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白与杜甫是诗坛巨星,却一生仕途坎坷
李白确实是不世之材,杜甫确实是百年难遇,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个浪漫,一个拙朴,皆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再现的文学奇才。李白的才华达到何种程度?他得到了皇帝唐玄宗的青睐,可谓“达天听”,皇帝天天捧着他的诗...……更多
年少成名、仕途坎坷、英年早逝,“诗鬼”李贺的一生令人唏嘘
...算存世作品仅剩二百余首,他独树一帜的风格仍然在整个诗坛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他本能受重用却激怒唐肃宗
在盛唐的诗人之中,边塞诗人高适的仕途非常成功,官至节度使,还被封为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两人的诗很好,但仕途却非常不顺。李白生性放荡不羁,得罪了许多人,所以仕途坎坷。而...……更多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命运差别为何这么大?
提起中国古代诗人,怎么也绕不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老兄,名气如此之大,妇孺皆知。他们的大作耳熟能详,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张口就来。杜甫,一脸苦相,注定命运多舛李白是理想主义诗人,他的诗天马行空,想象丰富...……更多
李白与孟浩然、杜甫、贺知章:跨越年龄与地位的深厚友谊
...的寻常问候。然而,李白的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诗坛声名鹊起的背后,也有着艰辛与坎坷。总的来说,人生的旅途虽短暂,但真正难得的是能够结识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真心相待的知己好友。这种友谊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路
...辞别之后,便来到了长安,准备跟自己的先辈一样,踏上仕途之路。以杜甫的家世,世代为官,原本以为在长安谋求一官半职的并不是难事,谁知道这一蹉跎就是十年。747年,唐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更多
盛唐诗人李白、王维同年出生,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仅比宋词元曲的成就更高,而且影响比它们更大。而唐代诗坛之所以影响这么大,除了有传唱千年的各种风格诗体的佳作名篇之外,还因为那些个性十足、创造力旺盛的天才诗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李白、杜甫、王维、孟浩...……更多
李白的不凡才华与仕途坎坷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心高气傲,不愿走科举考试的常人仕途,而是渴望着天才崛起。李白无法容忍平庸的度过此生,他游历四方,结识各种奇人道士。他希望通过名人的举荐一鸣惊人,直接获得皇帝的赏识。在这种想法的驱使...……更多
杜甫半生凄凉,悲愤之下挥笔成诗,诗中一成语更是人人皆知
...苦的。杜甫曾经也饱读诗书,也曾把所有的心思投入到了仕途和功名利禄当中,当时年仅三十四岁的杜甫带着一颗浓烈的去参加科举考试,希望以自己好的成绩考上科举,可以走上仕途之路,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更多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这首诗中写绝了
在中国历史的诗坛上,李白和杜甫是一对闪耀千古的双子星座。李诗的豪放瑰丽,杜诗的沉郁顿挫,是唐诗最华丽的篇章,也让无数后人如醉如痴。然而,他们在世的时候,虽然都怀才不遇,但两人的影响力却是完全不同的。...……更多
杜甫:家国情怀与忧国忧民的诗人
...总体而言,杜甫极具哲理的格律诗,尤其是七律,登上了诗坛的巅峰,即便是不拘一格的"诗仙"李白,在严谨上亦显得稍逊一筹。以致后世讲习格律诗,都以"杜诗为范",学习"杜诗"的叙事、抒情、说理",因为集大成的...……更多
