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晋王李治是如何默默完成布局的,最后成为太子的?
楔子: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第三子,小名稚奴,受封晋王。因体弱多病,幼年丧母,再兼善良孝顺,太宗李世民不忍让他就任封地,所以李治多年来一直深居宫中,父子俩彼此“相依为命”。忽然的政变……更多
2022-12-15 17:18李治,晋王,太子,布局
...一个儿子,百年之后,一定为陛下杀他,把王位传给晋王李治。唐太宗一时心软,就答应了李泰会选他为太子,褚遂良听说这事后,对唐太宗说道:这是不可能的事,魏王一旦执掌政权后,不可能会杀死自己的儿子,传位给晋王...……更多
李泰想夺太子位,恐吓李治,结果弄巧成拙毁了自己
魏王李泰想谋取太子位,就跑去恐吓晋王李治:“你和李元昌关系密切,今日元昌因参与李承乾谋反之事,已经被处死了,难道你能平安无事吗?”才十六岁的李治当场就被吓傻了,一连几天寝食难安。李泰得知太子李承乾不...……更多
...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褚遂良,当然了,还有晋王李治。史料记载:“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李承乾获罪后,皇位当然也就没他的份了,那...……更多
唐高宗李治:皇位继承背后的传奇故事
...时候不争也是争,笑到最后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唐高宗李治便是这样一位传奇皇帝。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生下的第三个儿子,这种身份在古代皇位立储过程中并没有多大的优势,毕竟在他的上面还有着两位极具能力...……更多
揭秘唐高宗李治:如何巧妙铲除异己,独掌大权
提起唐高宗李治,很多人的都以为他是一个怯懦、软弱的君主,被他的妻子,光芒万丈的女皇武则天压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非但同时代的人看错了李治,就是后世很多人也对李治看走了眼。真实的唐高宗李治阴鸷...……更多
唐朝储君之争:李承乾、李泰与李治的权力博弈
...脖子。旁边的褚遂良过来,夺过刀子就递给了旁边的晋王李治。此时长孙无忌说道:“皇上到底要干什么啊?”唐太宗说道:“我就想立我的儿子李治当太子!”长孙无忌说道:“这也是我的愿望。谁要是不同意,我进替您把他...……更多
唐高宗对武则天的爱是怎么萌生的,为何会令所有女人羡慕?
...!本来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人,可却因为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喜爱,从此改变了命运,开启了她开挂的人生。那么,作为一代女皇,她又是在怎样的机缘际会之下,才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情有独钟呢?下面,请大家跟着挖史君...……更多
唐太宗时期的五子夺嫡,十四个儿子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蒋王李恽,母王妃;八子越王李贞,母燕德妃;九子晋王李治,母长孙皇后;十子纪王李慎,母韦贵妃;十一子江殇王李嚣、十二子代王李简早夭,无后;十三子赵王李福,母杨贵妃;十四子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按惯例,立...……更多
长孙无忌为什么要除掉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李义府?
...不是要除奸,而是想排斥异己。在贞观太子之争中,支持李治的官员为“晋王党”。“晋王党”分为两派:一派是在太子之争后支持李治的“朝臣派”,代表人物为长孙无忌;另一派是在太子之争前支持李治的“府臣派”,代表...……更多
李治:从平平无奇变成皇太子,靠什么接住大唐帝位这泼天富贵?
...争斗,太宗内心何其焦灼;而那位始终被当作太平王爷的李治,他又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思镇定应对?贞观十七年,东宫的政变风波终于平息,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双双出局,大唐的储君之位出现空缺。此时,一直被视为太平王...……更多
李世民胆子是不是太小了,为什么不赌一把,废李治立李恪为太子?
...也出局,剩下有实力争夺太子之位的只有吴王李恪和晋王李治了。李恪虽深受太宗喜爱,可惜不是嫡子,以丞相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偏向于由李治做太子,李世民心里不愿意,但还是答应了。可是立李治为太子后不久,李世民...……更多
李恪最终为何没有成功成为太子
...多的魏王李泰,而是选择了看起来更听话、更软弱的晋王李治。从亲疏程度及政治上的考虑,李治都比李恪更符合长孙无忌的心意。即使唐太宗曾顾虑过李治的软弱,有意重立李恪为继承人,并以此试探长孙无忌:帝初以晋王为...……更多
揭秘李恪未能继位的三大原因
...皇子难以保全,于是听从长孙无忌的意见立了仁厚的晋王李治为太子。可是李世民又觉得李治太过懦弱,担心他保不住李唐江山,于是想立他和他表妹的孩子,吴王李恪为太子,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却没有这么做。李恪的母亲...……更多
李世民有十多个儿子,为什么要立九子李治为接班人
...李世民有十多个儿子,自从李承乾造反之后,李世民选择李治为接班人就是大概率事件,因为他没有更好的选择。1、嫡长子太子李承乾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天生的接班人资格,根正苗红。中国几千年来的继承制度一直就...……更多
李世民的继承人危机:太子李承乾的叛乱与魏王李泰的野心
...都是由文德长孙皇后所出: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嫡子承继制”决策的。另外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感情基础也决定了别的皇子在以上3个皇子没出原则问题(谋逆)或是先天缺点(智力障碍,团...……更多
李世民为什么要立性格软弱的李治做太子呢
...为什么不选择和他品性相近的魏王,而是性格有些软弱的李治呢?其实,本来他们两个都没有机会继承大统的,因为李世民有一个心仪的嫡长子,他的名字叫李承乾,这才是当时大唐帝国的合法继承人,李世民十分欣赏这个儿子...……更多
亲王封号秦王和晋王,谁才是排在第一的封号?
