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孙海天
“吴医生,我的喉咙不舒服,你看看是什么问题” “医生,最近有些咳嗽,麻烦给我拿点药” “吴医生,近期有点腰酸背痛,帮我做个艾灸”接诊来往卫生室的村民,面对不同症状和需求,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给出最精准的“药方”,是吴利每天再平常不过的工作。
处在文昌市边界处的重兴镇联星村地形较为偏长,从村的一头到村最远处一户人家有十公里左右的距离,村里大多为老人小孩,就医并不方便。这个村门口的卫生室就成为了村民看病就诊的便利选择和托付健康的港湾。
“从年初到现在,我们卫生室就已接诊了将近三千位患者。”吴利打开电脑上的医疗服务系统平台,上面清楚展示了卫生室的接诊量、患者电子居民健康档案等信息,这个80多平米的卫生室担起了为周边村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百姓健康的使命。
从医30年,吴利也曾经是一个“赤脚医生”。一支体温计、一个听诊器,背着不大的药箱奔走在乡村间的小路。在走村串户的脚步中,用自学的知识和技术,为当地百姓带来最温暖的医疗服务。
成为一个“赤脚医生”的十余年里,他步履不停,行医热情不减,只为一方百姓有需要时,以医者的身份解群众所急。也是因为如此,农村医疗资源缺乏,群众看病难、买药贵等问题,他都看在眼里,暗示自己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祛除乡亲们的病痛。接诊时,他也总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多考虑一分,让村民能够享受到便利和优质的现代化医疗资源和服务。
有一回,一位老人在儿子搀扶着走进卫生室,一边手拄着拐杖,一边用手捂着脸,喊着牙疼。吴利上前去扶着老人坐到椅子上,便拿起手电筒仔细查看。“没什么问题,只是牙龈有些红肿,给您拿点消炎药。”从配药室拿出一盒药递到手中,叮嘱老人按时服用。
看诊时,有村民没有足够费用结账的情况,吴利总是轻松地摆了摆手,让村民把药先拿回去服用,下回再补上药费。先治疗后结算,早已经成为联星村卫生室的便民行动。一回、两回,记账本上的一笔、两笔,是吴利和村民间一份珍贵的信任。
为了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为村民提供更多样的医疗服务,吴利海口中医药学校毕业后,一直摸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艾灸、刮痧、拔罐、红外线热敷,在联星村卫生室的各区域,吴利如数家珍地介绍这些开展中医所需的设备工具。不仅如此,这里还配备了中药成分的药品。
从中医理疗,中药饮片、中成药,村民看病就诊有了更多的选择。“这里的中西医结合看诊的方式开展得很好,未来我们计划将这里作为村级卫生室的样板来打造。”重兴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提到。
除了在卫生室坐诊,吴利还承担起了联星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定期下乡为村民开展健康体检、慢病筛查等,为基层群众科普新农合医疗政策和健康知识,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
30年如一日,他始终行走在村子的小路上,为每家每户的村民带去贴心的医疗服务。在守护百姓健康的“最后一公里”,他用坚定一步一个脚印,串起了数十年的行医路,也串起了与村民的百姓情。
定期回访、建立健康档案、录入村民就诊信息,乡村医生的工作迈向信息化,但面对繁多的数据信息,仍需熟练使用信息平台、认真录入核对数据,对乡村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开展好乡村医疗卫生工作,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儿子也回到了联星村卫生室,跟在父亲身后学习接诊、抓药,帮助使用电子化医疗设备,在实践学习中锻造自身的水平和技能。
如今,儿子也接过吴利手中的一体机,独自走在这方从小长大的田间地头、联星村的每家每户,为村民开展健康筛查、知识宣传等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发挥着青春的能量。父子两代人,接续传承,走好这守护百姓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