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蒙、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待汉族却是一个压制一个联合
纵观我国历史全图,元清两朝是仅有的两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元朝统治者乃蒙古孛儿只斤氏,清朝乃满族爱新觉罗氏。在针对对汉族的政策制定上,两朝面临着共性问题,即统治地位合法性的问题,许...……更多
政权分裂、战乱频发的魏晋南北朝,奠定隋唐繁盛的基础
...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更多
永嘉之乱:西晋的灭亡和少数民族的崛起
西晋时期发动“永嘉之乱”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介、羌、氐族。当然,其他民族也参与其中。西晋内乱时期,内部政权动荡,战乱不断,五大民族胡人联军进攻西晋,所以这场动乱也被称为“维京之乱”。男人”。...……更多
文鸯有什么厉害的能大破异族雄兵
...默默牺牲的文虎。在古代,汉族封建王朝为了缓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及巩固中原王朝的统治,以财帛和王室之间的婚姻关系安抚域外不懂礼义的“夷狄”之流。这种结亲政策可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边疆遭受侵扰,甚至能...……更多
刘邦与汉朝:汉族之名的起源与影响
众所周知,汉族是我国主体民族的专称,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组成社会大家庭,合称"五十六个民族",谓之"五十六朵花"。那,我国主体民族何以称汉族?到底与汉朝有多少渊源?不妨细细溯源,一一道来。一、汉族的前...……更多
魏晋之后,汉族为何开始打不过异族?
...问题,八王之乱搞得中原一团乱麻,国力大衰,北方各个少数民族趁机侵扰中原,中原大乱。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被称为五胡十六国。而晋室东渡,偏安一隅,接下来南北朝...……更多
匈奴、契丹、柔然、突厥、鞑靼、女真,究竟啥意思?现在全搞懂了
...,“鞑靼”本意是胡虏,是古代中原的统治政权。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嘲讽用语。由于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等都是国家的成员,民国时期“驱逐鞑靼”的口号很快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共和国”。五...……更多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地位与战略价值
...,不仅是中原王朝防止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天然分界线。所以,基于其在军事中很高的战略价值,这儿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之地。秦汉时期,燕云十六州就处于长城防御体系之中,依靠此地的天险来抵抗少...……更多
...最为黑暗,最为痛苦的时期,这一时期,胡人大肆地屠杀汉族人以至北方中原地带汉人数量锐减,汉家子弟几乎被数屠殆尽。那时的中华大地近乎汉族的人间地狱,胡族的兽欲天堂。这些来自蛮荒之地的野蛮胡人还保留着原始的...……更多
乌桓:东胡系民族的变迁与汉朝的关系
...流和黄河若即若离,有时候合流,有时候分流,正恰如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中华文明就是一条大河,在浩浩荡荡中,发展壮大。 ……更多
纯正汉人是单眼皮,双眼皮是混血儿,这个说法对吗
...皮基因混入华夏基因系统。即便是后来出现犬戎、东胡等少数民族,也都是周朝战胜商朝后,由华夏民族迁徙融合而来的分支民族。故而一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人仍旧呈现单眼皮的样貌。随着大汉的建立,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更多
游牧民族的名字如此奇怪拗口,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
...—满族的前身女真是宋、元、明时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的地方土地肥沃、适合耕种,使得他们的民族能够一直相对平稳的延续。直到清军入关,清太宗皇太极废除了女真旧号,改称满洲,统称满族。“女真...……更多
清朝时期的三眼花翎为何贵重?得到的人寥寥无几
众所周知,清朝是少数民族女真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为了更好地统治中原地区清朝统上层阶级制定了一系列的官僚制度,促进满汉融合,促进基层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秩序。花翎制度是官僚制度的...……更多
五代十国:从唐朝末年到赵匡胤的崛起
...人来说,这几百年就像生活在地狱里。随着汉朝的覆灭,少数民族的出现,比拼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的一切都被冠上了生死之名,一切都被悲伤所笼罩。对于研究历史的学者来说,这段历史的价值不大,史料中对它的描述只是...……更多
“五胡乱华”乱到什么程度?
