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除了魏征,在唐朝还有哪个直言劝谏的宰相
...68岁的韩休郁郁而终。韩休之后,巧言令色、八面玲珑的李林甫任宰相之职,因为惯于谄媚奉承、迎合圣意,李林甫深得玄宗喜爱,官位一路升迁,终至位高权重,人人欣羡。李林甫之后,因为杨贵妃,又深谙巴结奉承之道的杨...……更多
唐朝定都长安,东有潼关之险,为何安禄山就一攻而破呢?
...到二十万以上,实力膨胀,野心也随之增大;第四,宰相李林甫贪恋权位,不想让文人掌握兵权,以免他们立下军功,和自己争权,所以极力主张以胡人掌兵。安禄山立下军功后,李林甫又不愿让他入京和自己争权,所以让他长...……更多
一日杀三王:唐朝宫廷阴谋与太子的悲剧命运
...李瑛尚且能起到一定的保全作用。但随着张九龄被罢免,李林甫做了宰相以后,和武惠妃有利益往来的李林甫,也开始对李瑛的陷害。最终在武惠妃的算计下,李瑛和他的两个兄弟,遭到了唐玄宗的处决。李瑛等三人被杀以后,...……更多
唐代女性在婚姻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呢
...其一定的择偶权。如《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一则宰相李林甫让女儿自主择婿的故事。说宰相李林甫家的议事厅墙壁间有一个小窗,窗子被纱幔和杂宝装饰,李林甫让女儿坐于小窗户后,挑选来往家中的拜谒的富贵子弟,如有...……更多
高力士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一辈子忠心耿耿
...高力士不为人知的另一面1.敢于忠言直谏玄宗晚年,宠信李林甫、杨国忠,很多人也误以为高力士同李杨二人是一类人物。尤其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李白醉酒觐见唐玄宗,为杨贵妃作诗,命高力士脱靴的故事,更让民众认为高是一...……更多
胡惟庸与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
...般,毕竟身居高职身边的诱惑也多了。唐朝时期著名人物李林甫从李隆基在位开始就担任宰相一职,任职19年时间,他妒忌贤能,排除异己,独断专权,心思不用在正途,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李林甫的结局也未能善终,死...……更多
武惠妃接连废杀李隆基的三位皇子,为何自己活活被吓死
...段落,但是武惠妃还是不甘心。张九龄等大臣失势之后,李林甫掌握了大权,熟知唐朝历史的都知道,李林甫是有名的大奸臣,他一眼就明白了武惠妃的想法,于是他们同流合污到了一起。为了能将皇太子拉下来,他们设计了一...……更多
张九龄:开元盛世的智囊团与晚年罢免的宰相
...上,贤臣的流失才是关键因素,当唐玄宗罢免张九龄重用李林甫的时候,就注定了最后的结局。唐玄宗剧照因直谏而树敌,张九龄数次官场沉浮张九龄与宰相姚崇之间有很多矛盾。张九龄觉得姚崇地方吏治不足,所以经常对他直...……更多
真实历史上的李白和杜甫,不过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调子高却不且实际。杜甫之前参加科举考试,由于权臣李林甫的作弄,杜甫落榜。后来,唐玄宗惜才,召集整个宰相班底专门对杜甫进行考核。这一次考试可是天子眼皮底下,又是众多主考官,李林甫就算手眼通天也干涉不了...……更多
唐朝的衰败是唐玄宗的原因,为何要怪在杨贵妃头上?
