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红军送给李祖德的瓷茶壶
...场的机会,红军趁着人多便向群众开展宣传。当时群众李祖德像往常一样背着煤巴赶场回来,看见红军正在演讲,他挤进人群,细心听讲。红军大声讲道:“乡亲们,我们红军是来解放大家,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李祖德和周...……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三级文物:红军送给邱银章的《红军读本》第一册
《红军读本》质地为打字纸, 尺寸:高18厘米、宽13.5厘米,该油印《红军读本》共残存20页。扉页正面文字为:第一行“总政治部印一九三六年二月口号”;正中一行《红军读本》,字体较大,其下小字“第一册”(横写);...……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三级文物:中央红军用的锯齿马刀
工农红军使用过的锯齿马刀,长 69 厘米、宽6.8厘米、厚0.45厘米。1935年元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习水县属吼滩时,一红军伤员留下治病,后被国民党联保主任赵选谋杀,将此大刀夺为己有。1949年后,人民政府将此刀没收,交由...……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红军买猪条
长征途中,红军队伍始终面临着四大困难,打、走、吃、穿。其中,吃是最首要也是最艰难的问题,但是红军队伍始终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绝对做到不与民争食。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二级文物:红军给自卫队的梭标
1934年红军给自卫队的梭镖,是目前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国家二级文物。该梭镖是单刃中锋铁质武器,长29.6cm,为贵州当地制造,系1934年红军在沿河铅长乡沙子坎等地建立自卫队时发给队员的武器。自卫队是现代革命史上贵州...……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红军歌曲》抄本,记录红军当时流行的19首歌词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东北部的铜仁市,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关键节点。1934年底至1935年初,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指挥下,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渡过乌江,为红军进入包括印江在内的黔...……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新的战...……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三级文物:红军椭圆五星手榴弹
红军椭圆五星手榴弹,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遗留的。质地为黄铜,地瓜形状,通体有凸起三角形棱背纹,顶部有铁条环圈,下部孔口空,内装有失效火药,一面有红军自制五角星内镰刀锤头纹标志。年代...……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中央红军过赤水太平渡搭浮桥的门板
贵州省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1935年中央红军过赤水太平渡搭浮桥的门板,其为双合门之一,长176.7厘米,宽57.5厘米,一边上下有轴。1935年春,中央红军第四次渡赤水再次入黔向云南进军时,由太平渡搭浮桥过河,这块门板当时...……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颁给张羽鸿的委任状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颁给张羽鸿的委任状,为道林纸质地,四方形,直行石印红字。长26.1厘米,宽24.4厘米。边框外饰光环形,网状线条布满框心,框内左上角有五角星,内饰镰刀斧头图案。顶部边框外有“全世界...……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一级文物:中国工农红军遵绥湄游击队政治委员王有发私章
中国工农红军遵绥湄游击队政治委员王有发私章,高2.6厘米,长1.3厘米,宽1.1厘米,木质,长方体型,印面下半部刻横排楷书“王有發”,上半部刻半个五角星和若干光芒线。王有发,江西泰和县人。1933年,从红军大学调到红...……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革命文物“诉说”红色历程
贵州省博物馆是贵州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是贵州重要的文化窗口,也是研究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历史、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学术机构。 目前,贵州省博物馆拥有馆藏革命文物3000余件(套),...……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一级文物:遵义会议开会长方木桌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长征进驻遵义城。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城内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1954年,遵义专署经过多方调查考证,确定遵义会议会址系原国民党黔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更多
...断提升,受到游客欢迎。…………贵州各地在摸清“红色家底”的基础上,将分散零落的红色资源连点成线、串珠成链,让更多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指导工作专班统计,2020年至今,贵州累...……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娄山关红军小学:感悟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2008年,为纪念红军长征时期取得首次大捷的娄山关战斗,弘扬长征精神,全国第一所红军小学——娄山关红军小学在大娄山山脚下成立。文案:薛冠群设计:唐云云一审:罗亚楠二审:李柏杉三审:李蓓 ……更多
...事《困牛山的号角》、歌曲《亲爱的祖国》等。摸清文化家底 保护传承见行见效保护管理利用体制不断完善。省级层面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审...……更多
从一座“红军桥”到“万桥飞架”,红色始终是多彩贵州的鲜明底色
在即将迎来遵义会议90周年之际,12月30日上午,中共贵州省委在贵阳举行“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闻发布会。“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会现场,...……更多
倾听历史的回响 | 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冬春之交,贵州省贵阳市见龙洞路和彩湖路交会处,一条嵌入大地的红色飘带格外耀眼,在这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建筑——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内,一场场以“艺术+科...……更多
一份红军布告里的长征故事(以物鉴史)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贵州省博物馆特精选了38件反映红军长征过贵州的文物,以“文物里的长征”为主题展出。此批文物既有红军宣传书写的文书布告、木板标语、印章传单等;也有反映贵州...……更多
...。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彩,全省各地文博机构只要翻阅家底都会有让人兴奋的发现。2023年,贵州提出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这让龙...……更多
书写红色文化的壮丽篇章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贵州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出新出彩书写红色文化的壮丽篇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感动,震撼!”10月22日,位于贵阳市见龙洞路和彩湖路交会处的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项目)...……更多