...此时,内迁进中原大地的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少数民族部落则瞄准了时机,纷纷起兵造反,西晋灭亡。从此,中原大地进入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因此,史学家将这段时期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所谓的八王之乱...……更多
历史上外族入侵与华夏文明的韧性
...同,但还远未到根深地步的程度。 为了对付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自西汉中叶起,中原王朝就开始允许边民内迁,比如东汉初年,蒙古高原大旱,“人畜饥疫,死耗大半”,南匈奴内附,刘秀将其安置于河套;东汉末年,南匈...……更多
草原传说柔然的兴衰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少数民族,在中原王朝的不断分裂统一中,不断融入了很多少数民族的血液,对于古代少数民族,我们常常会统一称他们为“胡人”。可以说直至今天很多中国人的血脉中会有“胡人”血统,在中国...……更多
宋朝为何能在强国林立中坚持三百年?
...了一个均势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汉族王朝和少数民族王朝对峙,都是在少数民族占领中原的情况下,汉族王朝在南方与之相持;而辽国,则是第一个在漠北建立政权,并且得到中原王朝承认其合法性,能够与中原王...……更多
冉闵的残酷与英勇,改写了历史的传奇人生
...汉人,不敢招惹汉人。尤其是后来统治中原、统治汉人的少数民族君主,不会做出压迫屠杀汉族人的决定,因为他们实在害怕再次出现冉闵反抗这样的事情。所以实际上,冉闵也拯救了后世的中国汉人。 ……更多
汉朝的辉煌与中华的深度:从秦人到汉人的演变
...提出了划分民族,这才有了汉族的概念,而其他则被归为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共同组成了我们现在的国家,从此汉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汉人的标记,汉人重新站在了历史的最前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汉人胸怀宽...……更多
秦汉尚武,为何魏晋时期汉族战斗力减弱?
...空的现象。汉族在当时备受压迫,在当时有一个说法,在少数民族的眼中,汉族就是毫无战斗力的双脚羊,由而可见汉族的地位是多么的低下。造成这种的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从秦汉开始就一直是一个强大的的民族,后来为...……更多
女真为什么如此强大?竟能两次统一中原
女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榭文中的“鞑虏”。女真人初居东北,世代靠狩猎为生,发展起了独特的狩猎文化,后进击中原,建立“金”朝;金灭亡后,居于...……更多
从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这么多人口的民族有了汉族这个称呼
...其他的民族人口相对来说较少,因此又把其他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这么多人口的民族有了汉族这个称呼?一、汉族这个称呼的由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各民族都是以部落的形式,聚居在一起,那时...……更多
汉民族: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伟大民族
...话,我心头不经猛的一怔:“汉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少数民族眼中“柔弱”的代名词了?我没有当场反驳他,也没有因为这个问题跟他争的面红耳赤。回到家中我细细翻阅了中国古代史才发现我的这位朋友说的虽然表面上看...……更多
石勒的统治:处理民族矛盾与维护政治稳定
...的统治。蓄谋问鼎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趁机起兵割据,使北方陷入长期分裂混战之中,史称“五胡十六国”。史载,在一次接待高句骊使者的宴席中,皇帝问大臣自己可与古代哪个帝王相比(朕方自古...……更多
中国古代影响世界的两位皇帝
...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自相残杀导致中原军力空虚,北方少数民族趁乱南下,血洗中原,史称五胡乱华,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从此中国进入历史上最长的大分裂时期,民族大融合时期,同时也是...……更多
北方部族为何在军镇制度完成“统一“
...南渡,将北方之地丢给了游牧部族,任这些北方地区被各少数民族割据占领。北方各族虽然都是以游牧为生的部族,但是也是各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群体。然而,在这场与汉民族融合统领的进程里北方各族王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更多
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一个什么响亮的名字,从未更名并沿用至今
...现在的中华民族也不代表着是汉族,相反他代表的是56个少数民族在其中。“中华”的由来古代汉族最开始建立都城的时候都会选择中间的位置,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在中间的位置才是最珍贵的。所以说中华二字也是一个...……更多
南宋:历史上最屈辱的汉民族政权
...朝更替之中存在着两股势力建立的政权,即汉民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多数时间,汉民族政权占据主体,创造的先进文明影响深远。而当汉族政权衰弱的时候,少数民族政权就会趁势而起,与汉政权一较高低。在这两者交锋之...……更多
都是游牧民族,清朝能坚持近三百年,元朝百年都撑不过是为何?
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是元朝和清朝两个朝代,却截然不同,元朝还未存在了百年,就被打出去了,而清朝可是存在了将近三百年,当然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是能实现了统一的,也就元、清这两个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