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爵位探秘:三公、上柱国与国公,谁的地位最高?
...大家一个事情:无论是太师,还是什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勋号(左、右)的朝臣,这些没有封爵的正一品,见到公、侯甚至是驸马、伯,这些超品爵位,都需要拜两拜,然后位于爵爷的右侧。再说结论:三公是大家拼了老命外...……更多
上柱国:古代楚国至北魏时期的军事最高荣誉
从古至今,不同时期上柱国的不同意义上柱国这个名词第一次听到是在看电视剧《雪中悍刀行》时,徐骁坐镇北椋,号称北椋王,是上柱国。一听这个名称就比较霸气,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撑住整个国家的柱子,就是柱...……更多
明朝初年为何这几个家族能活到明朝灭亡
...进行大批封赏。他制定了五等勋爵,勋有五品,正一品上柱国、从一品柱国、正五品云骑尉、从五品武骑尉。爵也有五品,正一品国公、郡公、从一品郡侯、正从五品是县男。第一批获封的人一共有三十六个,其中李善长、徐达...……更多
朱棣册封八大国公助力夺天下,揭秘他们的英勇事迹与结局
...月又追封他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国公,谥号忠显。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张玉被加封为河间王,改谥忠武,并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同附祭...……更多
...都(有的版本写做‘督’)招讨天下兵马大元帅”,而是上柱国、翼国公、左武卫大将军。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即使是在演义小说中,秦琼也只是隋唐第十三条好汉,为何会成为瓦岗军元帅乃至唐朝大元帅?其实演义小说也不是毫无...……更多
金川门之变:李景隆投降朱棣,从心腹到降将的悲剧命运
...隆因功被封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李景隆的这些封号都高官阶,体现出朱棣刚登基时对他的重视。当时可也能是因为朱棣刚登基不久,需要稳固人心,所以才会如此。在当时每当朝廷有大...……更多
明朝一共封了几个公爵?为何只有徐达的爵位传至明末?
...。明朝建立后,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在明朝初年各项礼仪制度不完备的情况下,李善长带领一帮儒生制定了明朝的官制和礼仪,同时监修《元史》,编修《祖训录》、《大明集礼》等,除...……更多
张定和从军打仗为何要抛弃妻子
...张定和屡次建立军功,晋升为上开府、骠骑将军。他随上柱国李充一同攻打突厥,身先士卒,勇冠三军。曾经被突厥军刺中脖子,但他用草堵住伤口,继续战斗,泰然自若。突厥军大败而逃。隋文帝杨坚得知这一消息后,派使者...……更多
明朝江阴侯躲过了朱元璋的明枪,却没防到朱棣的暗箭
...:吴良。江阴段长江江国襄烈公吴良:明初仅有的两位上柱国开国前镇守江阴吴良,凤阳定远县人,原名吴国兴。我们知道大明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发达了以后才改名朱元璋,字国瑞。那么按照中国人“避讳”的那一套标准,...……更多
正史上的杨广和李渊是怎么结仇的?
...魏政府加官进爵。当时按照西魏的制度,西魏封了八位上柱国,已经十二位大将军。这八位上柱国里面,一个宇文泰权力最大,总管其他所有上柱国。而另一个上诸国元欣,是代表西魏皇族获封的,手里的实权有限,基本可以排...……更多
李善长的地位为什么会比刘伯温地位高
...长被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左丞相(明初最高官职),封韩国公,位列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刘伯温本名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浙江温州文成县)人。刘伯温早年在元朝举办...……更多
关陇集团是如何在隋唐皇朝打压下走向灭亡的?
...组织的进程,在笼络地方豪强和军阀的同时,建立了八大柱国和十二大将军的组织架构。在这之后关陇集团也迎来了转折,军事实力和政治实力得以有效的提升,并且组织规模越来越庞大,关陇集团被打造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军...……更多
隋初第一猛将贺若弼,生前生后为何反差巨大?
