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新语境下讲好红色故事——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13 04:3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新语境下讲好红色故事——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地,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贵州大力弘扬“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并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丰富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文化的贵州故事,推动这片红色土地焕发勃勃生机。

守护遗址遗迹: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1月5日,结束完“新时代 新长征——《长征组歌》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演出次日,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来到遵义娄山关景区。关隘雄峻如铁,山势巍峨似龙,令廖昌永感慨万千:“很受震撼,那么险峻的关隘,红军战士们不像现在打仗有高科技,那时候完全就是靠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信仰,才能实现这样的壮举。”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新语境下讲好红色故事——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娄山关。韩孟材 摄(贵州图片库 发)

散落于黔中大地灿若繁星的革命遗址,承载着先辈的热血与信仰,是铭记历史、启迪当下的珍贵历史瑰宝。2019年以来,贵州聚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1+3+8”标志性项目体系建设,实施了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贵州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等重点项目。有效提升了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战役旧址、黔东特委旧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黎平会议会址、猴场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等一批重要红色文物的保护展示水平,有力改善了全省长征遗址遗迹等文物保存状况。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新语境下讲好红色故事——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猴场会议会址。

珍贵的历史印记,是贵州的“传家宝”。红色基因更是深植于贵州各族儿女血脉之中,保护红色资源成为贵州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六盘水盘州市邹广阳一家五代人为红军烈士守墓87载,在邹广阳看来,他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墓,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希望通过我们的坚守,能让更多的人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些为革命牺牲的英烈们。”

提升展陈水平:生动历史跃然眼前

1月7日,遵义会议纪念馆内人流如织。从泛黄的文献到锈迹斑斑的武器,每一件展品都吸引着游客驻足凝视。多媒体互动屏幕、立体影像投影等现代化的展陈设施,更是让历史场景栩栩如生。游客或轻触屏幕,探寻历史细节;或沉浸于影像,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新语境下讲好红色故事——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游客观看“四渡赤水”。

站在“四渡赤水”六面屏立体影像前,浙江游客刘金荣感慨:“虽然看过许多四渡赤水的资料,但现场影像仍震撼人心。红军在敌军围追堵截中,灵活突围,敏捷善战。这种呈现直观展现了战役的艰难与伟大,让我深深感佩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卓越智慧。”

遵义会议纪念馆机关党委副书记黄超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展陈水平,增强展览的吸引力、互动性和体验性,遵义会议纪念馆2024年底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对现有展陈相应展项、场景进行数字化提升。“通过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预防性保护、展陈提升数字化建设来逐步推进遵义会议纪念馆馆藏文物保护,主要包括馆藏文物数字化建设、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建设、数字化保护成果在展陈上的运用、多媒体展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及新增场景数字化展示等几个方面。”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新语境下讲好红色故事——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遵义会议会址。肖湘黔 摄(图源遵义市委宣传部)

紧随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贵州聚焦于文物数字化信息数据采集、数字展示、建立文物信息数据库和智慧博物馆试点,启动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官方网站和数字平台的建设工作。在贵州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勇看来,借助数字技术传播红色文化,通过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活动,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既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又引导人们感悟革命传统,厚植家国情怀,自觉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红色文旅持续出圈:长征文化闪耀“双子星”

今年27岁的湖南人杨火星智在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剧目《伟大转折》中演军医“小华佗”,其原型是红军长征途经遵义牺牲的革命烈士龙思泉。当问到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时,杨火星智略显腼腆地说,“在一次乘坐出租车时,被司机认了出来。他夸我们演得好,说《伟大转折》很好看。”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新语境下讲好红色故事——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伟大转折》剧照。

“革命烈士龙思泉的故事在遵义可谓家喻户晓,当被搬上剧场时,在现场硝烟、环绕音效等现代科技助力下,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走入90年前的场景。”观看完演出,遵义本地观众杨奕华说。

深植文化根脉,用好用活红色文化,以“数字科技 红色故事”的呈现方式,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是贵州不断探索科技赋能拓展文化业态的创新举措。被誉为多彩贵州文旅“第一站”的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亦是贵州以科技赋能红色文旅的新尝试,与《伟大转折》共同构成展示长征文化的“双子星”,持续引爆贵州红色文旅。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在新语境下讲好红色故事——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游客参观“红飘带”。

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启阳介绍,“红飘带”突破依赖实物、图片、文字展示红色文化的传统路径,以数字化、艺术化的手段展示长征文化,呈现和诠释了伟大长征精神。自2023年10月22日启动试运营以来,人气持续高涨,合计演出1万多场,观看人次已超过百万。“‘红飘带’从贵州出发,通过网络与口碑传播,影响力不断向外辐射,吸引更多外地年轻群体走进贵州,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记者手记

红色文化触动心灵激扬信念

1月7日,采访贵州伟大转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龙通成时,他分享了自己常在后台观察观众的经历。我问他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什么,他立刻回忆起一次演出结束后,一群研学小学生在演员谢幕时,不约而同起立,郑重敬少先队员礼的情景。那一刻,龙通成深受触动:“这说明孩子们能理解红色历史,明白英雄与奋斗的含义,正是我们创排该剧的初心。”

一年多来,红色文化的“双子星”——“红飘带”与《伟大转折》在黔贵大地冉冉升起。不同地域、年龄、职业的观众,都表达了相似感受:引人入胜、震撼、感动。这证明红色文化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能跨越时空触动心灵,激发共鸣激扬信念。这也让记者坚信,这些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磅礴伟力。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若佩

