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曹操、崔琰与清河崔氏: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纠葛
...军时,也是这个官职)这个武职。但崔琰的特长显然还是谋略,比如劝袁绍加强军纪,还有不要跟曹操决战,因为这就等于跟汉室决裂了,可袁绍不听!如今曹操为了消化冀州,兼任了冀州牧,自然崔琰这样的名士,曹操是不会...……更多
...壮年开拓进取,面对魏蜀大军压境临危不乱,通过隐忍和谋略取得荆州,完成了榻上策的第二步。他老年残酷多疑,为了手中的权力不惜掀起残酷的政治斗争,为国家的衰败埋下伏笔。曾经从善如流的少年英主在权力的浸染下,...……更多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
...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更多
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三大战役
...因兵败忧郁而死,而袁绍诸子争位,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②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更多
曹丕明知甄宓的儿子不是亲生的为何还要传位给他
...推三十六年,那么魏明帝的生年应是建安九年。但曹操破袁氏、曹丕娶甄宓,是在建安九年八月。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如果确是曹丕的亲生儿子,那么最早也得是建安十年出生。所以曹叡不可能是曹丕的亲生儿子,那他的生父就...……更多
三国最炸裂的谋士,顶级谋略助曹操夺得北方基业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九月,曹军军粮将尽,士卒疲惫,曹操写信给荀彧,准备退守许都。荀彧建议继续坚守待机。曹操采纳其建议。不久曹操遂以奇兵袭乌巢,斩淳于琼等人,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带800骑兵渡河北逃...……更多
...孤头衔就是少保。于谦于少保而袁家的四世三公,指的是袁氏家族四代人里有五个人位居三公之位。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曾孙袁隗wei为太傅。这个袁逢就是袁绍袁术...……更多
崔浩:南北朝的军事谋略家和他的家族背景
...北魏的张衮。当然了,自然也有号称“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的崔浩了!崔浩的姓氏很惹人眼球,那个年代姓崔,本身就不平凡。因为不管是清河崔氏,还是博陵崔氏,都是名门望族,而崔浩恰好就是清河崔氏的代表人物。...……更多
门阀之争与寒门崛起:东晋王朝的内部斗争与外部机遇
...样的壮举引人深思:东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是其统治者智慧卓越,还是其国力雄厚?又或者是历史机遇的巧合?江南小邦的崛起之路317年,西晋覆灭,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然而,这个新兴王朝的疆域只有荆州、江州、...……更多
三国时期曹操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战---白狼山之战
...联盟。东汉末年(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在白狼山进行一场战争战争,史称白狼山之战。边史料记载,大阳山在北魏时称“白鹿山”,蒙古语称“布祜图山”,意为有鹿之山。汉代称“白狼山”,清...……更多
...上》:“萧衍,字叔达,长大后博学多才,文武全才,好谋略。”《梁书武帝纪下》:“梁武帝自小聪明睿智,下笔成章。”从这两则可以窥到萧衍是一位博学多才,聪明好学,文武双全的皇帝。《南史刘怀珍传附峻传》里有:...……更多
权谋之王:汉宣帝如何巧妙铲除霍光家族,稳固帝国根基
...暗斗的舞台。无数君王、宰相在这个场景中展现过自己的谋略和智慧,有人能够智胜权贵,有人则最终功败垂成。而汉宣帝的故事,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自登基以来,汉宣帝便意识到霍光家族在朝中的权势日盛,对自己...……更多
审配为何如此执着于袁绍的事业,宁愿付出一切代价
...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更应该由衷感佩曹操的卓越领袖智慧。让我们细细体味他是如何步步为营,最终完成了昔日挽救中原江河的夙愿吧!结语可以说,中原统一的进程实际上从那次攻下邺城之役就开始了。正是曹操手段高明...……更多
三国第一鬼才郭嘉的谋略与影响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给《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名,那么吕布当之无愧名列第一。可是一旦要给三国谋士进行排名,那就众说纷纭,很难统一意见了。拿曹魏举例,有英年早逝的郭嘉,有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更多
杨广用他的生命和隋朝的命运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王朝均由兰陵萧氏所创立,在当时可谓是顶级门阀。陈郡袁氏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多次与南朝皇室联姻,成为了南朝皇帝倚重的政治支柱。在江南地区,这四大家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人们用一句名言来形容他们...……更多
