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李田民张茜茹“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人人传唱的歌,今天给大家讲述一下第一代赤脚医生孙长青的故事。孙长青出生于1950年,原阳县祝楼乡口里村人,兄妹4人...……更多
老百姓“家门口”看中医更方便了
...实惠。“一根针”“一把草”惠及更多患者曾经,乡村“赤脚医生”背着药箱,上山下乡,以“一根针”“一把草”为广大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如今,为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中医”,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基层中...……更多
...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陆金星“赤脚医生”也就是乡医,是一个非常有年代感的名词。“赤脚医生”群体出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没有固定编制,亦农亦医,一般是经基层政府和医疗单位指派的,有一定...……更多
仁心济世写青春
...识”,杨李旅说,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赤脚医生”。当年,她放下书包,父亲就教她认药、号脉、针灸,找人体的穴位。假期里,她身背竹篓,头顶烈日,随父亲上山采药,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品尝150多种草药...……更多
专家传经送宝 守护百姓健康
...作为环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专家传经送宝 守护百姓健康莫兰厦近日,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康复科的治疗室内,来自深圳市的“银铃行动”医疗专家刘建国正在给患者治疗。刘建国是深圳市援助广西“银龄行动...……更多
“小银针”如何打通基层中医“经脉”
...给村民推拿,一边告诉记者。中医治疗室里,医生正在给百姓介绍中医推拿。明光市卫健委供图但在5年前,中医室门可罗雀。村民们遇到腰酸背疼,都是开一些口服止疼药,或者通过打针、输液缓解一下症状。尽管于加抗深知...……更多
巫荣正:32年的“乡村医生”路
...为主。同时,他也从“坐医”变成了“行医”,以前是老百姓有病找他看,现在是他主动找老百姓宣传如何治疗和预防慢病、未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病患村民,成了他的“时时放心不下”对象,血压管控得好的,他...……更多
...……”雷朋笑呵呵地说道。陈兆华,男,赤岸镇下坑村“赤脚医生”,1948年出生,扎根农村半个多世纪,守护乡村百姓健康。19岁奉新卫校毕业,在县人民医院实习半年后回到家乡下坑村,便一直行走在家乡的山间小道上,跋涉...……更多
陈俊:历史上寿命最长的赤脚医生
...朝,他叫陈俊。他本是福建永嘉山区的汤全村人,是一名赤脚医生,一次游行中到了永泰,深深地被此处美景所吸引,决定定居此处。此后,他不仅帮当地百姓除灾去病,还经常无偿他们做好事,村里人都很尊敬这个心地善良的...……更多
常州乡村医生陆敏贤:投身基层卫生事业22年
...回望这22年,陆敏贤的工作身份不断在转变,从一开始的赤脚医生到大学生村医,再到现在的备案制村医。身份的转变也体现着职能的转变。一开始陆敏贤只用处理村民的小毛小病,坐等病人上门的“坐堂医生”,医改后上级要...……更多
南京乡村医生30余年的坚守
...级——推广中医技术,守护居民健康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百姓,漆桥中心卫生院及下辖村卫生室大力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阁”,开展针灸、艾灸、药蒸、刮痧、推拿、按摩、理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更多
文昌乡村医生吴利:行走在守护百姓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守护百姓健康的使命。从医30年,吴利也曾经是一个“赤脚医生”。一支体温计、一个听诊器,背着不大的药箱奔走在乡村间的小路。在走村串户的脚步中,用自学的知识和技术,为当地百姓带来最温暖的医疗服务。成为一个...……更多
家里搬来板凳和床 老陈坚守乡村35年
...我母亲认为医生是一种受到尊敬的职业,他们那一辈还叫赤脚医生。”陈光宇向记者回忆,最初的村卫生室还只是80平方米左右的农村小平房,因为设备缺少,他们把家里的床、板凳、洗脸盆都搬到了卫生室,才支撑起一个全村...……更多
...升服务能力为导向。在现有的乡村医生队伍中,年长的“赤脚医生”医学知识老化,年轻的乡村医生临床经验不足,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与群众需求不对等,提升其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完善乡村医疗...……更多
...,医院每周都组织和举办义诊活动及中医科普宣讲,提升百姓科普知晓率和疾病的预防知识。带着爱心帮助百姓,带着感情服务百姓,传播中医文化,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围绕群众反映...……更多
家里搬来板凳和床 老陈坚守乡村35年
