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汉奇女子解忧公主流落异国50年,嫁给祖孙三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2 20:27: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汉奇女子解忧公主流落异国50年,嫁给祖孙三代

人生像一条长长的河,当命运之舟历经悲剧岁月时,惊涛骇浪往往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考验,也唯有强者才会坚定地渡过最后的艰难航程,让曾经的浪漫青春重放艳丽的光芒。

大汉高祖刘邦自与匈奴作战遭逢“白登之围”后,深深感知步兵与战车当真难以匹敌漠北那些飘来忽去的骑兵勇士。为了边疆的稳定,汉朝自此开始采取与周边少数民族“和亲政策”,以便孤立匈奴。殊不知竟引出多少远离故国乡土、亲人生离死别的悲怆故事。

汉武帝时期,世居祁连山煊赫一时的乌孙国,遭遇到强大匈奴国的野蛮驱赶,一直退守到今天新疆温宿、伊宁一带,后经数年休养生息,国力又逐渐强大起来。

消息传到大汉宫廷,汉武帝决定与之结为兄弟之邦,因此派大臣张春出使乌孙,表示愿意遣送公主联姻,共同对付漠北的匈奴铁骑。元封六年,江都王刘达的女儿细君被选做公主,下嫁给乌孙国王。乌孙王闻讯大喜,向武帝献上骏马千匹作为和亲聘礼,武帝也回赐丰厚的奁装,包括随从人马,宦官女婢等数百人,一路上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把细君公主送到了九千里外的乌孙国土。

细君公主出身于高贵的王侯世家,容貌甜美,气质高贵,声音绵软,如吐芝兰。乌孙国王一见大喜过望,爱若珍宝,荣宠于后宫。但时间一长,自幼生长深闺、锦衣玉食的细君由于身体羸弱,很难适应塞外的腥膻食物和狂风苦雨,渐渐的便生出思乡情愫,每日里如坐针毡,以泪洗面,常常抱着琵琶将满腹的愁怨化成心底的悲歌,在毡房门前吟唱:“汉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旗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歌声凄楚,飘向四周无边的草原,满怀怨恨之情。

西汉奇女子解忧公主流落异国50年,嫁给祖孙三代

后来有使臣把这首歌转唱给汉武帝时,武帝听完竟一时哽咽,潸然泪下。于是派出专使为细君公主送去大量汉家珠宝锦绣,但这些赏赐又如何能添补了细君那无尽的落寞与空虚呢?却不知还有更大的风霜苦雨正在后面等待着她。

两年后,年迈的乌孙国王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他的儿子早死,因此由孙子岑陬(cen/zhou)继承王位,按照乌孙国的习俗,他也要继承祖父的妻妾。如此一来,细君公主则要带着满腔的悲愤,再次含羞带辱的嫁给岑陬,从此后度日如年,伤心欲绝,最终哭得泪中带血,几年后忧伤抑郁而亡。

细君病故后,岑陬再次向汉廷求亲,汉武帝经过思量,决定选派楚王刘成的女儿解忧,再以公主的身份嫁给岑陬。

解忧公主与细君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她丰腴健美,性格爽朗,有她在的地方经常是笑声一片,她艳若桃李,目光透着一股令男人也气馁的英姿挺拔气概。她理解大汉的“和亲政策”,当被通知自己作为公主下嫁乌孙时,竟满怀信心,抱着一股大将军为国效力,出征一般的心情,踏上遥远的不测行程,去往另一个战场为国尽忠。

解忧到达乌孙后,也为岑陬所宠爱,可是几年下来,却无所出。而这时匈奴效仿大汉下嫁给岑陬的匈奴公主却生下一子,取名泥糜。没过多久岑陬突然暴毙,因为泥糜年幼,王位便兄终弟及,传给岑陬的族弟翁归廉。翁归廉性格豪放豁达,身体肥胖不堪,因此国人亲切称他为“肥王”,按照习俗,肥王继续接纳解忧与匈奴公主作为他的妻妾。