...变得骄傲自满,刚愎自用,他重用口腹蜜剑、阴险狡诈的李林甫,导致朝堂腐败黑暗,而这一切在杨贵妃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杨贵妃的存在,不过是让李林甫之后的下一位权臣变成杨国忠,而不是张国忠、李国忠。杨贵妃当然...……更多
...常热衷于到藩镇立功,然后靠军功光环回朝拜相。后来,李林甫为了揽权,以胡人善战为由,唆使唐玄宗大量启用胡人出任节度使,斩断了士族集团靠“节度使”镀金拜相的途径,从而巩固了李林甫个人的地位。同时,朝中的文...……更多
王忠嗣对安禄山反叛的警示与唐玄宗的误解
...地,控制万里,近世未有也”。三、被人陷害当时,宰相李林甫认为王忠嗣威名太盛,可能入朝担任宰相,这样一来就会损害自己的权势,于是他对王忠嗣十分嫉恨。安禄山也对王宗嗣颇为忌惮,甚至想耍花招截留王忠嗣的军队...……更多
...,天下承平日久,唐玄宗李隆基开始怠政享乐,此后随着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入主中枢,已经无心政事的唐玄宗,便任由李林甫大权独握,闭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朝纲混乱,各级官员贪腐严重。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安禄山...……更多
...到史书里。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兼任御史大夫,右相李林甫引为外援,二人互相攀结。李林甫告诉安禄山,皇帝春秋已高,最害怕太子李亨夺位(唐代太子有夺位的传统),所以你不能跟太子走得太近。因此安禄山拜见李隆基...……更多
...第三子,于开元二十六年被立为太子,时年27岁。本来,李林甫力捧的寿王李琩呼声最高,唐玄宗却出人意料地将储位授予了李亨。可是当李亨戴上“太阳帽”后,唐玄宗对他的态度立刻就翻转了。在李林甫的打压下,李亨像个...……更多
...如调和朝臣之间的矛盾。姚崇和张说关系不好,于是联合李林甫收集了张说的黑材料,将张说下狱,准备弄死张说。张说是李隆基当太子时候的老师,两人关系匪浅,李隆基不想让张说太受伤害,就让高力士从中斡旋,将张说从...……更多
聊聊古代文人的求职之路
...载,这年“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建言:‘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乃令郡县长官精加试练,灼然超绝者,具名送省,委尚书覆试,御史中丞监之,取名...……更多
为何说安禄山是终结盛唐的罪魁祸首
...都提前说过安禄山必反,只有李隆基不信。安禄山巴结了李林甫,李林甫当政那么多年,安禄山是最稳当的,自从杨国忠之后,就总是想着除掉他,最危险的一次是安禄山在驿馆已经被包围住了,他肉身坦腹,跪到李隆基面前,...……更多
揭秘唐朝“不良人”:古代辅警,负责搜集线索追捕凶犯
...人持有贬低的态度,认为他们低贱而不堪大用。即使宰相李林甫曾利用不良人吉温为个人利益而行事,唐玄宗也因其出身而对他不屑一顾。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有些作品为了吸引观众可能夸大...……更多
唐玄宗和侍女闲聊,侍女激怒唐玄宗,导致赐死了3个大臣
...术等,唐玄宗疑心他有不臣之心。在唐玄宗授意下,奸相李林甫牵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杨慎矜谋逆大案”。结果杨家三兄弟全部被关入大牢,李林甫等人揣测上意,硬是把杨家三人屈打成招,办成谋反铁案。唐玄宗还专门为...……更多
2022-12-22 12:29唐玄宗,侍女,大臣
武惠妃与杨贵妃:唐玄宗的两位挚爱,谁更胜一筹
...武惠妃也为了自己的“正当权益”向外国伸出了援手,而李林甫就是她最坚定的外援。吴慧菲利用自己的优势,为李林甫提供助攻,最终将他推入了阶段。即便如此,武惠妃还是遗憾地与皇位失之交臂,原因有二:一是被家族拖...……更多
...客观来看,在他执政期间,虽然国事日非,但朝中未出现李林甫妒贤嫉能、诛逐大臣时的那种恐怖动荡局面,而在一时间内还曾搜罗天下奇才,迸拔淹滞,颇得众誉。杨国忠独揽大权,外戚跋扈,民怨沸腾,终不可收拾,爆发了...……更多
...日后必成大患,劝圣人(李隆基)将其诛杀。奈何圣人听信李林甫谗言,不仅没杀,反而将其加官进爵,终于酿成今日之祸。闾丘晓脸色大变,离座而起,叫道,大胆狂徒,竟敢指斥圣人之非。圣人明如日月,怎会受奸贼蒙蔽?再说...……更多
为何说唐朝风险系数最高的职位是太子
...“太子”的称号。太子李瑛被废杀的第二年,玄宗与宰相李林甫商议册立新太子的人选,李林甫极力推荐的武惠妃\">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玄宗册立了三子李亨为皇太子。安史之乱是大唐的滑铁卢,但是却...……更多
唐玄宗时期的八大名将,要么惨死要么晚景苍凉
...实也表现出了他的程度。但这个人后期却不怎样地,偏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宠幸杨玉环,被安禄山玩的团团转,白白断送了大唐盛世。唐玄宗朝名将很多,安史之乱前能抑制住安禄山的就不下四位,加上后来平定安史之乱...……更多
天宝双星李白与王维,为何在文学上无交集?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两人在朝堂之上派别不同。王维与李林甫的好友,他们在私下来往比较密切,关系可见不是一般的好。而李白则是李林甫的死敌之一,左相李适之的酒友,在当时的朝堂之上也是各抒己见,政见不一,如果...……更多
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
...,撕破脸发起叛乱。且不说安禄山苦心经营那些年,奸臣李林甫对他的包庇纵容。踩掉李林甫上位的宰相杨国忠,这位安禄山的死敌,却是不停送大礼:为抢政绩发动对南诏的战争,反而瞎指挥打到全军覆没,活活报废了数万精...……更多
