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好朋友与“陌生人”:大学生怎么看社交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21 08:15:00 来源:缘之心

“有人可能特别‘卷’,有人可能比较‘佛系’,大家的意见就会不统一。”

“有人需要社交支撑,也有人真的会享受孤独。”

“如果没有开始某段关系,生活肯定会比现在无聊得多。”

“希望能制定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让我们不被层层传导的压力所困。”

——————————

大学是青年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许多人都在大学收获了毕生难忘的友谊。近期,有媒体在高校调研发现:学生人际关系出现了某种疏离化的趋势,某些同班、同宿舍的学生彼此少有往来,成了“大学里的陌生人”。不过,也有学生认为,这可以使人摆脱无效社交的桎梏,更好地追求个人发展。日前,围绕相关现象,记者与3名来自不同高校和专业的大学生展开了对谈。

中青报·中青网:现在有种说法,叫“大学里的陌生人”。这种说法准确吗?

杨禾:我觉得这个说法挺准确的。高中时代,大家都在一个行政班里,自然会经常一起玩,但在大学,无论是行政班还是宿舍,这种集体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紧密,即便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也不一定特别熟。

张煌榕:我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觉得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彼此认识,记得对方的脸和名字,但可能对这个人的性格、爱好一无所知。我们可能加了微信,但就在好友列表里静静地躺着,偶尔点一个赞。

温家辉:我也比较认可前两位同学的说法。以我所在的学院举例,像我们这种理工类专业,偏内向的学生会多一些,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大家会在同一间教室上课,但在除此之外的时间,相处的机会是比较少的。

中青报·中青网:你们主要的人际交往圈子有哪些?和不同圈子的人相处时,你们是否会采取不同的社交方式?

杨禾:我主要的朋友还是舍友。我们宿舍有4个是同一个学院的,大一、大二有很多课都要一起上,也经常一起吃饭,慢慢就熟起来了。我还有几个高中同学考到了同一所大学,关系一直挺好,再有就是助教团,有很多工作要一起做,每个月都会聚餐。我跟舍友或同学聊得会更熟、更随便一点,如果是在学工方面认识的朋友,就没有那么亲密,交流会更加正式。有些上课做小组作业认识的朋友,关系也没有那么近,不会随便玩闹。

张煌榕:我跟室友交流的频率和内容会弱很多。我比较少在宿舍待,跟舍友的交流可能就是晚上回去时,交流内容都是“你吃了吗”“今天我看到一个事”之类的日常生活。我经历过转专业,两个班级都有两三个特别好的朋友。像这种主动筛选过的朋友,交流内容的层次就会深得多,可以聊开心的或者悲伤的各种事情。我还加入了学校的音乐社,会和社团成员聊音乐,这时一般就会避开学习或其他不相关的话题。不同圈子的人相处,交流的内容不同。

温家辉:我的主要社交场合都在学生工作或社团活动,因为我们是为了相同的兴趣聚到一起的。在同一个院系里,能有相同兴趣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不过,我也跟一个舍友关系很好,我们生活轨迹重合的部分比较多,正好又有共同话题,所以平时经常会进行或深或浅的交流。至于其他同学,比如说在一些活动上有过一面之缘的,或者同一个学院的其他同学,就比较像是“认识的陌生人”。

中青报·中青网:在大学中与他人社交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棘手的人际关系困境?如何应对和解决?

杨禾:我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集中体现在小组作业上。同一个组里,有人可能特别“卷”,有人可能比较“佛系”,大家的意见就会不统一,加上作业时限比较紧,整组人就都会处于“怒火中烧”的状态。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矛盾,当时特别生气,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后来,我做小组作业时就会尽可能去找自己认识的、合得来的同学,但有时候是随机分组或者按题目分组,也只能面对。

张煌榕:会遇到一些人际关系问题,但对我来说算不上棘手,因为我对于人际关系的期待值比较弱。比如,在跟舍友相处的过程当中,我的态度是只要做好作为一个舍友该做的就可以了。如果遇到分歧,我更多会选择妥协、迁就对方。我跟室友相处就是淡淡的,大家都很有边界感,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互相打扰,这样就挺好的。在社团活动中,我跟一些人不太玩得来,比如他们想去聚餐,我不是很想去,就找个借口不去了。但是,即使无法融入一些环境,我也不会内耗。

