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作者 王冬霞夏意正起,总要趁这诗酒年华奔赴济宁,在古城古韵的时光里,追寻圣人思想,品三步一景,寻先师足迹。抵达济宁最应先去的当然是孔庙,进入孔庙定要先入大成殿,殿里神龛内孔子像头戴十二冕旒,身着十二章...……更多
作者 张琦从古至今,三孔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三孔——曲阜、南孔、北孔,分别代表着孔子的出生地、教书地和葬地,成为全国人民前来朝圣的重要景点。 曲阜的三孔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早期称为“泰山庙”、“...……更多
作者 袁振朋“人间四月芳菲尽,孟府流苏花已开”,与济宁的初次遇见是在孟子故居邹城孟庙孟府。孟庙的南大门是棂星门,踏进棂星门后便看见左右两侧有两个牌楼“继往圣,开来学”,意思大致是孟子继孔子之往,开儒学...……更多
...的旅行,去我向往已久的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济宁。一闪,济宁曲阜三孔景区,孔子的故乡。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孔庙是用来祭祀孔子,表彰儒学的庙宇,其建筑规模之大,气魄之宏伟,历史之久远,有“天下...……更多
作者 林森两千年雨换风淘,感知曲阜,岂只以德筑城郭;九万里模山水范,品读仲尼,更是将仁立国魂。在曲阜高校中的我们,总会感知孔孟文化,一览孔孟之乡的风俗人情,曲阜这座小城一直笼罩在儒家文化的光辉里,孔庙...……更多
仅次于故宫的贵族府邸,号称“天下第一家”
...下第一家。这个府邸就是孔庙,这个家族就是孔家。源于孔子提起孔子相信在中国算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这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在东方可以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的人。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五千多年...……更多
...的是担当导游职责的志愿者,通过偶尔流露的原汁原味的济宁话,有时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当地人,哪些是外地人。红马甲的队伍中有中年,有青年,还有小学生,尽管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但是由儒家文化引起的文化自豪感相同...……更多
感悟儒风浩荡,看济宁文化“两创”一路生花
...物馆、邹城后八沟村、孟苑、孔府、孔庙、孔府印阁,看济宁文化“两创”一路生花,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风浩荡润古今,在尼山大学堂中,缓步“大学之道”,伴随着两侧长明灯,自八十一台阶拾级而上,...……更多
文化“两创”看齐鲁|网络名人走进孔庙孔府,在文化“两创”中感受儒家智慧
...受跨越千年的儒家文化魅力。孔府、孔庙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在万仞宫墙前,大家一边认真听讲解一边用镜头记录下...……更多
山东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涵盖文物资源共232处
...地跨8省市。山东段长643公里,流经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5市,是大运河船闸密度最大、水利工程成就最集中的咽喉要道。大运河流淌千年,南北通衢,文化汇融,积淀了富有山东特色的运河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更多
中国有哪个强大家族,香火从商朝延续至今
...绝。这个家族就是大名鼎鼎的孔氏家族,也就是一代大儒孔子后代。孔子本身是商朝末落贵族后代,他那时候道德礼仪沦丧,所以孔子就首创儒家学说,在春秋各国宣传自己学说,但是却不被各国重视。很多人都以为孔子是文质...……更多
...被称为“东方圣地”的城市——曲阜。所以今天我来到了济宁曲阜市,来到这个圣地,想要从中窥得几分圣人的风采,感知文化的气息。下了车,我来到了此次追寻之旅的目的地——孔庙。孔庙又称“至圣庙”,用以祭祀孔子及...……更多
文化“两创”看齐鲁 |遇见诗韵济宁,看文化“两创”全面起势新成就
编者按: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如今的济宁,古今交融,日新月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通过持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在焕发出...……更多
作者 刘耀阳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亲身体验了济宁这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济宁以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运河之都,保留着丰富的水运文化。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欣赏到了济宁的自然美景,还领略...……更多
曲阜三孔景区发布春节假期出行温馨提示
资料图大众网记者 王爽爱 济宁报道2月13日,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曲阜三孔景区春节假期出行温馨提示》。具体内容如下。曲阜三孔景区春节假期出行温馨提示尊敬的游客朋友:当前正值...……更多
