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初异姓王韩信、卢绾、吴芮的传奇故事
...争时,赵、魏、燕、齐、楚都有王,当时只有韩没有王,项羽的叔叔项梁在张良的建议下,立韩国故公子韩成为韩王,也就是韩王成。张良去辅佐了韩王成。后来,刘邦带兵掠地至韩地,韩王成和张良投奔刘邦,刘邦让张良以韩...……更多
为什么项羽只是在垓下失败了就要自刎
项羽临死前对部下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他的勇武确实无人能敌,冲进汉军战阵,斩将拔旗,无人能挡。不过,他是西楚的霸王,不是带兵冲锋的大将,再勇猛也挽救不了楚国的灭亡。既然不是战之...……更多
井陉之战,韩信背水列阵为何能赢?张耳受封代王,燕国望风而降
...韩信才能打赢这一仗?首先,韩信能打赢井陉之战的首要原因就是韩信完全摸透了陈馀的指挥风格。陈馀的军队号称“义兵”,能够“以正合”,但是不能“以奇胜”。只有这样,韩信才敢直接走过井陉道,安全地来到微水镇;...……更多
韩信是如何虏魏王豹的
...信虏魏王豹、诛杀成安君陈馀、斩杀楚将龙且、大败霸王项羽的详细过程,从这四场大战中,能够看出来,韩信用兵,最关键的一字便是诈,或许这正是韩信的套路吧。韩信是如何虏魏王豹的?魏豹是有着故魏王室血统的没落贵...……更多
韩信要求封王背后的真正动机
...奇色彩。然而,他在封王问题上的独特见解和提出封王的背后真正动机,究竟是一种趁人之危的谋略,还是别有深意的战略抉择?在当时的历史洪流中,韩信的建议与要求显得颇具前瞻性,似乎超越了一般人的战略思考。是什么...……更多
他知人善任,奠定了大汉帝国的基业
...,任用了汉初三杰等这些贤臣良将,打败英雄的西楚霸王项羽,最后夺得天下。但是当我们揭开历史的层层迷雾,走进汉高祖刘邦的人生,就会发现刘邦这个人有多么的厉害,刘邦的前半生过的很普通,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魏...……更多
重情重义背后的韩信,为何放弃四次谋反机会?
...卒。如果韩信在徐州大战后,在荥阳战役后,给刘邦来个背后一击,刘邦只有乖乖就擒的份。二,成皋之战后,刘邦与夏侯婴二人诈称汉王使者,闯入韩信兵营,趁韩信未起之时,夺了韩信兵权。如果韩信有异心,直接以刘邦是...……更多
英布:从秦末到汉初,一位名将的起伏人生
...光,加官进爵,舍不得自己打下的江山,也舍不得这荣耀背后的光环,所以,才会继续坐在官位上,享受着功名所带来的荣华与富贵。还有甚者,有人不愿意将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交到一个没有希望的君主手中,便起了夺位之心,...……更多
汉初三杰的终局:韩信的荣耀与悲剧
...安生活,颐养天年。为什么差别这么大?韩信本来是跟随项羽的,但是项羽没有重视他,郁郁不得志韩信最后投奔刘邦去了,本来刘邦也没把他当回事,但是因萧何的举荐,刘邦才认识到这个人才,并用隆重的礼仪请他做大将军...……更多
秦朝西汉三元帅:白起、韩信、卫青的辉煌战绩
...战必全歼”的原则,对于敌人,一个不留。2.韩信: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西汉)韩信(公元前231年至公元前196年),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境内)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韩信在汉中拜大将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更多
楚汉争霸时期五大谋士排行,范增仅排第三
...,于是韩信准备退兵,但是蒯彻依然坚持继续攻打齐国,原因是刘邦并没有下达罢兵的命令,此时罢兵,韩信没有一丝收获还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反观郦食其,仅凭这人家的一张嘴就拿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何不乘着此时齐王...……更多
楚汉之争韩信为何拒绝项羽的提议三分天下,而力挺刘邦?
上文已经说到项羽已经陷入了三面包围的窘境中,这位不可一世的霸主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了。派武涉前往齐国谈判,对韩信这个曾经做过他保安的人说出人生中第一句软话,希望韩信保持中立。武涉为了说服韩信也给出了诸...……更多
​齐、楚、汉三国交兵,韩信水攻突袭,项羽岌岌可危
三国会战汉四年十一月,荥阳正面战场上,项羽还正在和刘邦于广武涧对峙。这个时候,项羽突然接到齐王田广的求援信,希望西楚出兵帮助齐国,赶走韩信。项羽当年在齐国作战十个多月,他深知齐国的重要性。一旦齐国被...……更多
项羽军队气势正盛,攻打荥阳时为何难以攻下?
