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皇位争夺与兄弟相残:明朝‘夺门之变’中的权力与情感纠葛
...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就推举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皇帝,主持朝政,是为明代宗。随后,于谦率军成功抵御了瓦剌军,双方议和。瓦剌首领见明朝有了新帝,朱祁镇不能作为人质威胁明朝了,已经没了用处,所以同意放他...……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蒙冤被杀,家徒四壁连抄家的人都看不下去
...对他是非常信任,并且还经常越级提拔,于谦也从未辜负皇帝对他的信任,每次办事都是非常认真。在古代王朝,位高权重者常有贪污之人,而于谦则为官清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期间,对于谦格外重视...……更多
明朝皇帝全解析:从明君到昏君的等级排名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数不清的皇帝,这其中有的皇帝虚心纳谏爱民如子对这个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有的皇帝碌碌无为,而有的皇帝非常昏庸无能,因为他的失策导致一个王朝迅速走向灭亡的边缘。今天先...……更多
明代宗朱祁钰死后却没能入十三陵,为何
...细看明朝历史,在276年的漫漫长河中,一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的统治,但北京的明皇帝陵只有十三座,缺了三座。熟悉明史的人都清楚,朱元璋的孝陵在原都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被叔叔朱棣赶跑了,音讯全无,但还是缺了一位...……更多
于谦抗击瓦剌为大明续命200年,8年后为何被问斩?
...守空虚、无力抵抗的阶段,整个明朝也应该已经因为自己皇帝的被俘而变得人心涣散。然而,在于谦的防守之下,不仅瓦剌军队的进攻被多次打退,就连其各种阴谋诡计在于谦面前也变得毫不奏效。在无可奈何之下,瓦剌只得选...……更多
2022-12-16 20:43于谦,大明
朱见深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朱见深,即明宪宗,明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共23年,年号成化。他是明英宗朱祁镇长子,生母是孝肃周皇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朱见深被立为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被废为沂王。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更多
哪个好人,毁了一个王朝
...本人也被瓦剌人给俘虏了。从本朝开国以来,没有他这种皇帝,自他之后,也不会再有这样的皇帝。残元败退漠北之后闹分裂,分成了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曾经巍峨华丽的宫殿没得住了,天上人间的生活也享受不到了,他...……更多
吴瑾仗义执言:明朝权臣斗争与忠良的救赎
...正是权臣石亨。虽然这番话并没让石亨立刻获罪,但却在皇帝心里扎下了一根尖刺。等到爆发之时,就是石亨身死之时!石亨做事不知收敛,仗着“从龙”大功干预政事不说,一旦有什么自己不满意的,他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更多
...画卷。在这幅大明画卷中,有起自微末并恢复中华的洪武皇帝,有五征漠北并弘扬国威的永乐大帝。有英年早逝而心意难平的懿文太子,有决绝削藩而不知所踪的建文皇帝。郑和下西洋有仁宣之治,弘治中兴。有成化犁廷,隆庆...……更多
第一视角解读朱祁镇,他的昏庸是如何炼成的?
如果评选明朝最昏庸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一定高票当选,毕竟“叫门天子”的外号不是白叫的。一场“土木堡事变”差点让朱家的大明事业毁于一旦,差点让华夏民族再受乱华之苦。从他当皇帝,到去世,能举出的他昏庸的...……更多
朱祁镇被俘回京后为何没有被朱祁钰杀掉
...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带二十多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攻打蒙古瓦剌部,结果,被太监王振给坑了,明军...……更多
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的于谦,为何必须得死
...上了龙椅。 石亨、徐有贞等人诬陷于谦试图拥立藩王做皇帝明英宗复辟之初对石亨、徐有贞等人深信不疑,加之对于谦本来就心怀怨恨,因而并没有派人彻查真相,便急不可耐地下令处死于谦。不过,等到明英宗看到于谦在“...……更多
王振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朱祁镇为何给他建忠祠?
