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近日,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童红宁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破译了国际关注多年的“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揭示了油菜素甾醇调控水稻穗粒数的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路径。这是记者3...……更多
打开番茄属遗传资源领域研究宝库
...,在全球顶级科学期刊《自然·遗传》上发表。这是新疆农科院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自然·遗传》上发表论文,也是我区科研单位的首次。新疆既不是番茄的发源地,也不具备多样化的野生番茄种质资源,却因这...……更多
科技创新工程带来哪些改变(科技视点)
本文转自:人民网今年秋季,中国农科院植物营养团队在河南省获嘉县查看玉米生长情况。中国农科院供图蒋琳在进行畜禽种质资源入库操作。中国农科院供图全院1000多个课题组优化整合为300多个科研团队,对科研团队进行长...……更多
...抗病新种源的新突破,全面提升我国小麦优质化率。”省农科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室负责人高德荣研究员说。在遗传育种研究中,将产业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去研究是科技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难题。而程顺和也在言传...……更多
...把这项国计民生的根本工作,做到了大家心里。”湖北省农科院原院长焦春海说。创新:科技赋能美好未来 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恢弘大气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经建成。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承担长期战略...……更多
中国科学家揭示花椰菜演化历程与花球形成分子机制
...日上午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这一最新科研成果。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孙德岭说:“我国花椰菜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基因组学研究滞后,曾因缺乏对种群结构、驯化历史、花球形成和重要农艺性状调控机理的解析,制约...……更多
培育更多“金种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推进新疆种业振兴扫描
...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促进新疆种业振兴。图为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李建疆向前来参观的专家介绍优质小麦品种。(全媒体记者江斌伟摄)创新“源泉” 5万份珍贵种质资源保存利用金色的小麦、圆滚滚的大豆、...……更多
打造现代种业“芯片”
...个烟台市级农作物种业科研创新平台。先后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山东农大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拥有院士工作站1处和博士后种业科研工作站1处。截至2022年底,莱州共有505个...……更多
科研人员加强品种研发推动荞麦特色产业发展
...,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产、优质及加工专用型新品种。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荞麦基因资源创新研究组历时8年,利用荞麦野生近缘种优异基因改良栽培荞麦,创制了一批“金荞-苦荞”杂交的遗传基础材料和育种应用材料,培育出...……更多
致敬“南方麦王”程顺和院士
...研究员从1985年到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农科院)工作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学术氛围浓厚,无论是在出差摇晃的大巴上,还是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只要关于小麦育种的问题,随时都可以展开讨论。大家经常...……更多
...问题困难。农业农村部实施国家畜禽育种联合攻关项目,中国农科院将白羽肉鸡育种列为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有力支撑了新品种的育成。业内对国产品种的看法正由最初的怀疑甚至抵触,逐步向认可和推荐方向转变,对国产...……更多
他们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
...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院作科所)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团队,首次从分子层面阐明了籼稻和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破解了水稻生殖隔离之谜。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更多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杨舒、通讯员葛晓阳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成功将甜菜红素在棉花纤维中富集,创制出纤维呈现粉红色的棉花,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更多
中国科研团队揭示花椰菜分步驯化历程
...规律,突破了花椰菜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的瓶颈。”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孙德岭介绍说,这项研究也是首次基于大规模基因组学数据,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解析了花椰菜的分步驯化历程。2019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绘制出世界...……更多
津产“小种子”迸发“大能量”(图)
...研究所展台前,众多黄瓜新品种同样吸引众多参观者。市农科院黄瓜所研究员、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杜胜利介绍说,近年来,黄瓜所在深耕传统育种技术同时开展细胞工程及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更多
我是“大豆代言人”
...,北方小年,吃完饺子,大豆育种专家张孟臣来到河北省农科院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弯腰用拐杖拨开大豆叶子,查看长势。“非常抱歉,13年前患了双侧股骨头坏死后,每次下地查看大豆,我只能这样观察。”张孟臣说。为解决...……更多
...少参会学者的共识。那么,具体可以在哪些方面发力呢?中国农科院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建议,在基因和技术方面,要加强育种价值的新基因挖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产业发展需求方面,需加强多基因叠加、...……更多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为了捧紧中国饭碗 天津悄悄建了一座农业“芯片宝库”
...白菜、胡萝卜等35种蔬菜类作物,以及11种牧草绿肥等。农科院各所都在不断地将多年来积累的宝贵资源存放在种质资源库里。走进这座农业“芯片”的宝库,记者看到,在零下18摄氏度的恒温库中,一排排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更多
...稻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万建民指出,市农科院作为地方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培育的“淮稻”系列新品种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针对下一步工作开展,万建民要求,加快作物种源...……更多
...发展方向、主攻方式提出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同志、全国30余个省市级农科院、涉农高校的18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出席论坛并交流研讨。 ……更多
...共建。盐碱地国创中心依托黄三角农高区建设,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为组织单位,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山东盐碱地农业公司和山东省农科院为牵头建设单位,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青岛...……更多
变“单打独斗”为“集团军作战”!江苏新成立两个农作物研究中心