西汉奇女子解忧公主流落异国50年,嫁给祖孙三代

解忧与肥王性格相似,脾气相投,二人婚后一见如故,彼此间竟是恩爱异常,没过数年,解忧为他接二连三的生下三位王子,分别取名为:贵糜、万年和大乐,如此一来肥王对解忧更是倍加宠爱,言听计从。汉廷与乌孙国的关系也因此更上层楼,两国亲密无间,信使往还,不绝于道。

没想到那个遭冷落的匈奴公主见状,一时妒火中烧,暗中派出信使几次向娘家告状,终于激怒匈奴单于派人前来干涉,肥王与匈奴使者大吵一架,两国闹僵,大战一触即发。

汉廷传位到汉宣帝本始三年时,匈奴单于发数万大兵至乌孙国边界,扬言肥王献出解忧公主并与大汉断绝一切往来,否则便要踏平乌孙,鸡犬不留。

面对匈奴铁骑的步步紧逼,肥王与解忧不禁大为震怒,他们派出使者前往汉廷邀请出兵援助,两国约好共同进兵,分进合击,联手对付野蛮彪悍的匈奴来犯之敌。

这时,汉廷由大将军霍光独揽朝政,他一向怨恨匈奴,接乌孙信后,立即发兵五路出击,又派能战之将直接到乌孙国指挥作战。

匈奴单于听说汉朝派出五路大军出击,不禁想起当年卫青、霍去病的神勇,曾让匈奴兵几乎全军覆灭的往事,一时惊骇,不敢正面作战,只好向西北奔窜。谁知乌孙国的兵马在大汉将军的指挥下,早已埋伏途中,正好以逸待劳,拦腰截击,大败匈奴人马,伤亡超过四万多人,损失牛马羊与骆驼七十余万头,匆匆逃回漠北老窝,从此一蹶不振,汉廷北疆得以长时间的安定。经此一战,乌孙国与汉朝关系更加紧密,解忧公主在乌孙国的地位也就如日中天。

西汉奇女子解忧公主流落异国50年,嫁给祖孙三代

然而世事无常,月满则亏,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肥王患病身亡。这时岑陬那个匈奴妻子所生的儿子泥糜长大了,他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王位,并听从母后唆使,解除解忧的势力,断绝与汉廷一切往来,在国内搜刮民财、土地,搞的是天怒人怨,国人愤恨称他为“狂王”。乌孙国几代人的强大发展,与汉朝水乳般关系、还有解忧公主在乌孙国中的地位,一夜之间全部付诸东流。

狂王对乌孙国的倒行逆施,不久便引起宫廷中的暗斗,几位不堪屈辱的肥王之子,联起手来,趁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刺杀了狂王。乌孙国一时大乱,争王夺储的暗杀事件屡屡发生,举国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解忧公主见此情形,为顾全大局,暗中派人向汉廷送去消息,汉朝忙派出一支人马来到乌孙国进行强硬的军事干预,最终迫使乌孙国人听从汉廷安排,立解忧与肥王所生的大儿子贵糜为大国王,统治国民六万户,另立匈奴公主所生小儿子乌就奢为小国王,统治国民四万户,双方分而治之,乌孙国这才渐渐安定下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转眼间又是许多年过去了。解忧公主所生的长子贵糜与幼子大乐相继去世,乌孙国人基本都依附到匈奴公主所生的乌就奢王部,而此时的大汉朝也已日薄西山,雄风不再。解忧公主在乌孙国的地位一落千丈,这时的她,历经汉武帝太初年间到如今汉宣帝甘露元年,竟然在动荡的西域国土生活了五十多年,由原本一位粉白玉嫩的及笄少女,完全成了一位鸡皮鹤发的老太婆。

西汉奇女子解忧公主流落异国50年,嫁给祖孙三代

感时伤逝,解忧觉得心太累了,她渐渐念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汉乡土,心底一时萌发出返回长安的渴望,于是她提笔上书汉宣帝,慷慨激昂的抒发了心愿:“大汉皇帝陛下,臣妇解忧离开故国五十余年,红颜远逝,发如白雪,历经乌孙四朝三嫁,已然心力交瘁,自觉不负皇恩,完达使命。眼下臣妇年近古稀,老来思念乡土情切,重重乡愁无日不在梦中如泣如诉,愿皇帝陛下怜悯开恩,念臣妇受尽屈辱之情,求归长安,愿得汉土乞收骸骨。臣妇泣血叩拜……”书信交给使者后,一阵萧索苍凉之感油然袭上解忧的心头。

