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公主和亲作为一种历史产物,在汉代十分流行。在这过程中,这些生在皇家,长在中原,受汉文化熏陶的女子,在异域他乡的遭遇就成为了后人广泛关注的问题。比如,有一位汉家公主竟然先后嫁给了夷人祖孙四人,这在汉朝...……更多
为了抗击匈奴她被迫远嫁,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和亲的公主
...起了造反的心思。你面对的可是刘彻啊,死后谥号为孝武皇帝的铁血男人,还没等他闹出个阵仗,刘彻顺手就给平了,刘建自杀,刘细君成为罪臣之女。命运之门,正在缓缓打开。远嫁乌孙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本来是去...……更多
刘细君为国和亲客死他乡,创下三个历史第一
...刘细君自然不同意这个决定。但她深知自己乃罪臣之女,皇帝肯赐她公主名号已是恩重如山,况且与乌孙昆莫\"和亲\"是为了国家利益,自戕的父亲已经负于朝廷,自己应当为家庭立功赎罪。想到这些她欣然答应。汉武帝对她能...……更多
刘细君:一位被遗忘的和亲公主的悲惨命运
...在汉朝时期,就流行着和亲的政治手段。这种做法主要是皇帝将公主嫁给一些希望与之保持和平关系的政权领导人,以展示友好与信任,从而维持两个政权之间的和平。虽然这一政治活动在某些时候取得了显著效果,比如王昭君...……更多
和亲公主细君与解忧:历史背后的女性贡献
...公主郡主比较起来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度和能力,得到汉朝皇帝的信任和肯定,曾经代表汉室“锦车持节,宣抚西域各国”。细君公主去世后,她被汉武帝选中继续和亲乌孙,以巩固西汉和乌孙同盟在攻打匈奴策略上的一致性。初...……更多
西汉奇女子解忧公主流落异国50年,嫁给祖孙三代
...于是她提笔上书汉宣帝,慷慨激昂的抒发了心愿:“大汉皇帝陛下,臣妇解忧离开故国五十余年,红颜远逝,发如白雪,历经乌孙四朝三嫁,已然心力交瘁,自觉不负皇恩,完达使命。眼下臣妇年近古稀,老来思念乡土情切,重...……更多
她比王昭君还传奇,一生嫁了3次,牺牲自己守住了一个王朝
...她的传奇故事比王昭君更加动人。她一生之中经历了4个皇帝,三次出嫁,牺牲自己捍卫了汉王朝的安宁与巩固。可有多少人记得她呢。公主刘解忧这位传奇的和亲公主就是西汉时与乌孙王国和亲的公主刘解忧。在她的努力之下...……更多
聊聊购买和平的代价“和亲公主”
...和亲,是亲而不和。在冒顿单于统治的时代,那时汉朝的皇帝是汉文帝,匈奴右贤王曾经入寇河南地。冒顿单于死后,老上单于继位。在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又率领14万人突入北地,烧了汉朝的回中宫!匈奴人的骑...……更多
细君和解忧:汉朝公主的和亲之路
...对侍女说:“我本无心沾染尘世纷争,想安然度过此生,哪料皇帝突然选我出嫁异域!我一个柔弱女子,如何能忍受西域风沙和寒凉!”侍女劝慰道:“公主不必太过忧虑,臣等定会服侍左右,渡过难关。”细君叹息道:“就算你们在旁相随,...……更多
汉室明珠远嫁乌孙:揭秘刘细君的传奇人生
...君,又称为乌孙公主。刘细君,汉室宗亲,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刘彻的侄孙女,因出生于江都,又称江都公主。元狩年间,刘细君的父亲江都王刘建密谋造反,未能成功,全家被斩,因刘细君尚在襁褓之中,所以才免于一...……更多
一位被世人遗忘的公主,汉武帝能打败匈奴她功不可没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的皇帝选择征战让别的国家顺服,也有的皇帝选择另外一种和平的方式——和亲,让别的国家感激涕零。一提到和亲,我们就想到西汉时期的王昭君出塞和唐朝的文成公主,她们都是杰出的女性,为了国家...……更多
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嫁完老子还要嫁孙子
...抑郁而亡;连主动出塞的昭君在要嫁给继子之前,都写给皇帝,想回去,想抗命——她们不是不知道制度不可违,只是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屈辱,她们受不了。解忧在出嫁之前,一定早就知道前面是什么,但是皇命难违,她不嫁...……更多
乌孙公主被逼和亲为何25岁就死了
...是为了好听才被封为公主。而汉武帝根本不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去,所以只能让这个罪臣之女去。刘细君自然是不愿意的,然而她根本没有选择,所以去和亲完全是被逼的。而当时乌孙国国王已经是一个老头子,所以这也更让她不...……更多
...公主临危不乱,白天说服翁旧靡稳住局势,夜晩又给汉朝皇帝写信求援。在她看来,只要这封信送达汉廷,汉皇就会发兵增援,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然而令解忧公主没有想到的是,此刻的汉廷已自顾不暇,汉昭帝驾崩后,权...……更多
解忧公主为何一生三嫁?
