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二级文物:红军给自卫队的梭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4 15:42: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二级文物:红军给自卫队的梭标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二级文物:红军给自卫队的梭标

1934年红军给自卫队的梭镖,是目前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国家二级文物。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二级文物:红军给自卫队的梭标

该梭镖是单刃中锋铁质武器,长29.6cm,为贵州当地制造,系1934年红军在沿河铅长乡沙子坎等地建立自卫队时发给队员的武器。自卫队是现代革命史上贵州人民的一支革命武装,这件梭镖作为见证贵州土地上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地方武装力量的文物,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1955年,由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铝厂乡人民工作委员会拨交。

文、海报制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蔚

图/贵州省博物馆

编辑/陈江南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故事里的长征|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
组建苗民自救会和成立苗民自卫队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黔西北,红九军团经过大定(今大方)八堡时,军团首长了解到大定八堡是六寨苗族聚居的地方,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
2024-12-30 20:11: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三级文物:红军送给邱银章的《红军读本》第一册
《红军读本》质地为打字纸, 尺寸:高18厘米、宽13.5厘米,该油印《红军读本》共残存20页。扉页正面文字为:第一行“总政治部印一九三六年二月口号”;正中一行《红军读本》,字体较
2025-01-13 23:50: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红军买猪条
长征途中,红军队伍始终面临着四大困难,打、走、吃、穿。其中,吃是最首要也是最艰难的问题,但是红军队伍始终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绝对做到不与民争食。19
2024-11-24 23:28: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红军歌曲》抄本,记录红军当时流行的19首歌词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东北部的铜仁市,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关键节点。1934年底至1935年初,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指挥下,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渡
2024-12-01 23:18: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三级文物:中央红军用的锯齿马刀
工农红军使用过的锯齿马刀,长 69 厘米、宽6.8厘米、厚0.45厘米。1935年元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习水县属吼滩时,一红军伤员留下治病,后被国民党联保主任赵选谋杀,将此大刀夺
2025-01-15 21:09: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
2024-11-22 05:18: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三级文物:红军椭圆五星手榴弹
红军椭圆五星手榴弹,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遗留的。质地为黄铜,地瓜形状,通体有凸起三角形棱背纹,顶部有铁条环圈,下部孔口空,内装有失效火药,一面有红军自制五角星内
2025-01-05 13:58: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中央红军过赤水太平渡搭浮桥的门板
贵州省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1935年中央红军过赤水太平渡搭浮桥的门板,其为双合门之一,长176.7厘米,宽57.5厘米,一边上下有轴。1935年春,中央红军第四次渡赤水再次入黔向
2024-12-02 23:43: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红军送给李祖德的瓷茶壶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革命文化的宣传,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讲述党的宗旨和好政策,有讲演、发传单、写标语等多种形式。 既能亲切地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4-11-26 05: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