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晋廉吏名片 | 王家屏:推诚秉公,坦荡无私
...,客观公正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王家屏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参与世宗、穆宗两朝实录的编撰工作。他把编写信史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坚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真实记录历史事件。对于当时挪用公款贿赂权臣的官员,...……更多
宋朝乌台诗案是怎么发生的
...以前在京城曾经同朝为官。那时候,沈括是变法派,属于王安石集团的人。而苏轼政治上更倾向于欧阳修、司马光的反变法派。沈括来杭州是有目的的。他要搜罗一些苏轼诋毁朝廷的证据。苏轼对人没有提防之心。他是“上可陪...……更多
《梦溪笔谈》中的两个主考官判卷的故事
...臣”得罪过不少人,被贬至开封府。又因不肯用新法而遭王安石打击,出为侍读学士,1069年贬知杭州。这人少年有才,非常自负,可是参加国子监考试时仅被定为第五名。这不科学啊,本人“天下第一”,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更多
苏轼被贬黄州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诗案”。按理来说,触犯龙颜当属死罪,但在太皇太后、王安石等人的求情之下,苏轼才免于死罪。“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苏轼虽然免于一死,但仕途...……更多
跟着“国风网红”打卡钱湖十二雅境,聆听王安石、王应麟的千古传奇。作为2023浙江省宋韵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2023鄞州区宋韵国际文化季暨宋韵钱湖文旅生活季在宁波韩岭美术馆启幕。启幕仪式由“宋韵·山水”、“...……更多
嘉靖朝第一大马屁精袁玮的崛起
...溪人,嘉靖十七年(1538)会试第一,殿试第三,后授为翰林院编修,后又晋升为侍读。这段简短的信息吐露出两个重要内容,第一,袁玮前途无量;第二,袁玮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这一点符合了他当食物链顶端马屁精的第...……更多
...出,犹如火上浇油,事态迅速升级,群众掉头聚集到开封王安石私宅,直接向宰相申诉。王安石一边严令东明县迅速、公正解决问题,一边迅速摘下该县令的乌纱,并立案严办。理由是:“口出狂言,不受民诉,引致京师喧哗。...……更多
张居正的传奇首辅之路:从荆州秀才到内阁首辅
...而易举就取得了进士的身份。依照大明惯例,他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的职位,开始在此熬资历空缺。张居正在翰林院安安稳稳排号时,内阁中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厮杀。次辅严嵩联手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利用“河套之议”合...……更多
还在纠结清明假期去哪儿?看完这篇,或许你就有答案了!
...过得艰难,但他的风骨却影响后世千年!11抚州来抚州,王安石被明月照满思念的梦中故乡!古称临川,476条河流构成密集水网,是王安石“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梦中故乡,是晏殊“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欢聚之所,有曾巩“一番...……更多
奸臣严嵩意外之笔:‘六心’变‘六必’,铸就历史名店
...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进士,随后以《雨后牡丹诗》被翰林院选为庶吉士。严嵩今年才26岁。正德二年(1507年),严嵩枢毕业于济世,任翰林院编修。可以说,他年轻而成功。在夏彦和严嵩的斗争中,上天随人所欲,严嵩终于...……更多
...。其实,不单苏洵父子,其他如文彦博、司马光、曾巩、王安石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在“布衣屏处、未为人知”的时候得到过欧阳修的激赏,并通过他的举荐而步入了士林。可以说,在提携后进上,欧阳修有一双点石成金的妙...……更多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六年,27岁的曹振镛考中进士,被皇帝选中做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十年之后,他参加翰林院大考,只取得了第三等的成绩,但因他的父亲此时在户部尚书之位上表现良好,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便特授曹振镛做了翰林院四品...……更多
盘点北宋时期的历代帝王
...武钦仁圣孝皇帝,庙号神宗,葬于永裕陵。1068年,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企图改变积贫积弱的困境,史称“熙宁变法”。先后颁布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变法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耕地增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更多
司马光的勤奋智慧与坚定品德
...去接手自己的官职,一路都很顺利,只是后来在政事上和王安石发生了分歧。待事认真的司马光。较为保守的他不主张变法这种事情,而开放思想的王安石却也当仁不让。二人没有办法一起合作处理政事,司马光就离开了自己的...……更多
李白的人生你不懂,他到底那里突出了