...我母亲认为医生是一种受到尊敬的职业,他们那一辈还叫赤脚医生,到我们这一代了,才在医改后成为有编制的乡村医生。”陈光宇向记者回忆,最初的村卫生室还只是80平左右的农村小平房,因为设备的缺少和没有支持,他们...……更多
扎根海岛15年,用心守护居民健康
...鲁最美青年”“山东省乡村好青年”等荣誉称号,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咱渔家的好闺女”。“她很执着,十五年守在小岛,耽搁了一生最好的年华;她很平凡,背着药箱走来,百姓们说,当年的‘赤脚’回来啦。”发布会现...……更多
绥阳:“医疗服务延伸+医防融合”双管齐下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民在枧坝镇井坝村医疗服务延伸点病房进行治疗。为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得到医治,绥阳县积极推进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在全县9个乡镇打造了12个医疗服务延伸点,将优质医疗资源传递到基层的“...……更多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琼通讯员/刘源“老头子,快点,把你的病历本、检查结果都带上,让城里的医生给看看。”1月5日上午9时不到,炎陵县鹿原镇中心卫生院内,村民们已排起长龙。因为每月第一周的周...……更多
刘兴云:扎根乡村40余年 不忘“救死扶伤”医者初心
...送到特殊群众的心坎上。1982年,19岁的刘兴云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彼时,村卫生室只有三张办公桌、两个药橱,看病开方常用纸包药。一晃40余年,村卫生室的条件越来越好,刘兴云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除了诊疗外,他还承...……更多
75年·75人 | “小马医生”的针功夫
...福生是农民的孩子,小时候生病,父母常带着他找当地的赤脚医生就医,常常是几把草药就解决了问题。自小用中草药调理身体、乡邻的中医氛围、中医在非典疫情中发挥作用的新闻,让这名理工男坚定地报考了福建中医学院的...……更多
...的徐海涛面临着人生道路的抉择:进城务工,还是当大队赤脚医生,“当时务工的收入远高于从事医务工作。”仔细考虑后,他觉得不该有负所学,最终选择以医生为终生职业。记者采访时,一位患者拿着检验单来找徐海涛,检...……更多
...提供中医药服务,极大满足了周边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让百姓病有所医,是民生所盼、时代所需。莒县高标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其中6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585处...……更多
中医药国际合作架起增进友谊的桥梁
...。”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让中医诊疗融入了当地百姓生活”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英雄广场,一座整洁的白色洋楼临街而立,这里就是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步入其中,中草药特有的香气迎面扑来,整齐的深红色药...……更多
新春走基层|“背带大叔”很少再背母亲看病
...病的孝心融化了成千上万名网友的心,但也客观反映出老百姓看病难的困境。广南县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地处半山区的岜夺村又曾是深度贫困村,老百姓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如果生病,到...……更多
...项目。■短评医改,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彭婷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分级诊疗,从到外地看大病到优质医疗资源就在家门口……一项项暖心的医改举措,让百姓生活幸福感看得见、摸得...……更多
京晋携手让“百姓看病不远行” 山西省中医现代康复中心正式启用
...空白,将力争打造中国康复领域的示范和标杆,让山西“百姓看病不远行”。图为山西省中医现代康复中心(西苑医院山西医院供图)据悉,该中心位于山西太原,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康复中心,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以心肺...……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赤脚医生是一种亦农亦医的职业,和民办教师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在我的记忆之中有着特别的印象。乡村教师脚挽裤管手执教鞭,教书育人,培养了一茬又一茬农家孩子;赤脚医生也是一边干农活一边...……更多
中国医院:一面赶英超美,一面步履蹒跚
...都由一至两月的时间速成培养,走入乡镇为病患看病,“赤脚医生”一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产物。这一体系下居民确实没有医疗压力,但也得不到什么有效医治。改革开放后,市场大旗举起,政府卫生支出骤然下降,医院...……更多
以诚信医疗服务守护患者光明和健康
