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科技工作者还原1400多年前北周武帝面貌
...安3月28日电 1400多年前英年早逝的帝王长什么样?近日,中国科技工作者与考古工作者通过微量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古基因组学分析等技术,对北周武帝宇文邕墓出土的人骨进行研究,不仅复原了这位古代帝王的面貌,...……更多
...走向科普,让科学家精神鼓舞更多民众。这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的自信与担当。善用融合思维,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时代呼唤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涌现,用心用情讲好新时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故事。 ……更多
以科学家精神锻造大国脊梁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科技报国:新时代中国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李琴 刘亮 朱佳琦 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魏珩 王小芳■ 书写1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人生纵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闻...……更多
...哈尔滨亚冬会不仅是一场冰雪运动的盛会,更是一个展示中国科技力量的重要平台。通过一系列创新科技的应用,从赛事保障到场馆管理,从开幕式展示到交通能源,亚冬会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加速度”与“创新度”,彰...……更多
中建西北院院士馆正式开馆
...慧奉献给了中国建筑事业,唤醒了中国的建筑魂,是全体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学习楷模。中建西北院院士馆的建成开放,是中国工程科技发展历程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彭兴第组长指出:中国建筑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更多
郭国平:中国要有自己的强大量子算力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郭国平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王敏“大国,要有大算力。中国要建立起自己的强大量子算力。这既是国家重大需求,也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作为一名基层量子计算科技工作者,全国人大代...……更多
...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向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家致敬,礼赞那些为了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时代前行的科技引领者与擎旗人,默默无闻、殷勤奉献、舍己忘我、埋头苦干,才...……更多
中国网络文学“圈粉”海外读者
...新时代北斗精神,以国产卫星导航系统研发为主线,讲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强国、航天报国的道路上勇为人先、拼搏奋斗的故事,塑造出一批时代青年形象。“银月光华”的《大国蓝途》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作品以...……更多
大国重器命名里的中国浪漫
...。今天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向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中国科技工作者,致敬! 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
外国军人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丨在中国,我推开了科技这扇门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许许多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探索,汇聚成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力量。C919大飞机刚被中外媒体广泛报道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它和现在运行的空客、波音的飞机看起来差...……更多
...”战略正在按照既定的步伐不断往前迈进,这不仅凝结着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汗水与智慧,也凝聚着人类社会对太空探索的渴望与期盼。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各...……更多
“中国温度”惠及世界(2024年终系列报道·科技篇④)
...能源结构乃至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2024年,中国科技工作者继续在温度控制与干预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不断创造和刷新“中国温度”纪录,不断制备出耐高温、抗低温新材料等,彰显中国科技的创新活力和为增...……更多
2023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聚焦水土保持事业发展
...,凝聚两岸同胞生态文明建设共识作出新的贡献。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广东省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申宏星等专家学者就“水土保持与水沙变化”“农地开发复育后沉砂滞洪设施效益之探讨”“小...……更多
...结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中国科技工作者澎湃的创新活力、扎根一线的奉献情怀以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精神。值此岁末年终,让我们向“大国重器”的研发者和建设者们致敬。 ……更多
致敬全国科技工作者
在硕果累累的农田间,在万里之遥的月球上,在争分夺秒的手术台前,在精益求精的实验室里……中国科技工作者们的付出与成果无处不在。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致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 来源:中国日报 ……更多
...定力和豁达的胸襟不断追梦、造梦、圆梦。AI浪潮袭来,中国科技工作者一直在追梦。“追”不仅仅是“跟”,目的在“超”。正如DeepSeek以低成本和开放性强强联手、有望激发新一波人工智能创新浪潮,无数科技工作者推动原...……更多
...在劳动中体会付出和收获的快乐;爱国就是像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一样,接续奋斗,成为国之栋梁;爱国就是每年十月一我都会和五星红旗合影;爱国就是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总有一种不知名的情绪让我想哭;爱国就一...……更多
《深潜》记录中国深海探索
...使得人类探索地球海洋最深处成为一种常规的科考活动。中国科技工作者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深潜技术。先后研制成功“海星”系列、“海龙”系列、“潜龙”系列和“探索”系列等深海潜水器,在过去十年中,我国这些深海潜...……更多
...科学家精神闪耀时代光芒——记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活动◎本报记者 都 芃“那时候我们白天工作,晚上有时还要演习,半夜起来躲在防空洞里。”在“许身国威壮河山——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更多
济南联合摄制电视剧《幸福草》定档8月8日,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外“金字招牌”,受到热烈赞扬。电视剧《幸福草》正是中国科技工作者赢得学术和产业升级的真实写照。从中国到全世界,山海不为远,菌草同此心。而一草难求的传奇背后,更贵的是人心。8月8日起,每晚20:00锁定央视一套...……更多