王忠嗣为什么会选择违抗圣旨
...次提醒朝廷,唐玄宗却不以为然,安禄山对他颇为忌惮。李林甫担心王忠嗣入相,对他也是百般刁难,随时找他的漏洞。晚年的唐玄宗好大喜功,经常主动出击找仗打。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唐玄宗让王忠嗣率兵攻打吐蕃的石堡...……更多
安禄山有一个好前途,为何还要大费周章跑来造反呢
...面前他依然能够跳那转得飞快的胡旋舞。那时的丞相还是李林甫,李林甫这个人就颇有手段,即使狂妄如安禄山,在他面前也冷汗直流。等到李林甫去世以后,朝廷中没有人能够压制得了安禄山,唐玄宗还把大量的权利放到安禄...……更多
王维满腹才学,一生信佛为何没有子嗣
...龄代表的是大家士族的势力,而代表着反对大家族势力的李林甫,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崛起。在唐朝中后期,主要的问题其实就是大家士族把控朝政。唐玄宗为了能够压制大家士族的发展,开始重用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压制大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三国的权臣蔡邕,是人才,也是个倒霉蛋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
2024-06-14 19:12: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
2024-06-14 19:27:00
汉武帝培育了大量汗血宝马,为何却被后世人弃用
在《史记》中,对于汗血宝马曾有过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于汗血马这种珍贵马种都崇尚的很,甚至当代土库曼斯坦还以此为国礼赠予中国
2024-06-14 19:18:00
关羽斩华雄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温酒”呢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演绎,让那一个时代的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无数的英雄形象都能跃然纸上。今天我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2024-06-14 19:28:00
为何曹丕临死前一天才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6月28日,魏文帝曹丕病笃(病情非常严重),立曹叡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天,6月29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
2024-06-14 19:17:00
谁自称“诸葛亮”,被曾国藩用一对联嘲讽
中国人自古以“谦虚”为美德,即使你功比天高也应该谦逊待人,这样才能赢得好名声,可也有人自命不凡,从小就认为自个是天选之人
2024-06-14 19:09:00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4-06-14 18:33: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
2024-06-14 19:12:00
诸葛亮为何火烧司马懿时没能算出有雨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诸葛亮不是能掐会算吗?否则,他又怎么能算得出天将降大雾呢?又怎么能算得出即将刮东南风,而给东吴借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呢
2024-06-14 19:19: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在古代割据蜀地的政权中,无论是先秦的古蜀国,还是东汉建国时期的公孙述,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甚至是明朝末年的张献忠
2024-06-14 19:05:00
三国武将层出不穷,谁力气最大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们的力气排名,关羽只能算第四名
2024-06-14 19:33:00
为什么周瑜要十万之箭并且还让诸葛亮准备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两个水军提督
2024-06-14 19:29:00
韩信曾留下了哪三大“神器”,却神秘失踪
众所周知,韩信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秦末时期,韩信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投奔了项羽,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韩信被人举荐到了刘邦
2024-06-14 19:31: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2024-06-14 19:29:00
“四庭柱”对战“八健将”,哪边更厉害一点呢
演义里有“八健将”的说法,但没有“四庭柱”的说法,“四庭柱”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志评话》中,他们是指河北的四员骁勇果敢的大将
2024-06-14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