...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两年后,昆莫一病不起,由于他的儿子已死,由孙子岑陬继承王位。按照习俗子孙要继承祖父的妻妾。而在中原长大的细君公主无法...……更多
古代公主嫁到西域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她遵从当地习俗。细君公主含辱再嫁,给军须靡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就因为长久思乡郁郁寡欢而亡。解忧细君公主虽然去世了,但是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却不能够因为她的去世而结束,在军须靡的请求之下,汉武帝把解忧公主给...……更多
盘点汉朝最有名的三位和亲公主
...女当中挑选一位赐予公主的名号,被选中的就是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细君公主年轻貌美。气质高贵,乌孙国王直接就被打动了,觉得汉朝送来了这么动人的公主,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于是就封为了右夫人,但是细君公主...……更多
被遗忘的英雄:汉武帝能够成功反击匈奴,离不开这位罪臣之女
...例如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承担了和亲使命的江都公主刘细君。风姿绰约的她远嫁乌孙,没有得到如前作为汉室公主的尊崇,还“朝为继祖母,暮为长孙妇”地存在于在正史中。 她更像是一种可交换的物品,就算经历再多的奇...……更多
西汉鼎盛时期,为啥靠三个女子平定西域?汉朝女子到底有多牛?
...献,这话肯定是没错的!这三个伟大的女子,分别是汉朝细君公主、解忧公主,以及汉朝的女外交家冯嫽。这是一个非常曲折,而且非常波澜壮阔的故事。这个故事要从当年的汉朝,开始大规模攻略西域说起。在汉武帝时期,汉...……更多
汉武帝为何要与乌孙和亲
...亲已成定局。公元前105年,武帝选江都王刘建之女翁主刘细君,对外宣称是公主,和亲乌孙,刘细君的曾祖父是景帝,辈分是武帝的侄孙女。刘细君虽然贵为江都王之女,但她九岁时,江都王刘建自杀,母亲以同谋罪被处斩首。...……更多
2022-12-23 16:05:00汉武,乌孙,汉武帝
哪位罪臣之女被迫和亲,回来变大汉朝的荣耀
...孙,都成为了汉朝的属国,两个部落的可汗都要接受汉家皇帝的册封。平心而论,汉朝在乌孙没有什么部署,几乎就是刘解忧和冯嫽获得了最大化的利益,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只是,又过了几年,解忧公主的长子和次子相继...……更多
陪嫁侍女荣升外交官,为汉朝的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所以需要新的公主去和亲,但是由于路途遥远极少有哪个皇帝会让自己的女儿或姐妹嫁过去,都是现册封,例如王昭君。而这次选中的是另一个七王之乱的罪臣之女,刘解忧,也就是后来的解忧公主。解忧公主虽然对汉乌之间的...……更多
西汉最传奇的和亲公主,远嫁西域晚年荣归长安城
...时期,曾与北方、西北的少数民族进行和亲。不过西汉的皇帝们舍不得将自己的女儿出嫁,于是挑选宫女或者宗室女子。提到西汉的和亲,有人可能会想到王昭君,不过她虽然出名,但却没有公主的名号。要说西汉历史上最传奇...……更多
汉唐朝的和亲公主到底有多悲惨
...敬的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的,真的想把自己与吕后的独生女儿鲁元公主下嫁冒顿,梦想日后鲁元公主生下的小冒顿因为是自己货真价实的外孙,会乖乖听信外公、舅舅的话。相较之下,吕后显得清醒,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政治买卖...……更多
汉朝时期的有名公主都有谁
...娶汉朝公主,两国结为联盟。在与终臣商议后,汉武帝把细君公主下嫁给乌孙国王昆莫,以和亲方式结为兄弟之盟,约定共同对付匈奴。细君气质高雅,容貌美丽,被国王封为右夫人。在匈奴的压力下,乌孙国王又娶了一位匈奴...……更多
乌孙人的历史
...其征赋。统叶护的武功极盛,他在第比利斯城下与东罗马皇帝希拉克略会面,西突厥与东罗马帝国,多次东西夹击波斯萨珊王朝,并取得不俗战绩。唐高祖(李渊)曾以宗室之女嫁统叶护可汗,唐与西突厥是盟国,共同对付东-...……更多
此女出身低微,一生三次嫁人,终成一国之母青史留名
...都归附了乌就屠,解忧公主便上书汉朝请求回去。汉朝的皇帝已经是汉宣帝,汉宣帝派人把解忧公主接回了汉境,解忧公主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后来安享晚年。解忧公主的一生都为了为何汉朝和乌孙国的和平关系而努力,她...……更多
汉朝解忧公主和亲西域,为汉帝国安宁奉献一生
...现状恰好适合和亲乌孙。诸侯王们,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到西域,一则西域条件太差,比不上大汉的富庶。二则生存环境太恶劣,茫茫草原戈壁,刘家的千金怎能受得了这个罪。三则西域各国还有一个让汉人不齿的习俗:...……更多
是谁左右了汉与匈奴的关键之争
...态度由此发生转变。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嫁给猎骄靡,猎骄靡立其为右夫人,双方和亲。此后不久,匈奴单于也将女儿嫁给猎骄靡,成为左夫人(乌孙以左为尊)。三个国家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更多
解忧公主忍辱负重50年,是汉朝最杰出的和亲公主