...报记者夏晓婷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对于服务衡水百姓眼健康事业的衡水同瑞眼科医院来说,诚信医疗、品质服务一直是医院的宗旨和生命线。医院也一直以此为基准,不断要求自己,把重信守诺、对衡水百姓眼健康负责...……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台湾南投县发生4.0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2日3时20分,在台湾南投县(北纬23.74度,东经120.94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骆航念二审 杨韬三审
2025-09-22 13:04:00
六安初中生给民警叔叔发“奖状”
大皖新闻讯 “谢谢你们,真厉害!‘找得真快’”,这是六安一名初中女生写在一本荣誉证书里的话。9月21日下午,该女生不慎丢失了电话手表(手环)
2025-09-22 12:53:00
贵州黄平:税务“春风”助力“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位于贵州黔东南苗岭山区的黄平县凭借且兰通用机场,积极推进“景景串飞”战略。税务部门应势而动,精准落实税惠政策
2025-09-22 10:43:00
烈士精神传承大爱15载 特教精英现闪亮名片
2025年9月5日,湖北钟祥市何蕾爱心希望学校迎来两位特殊的“亲人”——何蕾烈士的父亲何勋元、母亲雷士萍。他们专程来校参加第二届何蕾教育基金“最美特教人”颁奖典礼
2025-09-22 10:33:00
深耕新教材,蓄力启新程:烟台市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培训会议顺利召开
大众网记者 孙国宁 通讯员 江杰 烟台报道秋色如许,叠翠流金。在这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为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精准把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精髓要义
2025-09-22 10:35:00
儿童鼻骨复位还靠“盲人摸象”?有了“导航仪”,精准直达更安全!
鲁网9月19日讯前几日,5岁小文(化名)在公园玩耍时意外摔倒,整个鼻面部擦伤,鼻腔血流不止,家长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小文爸爸立即带孩子去了当地医院
2025-09-22 09:47:00
拼假16天去远方,美团旅行:海南、新疆、内蒙古、云南、广东位列国庆文旅增速Top5
国庆节前、节后各请3天假,可拼出16天“大长假PLUS”。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
2025-09-22 10:32:00
把技术留在边疆 把仁心献给患者
在阿图什克孜勒苏中医医院的走廊里,常有患者家属念叨:“多亏了张冰主任,我家人才顺利做上了手术。”话里的张冰,是江西省第三批中医药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
2025-09-22 07:15:00
女孩被诱骗即将出境 江西广西警方联手解救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彭晓华) 近日,遂川县公安局快速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跨省联动、多警种协同,仅在5小时内就成功解救了一名被网友诱骗
2025-09-22 07:15:00
带着父亲上大学的刘宏基收获特殊“入学礼”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邬强、钟剑桥) 九月的南昌,秋风带着凉意,吹拂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校园。19岁的刘宏基把父亲刘生敏安顿在学校附近的出租屋里
2025-09-22 07:15:00
“当代博物馆人的文化自信——故宫博物院与山西博物院职工作品展”,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16件(组)展品展现当代文博人的传承精神与创新力量
2025-09-22 07:26:00
近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对此,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修订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
2025-09-22 07:29: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从市台办获悉,“鉴往知来·复兴中华”史料展正在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展出。此次展览以“屈辱—抗争—复兴”为叙事主轴
2025-09-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都通讯员徐迪慧上周六,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举办,数百位全球顶级科学家聚首南京江北新区
2025-09-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钱红艳)9月20日上午,由省足协主办的省校园足球定向E级教练员培训班(南京班)在小营小学正式开班。与以往不同的是
2025-09-22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