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水之北驻扎,威慑京城。长安城内人心大乱,朝野震惊。唐太宗深知自己刚刚夺取政权,立足未稳,而突厥此时兵力强盛不能直接对抗,便采用了缓兵之计,向突厥进献大量的金帛财物,并结盟表示臣服,突厥这才撤兵。史称“...……更多
唐太宗与突厥名将:一段超越敌我的君臣佳话
...亲自与颉利可汗在渭水议和的危险之事。不过,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还是派出李靖大破突厥,一举击溃了心腹大患,并将猖獗一时的颉利可汗俘虏到长安。突厥从此由盛转衰,东、西突厥之间相互征伐,东部突厥灭...……更多
李世民为何要打高昌?不费1兵1卒取胜堪称神战
...被称为卓越的天才军事家,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征服高昌国的历史事件中,虽然发兵二十一万浩浩荡荡开赴前线,但最后的结局却是不废一兵一卒令敌方,西突厥后撤千里,另一方,高昌国不战而降,...……更多
聊聊唐军最荣光的时刻
...死,然后迫使李渊退位,李世民成为大唐新的主人,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李世民将年号改为贞观,朝气蓬勃的贞观时代正式来临。因为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即位,李世民内心深处充满着负罪感,他迫切希望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更多
汉武帝与太宗:开疆拓土背后的民力考量与国策智慧
...之治与军事布局629年,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两年后改元贞观。此后十七载间,太宗主政之世称为“贞观之治”。太宗即位之初,正值隋末民变余孽尚存,社会动荡,百业萧条。李世民首先平定了群雄,稳定...……更多
1300年前的生产建设兵团是什么
...之久的突厥。战后,李靖将颉利可汗解往长安太庙献俘,唐太宗李世民封颉利可汗为郡王,在突厥旧地设置单于都督府,以突厥降将阿史那思摩为首任都督。大唐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崛起于亚欧大陆东侧,要知道就在四年前,...……更多
唐朝开国功勋侯君集:武略文韬,功高盖世
...功勋能善始善终者不多见,又以唐宋对待功臣最为优渥。唐太宗李世民赏罚分明、爱惜人才,使得大多数开国将领能够颐养天年。然而有一个战功赫赫的将领却让李世民不得不痛下杀手,成为终身遗憾。侯君集(?-公元643年)...……更多
唐朝时期名将侯君集最后的死因是什么
...军、全椒县子。武德九年,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后,拜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630年),拜兵部尚书,参预朝政,跟随卫国公李靖学习兵法,参与灭亡东,突厥,大破吐谷浑,功勋卓著...……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有哪些成就?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更多
唐朝八大名将及其传奇故事
...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部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更多
唐朝盛衰史话:从贞观之治到国都六陷
...呢?其实,这主要说的是唐朝前期的辉煌史,准确地说是唐太宗即位到安史之乱前的历史。其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富民强。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大肆赞颂的盛世时代,主要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更多
唐朝有趣的历史冷知识:唐朝很多武将都亲手灭国
...李勣趁机攻进平壤,生擒泉男建。至此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想灭没灭成的高句丽被李勣率兵灭了。苏烈灭百济百济跟新罗,高句丽被称为朝鲜半岛的三国。唐显庆四年(659年),百济仗着大哥高句丽的庇护,多次侵犯新罗,...……更多
唐太宗带哪10人发动玄武门之变,他们结局怎样
...后,唐国公李渊于618年称帝建立了唐朝。定都长安。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继位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也是为以后唐朝的昌盛打下了基础。到了唐高宗的时期,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有开创了“永徽之治”。后来武则天把国号改为...……更多
...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尤其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大唐帝国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唐朝将华夏武功发挥到了极至。我们熟知的大唐英雄太多了,但要选大唐最牛十大战神级名将的话,那么...……更多
从唐初的政治格局看贞观之治
...月后的8月8日,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第二代皇帝,是为唐太宗。此时,距离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仅仅只有两个月时间。纵观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真正的中央君主集权制,从此形成了将所有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的...……更多
...次“玄武门之变”,可以说影响了整个大唐的历史走向。李世民首次在这里一手策划“谋杀”了李建成、李元吉;第二次是张柬之全权主导,推翻武则天,重新使大唐姓李;最后一次就是李隆基捕杀了太平公主等人,大义灭亲,挽...……更多
李世民在渭水之盟中,答应了东 突厥什么
...就能理解东,突厥的地位和实力了,那么在渭水之盟中,唐太宗李世民吃了东,突厥的亏,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那么李世民到底吃了什么亏呢?一、史料里的记载,都是正面的。无论翻看《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渭...……更多
抄侯君集的家,意外抄出两位绝色美女,李世民是如何处置的?