...的辅政大臣杨坚,届时杨坚计划篡夺北周大权已久,命上柱国、元帅韦孝宽等继续向南攻克,扩大北周领地。贺若弼便随上柱国、韦孝宽一起行军,本来贺若弼文韬武略皆不在话下,战时出谋划策更是为战士们赢得一场场战役。...……更多
揭秘西魏八柱国,对隋唐建立的影响
...兵,战时直接上战场打仗。除此以外,宇文泰还建立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制度。所谓八柱国,指的分别是:宇文泰、元欣、于谨、赵贵、独孤信、李弼、李虎、侯莫陈崇。其中宇文泰是老大,元欣是西魏宗室,相当于...……更多
明朝的封爵制度:宗室、功臣与外戚的福利与权力分配
...爵位往往属于超品级,也就是高于一般官制规定的级别。明朝也是如此。在没有正式建国以前,朱元璋就开始给众人分封爵位。当时那种情况下,适当分封爵位,可以帮助朱元璋带领团队继续闯过难关。而明朝后来推行的这套封...……更多
朱棣的五位女婿,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如流,封袁容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驸马都尉、广平侯,子孙世世承袭。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淇国公丘福北伐失败,朱棣于次年御驾亲征。12岁的皇长孙朱瞻基奉旨留守北京,其三叔赵王朱高燧和姑...……更多
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有何历史意义
...化匈奴人,他模仿鲜卑旧制,将军,队分为八部,各设“柱国大将军”,称为“八柱国”。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虎就是这“八柱国”之一。在显赫的八柱国之下,还设有十二大将军,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就是其中一员。这八柱...……更多
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是为什么?
...,除此之外,李善长在洪武元年先被封为了太子少师、上柱国,在洪武三年被封为中书左丞相、太师,加爵韩国公,名列三十四功臣之首,而李善长也曾是大明王朝中权力仅次于朱元璋的人,因为他当过左丞相。李善长的韩国公...……更多
朱元璋称帝后唯一活着的同辈是谁
...京城。朱棣登基后,便将\"功臣\"李景隆加封太子太师、左柱国,年俸增加一千石。但是,李景隆毕竟曾经与朱棣为敌,率兵攻打燕王,所以在永乐二年,因群臣弹劾,朱棣便将李景隆抄没家产,削掉公爵爵位,囚禁家中。就这样,李文忠凭自...……更多
明朝文官封爵传奇:靖远伯王骥的荣耀与争议
...。明英宗封王骥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靖远伯,岁禄千二百石,世袭指挥同知,赐貂蝉冠玉带”。 然而,王骥两次前往西南,主持征讨麓川的战争,却以失败告终。因此御史詹英也弹劾王骥“掩败为功...……更多
聊聊选婿眼光精准到位的独孤信
...:一类是公文用印,如“大都督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刺史之印”、“耶敕”、“令”、“密”;再有就是上书用印,如“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启事”、“臣信上表”;此外还有书简用印,如“独...……更多
朱元璋封了10个国公,他们都是谁?结局如何?
...二死,其子免一死。朱元璋还让李善长做了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李善长外表宽厚温和,内心却爱嫉妒,待人苛刻。与此同时,李善长权势达到顶峰后,人也变得傲慢了起来,这让朱元璋开始反...……更多
朱棣凭什么让李景隆位居第一功臣位啊
...一功臣对待。以“默相事机之功”授李景隆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而且朝廷每议大事,他都位于班列之首!朱棣这样对待李景隆,让其他的靖难功臣非常的不愤,凭什么让李景隆位居第一功臣位啊...……更多
为什么唯独徐达的爵位能承袭到明朝灭亡
...袭罔替。那么,这六人中,为何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六位公爵。他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郑国公常茂。被册封之初,这六人的爵位...……更多
2022-12-21 16:22明朝,爵位
明朝三位文官依靠战功封爵,王骥的名声很差,甚至遭到非议
...得了一系列殊荣,“封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靖远伯,岁禄千二百石,世袭指挥同知,赐貂蝉冠玉带”。然而,麓川的战争并未结束,之后王骥又两次前往西南,主持征讨麓川的战争。三、毁誉参半麓川之役让...……更多
常何潜伏多年,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事李世民为何刻意忽视他?
