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西晋的八王之乱,使得历经战火统一的中原王朝再次陷入混乱。西晋皇族南渡,将北方之地丢给了游牧部族,任这些北方地区被各少数民族割据占领。北方各族虽然都是以游牧为生的部族,但是也是各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群体。
然而,在这场与汉民族融合统领的进程里北方各族王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军镇制度。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军镇制度诞生于游牧部族与汉文化的融合碰撞里,契合当时的乱世时局,符合北方王朝控制汉民族的考量。是以,军镇制度是北方各族王朝必然的选择。
一、胡汉文化的融合促使军镇制度诞生
1.游牧部族有原本的部落统治制度
北方的游牧部族经年累月地生活在草原、山林里,以居无定所的游牧打猎为生,在不同生存理念与宗教风俗信仰的影响下,形成了有别于中原王朝农耕经济孕育出的管理统领制度。北方游牧部族大抵采取兵民不分的单于制统治制度。
每一个部落既是独立的物资产出单位也是单独的作战集团。每个成年男子既是物资生产者也是士兵。每一位被受封的将军配备两千部落。在这样的初始部落统领制度的带领下北方部族开拓疆土无往不利,故此成为后来融合汉文化管理元素诞生的军镇制度的原型。
2.中原州郡制度无法管理胡汉百姓混杂现象
中原地带,自战国起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诞生了与之匹配的中央对地方统治制度——郡县制。在秦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后,郡县制作为巩固中央权利的唯一地方制度被确立推广。自此绵延数代,虽有调整但基本以郡县制与州县制为基本统治制度。
时间指针来到十六国时期,随着北方部族的不断侵入和建立王朝,无论是部族的单于统领制还是郡县制都无法绝对适应胡汉混杂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管理地方的民众生产以及强大军事力量,北方部族尝试将自身管理制度与中原本土的郡县制融合。保留扩充了将军领兵部落的传统管理模式同时,地方上也设置类似郡县制的管理机构如内史来调配管理民众生产活动。
毕竟胡汉文化混杂,中原以农耕作业为主的情况下无法照搬从前的游牧部族统领制度,需要类似的郡县制调配地方的物资生产经营与管理庞大数目的民众。但北方部族也还会保留原先的统领制度以确保自身的统领地位和加强武力值。故此,符合时代背景的军镇制度应运而生。
二、军镇制度有利于提高军力维持民生
1.可以高效组织军事活动
全民皆兵的状态符合当时十六国时期的动荡时局。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下,军镇内每位成年男子都会拥有很好的军事素养,势必会使得部队的整体军事实力上升。这在动乱的十六国时期是急需要的优势。面对突发的军事情况,整个统治区域会有充沛的士兵力量补给。
这就使得国家能够快速地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进行快速地反击和出击。古代冷兵器下的军事战争中除了需要大量的士兵人力,更需要充沛的粮草补给支持。
军镇制度下,既有兵力补给也充分发挥农耕经济的优势支持。不用进行战斗的时候,这些士兵人力便投入到农耕生产上创造充足的粮草物资。如此便能装配出精锐的战斗队伍,拥有强盛的军事力量,在乱世中进可争夺与退可自保。
2.可以护卫管控百姓生活
十六国时期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战火纷飞,流民贼寇四起。这些显而易见的威胁社会安定的因素充斥世间,百姓的生活与生产都受到极大的危害。军镇制度下,全民皆兵,拥有良好的军事素养可以在日常生活劳作中更好地保护自己与家人。
兵民混杂的状态,到处都有军事力量的配备,也可以对一些准备剑走偏锋的人们起到震慑作用,防止他们为非作歹破坏治安影响民生。一旦出现扰乱治安与生产的情况也可以及时制止,稳定民心维持秩序。除此之外,十六国时期,北方王朝基本都是少数游牧部族统领大批汉族百姓和土地。
整个王朝都充斥着不同的人文风俗与生产模式以及浮动不安的人心。在军镇制度下,无论胡汉百姓都会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军事部队关联到一起,这样集体性强的统领模式下,容易滋生荣辱与共的集体感,起到同化大众的同时也可以监管到民众。毕竟军队势力遍布生活里,就是统领者的耳目也遍布百姓身边。