作者 王雯说起济宁,我会第一时间想到“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济宁,可以说是运河之上的一座文化古城,更是鲁国故都,我在这里,与历史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第一站我来到了曲阜孔庙,看着古色古香的万仞...……更多
寻美文化里的济宁丨海外宾朋齐聚曲阜孔府 沉浸式畅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餐
大众网记者 朱铜辉 刘宏蕾 李鑫鹏 王爽爱 济宁报道6月2日,来自俄罗斯、西班牙等不同国家的外国友人,齐聚济宁曲阜孔府景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外国友人齐聚济宁曲阜孔府景区孔府,亦称“衍圣公府”,处在...……更多
...统文化进校园,曲阜市实验小学以文化人启智润心 孔媛媛济宁报道曲阜市实验小学立足曲阜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厚积淀,将儒家教育智慧与现代教育理论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儒家“和”“乐”的教育思想,确立了“和乐致美”的核心文...……更多
寻龙记|曲阜孔庙里寻“龙”,大成殿云龙盘柱成文旅新“IP”
...海内外游客传达传达吉祥如意、奋发作为的美好寓意,在济宁文化“两创”中担当新网红,触发新视角。孔庙里寻龙手雕出精品一柄刻刀在指甲盘旋,只见刀光闪闪,木渣纷飞,没一会儿,柱形的楷木上出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更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山东老年大学研学团首发济宁
...、鲁菜文化乃至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本次研学活动受到了济宁市老年大学的大力支持,副校长李宁全程参与陪同。学员们走进邹城老年大学,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邹城市“老吾老”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邹城市委老干部局...……更多
...城仪式快开始了,我们去看看安保情况。”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三孔派出所正是以此为辖区的景区派出所。8时整,伴随着古乐声,景区大门缓缓打开,欢迎八方游客。巡逻途中,赵方鸣的工作电话一个接...……更多
...礼乐服饰文物特展”正在进行。展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结束。很多人都知道,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衣冠礼器蕴藏深厚的中华礼乐文化,其中孔府旧藏礼乐服...……更多
一纸一墨拓摹岁月波纹,曲阜碑拓技艺的“破土新生”
易雪 济宁报道 通讯员 孔大儒曲阜碑刻资源丰富,存有自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其中汉碑数量居全国之首,不乏北陛石、五凤刻石、乙瑛碑、孔宙碑等汉代碑刻的精品……古人持刀刻金石以志,今人执拓摹岁月波纹。丰富...……更多
...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13.9%。立夏之后,暑气渐显,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日最高气温已升至30摄氏度以上。在文化旅游度假区“尼山圣境”导学孔令梅看来,夏季来临意味着景区开始进入研学旺季。(5月21日《新华每日电...……更多
...孔祀典的改革,孔府也只是有选择性地执行,其中对去掉孔子王爵非常不满,一直将“大成至圣文宣王”牌位保留着。张岱之父张耀芳,曾经担任山东鲁王长史,在崇祯二年拜祭孔庙,就是找不到嘉靖皇帝册封的“至圣先师”牌...……更多
寻美文化里的济宁丨孔子故里寻“三宝”:一刀一刻楷如意
大众网见习记者 崔丽丽 济宁报道曲阜楷木雕刻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其原材料源于曲阜孔林的楷木。史载孔门弟子端木赐(子贡)是楷雕的创始人。孔林中的“子贡手植楷”就是其珍贵的历史遗迹。曲阜楷木雕刻作品后经...……更多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者 高峰 通讯员 赵正 报道本报济宁4月13日讯 4月7日至13日,2024年山东省第一期领导干部政德教育专题培训班在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举办,来自全省各市和省直部门单位的36名市厅级领导干部及40名县处...……更多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文化中国行
...来自美国心理健康、卫生、教育领域的师生和从业者走进孔子故里曲阜,在孔府、孔庙和尼山圣境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体悟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米尔纳是来自...……更多
作者 赵智清“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一位行走在人世间的圣人—孔子。品读《论语》感受到来自千年前的思想碰撞,怀揣着敬意,急迫想穿越时空走到这位圣人面前与他来一场对话,于是我出发去了孔子博物馆。清晨阳...……更多
大众网记者 夏岩松 济宁报道曲阜琉璃瓦厂有着600多年历史,其前身是由明武宗为朱氏窑户特赐的“裕盛公窑场”。在历史上,无论是供奉孔子塑像的孔庙大成殿,还是孔子嫡系后裔生活的孔府,每一次修缮所需的琉璃瓦均出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