...到原子弹、氢弹,再到人造地球卫星,数十年来,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接力攀登中,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品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万众一心,团结合作,协同攻关,用“铁肩膀”挑起历史重...……更多
...业级的应用体验,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智慧,恰是中国科技突围的缩影。从贵州天眼捕捉137亿光年外的电磁波,到福建舰电磁弹射器将战机送入云霄;从京张高铁自动驾驶系统穿越燕山褶皱,到DeepSeek在代码世界里重构知...……更多
中关村U30创新特训营在京开营
...业领域高精尖人才,为创业者提供一次系统的创业教育。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徐振涛,北京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叶...……更多
...对国家的需要,他没有其他任何考虑。可以说,黄旭华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群体的缩影。从钱学森、邓稼先到黄旭华、南仁东,一代代科学家用毕生心血铸就了共和国的科技脊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报国”的深刻内涵。...……更多
下潜深海也仰望星空,听院士导读科学之美
...青少年学习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处世态度。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在导读中回顾科创生涯,寄语新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呼吁业内在科创工作之余也要投身到公众科教普及中。据悉,该系列导...……更多
2024好网民·在山东|饶伟:潜心耕耘,为肝病患者谱写生命乐章
...两年组织并参与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专委会主办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日”及“全国科普日”云上科普活动的科普讲座,共计超过60万人次的浏览量。此外,饶伟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一项,主编科普著作《揭...……更多
挺进凝聚态物理国际前沿(科教人物坊)
...,山东蒙阴人。1984年在山东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工作,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更多
聆听大师导读 探索科学天地,第一季科创教育经典导读收官在即
...少年们学习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处世态度。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在导读中回顾了自己的科创生涯,并真诚地为新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送上寄语,呼吁大家在科创工作之余也要投身到对公众的...……更多
人民日报讯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步:高速铁路网不断扩容提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5G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在太空探索方面的进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丹尼斯·西蒙近日接受...……更多
精益求精 导航天下(2024年终系列报道·科技篇⑥)
...求精确精准,一直是科技专家追求的目标之一。2024年,中国科技工作者继续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并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特别是在导航精度、计时精度、探测精度、施工精度等方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北斗三号...……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北山路上的“温暖公主抱” 多亏他们 伤者及时得到救治
西湖景区供图杭州日报讯 近日,景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北区中队队员李强、李正华和马旭泰救人的场景在微信朋友圈“火”了。“有人摔倒昏迷了
2025-02-21 06:54:00
履职一年间|全国政协委员周利:哪吒也可融入京剧 让国粹在新时代“生根发芽”
开栏语: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即将赴京参会。代表委员有怎样的履职故事?今年带去哪些“民意”
2025-02-21 07:32:00
“每年3月初,北方地区往往进入了花粉过敏季,提前用药比出现症状后再去治疗更加有效。”2月19日,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蒋子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2025-02-21 07:56:00
85岁老人脑出血后失去自理能力 可以申请长护险吗?为什么要推出长护险?
杭州的林奶奶今年85岁,去年8月底突发脑出血,因发现不及时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这半年多来
2025-02-21 07:56:00
“我就是运气好而已,我们征服不了任何一座山,只是山放过了我们。”18岁的湖北小伙孙亮在“鳌太线”失联10日获救后,在网络平台中写道
2025-02-21 07:56:00
电动车以旧换新受欢迎
19日,市民在西善桥一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店内咨询、办理以旧换新购车手续。2025年南京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于本月10日正式上线
2025-02-21 08:0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本学期,省教育厅推行的“课间15分钟”新政在南京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这一政策旨在通过延长课间时间
2025-02-21 08:0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苏丽娜)昨日,厦门市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鹭岛好厝保”正式上线。即日起至2025年4月15日开放投保
2025-02-21 08:0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实习生 林若妍)虽然农历新年刚过不久,但厦门家政市场上的“争夺战”早已拉开帷幕——拼服务
2025-02-21 08:05:00
又有人来造访这座1232岁的唐塔了。守塔人赵波丢下手里正在收拾的快递纸盒,开门迎客去。1月23日下午,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飘着小雨
2025-02-21 08:15:00
最近,业余绘画爱好者杨晨曦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看到,景德镇这个古色古香的地名和一些游戏术语有了关联。怀着好奇心点进去,她发现
2025-02-21 08:15:00
“有人可能特别‘卷’,有人可能比较‘佛系’,大家的意见就会不统一。”“有人需要社交支撑,也有人真的会享受孤独。”“如果没有开始某段关系
2025-02-21 08:15:00
17年,一份仍在持续的守护
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刘政宁 朱隽2月15日,过完寒假后,19岁的女孩王芸菲从重庆出发,前往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新的学期开始了
2025-02-21 08:26:00
前不久,西湖区古荡街道金秋家园社区来了一位“护工”,是一只四足机器狗,叫“小西”。“赵奶奶,12点了,你该吃药了。”小西提醒老人
2025-02-21 08:27:00
女子坐动车被行李箱砸中 有网友发帖讲述坐动车丈夫被砸经历
近日,“孕妇在动车上被行李砸中早产”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2月19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客运段就此事发布相关情况说明称
2025-02-21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