...,爵位保留,依旧是雷泽公,还受封清义府骠骑将军、上柱国。常何的雷泽公爵位是郡公还是县公现在很难考证,但即使是县公,好歹也是公爵,这个爵位在当时超过了很多后来的初唐名臣。不过,常何投唐后是越混越差,到成...……更多
...老四是元吉)大打出手,他的形象就应该大打折扣了:上柱国、翼国公的封号都是李渊给的,除了异姓最高爵位和军功最高勋位,李渊还送给了秦琼数以万计的金印布帛,于情于理,秦琼都应该在李家手足相残时保持克制,更不...……更多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何安置“太上皇”李渊的
...且他的祖父在西魏时期同样位高权重甚至还是西魏的八大柱国之一。到了李渊的父亲这一代也同样不可小觑,不仅承袭了他爷爷唐国公的爵位,还身兼柱国大将军等数个职位。李渊拥有如此显赫的家室,但是他却一点都不骄纵。...……更多
在古代颜值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影响:以吴伯宗、李黼的例子为例
...初四日,李浚被封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襄城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世承袭。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李浚去世,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其子李隆袭封襄城伯。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李隆去世,正统十...……更多
李渊五叔李绘家族:唐朝开国前的隐秘一脉
...在617年起兵反隋,因为从小学习武艺,很勇猛,开始就是柱国,武将散官功勋十二转到头了,别人冲锋陷阵的时候,他已经军功到头了,比如秦琼也是柱国,军功才积累到柱国。李道玄的堂伯父李渊建立唐朝后,李道玄被册封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三国的权臣蔡邕,是人才,也是个倒霉蛋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
2024-06-14 19:12: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
2024-06-14 19:27:00
汉武帝培育了大量汗血宝马,为何却被后世人弃用
在《史记》中,对于汗血宝马曾有过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于汗血马这种珍贵马种都崇尚的很,甚至当代土库曼斯坦还以此为国礼赠予中国
2024-06-14 19:18:00
关羽斩华雄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温酒”呢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演绎,让那一个时代的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无数的英雄形象都能跃然纸上。今天我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2024-06-14 19:28:00
为何曹丕临死前一天才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6月28日,魏文帝曹丕病笃(病情非常严重),立曹叡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天,6月29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
2024-06-14 19:17:00
谁自称“诸葛亮”,被曾国藩用一对联嘲讽
中国人自古以“谦虚”为美德,即使你功比天高也应该谦逊待人,这样才能赢得好名声,可也有人自命不凡,从小就认为自个是天选之人
2024-06-14 19:09:00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4-06-14 18:33: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
2024-06-14 19:12:00
诸葛亮为何火烧司马懿时没能算出有雨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诸葛亮不是能掐会算吗?否则,他又怎么能算得出天将降大雾呢?又怎么能算得出即将刮东南风,而给东吴借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呢
2024-06-14 19:19: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在古代割据蜀地的政权中,无论是先秦的古蜀国,还是东汉建国时期的公孙述,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甚至是明朝末年的张献忠
2024-06-14 19:05:00
三国武将层出不穷,谁力气最大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们的力气排名,关羽只能算第四名
2024-06-14 19:33:00
为什么周瑜要十万之箭并且还让诸葛亮准备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两个水军提督
2024-06-14 19:29:00
韩信曾留下了哪三大“神器”,却神秘失踪
众所周知,韩信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秦末时期,韩信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投奔了项羽,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韩信被人举荐到了刘邦
2024-06-14 19:31: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2024-06-14 19:29:00
“四庭柱”对战“八健将”,哪边更厉害一点呢
演义里有“八健将”的说法,但没有“四庭柱”的说法,“四庭柱”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志评话》中,他们是指河北的四员骁勇果敢的大将
2024-06-14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