三、为何十六国时期北方王朝青睐军镇制度
1.面对动乱时局的应激反应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继东汉末年后的又一大乱世,整个存续时间长达上百年。并且这一次无数北方部族都卷入了这场乱局中。北方游牧部族,生活环境残酷是以锻炼出彪悍的民风和尚武的风俗。
在这样的局势下,即使有幸在十六国时期夺得一片城池土地建立了属于自己部族的王朝,放眼望去周边无不是虎视眈眈的各部族国家。北方各部王朝想要开疆拓土依靠的就是强悍的军事力量与充沛的物资补给,是以不分兵民的军镇制度再合适不过。
除此外在这样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全民皆兵不断提升自身武力值也是惯常的应激反应。不提强大王朝军事力量的开拓疆土重要性,就是为了自保也要建立完善能够有效提升加强军事力量的制度。
乱世之中从来都是此时处于风平浪静的状态,下一刻就要面对生灵涂炭的局面。在紧张的局势和心理压迫下,北方各王朝都用军镇制度进行统领发展以求强大与安心。
2.巩固占领地盘的统治
北方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各部族王朝,基本都是游牧部族统领大部分汉族百姓的状态。中原王朝一直以来都以正统自居,汉族子民也一直认为自身更加文明,如何能顺服而下对华夏文明嗤之以鼻的蛮夷俯首称臣。何况脚下的土地是这些汉族子民世代生息的地方,这些游牧部族的统治者根本就是侵略者。
是以虽然北方的部族王朝用武力征服了百姓管控了城池土地,但是王朝内部依旧波谲云诡,民心浮动。为了彻底打破这些汉族子民的顽固思想,必须将原有的制度革新,建立属于北方部族统领者满意的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军镇制度改变了从前的郡县制度,将关乎国家命运的军事力量牢牢掌控在游牧部族统领手里,虽然也会吸纳汉族百姓成为士兵,但将军之职只会顺应游牧部落的规则父终子袭。
最高的统领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曾旁落外族。可能出于游牧部族的驯化思想,统领者们期待军镇制度的集体性在同化汉族百姓的同时也能够令他们习惯被确定的宿命,习惯被游牧部族的贵族所统领,心甘情愿成为他们征战沙场的炮灰和刀刃。
北方各族王朝企图用游牧之风将这片土地的民众驯化使其顺服,可惜他们都低估了中原文化的同化作用,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他们在增强自身实力同时,也期望将自己的游牧风俗送入这片土地和被统领人们的观念里。
3.游牧部族文化带来的惯性思维
人们的思想都是不可避免地受惯性思维的影响的。当这些北方部族站在陌生的土地,面对不同文化思想且有着反抗观念的民众时,自然会滋生疏离与无法掌控的挫败感。他们需要熟悉的事物来安心,更需要完全能掌控的制度来管理。
毕竟这套游牧草原法则在部族中无往不利充满威信和力量。他们需要接近自身得心应手的管理制度,这样他们才能有熟悉感,继而有章程和自信的管理这片陌生土地和不驯服的民众。不能停止的武力值加持,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当然统领者也明白,自身受着惯性思维的控制,中原百姓也有他们本土文化的惯性思维,为了互相适应得到利益最大化,最终采两者长处的军镇制被广泛使用。这项制度里既有游牧部族对武力的追求惯性也有其对中原原生土地人力资源的把控心理。
四、总结
十六国时期是一段极其混乱的历史片段,而在诸多嘈杂与喧嚣里,北方部族各王朝还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军镇制度。
这其中有在动乱时局里的偶然性,也有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融合的必然性。既然北方部族来到中原之地进行建国,那么势必要选择与本土文化的妥协以求安定,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部族特色烙印在这段历史里。
虽然这是一段极其残酷的时光,但各民族文化、血脉的大融合也由此诞生,从中也生出了更加璀璨的文明。为这片土地的后世子民注入了不同凡响的生命活力与特色文化风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