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武则天与李显:母子之间的权力游戏
...宗李显在位时期的情况,可以说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治国成绩,唯一一件较为出名的应该就是中宗将自己的养女金城公主送予吐蕃与其首领尺带珠丹赞普联姻,这一段联姻不仅彰显了大唐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唐蕃之间的文化...……更多
孔子后人:继承圣哲荣耀,世袭官职的特权人生
...,学之不讲而撰”,讲学问世,弘扬仁义道德,形成一套治国理想,提出了仁政思想,并收徒传道,励志振兴国家。孔子门下三千优秀弟子使其学说名声大噪,影响深远。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更多
多尔衮与载沣:清朝两位摄政王的对比
...距还真不是一星半点的。有人问,既然他们可以直接取代皇帝执政,为啥不自己做皇帝呢?这个主要还是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问题。一.清朝初期,属于贵族集体统治形式。清朝和其他王朝一样,大多数时间,还是皇帝一个人说了...……更多
汉宣帝:英明君主的典范,大汉盛世的开创者
...得上英明呢?是那些大举用兵,四面出击的汉武帝,还是治国有方、百姓安居的汉宣帝?刘病这个人,注定要背负“汉宣帝”的名号。公元前71年,汉宣帝刘病登上帝位,结束了霍光权倾朝野的局面,开启了大汉60多年无比绵长...……更多
明朝文人地位的变迁:从权力到限制
...文人身份改观的动作,其影响不可谓不大。1、自古文人治国传统影响深远,明太祖也难以免俗(1)西汉开始,文人开始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手段。在这一情况之下...……更多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国枭雄摄政王多尔衮猝然离世,年仅39岁。他生前没能做皇帝,死后孝庄皇太后决定满足他生前的愿望,令顺治皇帝下诏追尊多尔袞为义皇帝,庙号成宗。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就在多尔衮去世后不到...……更多
崇祯末年:大明王朝的覆灭与中原的纷争
...自成略微比其他人高,崇祯略微比其他人低。 虽然崇祯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精神我很佩服他,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真的应了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崇祯刚登基的时候其实局势并没有那么糟糕,楞是将一手好...……更多
顺治与多尔衮:叔侄之间的权力斗争与皇位之争
...场和多尔衮的灵机一动提议之下,被拥立为大清国第二任皇帝,实权归辅政二位亲王。崇德八年十二月,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就由辅政王变成摄政王。顺治元年正月,摄政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传集内三院(内国史院、...……更多
陈名夏:乱世中的投机变节者
...世之中,他或许能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名臣。然而,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使得陈名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乱世,陈名夏选择了投靠闯王李自成,成为了所谓的“四姓家奴”之一。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乱世,陈名...……更多
吴三桂:一位政治投机者的崛起与衰落
...的平西王可能忘了,就是他,用弓弦结束了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榔的性命,当时他可是毫不手软。关于吴三桂这个人,笔者对他的评价就是:政治投机者。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之后,吴三桂在很短的时间内“审时度势”,打开山...……更多
他是中国历史中最完美的皇帝,一生毫无黑点可言
...不无理由的,康熙几乎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爱好科学,治国能手,开疆拓土,击败沙俄,压三藩、郑明、准格尔等,上述这些功绩,无论哪个都是非常伟大的,甚至可以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是康熙才是真正统一中国的皇...……更多
魏忠贤的倒台与明朝末年的政治格局
...处都要银子,没有银子真的是寸步难行,而崇祯皇帝又非治国理政的高手,对这帮文人来硬的不行,因为他们全死了,这大明政权岂不是也完了,来软的吧,崇祯不是他们的对手,根本斗不过他们,但是若魏忠贤在的话,以魏忠...……更多
赵匡胤以德治国,稳固北宋江山
在五代十国纷乱的年代,王朝更替如同早春的昙花,短暂而绚烂。郭威的权臣之路让人震惊,他众叛亲离的境地下,逼迫后汉的弱势君主禅让,一跃成为大周的统治者。但命运的轮回似乎带有讽刺意味,郭威并没有孩子继承他...……更多
皇太极、孝庄皇后与多尔衮:清朝皇室的爱恨情仇
...利益和势力所影响。皇太极的爱情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他可能不如他的后代出名,但是却是建立大清的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位皇帝可是一个痴情之人,在历史上的皇帝当中,这样的人也算是寥寥无几。在我们的印...……更多
光武中兴:刘秀的治国之道与人民力量的认识
...帝深知王莽的覆灭是因为没有看到人民的力量,所以,在治国之道上极力实行中兴政策,避免战争,安养民众。历史上把汉光武帝统治的时期称为“光武中兴”。中元二年二月,刘秀逝世,终年63岁。光武帝去世的当天,他儿子...……更多
崇祯皇帝的执政之路:争议与肯定并存
...多人对他的评价充满了争议。有的表示惋惜,他们认可其治国能力,只是生不逢时。有的则是持批判的态度,认为其刚愎自用、昏聩无能。那么,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执政水平究竟如何呢?个人认为应该在明朝所有皇帝中中等偏上...……更多
这十二大人可称为华夏历史罪人,你觉得他们谁才是第一罪魁呢?
