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飞将李广在汉武帝时期没有封侯,其原因是怪自己还是怪汉武帝?
...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大唐诗人王昌龄曾在《边塞》一诗中曾大肆赞扬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龙城飞将”,言称只要他还在,怕是匈奴胡人再也没有胆量犯我边境!那么此处的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呢?...……更多
元和十年的一个初夏,天色熹微。当朝宰相武元衡正奔赴在上朝路上。他或许有些隐隐的不安,但他却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是时,暗处正潜伏着无尽的刺客,一双眼睛紧紧观察着他的动向。忽听一声:“灭灯!”武元衡马车上...……更多
唐朝诗人李绅是如何成为贪官酷吏的?
...过高官的,其曾祖父李敬玄曾在唐高宗时任中书令,官拜宰相。李绅的父亲李晤也曾在多个地方担任过县令,他就是在其父任湖州乌程县令时出生的。不过李绅的“贵公子”生活没有维持多久,他在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更多
...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河岳英灵集》: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更多
明代才女商景兰的一生:中年丧夫守寡30多年,晚年又丧子
...班孙,后来成了著名的藏书家和诗人,两个儿媳妇也颇具诗名。不仅如此,商景兰的3个女儿也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因此,祁家便开创了以商景兰为首的祁氏门中女性写诗词文学团体,商景兰乐在其中。史载祁家:“每暇日登临...……更多
为何李广的儿子都被封侯他却不行?汉武帝:只差了一点
...来匈奴非常害怕李广,而李广也有了\"飞将军\"的称号,王昌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里的飞将就是指李广。 但是如此英勇的李广,最终未能被封侯就算了,他的死也一直被人说起。在漠北之战中,...……更多
汉朝外交官“斩首”楼兰王,楼兰和汉朝之间有什么血海深仇?
...什么,唐代许多诗歌,都是以楼兰为假想敌的呢?比如,王昌龄的就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剧。孟郊也写过“拟脍楼兰肉”,这种恨不能生啖其肉的句子,令人不禁疑惑——楼兰和汉朝之间有什么血海深仇一、汉代的“斩首...……更多
读方志 行贵州|隆里所村:600年前那位建筑设计师,请收下我的膝盖
...当作文化符号的,是另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唐代诗人王昌龄。李白著名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写作的缘起就是好友王昌龄以江宁丞左迁龙标尉——后代学者们对“...……更多
【安陆网评大赛㊳】东湖评论:来安陆读懂大诗人李白
...千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仗剑出游,来到安陆,娶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生一儿一女。诗人与许氏夫人结发情深,他在白兆山隐居十年,以文会友,留下了百余首不朽诗篇。面对安陆的灵山秀水,诗人写下了“桃花流水...……更多
唐诗中的李龟年是个什么人
...文学艺术历史上,乐府绵延数百年,从未断裂,陈子昂、王昌龄、李白、王维、杜甫、柳宗元、孟郊、白居易、李贺、王建、张籍等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皆以乐府民谣为文思底座,书写了大量的乐府诗。这样的乐府格调与李龟年...……更多
傅燮:被遗忘的唐代名将,敌军为他跪地磕头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边塞的磅礴宏大,凸显了将军的英勇的忠诚,如果傅燮能够听到这首诗的话,他一定会拍案叫绝吧!大家都知道曹操,刘备和孙...……更多
东晋名士谢安的传奇人生:阻止桓温篡位,维护晋室江山
...真性情,谢安对当下的生活相当满意。当时的谢安,贵为宰相,身居高位,如果真想娶个三妻四妾的,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当初没有被谢安看上眼的女子,也一直在等待谢安纳妾的时机。令人称道的是,谢安始终都非常专一,...……更多
...喝酒吃肉,孟浩然病情逐渐好转。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被贬岭南,途中路过襄阳,前来拜访。王昌龄也是开元十五年参加的科考,王昌龄考上了,孟浩然落榜了。知音相见,分外眼红。两人开怀畅饮,还吃了当地有名的...……更多
“龙城”寻龙
唐代诗人王昌龄曾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来吟诵汉代名将李广保家卫国的英勇气概。诗中所说的“龙城”,正是“飞将军”李广的家乡甘肃省天水市。天水市静卧在西秦岭脚下,渭河穿城而过。《补史记·三皇...……更多
...来流传后世呢?他却回答说:“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意思是说我隐居山林,现在都不希望凭借写诗出名,何况是留名后世呢?有个朋友觉得这样太可惜了,就偷偷地把他的诗记录下来。幸亏如此,我们现...……更多
聊聊秦将王翦与其后人