房玄龄的卓越贡献:辅佐太宗,缔造贞观之治
...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智慧过人,谋略高超房玄龄的智慧和谋略是他的突出特点之一。他善于分析形势,把握时机,能够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辅佐李世民的过程中,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更多
...吏居然敢进京专权。董卓是谁召来的?就是袁绍,董卓是袁氏故吏,何进征召的几个将领,都是与袁绍商量过的,袁绍以为董卓好控制,结果马失前蹄。董卓何进一死,袁绍、袁术两兄弟率领自己的军队冲入皇宫,见到宦官就杀...……更多
赵云加入蜀营时,私下讲了什么
...绵延天下。赵云在其中被视为纯粹的武将,并不参与这些谋略。这无疑再次让赵云感到自己不被刘备信任,地位遭到刻意压制。六、前程未卜,功高震主终成忧患如果从建安十三年算起,赵云已经跟随刘备七载有余。这其间,他...……更多
秦国统一背后的智谋与手段
...业却似乎蕴含着一系列谜团。在战火纷飞的背后,秦国的谋略和手段到底是怎样的?这个看似不可解的谜团,是否隐藏着智慧的密码?秦国的崛起在秦国统一的过程中,郑国渠的修建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程奇迹。这一工程的背后...……更多
曹操和袁绍谁的损失更大
...行反攻倒算。再者,官渡袁军损失大体在9万人左右,而袁氏能控制的也不过一个完整的冀州和三个残破的青幽并州,这样的损失如果不能算致命的,那也绝对是惨重的。 袁绍在官渡失利后一年就死了,二者绝不是偶然,赤壁之...……更多
...以一举平定。”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率领大军南下,袁氏二兄弟果然为争冀州大打出手。曹操抓住战机各个击破,结果灭了袁谭,袁尚败逃乌桓。曹操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冀州,郭嘉也被封为洧阳亭侯。曹操打算乘胜追击袁尚...……更多
为何吕布大多数时候不听陈宫建议
...。在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光凭武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谋略和智慧来保全自己的地位。 ……更多
三国时期第三次濡须之战:曹操与孙权的战略对决
...的背景来看,在建安二十一年的时候,曹操已经陆续消灭袁氏、三郡乌桓、“关中十将”、韩遂、宋建等凉州军阀、汉中张鲁,就剩下刘备与孙权还没有消灭。在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八月,曹操还在汉中对付张鲁的时候,...……更多
汉中之战,曹操准备了足足大半年,为何与刘备才打两月就放弃?
...然放弃了继续进攻,匆忙撤退。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谋略过人的枭雄如此仓促放弃?是刘备的奇招妙计?还是曹军内部出了变故?或者另有隐情?风云际会:汉中之战的起始建安二十年(215年),蜀汉集团在刘备的领导下攻下...……更多
《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吗
...和人生的启示。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诚然,《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就是擅长战争描写。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端,以西晋灭吴收尾,反映了从汉末失政到三...……更多
探寻刘娥这位女性政治家的心路历程
...得刘娥在权力面前保持了一定的克制。最后,刘娥的政治智慧也不容忽视。她在朝中多年,深谙权力运作的规则。她可能明白,即使不称帝,自己依然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掌握大权。实际上,刘娥在听政期间,多次以皇太后的身份...……更多
王导:东晋政坛的不倒翁,权谋背后的生存智慧
...他身处东晋时期,凭借着出色的政治手段和不寻常的生存智慧,成为东晋开国功臣之一。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却饱受诟病,因为他过于善于妥协。他就是王导。王导的政治手段让人敬佩,但也让人心生疑窦。今天,让我们一起看...……更多
郭嘉的智慧:曹操平定辽东的关键
...,首级被送到曹操手中。曹操由此成功平定辽东,郭嘉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郭嘉之所以能够洞察人性,成功预测袁氏兄弟的内讧,就是因为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认识到外部压力会促使袁氏兄弟团结起来,...……更多
辛毗:三国时期的隐形高手,谋略不输郭嘉
说到三国人物,总有人喜欢拿曹魏阵营的郭嘉郭奉孝,与蜀汉功营的卧龙诸葛孔明相比较,可在史实当中二人并没有任何交集,后人所说“奉孝不死,卧龙不出”,言下之意就是诸葛亮要是对郭嘉对战,恐怕就不是郭奉孝的对...……更多
聊聊三国陆逊的励志人生
...逊见孙权,言谈时却说淳于式是个好官,看看这多有政治智慧。孙权问到:“他上表弹劾你,为何还要夸奖他?”陆逊就回答:“淳于式也是想百姓休养生息,他上表弹劾我,我却来混淆陛下的视听,这种风气在我朝是要不得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宋高宗赵构手书的《南宋太学石经》知多少?