...皇,往后的日子过得跟被囚禁差不多;李世成称帝,是为唐太宗。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儿子们都在这场事变中被诛杀,李建成之妻郑观音则在事后居于长乐门,抚养幼女,一直活到了唐高宗上元三年,享年78岁;而李元吉...……更多
简介唐朝名将柴绍,曾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屡立功勋
...事变后,唐高祖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柴绍实封一千二百户。灭梁师都大业十三年二月起,朔方鹰扬郎将梁师都据朔方郡(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起兵反隋,后称帝,国号梁...……更多
唐太宗为何忍无可忍要把高昌灭国
...区‚唐初时期在朝臣中曾经引起两次大的争论。一次是在唐太宗决定出兵高昌之前‚以魏微为首的众多朝臣均认为高昌国位于西北边陲‚路途遥远‚且行经之地地理环境恶劣‚即使出兵攻灭‚日后进行统治管理也将是一个棘手的...……更多
李靖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为何仍获唐太宗重用?
...祖让位给李世民,成为太上皇,千古一帝李世民登基成为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曾派人去征求李靖的意见,李靖表示了中立的态度。军人不干预朝政,本是一位将军应有的操守。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帝王,当然...……更多
...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表示臣服,才领兵而退,这就是历史上的“渭水...……更多
《西游记》中的历史误会:揭秘唐僧与唐太宗的真实关系
...成真的故事。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影视剧里,唐僧都是以唐太宗的御弟自称。《西游记》第十二回写道,\"唐王大喜,上前将驭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更多
本来可做良将的侯君集,因一念之差成逆臣
...军。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继皇帝位,是为唐太宗。九月,又封侯君集为潞国公。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再赐封侯君集食邑一千户,可见李世民对侯君集的宠信。(李勣历经三代皇帝的厚待,功勋卓著,临死前总...……更多
贞观之治,为何被后人赞誉千年
公元626年,随着李世民在长安正式登基,唐朝由此进入了李世民的时代。虽然李世民夺取皇位的手段,一直被后人所诟病。但李世民在位期间的二十多年时间,却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之一。李世民在位的这二十...……更多
“读贞观事,得见全盛”
...。和平是战争打出来的,但和平要比战争珍贵的多。摆在唐太宗面前最有利的选择反而是隐忍,他与房玄龄等五人在渭河桥边与突厥大军对峙,颉利可汗不知虚实只好与唐朝修订盟约,获取大量财物后退出唐境,“空城计”的戏...……更多
玄奘的御兄并非唐太宗,那是谁呢
...,终于成真五圣。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中,唐僧都自称唐太宗的皇弟。《西游记》第十二回写道:“唐王大喜,上前将车夫搀扶起来,说道:“师父,若能如此忠心贤德,不畏长途跋涉,跋山涉水,愿拜您为兄弟。”玄奘顿了...……更多
唐太宗为什么向突厥称臣纳贡
...渊退位之后,李世民如愿成为了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唐太宗。也许唐太宗成就帝位的手段有欠光明,以至于引来世人的非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明君圣主之一,正是他开创了“贞观之治”,才为日...……更多
李世民:大唐的英勇守护者与\\\'天可汗\\\'的诞生
...奠定了唐朝盛世,被世人誉为千古一帝。人们也都称他为唐太宗,也就是叫他的庙号。但是你知道李世民还有个最令人敬佩的绰号吗?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李世民的这个绰号,叫天可汗。那么这个绰号又是谁跟他取的...……更多
李世民的几位死忠,灭国之战为何没参加
...(公元619年)十一月,唐朝发起了对东,突厥的战争,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安排下,唐朝以李靖为主将,共出动六路大军围剿东,突厥。这六路大军的统帅分别是:定襄道行军总管:代国公、兵部尚书李靖通漠道行军总管:英国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