...仅生擒好几个匈奴部落王,连匈奴壶衍鞮单于的叔、嫂、女儿都被俘虏。史载,“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汗都尉、千长、骑将以下四万级,马牛羊驴橐(骆)驼七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所虏获”(《汉书·西域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曲吟唱四百年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九江烟水亭 本报全媒体记者梁振堂摄□ 阿 詹明天启二年(1622年),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壬戌科殿试金榜放榜
2024-06-14 04:19: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专题展破解“永葆青春活力”密码刘茵本报讯(记者 刘茵)日前,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的“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
2024-06-14 05:16:00
走进红色武乡 追寻抗战记忆(附图片)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隶属山西省长治市的武乡县,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县城内外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星罗棋布
2024-06-14 05:22: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6月7日下午,四川博物院“长江之神”户外常设展正式揭幕,展览分4个部分展示了两千多年来国人对长江之神——江渎神的崇祀
2024-06-14 06:16:00
从甲骨文溯源中华早期文明(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河南博物院展出的甲骨。王城岗遗址陶器刻文拓本和摹本。□朱彦民文字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与探索
2024-06-14 06:24:00
缙云丨七月:母亲的老家
母亲的老家文/七月母亲的老家,我平生只去过两次。就是这仅有的两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抹不去的记忆。第一次去母亲的老家
2024-06-14 06:59: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本报通讯员 褚子强 兰滨滨宁德蕉城区八都镇云淡村,位于蕉城区第二大海岛——云淡岛上。岛上居民向海而生
2024-06-14 06:59:00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孙君文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众所周知,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抗战期间,在白求恩的倡议下,晋察冀边区成立了第一支“群众志愿输血队”
2024-06-14 07:22:00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广大群众为苏西太湖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众多贡献,在西山的抗日斗争中,西山人民和抗日干部亲如一家人,鱼水情深
2024-06-14 01:17:00
本文转自:今晚报1911年7月,黄炎培到北京参加教育工作会议,特于天津下车游玩,并顺便考察了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等活动
2024-06-14 01:40:00
本文转自:今晚报●津门园忆之荣园纪事章钰的荣园诗词章钰,字式之,是近代著名藏书家、校勘学家,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
2024-06-14 01:40:00
范仲淹的义田义庄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江晨颖 何兵兵 范氏义庄旧址(今苏州市景范中学)范仲淹一生乐善好施,有许多高风义举,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创建义田义庄
2024-06-14 03:32:00
长江档案,流淌大江记忆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常熟老白茆闸。□ 本报记者 于 锋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对长江心存敬畏
2024-06-14 04:15:00
商代军队是以师为单位吗?普遍有何作战方式
军队商代军队以师为单位,卜辞有“王作三师,右、中、左”。“三师”为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三军。虽然每师的具体人数尚未见有记载
2024-06-13 15:06:00
周幽王死后晋文侯开始如何复仇
晋穆侯第二位夫人杨姞(曲沃晋侯墓地63号疑似墓主)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周厉王的外甥女,周宣王的表妹。在《诗经·大雅·韩奕》中
2024-06-13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