,宦官干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宦官的存在对于皇权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
2023-10-03 18:51:00
汉末到三国的乱世,为什么说始于宦官,而不是割据?
...我们通常的见解有些不符。通常的见解,都以为宦官就是阉人,现在却说光武中兴之后,宦官才全用阉人,那么,自此以前,宦官就并非阉人了。所以有人疑心这“宦”字是错的,说当作“内”字。
2023-01-28 15:40:00
日本律令制度:不仅是对唐律的吸收改造,也是日本发展的迫切需要
...这么快,是因为唐朝与多国都有密切的经济往来,特别是日本。而唐朝到底对日本影响有多大?本文将谈谈唐代法律制度对日本的影响。此时的日本正处于政治交替状态,社会动荡不安,日本为了稳
2024-02-29 13:07:00
宦官在历史上的多重角色
...,被施以宫刑,他在这首诗中明确称自己为寺人,也就是阉人,而巷伯这个称呼也是周朝官职名,掌管宫中巷寝门户,与宦官类似。2、寺人貂《左传僖公十七年》: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
2023-10-04 18: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