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与中山国的崛起
...虞人这些的少数民族会不会改姓姬姓呢?这是有可能的。春秋战国时期,少数民族百姓为了更好地融入汉族文化群体,一般都会把治理戎狄部落有功的唐叔虞当作自己的祖先,将姓氏改成姬。但是,很明显,中山王方壶上的铭文...……更多
揭秘春秋初期郑国崛起之谜
...国相对于西周的八百诸侯来说可以算是个新兴国家。建国时期是在周宣王时期,他的开国之君是郑桓公姬友。这个名字,可能会让你想到基友,额,其实我们的郑桓公同志还是很正派的。对,他确实很正派。因为他将国家治理得...……更多
虞朝是否真的存在过
...的中华大地。学者笃信虞朝真实性,战国之后无迹可寻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历史学者们,诸如孔子、孟子等,他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出于历史研究的目的,他们对上古时期的历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推敲,...……更多
和亲政策在中国历史中的演变与影响
...和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贯穿于中国的整个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就有了宽泛意义上的和亲。但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亲政策一般是指从汉代以后开始的和亲。严格意义上,和亲是指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出...……更多
魏国黑马崛起:三家分晋后的战国新霸主
...的长河中,往往有一些瞬间能够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大地上,一场震撼人心的变革悄然上演——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晋国的终结,更为后来的战国七雄格局奠定了基础。而在这场权力的洗牌中...……更多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制胜武器:军剑、弓弩和铁路雏形
...呢?一、秦剑比六国之剑长十厘米,战场上更有利于杀敌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依然处于冷兵器时代。也就是说,只有人与人接触,才能分出战争的胜负。因此在战场中,如果我的军剑能够刺到你,而你的军剑却不能刺到我,那么...……更多
春秋战国时代的长城
...长的萌芽和发展史。那么,中国早期长城是如何起源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又是如何修筑的?固阳秦长城遗址 新华社 发从城到长城“长城”是对“城”这个概念的扩大、延伸和发展。“城”是伴随着城市而形成的,是为了保...……更多
...炮兵,陆地之战贯穿所有朝代,而其最为辉煌的时代正是春秋战国,其时有车,有马,甚而有列阵,场面可谓恢宏。可是,在吴越之地,江河密布,临海而聚,人们更擅长的则是水战,历来如此,从春秋,到三国,到宋明,皆为...……更多
三家分晋后,周天子的衰落与战国时代的崛起
...一个更急动乱的时代到来了。周天子地位进一步下降春秋时期,自从郑国国君郑庄公射伤周桓王后,天子的遮羞布就被彻底扒了下来,虽说强大的国君也不怎么待见天子,但大面上还过得去,比方说春秋第一霸齐桓公,就是打着...……更多
东汉小皇帝频出为何却能维持190年
...最频繁,人口损失最严重,文明发展最慢的时期。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持续了长达500年的动乱,不过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难得的文化快速发展时期,诸子百家争相斗艳,一直到今天春秋战国时期的先贤们依然能让我们获得无数...……更多
井田制:中国古代的国有土地制度及其崩溃
...。作为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极其重要,而当时之所以能够出现社会转型,还要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说起。到了春秋晚期时候,各国的井田制已经逐渐瓦解,而导致这一变动的重要原因便...……更多
秦始皇留下来的一个制度,至今还在沿用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唐乾元元年(758)年,改郡为州,州县制取代了郡县制。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更多
盘点春秋时期,谥号为“景”的君主
...主,也都是有为之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春秋时期,谥号为“景”的君主?一、齐景公齐景公(?—公元前490年),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前547年—前490年在位),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他的...……更多
秦国能统一六国一个重要原因,是春秋时期一个国家陷入分裂
...,其实秦国能够统一中国的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春秋时期一个国家陷入分裂,一分为三,它就是晋国。晋国在春秋时代位居如今中国华北地区,其国力在当时极其强大,有学者甚至认为春秋五霸中有四位是晋国国君。晋国地...……更多
孔氏家族: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贵族,影响力遍布世界
...个家族便是孔氏家族,让孔氏家族闻名世界的便是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战火连天,孔子建立了儒家学说,提倡礼与仁思想,人分三六九等各安天命,为当时的统治者奠定了稳固的思想统治。在此之后,历代王朝都沿用孔子...……更多
统一融合的中央集权到魏晋时期的大分裂
...这一年作为东周的开始。东周以后,中国的历史便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直到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派官员前往各郡管理事务,使得中央集权进上步加强。后经过强盛的汉帝国,直到魏晋时期...……更多
周朝分封制度下的姬姓诸侯国兴衰史
...祚822年,不过燕国偏安于一隅之地很难有大的作为,春秋时期燕国乏善可陈,战国燕昭王时期燕国曾短暂辉煌过,前284年乐毅五国伐齐差点灭亡齐国。第二个/第三个:魏国和韩国春秋时期的巨无霸晋国首任国君唐叔虞是周武王...……更多
赵国六位杰出君王的故事
赵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家,曾经涌现出许多出色的君王,他们以其卓越的战力和军事才能,书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赵国历史上战力最强的6个君王,看你认识多少个吧!第六位、赵宣...……更多
春秋时期的庸国:乐观精神与强大实力的背后
...了轮回,满族人把死亡称作回家。令人惊叹的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的人把死亡称作返老还童,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庸国。考古学家在湖北竹山县庸国旧址的发现了大批的悬棺。庸国的王室认为把死去亲...……更多
在没有电子设备的时代,燕国的君主们都在干啥?