...定了基础。而荥阳之守看似只是一座城池的缺失与否,其背后映射出的却是项羽失败的根源。 ……更多
田横与五百将士:忠诚与荣誉的最后坚守
...举国上下哀声一片,全国各地出现了爆发了许多次起义,项羽和刘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时大泽乡的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也不满秦朝的统治,便率先扛起了反秦的大旗,因为他们本是齐国的名门望族,有较高的威望,所以天下...……更多
汉初豪杰英布的传奇经历,蕴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悲喜呢
...名将之路是否也要经历种种起起伏伏?英布这个名字,与项羽、韩信、彭越并称为汉初四大名将。他跟随项羽起兵,率先锋立下汗马功劳;他又在刘邦怀柔下,背叛项羽,成就汉王天下。他被封为王,却也在权力博弈中丧命。英...……更多
樊哙忠心护主,刘邦却冷血无情:鸿门宴背后的恩怨情仇
因为刘邦是不折不扣的“负心汉”,人家樊哙为了刘邦甘愿付出自己的身体(战场负伤)与生命(鸿门宴),可这渣男一言不合就要处死对方,实在是丧尽天良!樊哙,西汉著名开国大奖,自追随刘邦以来骁勇善战,立下无数战功,...……更多
刘邦当年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呢
...事被传颂千古。通过分析刘邦当年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政治智慧、战略眼光、民心所向、对外手段、军事实力、心理素质等因素都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同时,运气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结...……更多
项羽帐下五虎将:龙且、钟离昧、英布、季布、虞子期的传奇故事
关于项羽手下五虎将,历代正史不载。根据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的说法,项羽帐下五大将分别为龙且、钟离眛、英布、季布、虞子期。然而虞子期还是正史中所没有记载的人物,所以,所谓项羽帐下五大将之说,只能当作...……更多
刘邦彭城之战大败后还能振作起来,主要有3方面原因,也正是这3个原因,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笑到最后。第一,项羽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项羽的彭城之战是他破釜沉舟后又一次精彩的以少胜多大战,这一战项羽以3万精...……更多
韩信与项羽:兵权谋家与兵形势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战争策略
...谋家和兵形势家流传至今,而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散轶的原因之一吧!兵仙韩信和战神项羽,哪个更胜一筹?如果相当兵力的军队对战,韩信一定不如项羽。但战争不是对砍,当楚汉之争发展成韩信北上一统北方(当年的燕赵魏...……更多
汉朝和唐朝都是先封王后灭王,汉炒却是卸磨杀驴
...多,自然容易激起人们对汉朝的鄙视,但这其实只是表面原因。从深层原因来分析,其实汉初诸侯王和唐初诸侯王的情况差别是很大的。汉初的诸侯王基本都是在楚汉相争背景下依附刘邦的,他们对西汉帝国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更多
从荣耀到悲剧:揭秘韩王信的跌宕人生
...邦,时刻如芒刺在背,觉得自己的屁股没坐稳,没坐稳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异姓诸侯王们脚下统领着要塞之地,手上掌握着十万雄兵,随时都有起来叛乱的能力,所以必须要把他们一个一个地剪灭。首先韩信的长相就让刘邦觉...……更多
盘点历史上死法最惨的九大名人,他们是如何惨死的?
...,也受过老妪的一饭之恩。在秦末大乱之际,韩信曾投奔项羽,但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又转投刘邦,这才让一身军事才华得到用武之地。随后数年间,韩信设定还三秦之计,利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办法,带领刘邦大军走...……更多
汉初三杰之一韩信:从无敌将军到悲惨结局
...信知道宫里可能有人想对自己不利,但他最终还是去了,原因有二。一是相信萧何的为人不会害自己,毕竟萧何是自己的贵人;二是刘邦许诺的护身符,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但他没想到的是,帝王想杀一人,何须理由。对于...……更多
韩信:军事天才的荣耀与悲剧
...三章,可惜未得流传!韩信一开始并不是将军,他只是在项羽的军帐前给项羽当看守的。却一直不被项羽所重用,韩信很着急,甚至毛遂自荐,但项羽还是认为韩信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才干,于是彻底不重用他,韩信无可奈何便去...……更多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 但是最终,韩信还是拒绝了。韩信拒绝自立一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韩信很感激刘邦,在韩信看来,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刘邦的提拔,韩信不可能有机会当上大将军,后来也不可能有机会横扫北方...……更多
吕后独揽皇权,封建王朝女性干政之首
...立幼一事的感情因素便是吕后失宠,戚夫人得宠。而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太子刘盈与庶子刘如意。刘邦曾用“不肖子“称太子刘盈,以“爱子”称刘如意。可以见得刘邦对太子不像自己的不满甚至厌恶,对刘如意的满意与喜爱。而...……更多
哪2个人若是不死,刘邦不敢杀韩信
...在关键时刻,为了讨好刘邦,亲自杀了这两个人。导致刘邦背后无忧,终于可以除去韩信这个心腹大患。项羽,韩信杀之以怀刘邦 项羽可以说是刘邦在争夺天下过程中的心腹大患。他不仅实力强劲,而且军事经验也非常丰富。一直以...……更多
韩信的悲剧:傲慢与自恃功高的代价
...。我可以去做代理齐王,这样对我们有利。当时,刘邦被项羽大军围困在荥阳,危在旦夕,看了韩信的上书后,气得大骂这小子是狼心狗肺,趁人之危来挤兑我,让我立其为王。张良、陈平劝谏道,我们现在的处境,离不开当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