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最新报告:地球三极冰盖冰川物质过去20年损失量超7.68万亿吨
...头组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同济大学等优势科研力量共同完成,其包含3个专题报告,另两个分别为“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完) ……更多
中国航天 新年新飞跃
...娥五号任务带回的1731克月壤样品产出诸多成果,近百个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陆续发布,不断深化着人类对月球的认知。预计2025年前后,嫦娥六号任务将实施并为人类取回月球背面的第一批月壤。即将开展研制的嫦娥七号,则计...……更多
年轻力,迎难而上!探索南极 展现新时代青年人蓬勃朝气
...。不仅考察的地方更远了、作业的精度更高了,队员们的生活也更加舒适了。 探索南极 “90后”勇挑大梁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极地新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雪龙2”号为例,考察队平均年龄34岁,其中,锐气十足的...……更多
记者手记:克赖斯特彻奇,通往南极的门户
...卢怀谦摄于大维是众多参观者之一。他在克赖斯特彻奇市生活了20余年,几乎每次中国科考船到来,都会约上朋友一起来港口附近逛逛。他说:“从‘雪龙’号到‘雪龙2’号,从最初很少看到中国科考船,到现在都觉得习以为常...……更多
...面提高近6英尺(约合1.8米),但这足以重塑人们未来的生活地点和方式。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了在南极洲西部伸入阿蒙森海的保护性冰架未来融化的情景。周一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月刊上的这项研究发现,即使未来的...……更多
“新星-C”落月险象环生,商业探月路在何方?
...投资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太空产业快速发展。特殊的科研活动往往也带有商业目的,比如新星-C着陆器的载荷包括体育装备公司的设备,计划在月面开展热反射技术测试。在运作模式方面,由于商业探月通常涉及多方合作,...……更多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我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论坛上,吴伟仁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重点任务和国际月球科研站有关情况。2020年7月23日 长征五号火箭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太空,中国行星探测时代拉开帷幕。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中的“祝融号”火星车首次在...……更多
波音787梦想客机首次降落南极:最大重量超250吨
...45名乘客,包括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后勤人员,还有一批生活物资、研究设备等。后续,这架飞机将返回南非开普特,中间无需加油。波音公司称,波音787宽敞的货运空间、高效的燃油效率,使之成为这次南极飞行的理想机型。...……更多
...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决定》按照聚焦重点问题、着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总体思路,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更多
...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勉励大家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我始终铭记在心。”张克胜说,总书记新年贺词提到“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新的一年,他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致力于选矿流程工业智能化...……更多
“中国环境谷”吹响发展新春号角
...发中心,两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产品调试工作。中科蓝壹科研人员正在对新研发的大气污染监测设备进行调试。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这个设备是我们公司最新研发的高精度氮氧化物分析仪。该项目从去年5、6月份开始立项,目...……更多
...筑完好,设备设施和工程机械正常,已恢复电力、通信和生活等方面保障能力。后续工作包括在站全部机械设备恢复、站区积雪清理、场地及道路平整等。此外,搭载其余新站建设队员的“雪龙2”号和装载新站建设物资的“天...……更多
...基础理论到应用服务的完整链式研究体系,覆盖大气科学科研和业务全流程。作为高校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的重要学术高地,一项项高原山地大气动力学研究助力精准预报,夯实国家防灾减灾能力。生成于川西高原及四川盆地的“...……更多
...亮点进行解析。“嫦娥”探月从月背采样返回到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2022年9月9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上的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上新矿物的国家。“嫦娥石”正是从嫦娥五号返回地...……更多
臭氧治疗妇科疾病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什么是臭氧?臭氧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高浓度下会散发出类似氯气的气味。臭氧在常温下呈淡蓝色,而在液态时则是深蓝色,固态则为紫黑色。由于其强烈的氧化性,臭氧可...……更多
与世隔绝六个月后,这群南极科学家培养出了独属于他们的“南极英语”?
...捉了。但其实,我们也可以“人工培育”新口音......一群生活在南极洲的科学家,就无意间完成了这事。-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南极洲并无常住人口,只有少数几个研究基地散布于这1400万平方公里的冰天雪地中,英国的罗瑟拉...……更多
地球最南邮局招新 管事、待客兼数企鹅
...、喜欢探险、适应寒冷、长时间日照以及相对“原始”的生活。英国南极遗产信托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卡米拉·尼科尔说:“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在这里生活会让你感到真正的敬畏和惊奇。”来源 新华社编辑 龙飘二审 刘娟...……更多
南极微纪录:95后眼中的“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越赤道之际,听5位年轻队员的船头呐喊,一同感受内陆生活的62天。内陆难忘,兄弟难舍,再见了南半球,再见了我们的南极之旅。 ……更多
一种改变了世界的分子,和一个耗尽一生追逐它的人
...卫星斯普特尼克抢在了美国前面,感到恐慌的美国人投给科研的经费也在大幅增长。靠着这些钱,他拿出了两年的完整数据。里维利论文里预言的情况成为了现实:大气二氧化碳的基准值,真的在以可见速度增加。基林自己大概...……更多
孤独如何塑造我们的大脑?
...一些气象、大气和地球物理学的实验至关重要。在那里,科研人员需要在科考站连续工作好几个月,忍受着漫长的寒冷与孤独。但就在几年前,该科考站也成为了一个研究“孤独”的绝佳实验场所。德国有一个实验团队就曾试图...……更多
兔年送祝福,玉兔二号从38万公里外发回最新照片!
