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7 14:13:00 来源:戏说三国

1650年12月,大清帝国开国枭雄摄政王多尔衮猝然离世,年仅39岁。他生前没能做皇帝,死后孝庄皇太后决定满足他生前的愿望,令顺治皇帝下诏追尊多尔袞为义皇帝,庙号成宗。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就在多尔衮去世后不到四十天,顺治皇帝就以多尔衮生前私做龙袍的谋逆大罪,削去了他的义皇帝爵位,财产也都悉数没收国库。并且把刚刚下葬不久的多尔衮,从坟墓里挖出来用棍子打鞭子抽,砍下脑袋暴尸示众。多尔衮生前到底干了什么,让顺治皇帝对他如此的怀恨在心,以至于以如此残暴的手段对待呢?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

各种猜测传遍了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曾经下嫁绐多尔衮,这让顺治一直怀恨在心,所以才以如此的手段进行报复。皇帝的女儿出嫁,我们都管她叫下嫁,但是皇帝的母亲皇太后,她是万民敬仰的国母,她怎么能跟下嫁扯上关系呢?这在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中华古国的历史上那算是千古奇闻了。那么确有其事吗?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按史料记载,顺治皇帝的帝位是多尔衮拥立的,作为回报,顺治皇帝封多尔衮为摄政王,后续不断加封直至皇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是孝庄太后假借皇帝的名义,加封给多尔衮的最高称谓了。多尔衮和顺治皇帝之间的权利斗争十分严重。

当时为了安抚住多尔衮,孝庄太后以皇帝的名义不断地给他加封尊号,用以为多尔衮歌功颂德,也正是这个封号让人们开始猜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是不是有着亲密的关系。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姜尚

尊称皇父摄政王这件事是否符合史实。关键看皇父这个称谓是什么意思。对于皇父摄政王这个称谓的看法,史学家表示:在古代,也有生母并没有嫁给他人,但是要称其他人为父的现象。比如西周时期的姜子牙,名为尚,周武王就尊称姜子牙为尚父。秦始皇尊称吕不韦为相父。

有个著名史学家叫孟森,他研究以后认为皇父这个称呼,并不能说明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真实的。他认为就像古代的尚父仲父相父,这些称呼一样,这是国君对劳苦功高的重臣的一种尊称,并不能由此说皇父摄政王就证明是太后下嫁的确凿证据。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帝非常地心痛,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哀悼仪式。孝庄太后命顺治帝下诏追封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也正是这个做法,让大家加深了对手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这种猜测。如果太后真的下嫁,那么顺治帝把多尔袞的尸体从坟墓中拖出来鞭打,她为什么没有制止呢?

长久以来太后下嫁之说传遍民间,各种野史著作作纷纷出炉,专家学者们也是各执一词。还有的人在历史文献当中去寻找相关的证据,来印证这一点。那么孝庄太后是不是真的曾经下嫁过多尔衮呢?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人们从历史文献当中发现了一些关于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大婚的证据。有一本书名叫《清宫八大疑案》,书史记述了明代著名诗人张煌言的一首诗《建夷宫词》,诗里是这么说的: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结合着年代以及事件发生的背景,人们断定诗中所说的太后婚,这个太后就是孝庄太后。张煌言为什么要写慈宁宫里烂盈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样的话呢?张煌言是浙江宁波人,抗清名将。后来兵败被俘誓不降清,惨遭杀害,他的许多诗文都表明反清复明志向。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张煌言(1620~1664)

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娶了肃亲王豪格的遗孀,是孝庄的妹妹,也许就这样以讹传讹。张煌言听说后就信手写入了诗中,可能张煌言是反清将士他很有可能会歪曲事实。利用孝庄妹妹大婚来借题发挥顺手写了这首诗,以此来讥讽贬斥清宫,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清代著名史学家蒋良骐在他所著的《东华录》里面提到《议摄政王多尔衮罪状之文》,里面有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的记载。同时朝鲜的著名历史文献《李朝大王实录》当中,也有相同的记载。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东华录

但是到后来修编的《清世宗实录》里又删掉了这句话。其中亲到皇宫内院这句话最引人注目,也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这说明多尔衮到过皇宫内院,但是后来把这句话删掉了,恰恰就说明事有隐情。