...杂、地位稳如磐石。被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的王昌龄同样属于太原王氏族人,唐朝的科举制度和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对于这些世家大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打击。诸多门阀世家退出历史舞台,但太原王氏的后人仍然活...……更多
范雎的复仇之路:从魏国小吏到秦国宰相的逆袭
...家利益为考量,绝不能逞匹夫之勇意气用事,故而才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范雎因报仇而发迹,又因报仇而衰亡,既害了自己,也坑了秦国,可谓报应不爽。 ……更多
...献出亲生孩子换得“赵氏孤儿”平安,抚养他长大并助其复仇的传奇。而程婴、公孙杵臼的一诺千金,更是成为古代诚信忠义的典范。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取材于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原著《赵氏孤儿》,并基于英国诗人詹姆斯...……更多
表面清廉,内心腐朽:唐朝诗人与北宋宰相的真相
...的是,除了这位唐朝诗人以外,北宋也有一个“清廉”的宰相,但他却为了喝一碗汤,竟让厨师每天都要杀死一百只鸡。那么,这个北宋宰相,又是否真是清廉之人呢?亦或者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成功...……更多
赵露思与刘宇宁联袂,《珠帘玉幕》之道:半年等待揭秘商战传奇
...端午却意外遭遇穿心一箭的悲剧。改名苏幕遮,她决心以复仇之名重新踏上商海,为自己和心爱之人讨回公道。在扬州,苏幕遮创建了“明镜台”,打破了行业生态的僵局。她的商业智慧让她成为宝行的首领,但命运的转折使她...……更多
诙谐诗人当上宰相,残唐第一猛将命丧晋阳
昭宗搞李茂贞翻车,官军一触即溃。宰相被杀,群臣离心离德公元894年,又是崭新的一年,这天,“长安日报”爆出一条大新闻:诏命右散骑常侍郑綮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长安百姓:啥?郑綮,世人都熟悉,性情诙谐,平...……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初醉卧沙场的壮志,为何转为“岁月静好”
...女子来表情达意甚至暗示时局。生活在唐初的盛世之下,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个幸福的女子,大约出嫁不久,仍有小女儿心思,见春色而思夫君,天真的认为丈夫的远行一定能...……更多
元稹:唐朝的渣男诗人与爱情传奇
...神童。长大后的元稹,如愿成为了诗人,后来,还做上了宰相。正所谓,往往优质的男人,在容貌上极有可能是个负数,而元稹不止才华横溢,还长了一副好看的容貌。 有记载,他帅气的程度,胜过城北徐公,用现代的话来说...……更多
李广、卫青、霍去病: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的错位解析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让我们后人都认识了汉代名将李广,甚至在后世作品《水浒传》中,都有“小李广”的存在,俨然将李广与关羽、诸葛亮等人比肩了。可是,历史...……更多
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吃一顿饭,要宰杀上百只鸡
...此他的官场生涯并不受阻碍,官位不断攀升,甚至成为了宰相,并获得贵族的封爵。这样的成就在唐代诗人中可谓鲜见,凭此成就,他在当时的诗人排行中可谓排得上号。然而,随着官位的提升,他的品行也逐渐堕落。曾经贫穷...……更多
杨素:北周隋朝的军事巨擘与权臣宰相的传奇人生
...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北周、大隋著名军事家、权臣宰相和诗人。杨素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北周时期起家,历任中外府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杨素的祖父杨暄,官至北魏辅国将军、谏...……更多
苏洵到底是如何教育儿子的
...对他们的严厉。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苏轼的一首趣诗,诗名《夜梦》。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至儋州后,此时他已63岁,这是他人生很艰难的时光。一日,他做了个梦,梦到了小时候调皮的自己,那时候他常被父亲逼着读书。醒...……更多
李白的人生你不懂,他到底那里突出了
...,女子们不投怀送抱才是怪事。李白第一个妻子,是已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那一年,李白27岁。 娶了一个曾经宰相的孙女,那可是绝对的大户人家,李白的日子怎会过得差呢?可惜,好景不长,过了11年幸福日子,许氏留下了...……更多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其《出塞七首》系列作品中曾如是说到。“天宝未乱犹数载,狼星四角光蓬勃。中原祸作边防危,果有豺狼四来伐。”诗人元稹在其《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更多
王翦的后代子孙创建了哪2个千年豪门大族
...不止是王维,还有《滕王阁序》的王勃,《使之塞上》的王昌龄,《登鹳雀楼》的王之涣,他们都出自太原王氏,为唐诗发展、语文教育,贡献了自己的诗篇。 ……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