...诗作。十二月,高适奉命讨伐永王,曾经的好友,同为“诗坛三剑客”的二人最终站在了对立面。 有朝廷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的谋略,没费多少工夫高适就打败了李璘,李白因为辅佐的原因也被收押狱中。面对李白的求救,高...……更多
杜甫的坎坷人生与忧国忧民的诗篇
...稳,他一心报国却没有门路,心系百姓却流离战乱,中年仕途不顺,老年病无所依,留下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的诗文,感动了世世代代后人。杜甫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很不错,家境优越富足,家族文化气息浓厚,自小就在文学诗歌...……更多
世人只知: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上半句更是经典,道尽人生心酸
...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也让杜甫的诗歌风格更加丰富多彩。仕途坎坷: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然而,杜甫的才华并未为他带来理想的仕途。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落榜。这并非因为杜甫学识不足,而是当时的政治环境所致。唐玄...……更多
韩愈为何写下一诗,痛快淋漓的骂李白
...白是全民偶像,从平民百姓到唐玄宗,都为之倾倒,当时诗坛名宿就称他为谪仙人。相比之下,杜甫的名气要小得多,而且是李白的小迷弟,对李白崇拜得五体投地。然而,在多年后的中唐,由元稹、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却...……更多
好友无数的李白,为何在王维这翻车
...还邀请了同为诗人的高适,三人时常把酒言欢,大谈经济仕途,好不自在。 之后李白与杜甫又见了短短一面,直到第二年,二人一起同游东鲁。杜甫还曾用一句“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来记载当时他与李白游玩时的景况。...……更多
孟浩然:才情横溢却仕途坎坷,李白是他的铁杆粉丝
在唐代,李白几乎是一个见人就翻白眼的人。没有多少人能够欣赏他。尽管杜甫才华横溢,但他只是跟随他的弟弟,总是写一些与他相似的诗,但李白心里并没有太在意他。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看不起李白,他也有偶像。谁...……更多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同称为李杜,这俩人就是唐朝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是当时诗坛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更是中华文化的永远丰碑。与李白最大的不同就是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属于现实主义诗人,所以就注定李白要比杜甫更洒脱,杜甫要...……更多
杜甫: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有多苦
...半生\"郁\";前半生诗圣杜甫,后半生少陵野老。二苦:仕途不顺杜甫跟其他读书人一样,将做官当成了人生唯一追求,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那是一条坎坷路、不归路。他在长安漂泊10年,一心做官,最终却成了官场的一个笑话。...……更多
杜甫生前穷苦潦倒无人问津,死后数百年却得到宋朝所有人的喜爱
...宋赵葵《杜甫诗意图》以杜为师天下风靡宋朝时,无论在诗坛,还是在朝廷,讨论杜甫的诗一时蔚然成风。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说:“年轻时,我读杜甫的诗,很嫌弃他干瘪无味的字词。可是...……更多
...作为东晋末年的伟大文学家,在当时却名不见经传。称霸诗坛的是许询、孙绰、庚亮、谢安,连陶渊明生前好友颜延之作文称赞其人品节操,却不提陶渊明的诗文成就。南朝谢灵运也写山水诗,以富丽精工生动细致而引人注目,...……更多
“诗囚”孟郊,为何仕途之路极为坎坷,转而文学成就突出?