温家辉:我遇到的比较棘手的社交情况,应该在宿舍这一块。大二的时候,我们宿舍来了一位转专业的同学,他的性情比较古怪,交际能力又不是很好,有的时候在宿舍会做一些影响其他人的事情,就比较难沟通。我感觉这在我们理工类院系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身边不善交际的同学比例略高一些。后来,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正式向这位同学提出不愉快的点,但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到大三的时候,经过协商,他又换了一间宿舍,这个问题算是自然解决了。

中青报·中青网:在校园生活中,你们或身边的同学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又会对大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

杨禾:我经常会有那种细碎的孤独感,不是很强烈。比如,写论文到夜深人静时,就会感觉到:唉,其实挺孤独的!有时候,周末想找舍友或好朋友一起出去玩,他们可能有事都去不了,也会觉得有点孤独。但是,我不会有很强烈的没有支撑、“孤苦伶仃”的感觉,加上自己本来也是一个“i人”,能够消化掉这种情绪,然后去干自己的事。反正,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家总是能有机会聚的。

张煌榕:我会产生孤独感,但我偶尔也挺喜欢这种孤独感的。因为我觉得我的生活还是比较喧嚣的,相对来说,我就会比较享受独处的时光,觉得这很宝贵,让人很舒服。当然,也有不太舒服的时候,我加入音乐社的初衷是因为喜欢音乐,但进去之后,发现其中一些同伴并没有那么聊得来。有一次,我和他们一起出去团建,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话可以聊,他们的话题我也不感兴趣。我以前在聚餐聚会中,可能习惯了自己是相对的主导者,或者说是活跃气氛的人,遇到这样的场景,就会感觉不太舒服、有些孤独。这次经历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有些人不必去强行社交,让我能在后来作出一些不同的选择。

温家辉:我自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这种经历,但我有个朋友告诉我,他曾经有一段时间,孤独感非常强,没有什么社交,打球也是一个人去,上课吃饭也是独来独往。后来,他在球场上认识了另一个院系的一名同学,那名同学邀请他一起打了几次球,逐渐熟络了起来。在那之后,我就没再从他那里听到关于孤独、无聊的感受了。我觉得这也说明孤独感确实和社交缺失有关吧。

中青报·中青网:社交的意义是什么?你们有怎样的社交需求?大学生在校园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重要吗?

杨禾:人人都需要情感寄托,尤其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遇到压力时,去找好朋友聊聊天就能缓解很多。这种社交没有利益因素,我们就是想在一起快快乐乐的。当然,在大学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帮你获得资源,比如我在保研过程中,就一直在咨询师兄师姐的建议。话说回来,我也觉得,我们总是在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好像预设了社交少一定是件坏事。事实上,有人需要社交支撑,也有人真的会享受孤独。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让需要支撑的人得到温暖,同时也让享受孤独的人继续拥有自由的状态。

张煌榕:无论“i人”还是“e人”都需要情感支撑,尤其是我们在外读书,过去的朋友不在身边,大学中面对面的社交还是很重要的。一天学习学累了,总得有人能聊上几句。说到社交需求,我更重视维系已有的感情,因为我相信老朋友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会义无反顾地站在我这边。认识新朋友,随缘就好。比如,我前段时间去四川支教,就在和其他支教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解开了一些人生困惑。我觉得人际关系就像一层一层的圈,最外圈的人可能有很多,和这些人没有矛盾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深交。但是,内圈的人意味着有比较深的情感联系,和他们的关系就更重要。

温家辉:社交满足了个人情感需求,同时让生活更加丰富。我想找人分享个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直接去说。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不认识某个人,或者没有开始某段关系,生活肯定会比现在无聊得多。当然,在大学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重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答案。

中青报·中青网:如果可以向学校或社会提出一个改善大学生社交现状的建议,你想说什么?