...是怕再次来个玄武门。不过李世民登基后,给自己的嫡子李治封为晋王,晋王在贞观年间储位争夺中当上了皇帝,让晋王似乎含金量与秦王并驾齐驱,除了李治之外,唐敬宗的长子李普也被封为晋王,可惜年仅五岁早夭,被追赠...……更多
李治才能平庸、性格软弱,李世民为何选择他继位?
...。但是李世民知道,如果李泰将来继承了皇位,李承乾,李治将来都可能保不住性命。李泰在李承乾被废之后,光明正大地入宫侍奉李世民,并且提出过一个大胆的计划:只要皇帝把皇位传给了他,那么他临终的时候一定会把自...……更多
唐朝的皇位争端:兄弟倪墙,父子相残
...太子之位必然是二中其一,到底是立魏王李泰,还是晋王李治?魏王李泰本人堪称是才华横溢,史载其“聪敏绝伦”,因为他不仅对文学十分精通,所藏书籍甚至和皇室的藏书楼一样多,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更多
都说李治懦弱,为何能当太子
...无忌记恨而无缘皇位……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选拔,晋王李治成了一匹绝无仅有的黑马。李治不仅为长孙皇后所出,也随其母,怀着一颗仁孝之心,为群臣所感,令太宗所慰。贞观十七年,李治也成为了大唐绝无异议的储君,即...……更多
李泰想要杀子继位?李世民信以为真
...王李泰的性子,如果再活一百年,太子和他心爱的小儿子李治,以及他的家人,就没有活下去的机会了。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立安静懦弱的小儿子李治为太子吗?李世民最疼爱自己的小儿子李治,因为这个儿子温顺、安静,看...……更多
他是优秀的政治家,也是古代帝王扮猪吃老虎的最高境界
...度上,他是武则天的政治导师。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一、太子之位,不争而争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是皇后长孙氏所生第三子,自打一生下来,上头就有两个嫡亲哥哥,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年纪最小...……更多
大唐太子之争:李承乾的野心与李世民的抉择
...终将他贬为为庶人,流放黔州。三、太子之位重新洗牌,李治终成最大赢家李承乾被废,太子之位空缺,国不可一日无君,但太子之位空缺太久恐生事变。就在李世民欲立新太子而举棋不定的时候,他的一位重臣长孙无忌给他出...……更多
唐朝被人低估的皇帝,都说他懦弱,不妨看看他都干了什么事
唐朝时期有一位皇帝,叫做李治,很多人都认为李治是懦弱的。大家能够得出这一结论也绝非偶然,因为李治在位时期武则天干预朝政,甚至于出现了二圣并存的局面,虽然这在历史上并不是首次,但是也足以让人说李治懦弱...……更多
李承乾和李泰争夺太子之位,为什么得利的是李治?
李治自己可能都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太子,有一天会登临大位,成为大唐皇帝。可是,有时候命运就是这般的奇怪,拼命想得到的,白忙一场却落了空,而无心插柳的却绿树成荫。李治这个李世民娇宠的小儿子,...……更多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更多
简介唐朝初年宰相高季辅
...时政;检校吏部侍郎,铨选人才,颇得唐太宗赞许。晋王李治立为皇太子,选为东宫属官,辅佐监国理政。唐高宗即位,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封蓚县公,迁侍中、太子少保。永徽四年(654年),病逝,时年五十八,...……更多
说起唐朝的历史,很多人都会想起李世民、李治、武媚娘这三个人之间的曲曲折折。随着电视剧的各种演绎,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的八卦心也被勾起。但撇开武媚娘不说,李世民和李治这对父子的故事也大有内容。这俩人的关系...……更多
长孙无忌制造房遗爱谋反案,打击目标其实是吴王李恪
...除肉中刺、眼中钉。前面也说过,与驸马、公主比较,对李治皇位威胁更大的还有两个人: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关于李元景,前文已经说过;他与众位驸马、公主一样,都是陪葬者。李治、长孙无忌制造房遗爱谋反案,真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