坐落于杭州吴山脚下,有这么一座“大隐隐于市”的“石质书库”——杭州孔庙碑林。杭州孔庙碑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内陈列着自唐代到民国期间的各类珍贵碑石近500件
2025-02-02 10:39:00
清朝皇子一岁时抓周,用毛笔胡写1个字,皇帝看到后脸色大变
雍正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是康熙帝的四子,是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皇帝,也是清朝皇帝中争议最多的皇帝。从继位到死亡,无论民间还是学术界都对他有诸多议论
2025-02-02 12:21:00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权臣梁冀的?
古往今来,权力向来都是人人向往的东西,它可以为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
2025-01-31 20:44:00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是什么?老祖宗的用词真是太生动了
#历史开讲#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大侠舟车劳顿后进了一个客栈,总会有小二急忙凑过来,先来上这么一句:“客官
2025-01-31 21:02:00
故事:清朝发现小人国,小人身高不超20公分,国王把公鸡当成坐骑
提起“小人国”,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它曾出现在我们童年的故事里、梦境里。那么,世界上真的有“小人国”吗?在清朝就发现了“小人国”
2025-01-31 21:17:00
从洗脚工到煤老板,柳林“黑枭”巨头陈鸿志,为何会沦为阶下囚?
作为柳林"黑枭"巨头"山西煤老板"陈鸿志的江湖路可谓是非常精彩,他从一方首富再到犯罪入狱,一生跌宕起伏,这篇文章将走进陈鸿志
2025-01-31 21:31:00
清代义犬夜夜渡河,忠心救主远胜八公
康熙年间,乌镇有户人家养了一条狗,每天晚上都要跳下河里,游到对岸,帮另外一户人家夜里守屋。狗主人起初不知道什么情况,看它每天早上湿漉漉地回来
2025-02-01 10:11:00
我想做一名清官,真的很难!
贪官茂名前市委书记罗荫国说“老子是腐败分子,难道老子的上任不是腐败分子吗?我敢肯定,我的下任绝对还是腐败分子。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
2025-02-01 16:13:00
加入北约后的新烦恼:芬兰奥兰群岛地位争议
奥兰群岛?land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拥有超过6500个岛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历史上成为了军事和政治的焦点。奥兰群岛由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一系列岛屿组成
2025-02-01 16:14:00
俗语:“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孩子出生时的忌讳,有啥道理
万事万物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规律和平衡,也有着其独特的相对性,换言之,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它们在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矛盾基础上不断发展
2025-02-01 16:20:00
老百姓:“建房不建压身房,砌墙不砌迈腿房”,准备盖房的注意了
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几千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落叶归根”,不管在什么时候
2025-02-01 16:22:00
被演义美化的纪灵,历史上的反差太大
《三国演义》给纪灵加了很多戏,先后单挑关羽、张飞,使一柄三尖两刃刀。然而,这些都是虚构的艺术加工,史料对他的记载仅有辕门射戟一处
2025-02-01 16:24:00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公路边的明朝古墓,两根望柱就能猜出墓主的身份
那桐镇至隆安县城的508县那门村段有一处明朝时期修建的古墓,在1000平米范围内埋葬着20多处墓葬,其中最早安葬的是明朝
2025-02-01 17:10:00
百年战争时期,英国与法国产生的领土纠纷,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领土不断更迭,百年战争结束后领土边界逐渐清晰起来,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领土逐渐丢失
2025-02-01 17:28:00
苏联解体后,为何多数加盟共和国改革都失败了?
对于国家改革来说,都是发现了问题,然后不断进行调整。让国家激发新的力量和激发新的活力,推动国家继续向前发展。而且基本上多数国家改革
2025-02-01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