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让就医环节更暖心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1 04: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让就医环节更暖心

——西安市中医医院“抓细节 重落实”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

“孩子高烧39.8度,我和爱人心里特别着急,去西安市中医医院看病,我们提前在网上预约了当天上午10点多的号,到了后直奔儿科。看完病,医生开了化验单去做检查,拿到化验单,去门口机子上重新签到,等到我们的时候已经12点30分左右了,这个时间是中午休息吃饭的时间,思量着是不是得等到下午才能给娃看成病。”怀着忐忑的心情王先生和爱人来到诊室门口,居然看到大夫还在一丝不苟地给患儿看病,倍感意外的王先生说:“这个点了你还没吃中饭,辛苦了。”“不辛苦,小朋友们生病挺难受,我得把等待的小朋友看完再去吃饭。”听到大夫的话语王先生瞬间被感动。

今年以来,西安市中医医院以清廉医院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便民20条”行动,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强化爱岗敬业精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百日行动,全面梳理了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了30项具体便民举措,解决了群众关心的一系列问题。

打通就医“难点” 让患儿就诊更便捷

儿科就诊繁忙而有序,治疗室一些爱心的举措让患儿及家长感到暖心。为了减轻孩子们在输液过程中的痛苦和恐惧感,护士和医生们想尽办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小玩具,这些小玩具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关爱和呵护。这些玩具都是科室的医务人员从家里带来的,小小的玩具、卡通贴拉近了孩子和医护人员的距离,也能让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儿科除了正常门诊外,周内还开设午间门诊及夜间延点门诊,尽最大力量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张敏涛介绍,最近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增多,医院儿科门诊加开诊室,让前来就医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及时治疗。

让中医有特色,让西医有疗效,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上的优势。针对这次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在医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张敏涛与科室的中医专家进行分析,制定出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并根据近期门诊病人的临床表现,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证型做成协议方“清热化痰止咳方”,让药房煎好,方便患儿服用,缩短了抓药、熬药的等候时间。使患儿可以更快地吃上中药。

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科开展了中膏药的穴位贴敷、中药直肠滴入、揿针等中医外治疗法,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得到了患儿家长的好评。儿科护士长说:“医院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地方,更是传递温暖和关爱的地方。这些小小的举动,让孩子们在病痛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关怀,也让家长们更加放心和安心。”

畅通挂号“堵点” 提升患者门诊就诊舒适度

“我来帮你”“我送你过去”“这里有轮椅,坐上来,我来推你”……走进医院门诊大厅,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面带微笑,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解答疑惑、指引方向。医院在门诊大厅等显著位置设立党员先锋服务岗,面向患者开展咨询答疑、科室向导等服务工作,医院严格实行“一患一诊室”,推进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让群众感受到医疗的温度。

针对检验的患者,专门设置检查检验导医台,患者可在检验门诊、超声门诊、影像门诊获得专业的报告解读服务。

在医院可以用手机扫描处方、检查单的二维码,实现指尖支付。同时,医院打通了医保环节,实现医保线上支付。

群众纷纷表示,现在通过预约看病,检查也快了,原来得花费一天时间到医院看病,通过精准预约,半天就能看完,感觉效率比原来快了很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医院持续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患者持身份证、社保卡等可实现全流程就诊。

“群众在就诊区等待过程中,通过给座椅加装棉坐垫,让老年人在就诊等待过程中,感受到医院的温馨服务。”西安市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介绍,通过具体的小事,不仅让患者在冬天感受到了温暖,也让医院的工作人员更加关注老年人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儿科、耳鼻喉科、骨伤科、针灸科开设延时门诊、午间门诊、夜间门诊是为了方便上班族和学生就医,提升门诊的服务能力。”门诊部主任介绍。

冬病夏治、冬病冬防、膏方节、疾病日等,医院每周都组织和举办义诊活动及中医科普宣讲,提升百姓科普知晓率和疾病的预防知识。带着爱心帮助百姓,带着感情服务百姓,传播中医文化,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就医难”问题,西安市中医医院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做起,切实提升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舒适感。

取药送药“更方便” 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感

“最近呼吸系统疾病流行,要将熬制好的中药在最短的时间送到患者手中。”西安市中医医院主管中药师史婉丽表示,“煎药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执行,保障中药汤剂质量,所有中药汤剂必须经过审方、调配、复核、浸泡、常压两次煎煮、核对、包装等工序。”

医院的煎药中心,1200多平方米的操作间内,共有150台煎药机一起工作,几十名中药师在操作间忙碌着。虽然室外温度很低,但煎药中心里热气腾腾,中药师们身着夏季工作服,依然额头冒汗。通过工作流程标准化、服务流程信息化、煎药设备智能化等多种举措提升科室工作人员规范化和电子化操作水平,为广大患者和家属提供“智能型”中药服务。

“无论是中草药还是代煎药剂,患者都可以自行选择用快递送回家。西安市区内当日办理,次日下午即可送达。”西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说。中药房是医院服务患者的重要窗口之一,为解决好“抓药难、取药难”问题,西安市中医医院中药房主动“办实事、破难题”,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西安市中医医院将持续聚焦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强化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卫生健康服务,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李锋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1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媒体走基层 | 滨州90项举措全面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结果互认将会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跨机构互认共享。滨州市中医医院建成了全市第一家智慧中药房,采用自动化、现代化的流程及设施,中药调配、中药煎药实现无人化,提高了配药准确性和用药安全
2023-07-25 16:43:00
...,潍坊市中医院坚持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从百姓“急难愁盼”破题,开展了一批切口小、见效快的民生“微改革”项目。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多头跑、流程多、耗时长等问题,在省内
2024-10-28 12:42:00
...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改善服务环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民的妇幼健康服务。数智赋能 优化健康服务流程看小病也要花大
2024-01-18 07:25:00
...道近期,泸州市泸县人民医院、泸县第二人民医院、泸县中医医院等8家医疗机构开始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多科就诊一次挂号”,3日内患者都不需要重复挂号。在泸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内,患
2023-12-06 13:23:00
便民就医少跑腿④丨让群众看病就医不再“急难愁盼”
...服务流程,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淤点难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促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截至5月底,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全省16家医院已初步完成七项任务,85家医院完成会诊转
2023-07-21 15:10:00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患”位思考 提升居民就医获得感
...节的重点任务、27条措施,接续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居民就医获得感。贵州省人民医院通过开放平台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半年来,各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服务模式
2023-08-11 22:53:00
...采血平均排队时间仅需4-6分钟……“我们紧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卫生健康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着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全过程就医感受,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
2023-08-05 02:40:00
滨州医学院突出就“医”优势三导向 力解群众“急难愁盼”_中国山东网_烟台
...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滨州实验学校举行。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滨州市中医医院的医师,把中医故事、中医经典、名医群像、药材识别、诊疗方法一连串端上课堂,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边听边看
2023-06-26 21:33:00
开设夜间门诊 医保“刷脸”支付|省卫生健康委为改善就医感受再出实招
...医流程,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改善就医感受,持续提升患者体验,让患者就医更便捷、更舒心。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编辑/彭芳蓉二审
2023-09-03 23: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