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学时间的浪费。这节课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唤醒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意识,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保护地球环境。授课过程中,特别加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资源勘探开采、...……更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随着我国极地事业的不断发展,航行在大海之上、冰雪之间的极地考察船,也不断升级换代。首艘抗冰船“极地”号六赴南极1984年11月,我国派出591人组成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搭乘“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和...……更多
中国首批南极科考中最年轻的他:无悔40年前的极地岁月
...秦岭站的开站;从靠自己摸索到经验丰富、科研交流遍布全球,从南极一隅到深入极圈……中国也正处在为更好地认识南极、打造南极“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更多中国力量的发展新阶段。(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更多
...物理、天文等项目的考察,研究冰盖的形成、演化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王金辉说,将首次用红外水汽吸收窗口在昆仑站开展天文观测。物资保障上,将首次增加高原地区食品。用以缓解队员高原反应的国产装备高压氧舱...……更多
“这艘充满科技感的大船让人大开眼界”
...国第四艘极地科考船,总长122.5米,排水量近1.4万吨,是全球第一艘实现船艏、船艉双向破冰的极地考察破冰船。船上有哪些“黑科技”?船载直升机长什么样?满怀期待,记者跟着船员的指引,登上舷梯来到“雪龙2”号内部。...……更多
...院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职工党支部——敢为人先逐梦极地科考(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本报记者 丁雅诵《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8日 第 07 版)经历了5个多月的低温、烈日与大风,中国第四十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更多
...-北京频道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李博)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9月12日—13日,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首都中小学校,在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海淀区七一小学,旨在普及极地知识、宣传极地文化、增强社会...……更多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勇闯冰雪“无人区” 情系极地四十年——记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青稞力量】◎本报记者 都 芃绘制我国第一幅南极地形图、命名第一个中...……更多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勇探秘境 极地取“芯”——走近吉林大学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本报记者 徐慕旗 实习生 李欣洋这是一支在极地搏击风雪、勇探地球万年记忆的队伍。团队成立十余年来,创新研发了一系列重大极地钻探...……更多
...究区、羽绒研究区、色彩研究区六大区域,展示了波司登全球领先的科研技术创新体系,包括新材料、新品类、新科技与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其中,极地气候室拥有极端环境模拟验证能力,能够在极地气候室内模拟-70℃低温、9...……更多
特写:“极地对话”激发香港青少年科考热、爱国情
4月10日,香港会场与南极中山站进行线上“极地对话”。“香港你好,这里是中山站。”10日下午,当香港会场与南极中山站成功连线时,香港科学馆演讲厅里的全场师生一起激动地欢呼起来。10日下午,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更多
...各国研究地球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交换、海洋生物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撑。该海域海岸气温低于零下40℃,普通碳素钢材在温度低于零下35℃就会出现“冷脆现象”。秦岭站所选用的高耐蚀、耐低温冲击的青拓不锈钢...……更多
同样是地球的极地,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冷得多?
地球上有两个极地——南极和北极,尽管它们都是非常寒冷的地方,但相对来讲,南极却比北极冷得多,根据过去的测量数据,南极的年平均气温比北极低了20℃左右,而南极的最低气温更是可以达到零下94℃,与之相比,北极...……更多
...,总长122.5米,排水量近1.4万吨,于2019年交付使用。这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据介绍,“雪龙2”号访问...……更多
...考察的3艘船均已安全返航。踏浪万里,本次考察于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460余名考察队员或奋战在冰原建设秦岭站,或奔波于“5海5站”探索新知,他们以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南极考察新篇章。冰原之上起“秦岭”2月7日...……更多
...,其中包括参与人类历史上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光学对应体全球联测工作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等。春分过后,南极将进入极夜,无人值守的近红外望远镜将通过远程控制与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协同开展时域天文学观测,填补昆...……更多
“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周四起三天可预约参观!已停靠青岛奥帆中心
...记者 高雅洁4月10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在山东青岛,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雪龙2”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于2023...……更多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全球计时在悄悄改变?极地融冰加速,负闰秒晚添三年【科普园地】科技日报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杂志2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融冰增加可能会影响全球计时。格陵...……更多
武汉大学“珞珈三号01星”助力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
...武汉大学联合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全球首颗互联网智能遥感卫星,李德仁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王密教授担任技术总师,卫星2023年1月15日在太原成功发射,该星具备以下几大核心特点:一是多模。轻小型...……更多
年轻力,迎难而上!探索南极 展现新时代青年人蓬勃朝气
央视网消息:中国极地考察40年来,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每一次南极考察都有不少年轻人参加。今年不到40岁的肖志民已经是“老极地”了,包括本航次他...……更多
46岁舒淇晒代言精品珠宝短片,毫无半点岁月痕迹美貌
近日,知名女星舒淇,更新网络社交平台动态。隔空晒出代言精品珠宝短片,近距离的拍摄角度,让她的脸上的肤况,在镜头前被一览无疑。毫无半点岁月痕迹的美貌,让粉丝看后忍不住惊呼连连。此次,舒淇在网上晒出,相...……更多
南极冰下800米处,出现“第二世界”,人类对生命的认知被颠覆?