...众太监当中,资历并不深。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作为新皇帝的心腹太监,越过先帝身边的一干老资历,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是宦官中最大的职位,负责替皇帝在最终的决策部分审核盖章,有“内相”之称。那时候的王振...……更多
...贬不一的,有人说他挽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之际,是一个好皇帝,也有人说他囚禁兄长、迫害侄子,是一个趁人之危的坏人,那么朱祁钰究竟是怎样的人,关于他的功绩得失,又该如何评定。他及时继位,挽救大明于水火之中,担...……更多
明朝三大忠臣:在封建制度下的英勇与悲剧
...却并不理想。爵位被取消,弟子分裂成几派,教义被嘉靖皇帝禁止。后世,乃至明末,学术界无人深入研究《心学》。这不禁让人好奇,一个号称伟大思想家的人,为何结局如此悲惨?究其原因,还是封建社会制度的问题。于谦...……更多
...宗李世民,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自然不必多说,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尽管他的上位有些上不了台面,但不能磨灭他的功劳。他在位期间,大唐可以说是强盛一...……更多
...他本人却是两袖清风,分号不贪。明朝以武起家,前几代皇帝戎马铁血,把北方游牧民族收拾的老老实实,永乐帝迁都北京,更是“天子守国门”,更是震慑北方。宣宗朱瞻基早逝,英宗朱祁镇继位。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倒是有...……更多
揭露明英宗废除人殉制度的原因
明英宗朱祁镇是大明朝260年来最没有出息的皇帝,他唯一被人称道的是临终前一再告诫太子朱见深(明宪宗)不允许在他死后让后宫嫔妃殉葬,更不允许后世皇帝重启人殉制度。后世认为这是朱祁镇唯一一次散发了人性的光辉...……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竟成敌军上宾的传奇皇帝
...族及其后果妃嫔三千多人都成了俘虏,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一样遭到了非人的待遇,这也一直刺痛着汉人的心。不过明朝有个皇帝成为俘虏之后,却被人尊为上宾,只要见到他,都会向他行礼,简直就是男神的待遇。这个皇...……更多
朱见深为何要给废了自己太子之位的代宗恢复帝位,还修整陵墓
...子称号也被剥夺。可见既将其污名化处理,更是否认了其皇帝身份,可谓是彻底的“去代宗化”。而顺理成章的是,在代宗一朝被废除了太子之位的朱见深,又被重新上位的老爸恢复了太子的地位,并在英宗驾崩后,继位称帝,...……更多
2022-12-15 16:42代宗,帝位,陵墓,太子
朱见深:从危机中拯救明朝的英明皇帝
...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它经历了276年的发展历程,共有16位皇帝。在这16位皇帝当中,明宪宗朱见深无疑是最杰出的一位,他内修外攻,使大明王朝在他手中达到鼎盛时期,为大明国祚续命了160多年。然而,在后来的历史书写中,朱见深却常...……更多
明朝多位皇帝历史形象不佳,连带影响了后人对明朝历史地位的评价。然而他们在明清史籍中的形象前后并不相同,而是存在一个演变历程。最典型的案例非明英宗莫属。他在明清史籍中由最初近乎尽善尽美的英主,渐变为功...……更多
陈文帝的政治成就与其与韩子高的特殊关系
...不熟知,那就是陈文帝和韩子高。陈文帝是陈朝的第二个皇帝,35岁继承了皇位,他也确实有不少作为,没成为皇帝之前,他就在各个地方任职为官,等到他父亲做了皇帝,他顺其自然成为王爷,那时更是凸显了他的军师才能,...……更多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被污名化?成化帝和元和天子堪称中兴之主
感觉有好多皇帝被严重污名化,比如明宪宗,本身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很有能力的一个皇帝,却被明史和明朝那些事黑成了一个窝囊废。这一年,她三十五岁,他十八岁。皇后又如何!太子朱见深成了皇帝,万宫女也变成了万妃...……更多
朱元璋去世的同年,杭州哪位男童出生之后挽救了明朝
...5月13日,杭州平安里诞下一男童,同年6月24日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金陵驾崩,看似毫无关系的二人,男童竟然在五十年后,为明朝续命200年,他的名字叫做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更多
详细介绍明英宗朱祁镇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更多
大明王朝共历17帝,他们的血缘关系是怎么样的
明朝皇帝的血缘关系很清晰,传承有序。大明王朝存国263年,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到明思宗朱由检止,共历17帝(有说16帝,没有计算明代宗朱祁钰),皇位一直在朱家子孙中传承,只是其中有嫡有庶,甚至有藩王(嘉靖皇帝朱...……更多
明英宗带二十万大军亲征,为何会沦为俘虏
朱明一代,从洪武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定都南京开国,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杀灭亡共经历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谈到明朝这十六帝,大家估计能想到他们之间不同的稀奇古怪的爱好外,那就是他们那铁骨铮铮...……更多
清朝特有官职道台的产生与职责
...。从官阶上看,虽然有差别,但政治地位是一样的,都对皇帝直接负责。这么设置主要目的在于分权,让省级管理权不要集中一官身上,设两职有助于相互制衡。但这样一来又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地方有点啥事,到底由谁...……更多
作为一国弃子的朱祁镇,是如何实现复辟的呢
...563年前的宫廷政,变,他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两登帝位的皇帝。那么,作为一国弃子的朱祁镇,是如何实现复辟的呢?在土木堡倾国之战中打败明军的也先,为何没有杀掉朱祁镇呢1449年,明英宗听信大太监王振之议,集二十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