受访者供图

编辑/刘立超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3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倾听历史的回响 | 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遵义会议纪念馆游人如织。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冬春之交,贵州省贵阳市见龙洞路和彩湖路交会处,一条嵌入大地的红色飘带格外耀眼,在这个
2025-02-17 00:43:00
书写红色文化的壮丽篇章
...一线、两翼、多点”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总体布局,即以遵义会议会址及周边文物为核心,以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线,以“黔大毕”和黔东的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遗迹为两翼,纳入其他具有代表性
2023-10-23 04:30:00
文润黔山 | 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在遵义举行
...7月2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遵义市委宣传部协办,遵义会议纪念馆承办的第三期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开讲。此次讲座邀请中共党
2025-07-02 21:58:00
让红色根脉永续相传  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贵州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
...、活动范围最广,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红军足迹遍及贵州9个市(州)、60多个县(市、区),留下了宝贵的精
2025-01-14 05:46:00
...”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临街而立的门楼上,题写“遵义会议会址”的金色匾额熠熠生辉,这个冬天,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纷纷在门楼前驻足留影。88年前,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2023-12-18 06:28:00
...斐然开展红色文化专项研究。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遵义会议精神作出的系列重要论述,以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为契机,省委制定有关工作方案,提前谋划筹备纪念活动。创新红色文化资政课
2024-10-16 05:53:00
贵州银行遵义分行:鼎力支持打造红色旅游“亮丽名片”
...段,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期间特别是遵义会议这一伟大转折点的历史场景,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项目推进过程中,贵州银行遵义分行得知项目有资金需求
2024-11-01 14:32:00
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名家讲座在遵义举行 | 李忠杰:精心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举行,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贵州“红色文
2025-07-03 20:52:00
深耕红色沃土  书写发展新篇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贵州遵义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耕红色沃土  书写发展新篇本报记者  马跃峰  陈隽逸《人民日报》(2025年01月21日第 14 版)遵义市
2025-01-21 06:3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赣超赛事燃烽火 文明之光耀鹰城
今年夏天,一场足球盛宴——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赣超)在江西大地激情上演,足球的魅力如燎原之火
2025-10-18 05:13:00
走进校园看成长,临沂金雀山小学家长开放日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敏10月16日,临沂金雀山小学开展“走进校园,看见成长”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一年级家长走进校园
2025-10-18 06:54:00
兰山区应急管理局召开值班值守工作会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刘艳10月15日,兰山区应急管理局召开值班值守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和局政务值班工作制度
2025-10-18 06:54:00
抢收为重,服务“三秋”,人保财险临沂市分公司秋粮理赔纪实
做好“三秋”工作,对全年保供稳市、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至关重要。2025年,临沂市玉米等秋粮作物遭遇苗期干旱
2025-10-18 06:54:00
20余国参展,“双博会”将于10月27日至29日在潍坊举办
10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第三届潍坊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双博会”)情况通报会在潍坊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
2025-10-18 06:56:00
红星照耀中国 | 到延安去!
2025年10月18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延安启动。在炮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到延安去”的呼喊响彻大地
2025-10-18 07:06:00
10月17日,“以中国式园长领导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竹杏园举行。这是一场聚焦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盛会
2025-10-18 07:06:00
央媒看太原10月17日,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以《冷空气来袭气温持续走低山西太原将提前供热》为题、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降雨降温来袭太原晋城提前供暖》为题
2025-10-18 07:06:00
近日,尖草坪区杨家村高标准农田里,一派繁忙景象。由尖草坪区供销社农资公司领办的太原合盛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全力推进土地托管青贮玉米收割工作
2025-10-18 07:07:00
10月16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大同路污水管道应急维修工程顺利完工,解决了该路段积水与污水外溢问题,消除了困扰周边居民的安全隐患
2025-10-18 07:07:00
淄博首届直播经济节交出数字赋能亮眼答卷
鲁网10月17日讯(记者 崔新孝)10月17日,随着“中国移动 齐彩云商——淄博直播经济节”颁奖盛典落幕,这场持续5个月的数字经济盛会正式收官
2025-10-18 07:50:00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首批\
鲁网10月17日讯10月17日,聊城市东昌府区“医教协同 健康赋能”健康副校长聘任启动仪式在聊城市实验中学举行。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精心遴选5名业务骨干作为“健康副校长”派驻5所学校
2025-10-18 07:55:00
构建产业生态新沃土!淄博市直播经济联盟正式成立
鲁网10月17日讯(记者 崔新孝)在数字中国建设浪潮下,区域直播经济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凝聚产业合力?10月17日,随着“中国移动 齐彩云商——淄博直播经济节”颁奖盛典推进
2025-10-18 07:55:00
AI赋能“碳”寻未来 遵义师范学院打造智慧环保校园新样板
多彩贵州网讯 废弃的塑料瓶、旧书报,在遵义师范学院学子手中不再是简单的垃圾,而是可以即时变现、兑换礼品的“碳资产”。10月17日
2025-10-17 18:47:00
以大地为纸 绘长征画卷 遵义师范学院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7日,遵义师范学院2025级长征班新生迎来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在校园内新建成的“长征之路”主题园中
2025-10-17 18: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