...”,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近日,江苏省农科院在南京举办小麦赤霉病、优质食味粳稻研究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会暨启动仪式。会上,小麦赤霉病研究中心、优质食味粳稻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万...……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热盐2号”等耐盐水稻新品种。后来,海南大学与湖南农科院联合研究的“海湘030”“海湘016”“海湘121”在江苏含盐0.3至0.4﹪的沿海滩涂上种植,其中“海湘030”亩产高达400公斤,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先进水平。海南省农业...……更多
安徽阜阳:奋力打造区域性种业强市
...纪种业小麦繁育基地,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科院院长徐四有介绍。已经轮茬的小麦试验田已扩张到800亩,其中260亩是核心基地。经过20多年努力,已搜集黄淮海地区、旱地、南方等小麦种质资源1136份。2015年,该...……更多
中国育种新突破!这“三鲜”有了“中国芯”
...“水里游的”,国内外产品花样繁多。根据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科院最新统计,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华西牛,近三年冻精市场推广占比17.8%;自主培育的12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35%;国产白羽肉鸡品种市场占...……更多
江苏这个油菜种克了“卡脖子”
...药性,容易被除草剂误杀,人工除草又费时费力,因此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将创制抗性种质、培育抗除草剂油菜品种作为研究目标。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油菜创新团队首席助理胡茂龙研究员介绍,经过...……更多
种源创新“藏粮于技”
...熟,落黄漂亮,一派丰收景象。普冰资300田间长势良好。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立会研究员(右四)和团队成员察看田间材料表现。 5月24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河南新乡试验基地,科研院校、种业企业...……更多
...巴中依托省畜牧总站、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和巴中市农科院本土专业技术力量,扎实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构建空山牛保种科研体系,着力培育中国肉牛市场高端品牌。目前,通江县现存栏纯种空山牛1万余头。 ……更多
培育现代农业种业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试验示范、产业化应用等五个关键环节,以省、州(市)农科院为主,形成有所侧重、相互联动的研发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同时,以现有种业企业为基础,坚持内培外引并重,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更多
...晨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文章,揭示了人类遗传因素和母体子宫内环境对子代健康的影响,为更好地认识母儿健康的代际传递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方法学支撑,也为研究宫内暴露、遗传和早期生活经历之间相互作...……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6月24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陕西省教育考试院获悉,经陕西省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陕西省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下
2024-06-24 14:22:00
“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8次高考没过二本线,直言心情烂透了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谢茂杜光然6月23日晚10时,四川省2024年高考成绩开放查询。备受网友关注的成都“高考钉子户”梁实
2024-06-24 13:55:00
韵动北京·丰宜福台公园夜跑再现丽泽金融商务区
来源:极目新闻6月22日晚,2024中国田径大众达标健身步道系列赛暨韵动北京·丰宜福台公园夜跑在丽泽金融商务区城市运动休闲公园鸣笛起跑
2024-06-24 13:48:00
兄妹因拆迁款吵12年,法官调解唤醒亲情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孙婷婷通讯员刘畅董星星为房屋征收补偿款,一对亲兄妹吵了12年。近日,经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仓埠人民法庭法官调解
2024-06-24 13:56:00
湖北咸宁:以“汛”为令 多方联动应对暴雨袭击
来源:极目新闻已进入梅雨期的长江中下游降雨范围扩大,汛情增多。6月21日晚以来,湖北咸宁持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汛情就是命令
2024-06-24 13:56:00
长江武汉段单日再涨水0.76米,斧头湖超设防0.25米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庞正通讯员张强窦亦然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截至6月23日8时,长江武汉段较前一日再涨水0.76米
2024-06-24 13:59:00
人工造林为晋披绿装
来源:极目新闻新华社太原6月23日电(记者柴婷)长城脚下,黄河岸畔,40多年来,山西偏关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实现了从“天高愁涧壑
2024-06-24 13:58:00
武汉库调运中央应急救灾物资支援冀豫抗旱救灾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黄忠实习生魏舒婷为全力支援抗旱救灾工作,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运指令,6月18日,由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负责日常管理的中央救灾物资武汉储备库(以下简称
2024-06-24 13:59:00
以古为师 赓续文脉 傅田田工作室首届师生作品展开幕
书法,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一笔一划,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古人万千的智慧。从殷墟甲骨、六书造字,到篆、隶、楷、形、草
2024-06-24 14:53:00
武昌滨江一眼望到八分山,武汉能见度超20公里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宋枕涛6月23日傍晚,经过连日梅雨洗尘,江城武汉晴空万里,能见度极高。记者在武昌临江大道极目远眺
2024-06-24 13:59:00
小刻刀大工匠 淄川实践学校学生体验篆刻艺术
鲁网6月24日讯篆刻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有着醇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近日,这门被许多人看来是比较“小众”的艺术被请进了淄川实践学校的课堂与学生们来了一场近距离接触
2024-06-24 14:17:00
【文化金家岭】穿越古今,探秘甲骨文
鲁网6月24日讯近日,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康城社区趣味甲骨文课开课。课堂以甲骨文为媒,架设起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引领居民穿越时空
2024-06-24 14:19:00
咸宁咸安1.2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同心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胡迪凯通讯员张欢李婷婷6月22日21时许,湖北咸宁市咸安区高桥河双溪桥镇三桥大屋石三级电站河段
2024-06-24 14:10:00
暴雨来袭,沌口派出所民警连夜巡查排隐患
来源:极目新闻00:07极目新闻记者王佳文通讯员谢威6月21日晚19时30分许,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沌口派出所民警段永强和中营寺社区物业经理付华荣冒雨对辖区进行巡查
2024-06-24 14:11:00
人工智能+大数据,湖北高校首个户外智慧健身中心投用
来源:极目新闻00:07极目新闻记者邹浩摄影记者黄士峰通讯员张丽一键体测身体指标、动感单车联网PK、无绳跳绳四人对战、智慧健身大数据展示……近日
2024-06-24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