...红军,村村有故事,乡乡都有文物。为保护好这些“红色家底”,于都县全面开展革命文物、红色标语专项普查,建立了文物保护目录清单,多渠道筹集资金,常态化开展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工作。于都红色标语保护和利用入选...……更多
镇远:摸清文物“家底” 筑牢传承根基
...物管理局积极开展文物资源大普查行动,全力摸清文物“家底”,对镇远县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普查和复核,同时,对新发现的文物进行调查。摸清文物“家底”,筑牢传承根基。在聚贤门遗址、沈家祠堂遗址、兴隆寺遗址等...……更多
文旅谱新篇丨冬游仁怀:探寻红色文化足迹,开启红色传承之旅
...仁怀变成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型革命历史博物馆。仁怀还是贵州文物大县,特别是革命文物数量较多,有不可移动文物223处244个点。其中,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定级)的36处57个点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18个点,省级重点...……更多
【贵州山居冬游记】从遵义出发探寻贵州“红色家底”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军长征转战贵州,足迹遍及9个市(州)61个县,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三分之二以上。众多红色元素,让贵州这片热土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让我们一起从遵义出发,穿越时空,追寻红色记忆,踏上一段...……更多
收集红色文物 讲好革命故事(追梦路上)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贵州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工作人员曹行燕——收集红色文物 讲好革命故事(追梦路上)本报记者 陈隽逸 黄 超图为曹行燕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邹 洋摄(人民视觉)贵州习水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内有一...……更多
90人看90年 | 遵义市播州区文物保护与研究所原所长刘世野:守护历史遗迹 擦亮红色底色
...人,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贵州这片红色沃土,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截至目前,贵州共有753处不可移动长征文物,2500多件可移动文物,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等级长...……更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90年前,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夜渡于都河,正式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90年后,长征沿线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史部门、红军将领亲属、入选论...……更多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新语境下讲好红色故事——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地,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贵州大力弘扬“坚...……更多
...效装置”等8项科技专利。近年来全省各地在摸清“红色家底”的基础上,将分散零落的红色资源连点成线、串珠成链,让更多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柳启阳介绍,当前,“红飘带”正努力发挥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万尺高空完美劫机!他究竟去哪了?FBI苦苦搜寻45年后:不找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许多风谲云诡的案件至今是人类的未解之谜。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角色,扑朔迷离的剧情,犹如毒蛇般嘶嘶地向你吐着蛇信子
2025-02-19 19:58:00
山东老人因一句诺言,为无名英雄守墓70余年,晚年终盼来奇迹发生
引言诺言是什么?为了遵守诺言,大家又曾经做过什么呢?在有些人眼中,诺言只是随口应承的言语而已,所以他们并不会维持做出努力
2025-02-19 20:06:00
希特勒望眼欲穿的温克第十二集团军最终为何没能解救柏林之围?
电影《帝国的毁灭》中,困在柏林地堡里的希特勒曾不停地念叨“温克将军即将发动反攻”,温克几乎成为希特勒最后几天的精神支柱
2025-02-19 20:0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姚峰 史金敏)在武当山核心地带,有一条连接五龙宫与南岩宫的隐秘通道,因其上有三座古岩庙鳞次而立
2025-02-19 20:26:00
东汉“大太监”蔡伦:不仅会造纸,还会造孽
如今,随着5G和各种通信渠道的发展,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简单,不但速度快,而且效率高,相比较古代的鸿雁传书、竹简传书,要快捷
2025-02-19 20:27:00
《大秦赋》嬴政拔刀杀人,吕不韦不寒而栗,赵姬私生两子
《大秦赋》第二十二集至第二十四集,嬴政再次拔刀杀人,吕不韦不寒而栗,李斯升任长史开始参议国政,赵姬与嫪毐私生两子带回宫中抚养
2025-02-19 20:41:00
宇航员升空前,为啥要将指甲拔掉?专家:后果十分严重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的话,太空也已经成为了人类所主要探索的方向,虽说是在地球上边,但是对于海洋人类,却只探索了探索了不到百分之五
2025-02-19 20:45:00
绘红楼梦 游大观园——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开展“绘红楼”手抄报活动
鲁网2月19日讯在这个色彩斑斓的春日里,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携手步入文学殿堂,共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红楼梦”手抄报创作之旅
2025-02-19 17:30:00
从发现美洲到波士顿倾茶,短短200年,美国是如何独立的?
美国是一个历史相当短暂的国家,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如果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观看美国的发展史,将会发现这个国家的成长就是一本血腥的资本家成长史
2025-02-19 19:08:00
山东小伙于海宁:明知女友患癌将死,却执意结婚,如今孤单一人
如果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能与你分享欢乐和泪水的人,便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幸福。可如果你的男友或者女友患了重病,即将不久于人世
2025-02-19 19:25:00
原创她是母仪天下的太后,一生克死三个男人,心中苦闷何人知
王政君,西汉成帝刘骜的生母,虽然贵为太后,母仪天下,吃喝不愁,但内心的苦闷只能自己忍受。她极其渴望有一个男人能够陪在她的身边
2025-02-19 19:46:00
他是末代“黑道教父”,身高1米58令人忌惮,4个女儿也无人敢娶
“若问黑道哪家强,快去东北找华强。”这句顺口溜中的“华强”,并不是香港演艺界大佬向华强,而是演员孙颜王扮演的刘华强,而这个人物的原型是石家庄的悍匪张宝林
2025-02-19 19:53:00
侯宗原国学:易经在古代的运用场景
在古代,易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本文将介绍易经在古代的一些运用场景。朝廷决策
2025-02-19 15:59:00
太监在夜里伺候妃嫔,为何暗藏苍耳于鞋底?怕她们不满意自己遭殃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产生过一个特殊的职业,名为太监。皇帝在后宫是除了小皇子一位唯一的成年男性,号称有佳丽三千,彰显着帝王尊贵的身份地位和皇权
2025-02-19 12:01:00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个省,从来没有出过皇帝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个省,从来没有出过皇帝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帝王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2025-02-19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