...才华在当时无人能及。他也凭借着自己的作品,在当时的诗坛中占有一席之地,也算是用其他的方式实现了光耀门楣的梦想。 ……更多
“李白与杜甫”主题讲座在渝北区图书馆举行
...典》丛书中的《李白集》《杜甫集》两册图书,围绕大唐诗坛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的诗风、李白与杜甫之间的友谊三个内容,引经据典,用其独特的视角、诙谐幽默的语言带领大家了解两人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成长...……更多
一起来欣赏来自唐代的爆火的旅游攻略
...开启吴越之行的第一站就是黄鹤楼。这里见证了整个大唐诗坛最高光的时刻,也见证了孟浩然和李白的忘年友谊。唐朝时,黄鹤楼与长江之间离得很近,没有高楼大厦的阻碍,江上的景致一览无余。那个时候,孟浩然和李白也是...……更多
...令,于是就定居于此地。到了祖父杜审言这一代,杜家在诗坛崭露头角。二、祖父诗人杜审言字必简,他少年成名,“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值得一提的是苏味道就是苏轼...……更多
唐朝的诗人为何从不缺钱
...再有钱也没法参加科考。李白这才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仕途之路,那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找关系!他先找到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由于李白帅气逼人,又是个大才子。因此御姐玉真公主瞬间就被李白给征服了。车子房子...……更多
张籍:唐代诗坛巨擘,热心助人的文化使者
...”,与王建并称“张王”,他受到白居易的推崇,尊他为诗坛巨擘。(一)热心助人的诗坛高手张籍是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不过当的都是太常寺太祝、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一些闲散官职。如太常寺太祝,太...……更多
李商隐的哪首诗靠一个字,写出唐朝皇室的丑事
...了当朝的皇帝,也正是因为他的这首诗,彻底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虽然李商隐在诗坛有一定的名气,但是他在官场混的却并不如意,一辈子也没能做出来什么大成就,甚至可以说还有一点儿凄惨。李商隐从小家境就十分地贫...……更多
李太白,难道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崭露头角,李白领先杜甫的不止是一个年轮,更是一整代诗坛的辈分。两人在彼此心中的印象有很大不同:李白只觉得偶遇到一位粉丝、一位新人、一个年轻的灵魂,而杜甫则将李白视为“挚友”,一个向往已久的偶像。 二人...……更多
...历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然而,仕途的坎坷却早早地降临在他的身上。他曾在洛阳应举不第,又在长安应试落第,这些打击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官场的黑暗与不公。但他并未因此沉沦,反而将目光投向了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走读山东 感知菏泽| 韩国友人“逛郓城”邂逅非遗之美
大众网记者 李威 通讯员 李牧 崔如坤 苏亚 郓城报道2月22日,山东郓城县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对话。来自韩国忠清南道(省)武术散打队成员郑成勋一行走进郓城水浒好汉城
2025-02-23 17:41:00
无偿向美国捐赠183件国宝,却向祖国索要巨款,这个华侨是谁?
“对我来说,商业是小事一桩;爱、信仰、性格的真诚、人的志向,这些才是神圣之物。”——爱默生《爱默生随笔全集》人的劳动,尽管从削桩到修建城市
2025-02-23 12:40:00
李自成第15代孙,不愿隐姓埋名,想要重出江湖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后,是死了还是逃了?若是死了,究竟死于何地?若是逃了,究竟逃于何处?三百多年来,正史野史,莫衷一是
2025-02-23 12:45:00
公审大会,新四军团长怒而上台砍死9人,群众拍手叫好
1940年5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江苏高宝县的牌楼乡成为了战火纷飞的前线。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却因为战争的蔓延而变得异常紧张
2025-02-23 12:46:00
小古文一直是中小学生头疼的地方。开学季,现代出版社最新出炉了一套“行吟小古文”。“行吟小古文”系列以国学大师唐文治选评的《高等小学国文读本》为基础
2025-02-23 08:24:00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夏朝在此建都,开启了王朝统治的序幕;殷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让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025-02-23 08:25:00
2月26日,是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逝世48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翻译家,译林出版社最近特地推出了《穆旦传
2025-02-23 08:25:00
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
共工新闻香港2月23日专题电题:《还俗记》完成重编上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共工新闻记者程晓兰发自香港今(21)日
2025-02-23 10:26:00
宿迁泗阳:盲人丁士云如何用琴书奏响时代之声
在泗阳县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上,曾有一位盲人艺术家,用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编织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琴书传奇
2025-02-23 11:35:00
庆余年结尾,范闲到底死没死?费介终于给出答案!
二皇子是剧中隐藏的很深的大BOSS,如果不是因为范闲到上京,可能从内库在上京的商号中发现账目有问题,二皇子可能还不会暴露出来
2025-02-23 11:42:00
中国有8圣,其中7圣世人皆知,唯独剑圣少有人知,他是何方神圣?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先贤,他们往往在某一条道路上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重
2025-02-23 11:49:00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