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古往今来,皇权的争斗都是极为残酷的,有着上位条件的继承人们为了能够获取那至高的地位手段百出,使出浑身解数,可是时也命也,有时候不争也是争,笑到最后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唐高宗李治便是这样一位传奇皇帝。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生下的第三个儿子,这种身份在古代皇位立储过程中并没有多大的优势,毕竟在他的上面还有着两位极具能力的哥哥,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李治都没有能与他们争锋的实力,但是最终却是他被立为太子储君,这背后的原因实在是值得让人深究。
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古代的皇位继承一般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是靠发动玄武门之变得来的,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为了消除这种不好的影响,李世民早早就将自己的嫡长子李承乾立为太子,对他抱以厚望。
李承乾就是在这种万般宠爱下长大的,如果事情顺利的话,他最终也会登上至高之位。但是世事无常,这时候往往就会发生意外,李承乾便是如此。
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李承乾不幸把脚弄坏了,这可是大事,未来的他是要继任大统,成为皇帝的,皇帝怎么能是一个有足疾的人呢。
这个意外直接导致了他性格大变,再加上此时的李世民正喜爱另一个皇子魏王李泰,这让李承乾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于是他决定像自己的父亲李世民一样采用武力逼宫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地位。
李世民当时能够成功是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条件的,李承乾则没有这么幸运,他的计划早早就被李世民知道了,所以注定了要失败。
太子谋反这可是皇帝最忌讳的,李世民当即决定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将他贬为庶民,发配黔州。太子一倒,魏王李泰便是最大的获利者。李泰此人才华横溢又极为聪明,很会逗唐太宗李世民开心,因此也深受李世民的宠爱。
我们都知道,一旦确认下太子之位来,等其余的皇子长大成人后便就成了藩王需要到各地就藩,可是李泰却仗着李世民的宠爱迟迟不肯就藩,李世民对此也放任不管。
久而久之,李泰的虚荣心便开始膨胀起来,他不满足如今的地位,开始觊觎自己的哥哥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于是他开始拉帮结派,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用来与李承乾抗衡。这种做法自然惹得李承乾不悦,两方势力便暗中较劲,谁也不让谁。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承乾不幸得足疾后,便一直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会被李泰抢走,于是提前逼宫,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
李泰以为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废除后,接下来就是立自己为太子了,于是尽心尽力侍奉李世民,希望梦想早日成功。
但是李世民此时却迟迟没有动静,这让李泰有些慌张。他的对手不只有李承乾一人,晋王李治也是他争夺储君之路上的绊脚石。
李治平时声名不显,表面看上去对李泰没什么威胁,但是李泰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开始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并且向李世民保证,自己若是登上皇位,等死之后便杀了自己的儿子,立晋王为帝。
本来他的意思是想表达自己宽仁大度,但是事与愿违,李世民早就看透了李泰的想法,他明白,一旦李泰上位,自己的其他儿子便没有了活命机会,这也阴差阳错使得李泰丧失了李世民的信任,太子之位自然也与他无关了。
二、缓和朝堂势力,避免一家独大
我们都知道,李家最终能够夺取天下实际是靠着陇西贵族的支持,对唐朝有着诸多贡献的人才也大都出于陇西,这种情况时间长了之后便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从而威胁皇权。
魏王李泰早年为了与李承乾争斗,在朝堂中拉帮结派,结交的也大都是陇西贵族。太子李承乾被废后,这些人便更加以李泰马首是瞻,俨然李泰便代表着陇西贵族的利益。
这让李世民对此极为担心,朝堂想要稳定便是要做好制衡之术,只有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才不会威胁皇权。晋王李治背后毫无根基,为了能够与李泰为首的陇西贵族抗衡,李世民决定扶持山东士族替李治撑腰。
于是,他将太原王氏之女许配给了李治,让李治与山东士族搭上了关系。事情就像李世民预想的那样,山东士族抓住了这次机会,全身心的扶持李治,开始陇西贵族交锋,这让皇权得以巩固。
三、长远考虑,李治本身的性格占据了优势
众所周知,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唐朝的天下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虽然国力日渐强盛,但是连年征战也给百姓们带来了众多负担。
魏王李泰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性格上与李世民也极为相似,若是将天下交由李泰之手,可能李泰就会向李世民一样不喜欢固守一方,总会想着扩充疆域,做些具有挑战的事情。
但是唐朝有着李世民这样一位皇帝已经是极为幸运了,连年的征战必定会埋下很多隐患,这些隐患一旦爆发出来必然会影响天下安定。这时需要的便是一位能够守成的皇帝带领大家休养生息,晋王李治便是这样一个人。
李治的性格与长孙皇后相似,总是一副宽厚待人的模样,让人如沐春风。这种性格最适合此时的唐朝局势,虽然李治可能没有李泰那样锋芒毕露,但是如果传位于他,对于天下也是件幸事。
再加上,如果李治上位,以他的性格对于他的兄弟们也不会痛下杀手,相反,李泰便不一样,这让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李治倾斜。
晋王李治最终能够坐上太子之位大体也是以上三点原因造成的,一是原太子李承乾与晋王李泰争斗中,双方都大伤元气,这才让李治有了可趁之机;二是皇帝必须考虑自己的权力不受任何势力的威胁,让朝堂势力均衡才是上上之策;
三是李世民清楚知道此刻的唐朝究竟需要一位怎样的皇帝来治理,要想使自己的天下能够稳定的传承下去,将李治立为太子实为明智之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