...被拜为河东节度使,封为赵国公。然而李从珂打仗勇猛却治国无能,与石敬瑭君臣之间相互猜忌。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奈何实力与后唐相差甚远,坐困于太原的他便甘愿向契丹称臣,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以求...……更多
鳌拜手握40万兵马大权,为何不造反
...武将,名声和权势都风头无两,单单这一条,对于一个新皇帝来说,就已经是个威胁。可他并没有因此收敛,反而居功自傲,欺负新皇帝年幼登基,不仅着黄袍上殿拜年,还曾当着康熙帝的面申斥朝堂的大臣,气势堪比帝王。擅...……更多
刘保的皇帝之路:从被废到重立的东汉政治风云
...的走向截然不同。西汉的大多数皇帝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治国之君,而东汉时期,除了光武帝刘秀以外,历代皇帝多数成为了权臣、皇太后和太监的傀儡。这让朝堂和民间沉浸在一片混乱之中,外患内忧。汉顺帝刘保,诞生于元...……更多
...葬,主要也是因为咸丰走在她们前面。按照祖制,薨逝于皇帝入葬前的皇后与皇帝合葬,而薨逝于皇帝入葬后的皇后,则单独为其建陵,也叫卑不扰尊。地位低的不能打扰地位高的,不能为了合葬再将已经封闭的帝陵地宫打开。...……更多
古代皇帝为何轻易不下《罪己诏》
在古代,皇帝是天下的主宰,他们手握至高无上的权力,肩负着天命与民意的双重重任。然而,即便是这样高高在上的存在,也有犯错的时候。在历史上,我们偶尔会见到皇帝下达《罪己诏》的情况,这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人...……更多
孙之獬与剃发令:历史的罪人与民族精神的背离
...”为己任。五千年来无论是哪一时期的改朝换代,哪一位皇帝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改变这一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但偏偏只有满清时期例外,八旗入关后强迫各民族都要“剃发易服”,一切以“满人”装束为标准。正所...……更多
东汉后期数代皇帝的魔咒:短暂寿命与外戚干政
...下幼子执掌江山,然而,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治国之术,然而,当涉及到朝政之事时,却往往会出现无力感,难以掌控。正当年轻的国王迷惑不解之时,一位妇人走上前来,对他说:「儿子,让我来帮忙!」所以,朝...……更多
科举制其实是个伟大的创举,它使出身下层的士子有了上进的通道,使王朝有了人才吐故纳新的机制。但是,任何制度都要操作得好,如操作不当,久则生弊。唐朝,科举让两个读书人受挫,一个是黄巢,一个是李振。这两个...……更多
北宋封驳制度:稳定统治与权力制衡的巧妙运用
...宋朝存在期间不断完善的制度,它在行政体制上将君王的治国措施优化并合理运用到社会,从而维系了社会稳定。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封驳制度本身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它所蕴含的对政策纠错与改正内涵却已经融入...……更多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面一句是什么
...楚的看透这个社会,了解社会中的主要矛盾,明确自己的治国之道。在治国上,司马昭是一位实干家,辅佐朝政,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修改律法,整顿吏治;经济上,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节俭,注重老百姓的生活。魏...……更多
西夏的乱世与李仁孝的智慧:平定内乱与治理国家的策略
...任夏都都统,是个手握重兵的外地武将。按理说,李仁孝治国手段温和,对待臣子那是相当不错的,福利待遇给的也是杠杠的,五险一金,四菜一汤安排得都相当到位,萧合达实在没有理由造反。促使他造反的原因只有一个,那...……更多
反复变节的四姓家奴陈名夏,顺治为何重用他
...诸多贰臣、三臣、甚至四臣,根本不知死活,还以为清朝皇帝是明朝软弱可欺的皇帝,他们依旧发挥前明精神,对朝政处处指手画脚,动不动就弹劾朝臣,结果引发了清初南北党争。其实这次党争是明末党争的延续,南党代表就...……更多
1丑女钟离春的逆袭人生,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
...理,直戳齐王要害。这番话让齐宣王幡然醒悟,开始正经治国,为了时刻警醒自己,他把钟离春留在了身边,并封为皇后,随时请教。四十岁、奇丑无比的钟离春遇到了懂自己的意中人,丑女终于赢来了人生的春天。钟离春的婚...……更多
古代对皇后的惩处一般是废为庶人,而不是降为妃嫔,这是为什么?