话说远在长安的汉宣帝接到这封情哀词切的书信,颤抖着双手一字一句的念完后,不禁涕泪交流,立即下旨,派人前往迎接解忧公主返回故国长安城。

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春天到来时,曾经那位意气风发、浅笑嫣然的解忧公主历经半个世纪的风刀雨剑,终于笼起满头银丝,披着红色大氅,跨上千里追风马,带着两个孙儿及百十个随从,从容踏上返乡之路,就在她遥望见仿佛如一条丝线般的长安城时,一时感慨物是人非,不禁老泪纵横。此时晨光乍现,解忧头上一行人字形大雁也正在高傲的飞翔,飞向那红日渐渐升起的地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2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她是汉朝最后一个和亲匈奴的传奇女子,历史贡献巨大
...说,匈奴的婚嫁制度实在令她难以启齿。王昭君被迫连嫁祖孙三人,搁在中原王朝堪称亘古未有的奇闻,“昨天论辈分是祖孙,今天变成夫妻”,换做谁都能精神崩溃。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
2022-12-24 13:19:00
西汉鼎盛时期,为啥靠三个女子平定西域?汉朝女子到底有多牛?
...方的期许,返回了汉朝,去找汉宣帝讨要封号。对于这位奇女子,汉宣帝也是极为欣赏。在冯嫽返回京城那天,汉宣帝下令让文武百官,全部外出迎接。整个长安城的百姓,更是争相出来瞻仰这位巾
2023-09-13 18:08:00
冯嫽:从陪嫁小侍女到外交官的传奇人生
...只能屈居家中。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人称女张亮的冯嫽便是其中之一,从陪嫁小侍女到御封外交官,她的一生堪称
2023-12-04 03:29:00
汉朝解忧公主和亲西域,为汉帝国安宁奉献一生
...汉人不齿的习俗:乱伦婚姻,比如王昭君嫁了匈奴王父子三代人,刘解忧的前任刘细君也嫁了乌孙昆弥父子两代人。史书没交代,刘解忧是自愿和亲,还是被迫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刘解忧消
2023-12-08 07:43:00
揭秘大汉第一公主刘解忧:成就西汉统一西域的传奇
...。不同于传统的柔弱女性,刘解忧是一个有胆识和主见的奇女子。她清楚自己的使命,并努力拉拢乌孙,共同击败匈奴。然而,作为右夫人,她的地位低于左夫人匈奴公主,又无子嗣,难以获得君主
2024-03-03 03:31:00
...关注的问题。比如,有一位汉家公主竟然先后嫁给了夷人祖孙四人,这在汉朝是绝对的乱伦事件。对于这位公主来说,无疑也是一大耻辱,然而她却无法反抗,最后因此忧愤而死,年仅25岁。那么
2023-09-03 16:03:00
和亲公主远嫁西域的悲凉:解忧公主历经四朝三嫁,流落异国50年
...主们远嫁西域的悲凉与酸楚?解忧公主的悲凉人生:流落异国50年,历经四朝三嫁。为了继续保持这种政治联姻,细君公主死后,汉武帝选派楚王刘成的女儿解忧,仍以公主的身份下嫁军须靡。这
2023-05-22 08:11:00
此家族祖孙三代均是奸臣,孙女不仅相貌丑陋,还亲手引发八王之乱
...做奸臣,所以贾逵有一位极得家族真传的孙女,这位贾氏奇女子叫做贾南风。不要小看这个女人,说她比自己爷爷厉害是有原因的。因为她坐上了司马家的皇后,她能当上皇后当然不是自己凭能力上
2024-03-01 18:47:00
为了抗击匈奴她被迫远嫁,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和亲的公主
...往送礼探望,聊以慰藉。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坑女儿的爹本来作为宗室,安安分分过日子
2023-06-26 05: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