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开创是卖官鬻爵的两个皇帝是谁
...息痛恨于桓、灵也。桓、灵,即汉桓帝与汉灵帝,这两位皇帝是被后世公认的昏君,而关於他们的昏庸。其中的一个重大的举证,就是这两位皇帝竟开卖官鬻爵的先河。这在今人看来,这两位皇帝一定是昏聩到了极点。然而,据...……更多
东汉皇帝短命的两个原因
东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葩,皇帝短命,外戚专权,宦官专权,农民起义,最后又独以强亡......而东汉的皇帝短命这一项,可以说是冠绝今古,从来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朝代,像东汉一样充满魔咒,皇帝成为了短...……更多
秦皇汉武立下丰功伟绩,为什么说二人是亡国之君?
...恩令》,让汉朝避免了被藩王们肢解的局面。秦朝亡于始皇帝,汉朝亡于汉武帝,为啥说他两才是真正的亡国君?1.傲立帝王林,闪耀丹青页秦始皇打过匈奴,汉武帝也打过匈奴;秦始皇派赵佗入主南越,而汉武帝那一朝,再度...……更多
从刘邦到刘询,揭秘汉朝二十四帝的辉煌与沧桑
...续为各位看官们评点中国第二个封建王朝汉朝的二十四位皇帝。由于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而西汉和东汉的建国力量实际上不一致,因此汉朝笔者将分为两期来讲。汉朝十三州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长久强盛繁荣昌盛的朝代,...……更多
汉朝外戚的兴衰:从西汉到东汉的权力斗争
...。刘秀之后的继任者,汉明帝和汉章帝也算得上是合格的皇帝,开创了“明章之治”。当时的东汉社会,可称得上是“天下安泰,社会殷实”。只可惜,这个辉煌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汉章帝之后,继位的汉和帝刘肇是个小娃娃...……更多
揭秘东汉行政效率低下之谜:世家豪强如何影响帝国命运
...分别是东汉和两宋。最乏力的皇权公元40年,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已经登基整整十六年了,但此时他烦恼不已。刘秀建立的大一统东汉政通人和,又恰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科技大发展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质的提升,经济得以很...……更多
汉朝拥有庙号的七位皇帝你们知道是谁吗?干货点赞收藏起来!相比于后世皇帝人手一个庙号的景象,汉朝皇帝庙号的使用是相当严谨的。很多原本拥有庙号的皇帝,最后因为功绩不多或者无功无德,最终被废除庙号。因此,...……更多
东汉为何会出现“儿皇帝”登基的现象
...的封建统治史。几乎每个朝代,都出现过数量不等的“儿皇帝”,也就是未满弱冠之年便登基的幼帝,这种情况在东汉时期最常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儿皇帝”登基的现象呢?究其本质,在于皇位继承制的局限性。公元221年...……更多
东汉皇帝为什么会如此短命
翻开史书,我们发现东汉一朝的皇帝平均寿命似乎格外的短,有记载,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仅只有26.71岁(前少帝刘懿出生年份不可考),不仅远低于前汉皇帝的37.67岁,也是所有大统一王朝里唯一一个跌破三十岁的。那么究竟...……更多
刘裕:东晋王朝的再造者,开疆拓土的猛将
...砍,还把人家打服了,就问你这种战绩,历史上还有哪位皇帝能做到?除了南朝宋国的开国之君刘裕之外,还真的没有第二位皇帝能办到。说实话,甭说皇帝了,就算是历朝历代的武将中,也基本没出现过这阵仗。刘裕真不愧为...……更多
...中的改朝换代,多是和战争和争权篡位有关。所以前朝的皇帝大多都不会有好的下场。如王莽的头颅被做成了便器,隋炀帝无棺椁葬身,而秦子婴被车裂等等。这些前帝王的下场如此凄惨,皆是因朝代的更新而被当权新帝所随意...……更多
明孝宗的功过,为何他会被后人推崇
历史上,即便是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的皇帝,也难免有不足之处。但他们的功绩之大,足以让人忽略这些缺陷。如果他们功过相抵,或者过失甚于功绩,恐怕也不会受到后人如此推崇。隋炀帝就是一个例子,他虽做了些...……更多
汉宣帝开创了孝宣盛,却又将西汉带向了毁灭的边缘
汉宣帝刘洵是西汉王朝的第十位皇帝,其登上皇位的过程极具传奇色彩,由监狱登上皇位恐怕是有史以来第一人。宣帝本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之孙,而刘据一家因为巫蛊之祸被满门处死,刘洵能在这次灭门之祸中逃生,非运气...……更多
司马炎篡位后厚待曹奂,刘裕篡位后是怎么对待司马家族的
...亲手中继承了晋王的爵位,数个月后,司马炎就逼迫曹魏皇帝曹奂禅让给自己,从而正式建立西晋王朝。在登基称帝后,司马炎对于曹奂可谓是厚待。当时,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不仅没有被杀,还获得了封王的待遇。等到曹奂...……更多
石崇从有钱任性到身亡财尽,演绎了西晋王朝的兴衰
...权谋私、贪污受贿,这应该也是主要来源。西晋时期,从皇帝到官员,敛财成风。晋武帝自己都卖官敛财,他曾问朝臣刘毅:“朕能和汉朝哪位皇帝相比?”刘毅回答:“桓、灵二帝。”武帝问为什么?刘毅说:“桓、灵卖官钱...……更多
东汉皇帝为什么一定要跟士族集团过不去?