蒋良骐的著作《东华录》中提到了亲到皇宫内院之说,那么到皇宫内院是指到的沈阳的皇宫内院,还是北京紫禁城的皇宫內院呢。没有提到。而多尔衮是到皇宫内院,而不是住皇宫内院,那么到皇宫内院就说明太后下嫁给多尔衮了吗?《东华录》中所谓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的说法,极有可能是指孝庄与多尔衮相恋的事实。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孝庄太后与多尔衮关系暧昧,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即使是两人关系暧昧,也不等于太后下嫁了。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太后如果是真的下嫁了,那么多尔衮到皇宫內院也就名正言顺了。可这后来还成了多尔衮的一条罪状,反而证实了太后并没有下嫁。

关于下嫁诏书,民国的时候曾经风传一本书,叫做《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是一个名叫刘文兴的人家里收藏的。刘文兴曾写过一篇名叫《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跋》的文章,书中记载他曾经在故宫档案馆里见过孝庄下嫁诏书。如果世上果真有这样一份诏书,那么无疑呢是太后下嫁最具权威的铁证了。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可是直到今天,不论是在明清档案的保管基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或是其他什么地方。都还没有见到过这份诏书,下嫁诏书到底是不是真的真实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然后下嫁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就是孝庄文皇太后去世之后没有回到沈阳昭陵与皇太极合葬。而是选择了清东陵,最重要的一点是她被挡在了皇家陵园的风水墙之外。

有人说,正是因为她下嫁了多尔衮,所以死后无颜回到沈阳昭陵去见夫君,所以被葬在清东陵的门口。孝庄是三十一岁丧夫,三十二岁来到北京一直到康熙二十六年她去世。她在关肉生活了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已经接受了土葬这样种习俗。

揭秘历史疑案:多尔衮猝死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

而且古代有碑不动樽之说,孝庄太后不希望因为她打开皇太极的陵寝。那么由此说来呢把她葬在清东陵的这块风水宝地上,应该是庄皇太后她本人的意愿了。

近些年不少的专家学者,都对孝庄太后是否下嫁这一问题进行过严肃的研究和论证。但是由于证据不足大家的解读也都不同。不管孝庄太后是否曾经下嫁,不能否定她在清代历史当中的重要地位。也许我们不应该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只有拨开了重重的历史迷雾,我们才能看清事实真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初疑案,太后下嫁
...档案时,看到了皇太极的媳妇,顺治他妈——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的相关花边记载,感觉这些记载有辱皇家尊严,当即奏请皇帝从档案中将有关晓庄与多尔衮的记载全部都删除。然后,清廷借着修撰《
2024-11-07 10:09:00
她是康熙的祖母,皇太极的妃子,下嫁多尔衮成为疑案
...是康熙的祖母,皇太极的妃子,最为浓墨色彩的是她下嫁多尔衮,是因为爱情吗?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太极最为宠爱的女人,是孝端皇后哲哲的侄女,庄妃的姐姐海兰珠,她的入宫,无疑是三个
2023-04-19 15:59:00
揭密清初第一大疑案
...到底是否如野史所说呢?又是否真的如传闻中一般下嫁给多尔衮呢?今天湘妹子带您一起来看看!孝庄太后,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次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
2024-06-20 20:05:00
顺治皇帝的登基/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传说与真实历史
...庄秘史》,让我们领略到了皇室之间的爱情力量,特别是多尔衮和孝庄大玉儿之间,那份缠缠绵绵却又难得善终的情感经历,不禁让人颇为感慨,特别是多尔衮为了孝庄和他的儿子福临,喊出那一句
2023-09-08 20:55:00
顺治帝能继位是因为多尔衮和孝庄吗
...只有6岁,而且不是嫡子,然而他却能够脱颖而出,战胜多尔衮、豪格,成为清朝第三位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顺治帝出生于崇德三年,生母是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皇太后。在
2023-08-04 21:32:00
解开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七个真相细节
...太后婚”。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
2023-08-07 20:54:00
多尔衮和孝庄太后是如何传出绯闻的
说到清代皇室最大的绯闻,那非多尔衮和孝庄太后莫属。皇太极去世时,孝庄只有30岁,而刚即位的顺治才5岁,母子都非常年轻。此时的多尔衮重权在握,如果他想夺权,那孝庄母子便处在了不利的
2023-06-06 14:59:00
孝庄与多尔衮相恋的民间传言与史实
...权力斗争的微妙结局,但是在众多的皇子中选中福临,而多尔衮表示同意,这就和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分不开了。对于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这也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传言的产生
2023-11-30 15:02:00
为何六岁的小娃娃福临最终笑到了最后
...格更具个人魅力,这就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比豪格这个侄子还要小三岁)。这位后来被乾隆赞誉为“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的青年王爷,除了军功卓著,更是曾担
2023-03-07 21: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