...风的轰击,月球的山都比较圆滑。根据月球车的车辙印,科研人员可以根据印迹分析岩石力学的特性,不同的岩石和不同的土壤会有不同的承载力和摩擦系数。第47月昼期间在LE04703探测点,全景相机拍摄的车辙图。图片来源:央...……更多
...间与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出发,结合个人科研经历,介绍了万有引力在地球与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地球重力场测量技术及其在国防航空航天、前沿基础研究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作用。“院士深...……更多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
...。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来自一只生活在南大洋的小型章鱼的DNA新证据表明,西南极冰盖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崩溃。如果人类无法将人为导致的升温控制在《巴黎协定》设定的1.5℃以内,从长期来看,海平...……更多
月球科研站、火星取样返回……中国公布深空探测大动作
2028年前后,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重型火箭总体构型公布,未来可用于载人登月;天问四号将探测木星……中国深空探测向更远的太空进发。深空探测是指发射航天器对月球及其以远的天体和宇宙空间进行探测的活动,...……更多
...工作。物资主要包括重型机械、砂石料、钢块、幕墙板、生活物资等,重量超过9300吨。(央视新闻) ……更多
研究人员警告:太空经济升温或对臭氧层构成新的威胁
...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太空经济的升温可能会破坏修复地球臭氧层空洞的努力。据法国24小时电视台(France 24)2月7日报道,发表在《新西兰皇家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的一份新研究表明,尽管与其他人类...……更多
...料,“天惠”轮运送的建设物资还包括钢构件、幕墙板、生活物资等,件数超过500件,重量超过9300吨。目前,整体工作进展顺利。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周仁孝: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提前从各个渠道得知这边的气候...……更多
...全球大气监测网络的一部分,常年免费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科研机构提供大气数据。站在格里姆角的悬崖顶部,向西眺望,最近的陆地并不是非洲的南端,而是距离约1.6万公里的南美洲阿根廷。正是由于没有陆地的阻隔,格里姆角...……更多
高新区企业参加首场科技项目申报辅导培训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进一步提升优势产业科研能力,增加产业链韧性?昨天下午,嘉兴国家高新区首场科技项目申报辅导培训在秀洲光伏科技馆“高新·侨之家”举行,来自高新区的20余家企业参加。培训现场,...……更多
...地的部分地区白天气温较高、太阳辐射较强,午后有利于臭氧生成。具体预报如下: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未来一周,区域中南部白天气温较高、太阳辐射较强,午后有利于臭氧生成。长三角区域未来一周,区域部分地区白天气温较...……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羽山数据与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共建“协同创新基地”共促产业数据创新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2024年5月25日下午,上海羽山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建院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城市数字化治理与低碳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4-05-31 02:36:00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5月29日,一架载有快递包裹的专业无人机从常熟市常浒河口水上综合服务基地起飞,经过约5分钟的飞行抵达在锚地停泊的船舶上空
2024-05-31 02:41:00
华为畅享70s这款手机值得购买吗?
近几年提到华为手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贵!譬如刚刚发布的华为P70系列,售价就超过了5000元,即使它的处理器跑分还不到100万
2024-05-31 02:50:00
鸿蒙os4.2beta版更新,超线程引擎将上线
华为作为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在操作系统领域,鸿蒙OS的推出和持续迭代,已经在国内手机市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4-05-31 02:52:00
万兆将至 北京联通推动网络服务再跃升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屋屋光纤 处处千兆 人人畅享万兆将至 北京联通推动网络服务再跃升“当前我国千兆光网正在向万兆光网演进”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2024-05-31 03:55:00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熊熊炉火映汗水,走街串巷闯四方。”素有“中国门都”美誉的浙江省永康市,是中国最大的防盗门生产基地
2024-05-31 03:57: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泸天化公司继续做强做大做优化肥化工主业主动驶入“数智”赛道 向未来工厂进阶□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蔡惠兰 郭荞璐线上审核资质
2024-05-31 04:55: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我们希望发表能够激发灵感的科学成果”——访细胞出版社高级副总裁Richard Remington■本报记者 冯丽妃“我们希望发表能够激发灵感的科学成果
2024-05-31 05:15:00
哈尔滨用科技助力智慧亚冬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入选5G-A网络商用首发城市哈尔滨用科技助力智慧亚冬□本报记者 孙铭阳日前,中国移动在杭州全球首发5G-A商用部署
2024-05-31 05:15: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讯(记者张晴丹)近日,“川渝特高压交流特重冰区铁塔设计及真型塔试验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世界上首基60毫米特重冰区门型塔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中得到应用
2024-05-31 05:17: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本报记者 房志勇日前,天津市第38届科技周重点活动——2024年天津市青少年人工智能系列挑战赛,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馆圆满落下帷幕
2024-05-31 05:18:00
当古城M0遇上“数字+”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陈雨薇 秦建茹 潘心洁 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M0用地是拓展古城高质量发展空间的全新抓手
2024-05-31 05:35: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 陈 洁近日,企业家雷军的某社交媒体账号因突破2000万粉丝而备受瞩目,当他的评论区成为网友愿望汇集地时
2024-05-31 05:3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记者 李 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31日 第 08 版)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4-05-31 05:3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魏云刚《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31日 第 08 版)在历史长河中,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职业结构的巨大变革
2024-05-31 0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