...,我们谈论燕国君主。朝阳是一座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春秋战国时期与许多国家有一定的渊源。其中,燕国与朝阳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考古学家在朝阳城发现了许多燕国时期的历史文献。春秋时期牧岩国第一位国王使用...……更多
魏国从霸主到衰落的历程及原因探究
“春秋战国秦两汉“,战国那段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群龙无首的状态下各个国家都想一统天下。其中最主要的几个国家为“喊赵薇去演戏”“也就是韩赵魏楚燕齐。我们从国土面上来看会认为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更多
华夏历史中的杰出军事家们,雄韬武略以一当百
...同抗击强大的匈奴。孙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师从鬼谷子,因师出同门的庞涓嫉妒,将其骗至魏国,将其膝盖骨割去,后逃至齐国,在帮助田忌赛马后被齐威王赏识奉为军师重用,便有了后来的围魏救赵,而围魏救赵的成...……更多
周朝的衰落与春秋时代的纷争
...语,而秦晋之好和秦楚之好相信大家都知道,讲的是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楚国关系很好,时人创出成语形容。不过,三国之好是真好吗?这不禁让人产生怀疑,看到一些史料更是疑惑重重。秦晋之好秦国和晋国是国土接壤的相邻...……更多
中国古代时期的坐姿与礼仪
...坐”缘故的由来。古代早期人们所穿的衣物为裙子,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裤子这一东西,而内裤的出现则更要延后到西汉昭帝时期。因此,人们早期在坐下的时候很难不出现暴露私密位置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便...……更多
战国时期封君和封侯制度是怎么来的?
...,比如吕不韦的文信侯,王贲的通武侯等等,要知道战国时期封君是比较常见的,且封君基本宗室子弟和大功之人,且一直都存在,但是侯爵这个就比较敏感了,毕竟很多诸侯国的爵位其实都来自周天子的册封,比如秦国只是一...……更多
赵襄子:战国时期的改革先驱,早于欧洲千年解放奴隶
...隶制是在文明早期的一个产物,兴盛于奴隶社会时期。在春秋战国时,还是存在奴隶制的。不过当赵襄子统治赵国的时候,他颁布了一个法令,之后所有国家都废除的奴隶制。赵襄子宣布解放赵国境内所有的奴隶,并且没人赠送...……更多
周平王东迁洛邑:西周衰落的开始与春秋战国局面的伏笔
即便周平王不东迁洛邑,春秋战国的局面依旧会出现,只是历史走向或许会有所改变,笑到最后的未必会是秦国。周平王为何会东迁,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西周末期导致周幽王被杀的大战,周幽王攻打申国,申国遂联合缯国、...……更多
王翦:以数量优势取胜的军事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大乱世,这段历史与三国时期相似。不过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诸侯王朝,这一点是与三国时期不一样的。其实这两个乱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两段乱世都出现了很多名留青史的人。三国时期出现...……更多
邲之战:春秋时期战争文明的典范
春秋时期被评价礼崩乐坏,其实照后来的战国时期却淳朴了很多。战国时期的战争多以杀伤、消灭对方为目的,春秋则是为了争霸,以及一些堪称奇葩的理由。楚国和晋国的\"邲之战\"就是一个例子。楚军战胜晋军之后,还手把...……更多
封禅大典:古代中国的最高级别国家礼仪
我国的“封禅大典”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受孔子学说影响,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众多儒生提出来祭祀天地,以体现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君王还开始举行封禅大典,以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