...是,只能自己出面,带着宦官搞党锢。这时候,宦官仅是皇帝争权夺利的工具。桓帝去世,灵帝继位。就在这个节点上,工具长了脑子。针对外戚和士族的联合绞杀,宦官们搞了一波反清洗,而且发动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宦官不...……更多
延续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到底因为何原因灭亡的呢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先兆的,比如大汉王朝建立的开国皇帝刘邦,他就与众不同。这种不同在他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比如他的额头高高隆起,生他的时候祥光普照,还有他大腿根的七十二颗黑痣,无一不在表明,这个人不一...……更多
论大汉王朝时期人多力量大,但亲戚多也并非是一桩好事
“外戚”指的就是皇帝的母亲与那些后妃的亲族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谈论,一方面属于皇帝的亲戚;但另一方面又因和皇族不是同姓,所以会在前面加上一个“外”字。楚汉之争时,刘邦打倒项羽建立汉王朝,自此开始采用公元...……更多
...立,建立刘宋。公元422年,刘裕病逝。人物简介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生于兴宁元年三月。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其先祖举家迁居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刘裕便出生在如今的镇...……更多
揭秘东汉“后六帝”:娃娃天子背后的权力斗争与王朝覆灭
...汉世祖光武大帝刘秀到汉顺帝刘保,名正言顺坐上龙椅的皇帝只有六位,不满周岁便驾崩的殇帝刘隆和北乡侯刘懿不算入其中,顺帝之后的直到汉末也有六位天子,恰是汉朝彻底走向衰亡的岁月,共计有76年之久。这六位皇帝五...……更多
崇祯的哪几大败笔断送大明王朝
...接手的明朝虽有着很多问题,但也比其他大一统王朝末代皇帝接手的烂摊子好了无数倍。可以说,和所有大一统王朝亡国之君比起来,崇祯开局很好,甚至比很多中兴之主开局都要好。他没有遇到秦朝赵高那样的宦官专权,西汉...……更多
西晋悲歌:从司马炎的四大错误决策看王朝的覆灭
...考虑到,一旦傻子登基,必将酿成大祸。司马炎作为开国皇帝,理应对国家的前景有着清晰的远见。但他却在这个关键时刻,被自己的正妻所蛊惑,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他没有从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出发,而是过于顺从于...……更多
...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在东汉历史上,小皇帝可以说是频繁出现了。比如汉殇帝这位皇帝,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此之后,汉孝冲帝、汉孝质帝等皇帝,都属于小皇帝的情况。至于东汉末年的汉少帝,汉献帝,...……更多
西汉处处提防外戚,为何又不得不重用外戚
...样,霍光成为了汉武帝托孤的最核心人选,肩负起代理幼小皇帝摄行政务的职责。从公元前87年到公元前68年,整整20年,霍光虽无皇帝之名,却是帝国最有权势的人。霍光当政期间,造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昭宣中兴\"。他本人也无夺权自...……更多
盘点东汉时期的贤明之君的作为
导读:对于贤明君主的定义因人而异,而在东汉近两百年的历史中,有13位帝王问世。个人眼光下,东汉贤明君主主要集中在前三位: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从章帝开始,东汉政权逐渐落入外戚和宦官之手,再难...……更多
东汉很强大但存在感很弱,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决,几乎贯穿了整个东汉王朝。东汉王朝除了最初的几个皇帝稍微长寿一点外,后面的皇帝几乎都很年轻就去世了。这也就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继承皇帝年幼。新皇帝年幼,必然需要辅政,最好的人莫过于皇帝的母亲。但那...……更多
李旦:被忽视的智慧之君,大唐王朝的幕后英雄
...有名气了。比如说他的老妈武则天,那是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再看看他儿子李隆基,那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似乎李隆基才是大唐最后一个皇帝。所以这么看李旦的话,他就显得比较没有分量了,不过如果你知道这...……更多
古代外戚的作用与风险:历史上的案例分析
...斗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在外戚与皇权相处的过程中,维护皇帝的权威就等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可是世间的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当外戚集团相对于其他贵族阶级优势并不明显的时候,他们确实非常需要皇帝,可是如果他们通过皇...……更多
盘点汉朝被废的四位皇帝
...四帝,历一百九十五年。对于汉朝来说,出了不少强势的皇帝,比如汉高祖、汉武帝、汉光武帝等。不过,汉朝也有一些皇帝被大臣摆布,甚至落下了被废黜的结局。一、汉废帝刘贺刘贺(?-前59年),即海昏侯,又称西汉废帝...……更多
剖析封建王朝帝位的传承“密码”
...李恪再出色,在出生的那天就注定与皇位无缘了!在所有皇帝的心中,都会把天下当成自家的天下,他们宁愿把皇位交给一个平庸无能、懦弱无措,甚至是残暴成性、好杀无度的亲生儿子,也不会予以外人。华夏历史上最让人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漫话端午|愿你快乐安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00:21:00
本文转自:今晚报伍子胥的特殊技能晨 曦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遭人陷害被楚王所杀,伍子胥侥幸逃走,楚王发下文书通缉伍子胥
2024-06-10 00:49:00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