杨禾:很多孤独感都和压力密切相关。我有个朋友,宿舍里的人都非常优秀,她也很优秀,但因为她们之间存在绩点、保研的竞争,就导致舍友关系总是有点紧张。大学同学之间如果掺杂了过多竞争因素,关系就不那么单纯了。我希望社会能给大学生制定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让我们不被层层传导的压力所困。

张煌榕:我觉得要为这个问题寻找解答,需要更大面积的调查,单独由我来讲,肯定不足以代表整个大学生群体。如果一个人本身社交能力较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和关注。如果是不善于社交的人,走出去和别人交流可能就很困难。对此,学校或许可以开设一些帮助学生提升社交能力、认识自我的课程。大家现在都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自然容易失去对别人的好奇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

温家辉:就我个人观察,很多同学会为了学分,花很大力气学一些自己不感兴趣、没有太大帮助的课程,又或者去应付各种加分项目,业余时间就这样被消耗掉了。很多同学本来就不擅长社交,又没有多少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自然更容易产生孤独感。我建议学校和学院多关注学生的压力,设法让大家有更多业余时间,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杨禾、张煌熔、温家辉均为本科生;应受访者要求,杨禾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鑫宇 实习生 林铭汝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张子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学生蹭酒席 红色炸弹
...婚,可以送10万韩元。如果是几乎天天联系、经常见面的好朋友,36.1%人会送10万韩元,30.2%会送20万韩元。据羊城晚报、九派新闻、上观新闻等
2023-09-21 00:50:00
年轻人“搭子社交”你赞同吗?
...好河山,“现在我们不仅是旅游‘搭子’,也逐渐成为了好朋友。”倾诉心情 快乐加倍难过减半“姐姐,你在吗?我最近又陷入一个难题,想和你聊一聊。”每当遇到困难时,张智慧总会想到她的
2023-06-11 06:36:00
当AI成了升级版“树洞”,和真人互动价值在哪
...哪科没考好,哪里出问题了吗?”杜嘉鸣并非在向自己的好朋友倾诉,而是在和AI对话。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寒假期间,他开始尝试和AI交流,最初主要使用AI搜索信息,与AI
2025-05-27 06:34:00
...能在关键时候寻求帮助的,大概有5个人,一般都是我的好朋友。”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张宏毅表示,在遇到困难时,自己很少向家人倾诉,一方面怕他们担心,另一方面是感觉朋友间的相处更对等,
2024-10-03 11:27:00
重拾文人雅趣!南大学生发起诗歌接力,邀请“陌生人”一起来写诗
...清新之风,“橙子气泡水”羡慕坏了,当场在评论区里@好朋友,“我真的想去南大看看!这才是大学校园应该有的模样。”创意哪儿来的?古代作诗可以联句,现代诗同样也能“接力写”4月10
2024-04-11 13:09:00
...游搭子”的原因:“各种突发情况等因素导致经常约不到好朋友,一人出游在吃饭等问题上略有不便,安全性也难以保障。”出于好奇,她尝试在网上寻找同行人,她发出的帖子在几天之内就收到了
2023-09-05 07:30:00
00后的跟团游:不用早起、有跟拍,同龄人旅行团氛围轻松
...织的破冰活动中,大家一起聊天、唱歌、跳舞,迅速成了好朋友。谢伽依说:“之所以产生‘社交恐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身边的环境给我们造成了许多无形的压力,一群年轻人在一起,轻松愉快
2023-09-19 07:45:00
“朋友圈”,谋“破圈”(“融”观中国)
...台是大众还是小众不太关心,最重要的是找到意趣相投的好朋友。”王冉是一名00后大学生,她向记者解释“电子话痨”的含义:在真实场景中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在网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
2024-01-22 05:20:00
职业伴娘招募消息发布一分钟 30位伴娘纷纷报名
...;职业伴娘、伴郎外貌不一定出众,最好性格开朗,能和陌生人打成一片等等。在这行坚持了3年,宋潇圆这份兼职大概给她带来了2万元的收入,她觉得,这是件能帮到别人的好事儿,尤其是遇到
2023-10-07 23: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