...境条件,这里存在着很多罕见的生物和植物。然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和南极的冰川也在逐渐融化。数据显示,如果全球气温上升2-3℃,南极冰盖就会完全融化,而全球气温上升5℃,北极地区冰川也将会完全消失。到...……更多
“雪龙”号如何破冰远航?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雪龙”号如何破冰远航?——对话极地科考人员“雪龙”号是我国专门从事南北极科学考察的破冰船。“雪龙”号尾部的直升机停机坪和机库上方的圆形卫星天线罩十分抢眼。 “雪龙”号海图室。“我们...……更多
护航科考 他们在南极迎龙年
...岭站建成投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极地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的新春祝福。昨日,记者连线国贸控股集团旗下海翼集团厦工股份5位在中国南极科考站工作的机械师,他们激动地表示,今年在南极过年...……更多
中国航天官宣:月球科研站选址南极,背后原因曝光!
...消息:月球科研站将选址在南极。这一伟大的决定引起了全球科技界的巨大关注和热议。众所周知,南极作为地球上最寒冷、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仿佛是与月球一样残酷的极地环境,但却成为中国航天科研的理想之地。那么,究...……更多
...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之际,我谨表示热烈祝贺!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更多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抵达中国南极长城站
...源部了解到,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目前已抵达位于西南极乔治王岛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开始长城站区域卸货作业。“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自12月16日从中山站区域启航以来,航行近3000海里,向...……更多
凯旋!“雪龙”号船停靠山东青岛,青岛“铁军”南极勇士归来!
记者赵波通讯员李云艳4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停靠山东青岛,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奥帆海岸,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返航暨“雪龙”号青岛公众开放活动隆重举行,彩旗招展的“雪龙”号上,94名赴南...……更多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新华社记者周圆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从科研设备、气象保障到考察途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细节无不令“雪龙2”号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们切身感受到身边的诸多变化,见证中国极...……更多
地球南极,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对于全球变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于极地放大效应的存在,地球两极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加明显,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地球两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也逐渐发现,地球两极的实际情况...……更多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盛玉雷《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7日第 04 版)最近,一则暖闻引起广泛关注,讲的是云南大山深处一群孩子上学路的变迁
2025-02-07 05:45:00
欢聚时刻,吃得更健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控糖革命》——欢聚时刻,吃得更健康尹 烨《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7日第 20 版)《控糖革命》
2025-02-07 05:5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夏晓伦)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变革的当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25-02-06 14:57:00
山大研究生这个寒假是怎样度过的?听说他们都在冲KPI?
听说春节是科研人冲KPI的黄金期?此话不假,不信一起去看看山东大学研究生的寒假生活: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2025是滇中引水工程决战香炉山
2025-02-06 16:22:00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单招、综招计划共115人,招生细则出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翟元昊近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单招综评)出炉,学院2025年安排单独招生(普通类)计划55人
2025-02-06 11:19:00
高考生请查收!日职发布2025年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2025年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报名和考试日益临近,为帮助广大高考学子了解相关政策,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了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2025-02-06 11:19:00
为周邓馆送上一本《龙门石窟拓》 扫码阅读手机版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向小观众李雨时赠书。 本报记者 曹彤 摄前不久,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馆内瞻仰厅的伟人雕像前
2025-02-06 10:01:00
在热爱的领域不断前行(留学记)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孙 涛《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06日第 08 版)爱丁堡大学校园景色。资料图片求学爱丁堡张楚旋本科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5-02-06 03:4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卓伦《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06日第 08 版)高考是莘莘学子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2025-02-06 03:46:00
黄河科技学院在化学类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黄河科技学院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河南省纳米复合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陆家佳博士等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6
2025-02-05 13:51:00
“山海邀约,寻梦鲁大”寒假进高中|鲁东大学学子走进八所高中
1月19日,鲁东大学汉文本2302班崔雨凡走进广饶县第一中学66级三班,为高一同学开展“山海邀约,寻梦鲁大”招生主题宣讲
2025-02-05 14:42:00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素质测试方案
为全面做好学院2025年高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以下简称“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工作,确保考试组织管理安全平稳有序,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函〔2025〕1号)等文件精神
2025-02-05 14:42:00
新春再登攀!山东大学这项研究登上医学顶刊
1月30日,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The BMJ》发布山东大学妇儿与生殖健康研究院、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陈子江院士团队开展的一项多中心
2025-02-05 09:08:00
“组团式”教育帮扶为正安职教高质量发展献智添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前不久,第二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智能运维职业技能竞赛管廊运维员赛项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来自遵义市正安县中等职业学校的陈俊臣
2025-02-05 11:09:00
小学生绘制海报、走进社区,开展“迎春节”系列活动
为保障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假期,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23级9班的同学们在山东师范大学校园里集合,共同参与“情暖童心 共绘碧水蓝天”环保主题活动
2025-02-05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