如果翻阅史料就会发现,在古代一旦皇后犯错,皇帝对待皇后的惩处都是直接废为庶人,这让很多人想不通,毕竟皇后出身高贵,是皇帝的正妻,身份正统尊崇,为什么古代对皇后的惩处一般都是直接废为庶人,而不是降为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统万城是什么样的
作为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统万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城墙轮廓
2024-06-28 15:32:00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逝世。孙亮继位,诸葛恪秉政。诸葛恪是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物,却不是强权人物。东吴的真正掌权者是全公主
2024-06-28 16:44:00
《三国演义》中,公孙瓒最有名的一次亮相是“界桥之战”,与袁绍争夺冀州,但此战公孙瓒十分狼狈,若非刘备、赵云相救,公孙瓒早已结束了戏份
2024-06-28 16:47:00
孔子母亲为何不愿告诉其父亲身份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2024-06-28 16:48:00
公元180年,曹操还是议郎,孙坚仅任县丞,刘备刚刚毕业,袁绍广交豪杰,袁术飞鹰走狗……日后纵横三国的豪杰,此时根本不值一谈
2024-06-28 16:48:00
白起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2024-06-28 16:51:00
春秋时期的晋楚的战役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的战争。楚国、晋国分别位于中原地区南北,各自侧后均有一些较为落后的部族和小国
2024-06-28 16:51:00
勾践灭吴称霸后,如何对待战败者与智囊团的
面对如此骄人的战绩,勾践自是洋洋得意,不过在处理战败者夫差的问题上,他似乎还是很慈悲的。对待敌人夫差:心慈手软按理说,对待让自己卧薪尝胆吃尽苦头的夫差
2024-06-28 16:52:00
公元192年,公孙瓒上书朝廷列举袁绍十大罪状,率得胜之师兴兵问罪,于是双方爆发界桥之战。公孙瓒有二万步兵,一万骑兵,其中包括三千白马义从
2024-06-28 16:52:00
秦国詹俊为什么能如此强大
秦国大军在战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彪悍的存在,他们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一举荡平山东六国,几乎战无不胜。秦国军队为什么那么厉害呢?以秦孝公“商鞅变法”为起点
2024-06-28 16:52:00
汉武帝选择窦婴当丞相的原因很复杂,首先第一很重要,背后有人在操作这件事情,操作此事的人不是别人,乃是皇帝的亲舅舅田蚡,当朝王太后的亲弟弟
2024-06-28 16:52:00
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导读: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阴晋之战最后的结局如何?说到历史上的阴晋之战,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这场战役中,魏国以5万的兵力战胜了秦国的50万雄狮
2024-06-28 16:53:00
窦婴这个人性格比较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有一次窦太后举行家宴,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汉景帝刘启,小儿子就是梁王刘武。窦太后想让小儿子当皇帝
2024-06-28 16:53:00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四出于晋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
2024-06-28 16:53:00
孟尝君田文为何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田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他的三位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原本小时候在邻家放牛,之后官至齐国宗室大臣
2024-06-28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