...,就可让李白过上潇洒的生活。唐玄宗发话了,让李白进翰林院,随时等候消息。当时的李白,感觉到了什么叫“幸福天降”,哪有这等好事,不考试,还能进翰林院。去了翰林院,李白和贺知章等人常常聚会作诗弄赋,真的是...……更多
苏轼:在困境中绽放的文学巨星
...过了官场升迁的最佳时期,而且时局大有变化。宋神宗用王安石为相厉行新法,苏轼在朝中的故旧好友,多因反对新法被贬离京,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也在其中。其实这些政见之争完全可以置身事外,放低些身价,不要制造公开...……更多
...钩与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围绕各自的新书《宋神宗与王安石》和《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与现场的近百名市民读者进行分享。这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新华出版社、桂林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山水阅读节2023·...……更多
清末民初名人死得最惨的一个是谁呢
...中央拒绝。《申报》评价其“实不外拜金主义也”。根据翰林院侍读马吉樟的弹劾,唐在担任邮传部副部长时,“所用垂参,皆其同乡亲戚,以贿而行,咨调司员,亦多以贿成者”。虽然史料中并没有证据对此证实或证伪,但从...……更多
开启引导阅读新模式
...“安石求师”的典故,给王军红留下深刻印象。它讲的是王安石教育儿子,为孙子选择老师要挑选博学而道德高尚的人。有人觉得,教幼童的启蒙老师,不用这么精心挑选,可王安石反对说:“先入者为之主。”启蒙老师对学生...……更多
一段被忽略的先贤佳话
...)考取广东乡试第一名,景泰五年(1454年)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在翰林院工作期间,他著书修史,多次担任会试、殿试考官,一时声名鹊起,桃李天下。成化二十三年,他的《大学衍义补》正式完成,丘濬成为礼部尚书,后于...……更多
宁安如梦:看懂了才明白,谢危官居太子少师才是全剧最大的破绽
...他会试第一殿试也是第一高中状元,但按照惯例应该是进翰林院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四年时间如果不外放的话大概也就是从五品的侍读学士或侍讲学士,最多也就是正五品的翰林学士。一般来说三公三孤、太子三师和太子三...……更多
中国历史上功盖千秋却私德极差的人物
...出使辽国,军事上曾戍守西夏,政治上曾任三司使,参与王安石变法。数学上,开垛积术研究先河,物理上,最早证明了磁偏角的存在,并对小孔成像原理作了准确而生动的描述。化学上首次提出了湿法炼铜,提出“石油”这一...……更多
大破交趾爱兵如子的猛将,晚年却被闲置,北宋若用此人,西夏可灭
...弱和“三冗”的难堪局面,想要有所作为,于是任用宰相王安石主持变法。可是变法才刚推行,就面临着来自南方的边患了。在五代时期彻底独立出去的交趾(今越南北部),此时国力逐渐强盛,在南方攻打占城国(今越南南部...……更多
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丨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进唐代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王安石说出上面的话,也恰恰是因为看到了法律的重要性。针对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积贫积弱,王安石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缺少明确的“法度”。他强调不仅要立法,还要...……更多
揭秘明朝皇帝的特殊癖好
...特别的恩宠,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比如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等,就是南宋,在朝廷无法抵御蒙古铁蹄的蹂躏之下,文人照样耸起弱不禁风的肩头,挑起当时民族的脊梁。岂止是一个文天祥,还有陆秀夫张世杰等人,...……更多
趣谈古代奇葩事
...。此后便形成了抢状元的惯例,神宗看上一个状元,结果王安石抢先一步将女儿嫁给了状元郎。二、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喜好美色,尤以与儿媳乱伦为乐,为了方便自己,讲儿子们一个个都派到边关地区。他的儿子也不以为耻,...……更多
杜甫生前穷苦潦倒无人问津,死后数百年却得到宋朝所有人的喜爱
...,意思是运用杜甫的语言艺术,来提升自身的作品内涵。王安石考证古代的诗人后,尤其最爱杜甫。他说,杜甫对词汇的运用,深沉清丽且又雄健,使人难以探究到他的来源。他的诗文带着一股先天的元气,能展现出擎天斡地的...……更多
同样是改变政策,为什么后人只骂司马光不骂狄仁杰?
...上奏请求赦免。最终这批人被从轻发落,改为流放。北宋王安石变法后,“青苗法”损害了百姓利益,司马光为了阻止青苗法的实施,多次面折庭争,抛却高官厚禄,到洛阳修史15年,被百姓认为是当世“真宰相”。狄仁杰主政...……更多
论宋朝最令人痛心的四大抉择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在《鹤林玉露》之中,罗大经曾将两宋灭亡的缘由分别归结于王安石以及秦桧两人身上。在他看来,宋朝之所以会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也主...……更多
一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成就的陈梦雷,为中华留下了什么至宝
...家,陈梦雷在会试当中表现同样的突出,成为进士,担任翰林院庶子吉士。翰林院拥有极其丰富的馆藏,在翰林院当差的同时,陈梦雷也静心学习,学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后来陈梦雷返回家乡福建,不料吴三桂发动了三藩之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