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辅国:从卑微宦官到唐朝权臣的崛起之路
尽管是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但李辅国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玷污了“辅国”一词,他唆使唐肃宗李亨、建宁郡王李倓父子反目,在李亨的默许下将唐玄宗李隆基软禁,还将手伸向宰相之位。不过是地位低下的宦官,李辅国...……更多
安史之乱中的权力更迭:唐肃宗李亨的崛起与唐玄宗李隆基的退位
...废杀,使得储君之位空缺了出来,而唐玄宗李隆基在近侍宦官高力士的建议之下,将性格温柔的忠王李亨立为了太子。《旧唐书·肃宗本纪第十》:二十五年,皇太子瑛得罪。二十六年六月庚子,立上为皇太子。而成为太子的李...……更多
揭秘唐玄宗与太子李亨:互不信任的父子,最终相杀
...么说呢?这两位治世能力被低估毫无疑问是因为在位时的权臣专政所导致一系列后果,但实际上他们两个对君权掌控都达到了历代帝王中最高峰。嘉靖就不用说了,虽居深宫,却能把大明帝国的每一分钱都算清楚,有人说他才是...……更多
王毓秀为何这么狂
...有许多的,元载从一个“拖油瓶”崛起为当了16年宰相的权臣。可以说其崛起的根基不是他的才智、能力。在唐朝,比他厉害的人物多得是。他为何能成功?其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功条件,就是元载娶了一个好老婆王毓秀。《长安...……更多
他是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被尊为“尚父”
...力士牵着入宫。李隆基有气无力地骑在马上,身后跟了些宦官、宫女,都是追随自己多年的老人。众人行走之间,只见李辅国身着软甲,带了百余名射生手骑马迎面奔来。射生手们人人手握刀柄,杀气腾腾。到了李隆基等人之前...……更多
2022-12-19 14:06宦官
逼李隆基赐死杨贵妃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到史书中的病死总要多想)传闻亲自动手的人:李隆基的宦官头子高力士关于杨贵妃当年如何香陨魂消,甚至陨没陨、消没消,一直都众说纷纭,甚至还有杨贵妃东渡彩虹国,被当作神来膜拜的说法。不过根据权威史书《资治通...……更多
李辅国:从马厩奴仆到唐朝宰相的崛起
...皇帝的百般礼遇,加封,推崇之后,李辅国飘了。他不是权臣,更不是武将,所以他就算是权力再大,他也做不了皇帝,所以李辅国一生之中最高的政治追求,就是能倚仗天家的威仪,把自己地位提高到无以复加的位置。 李辅...……更多
唐朝中兴之梦:德宗李适的辉煌与陨落
...们仅剩的途径,让忠言到达不了皇帝的耳中。与此同时,宦官们也和奸臣沆瀣一气,前几任皇帝的时候都是因为宦官专权,控制住了皇帝身边所有抵达圣听的途径,才让奸臣们肆无忌惮地在朝廷中作威作福扰乱朝纲,而皇宫更是...……更多
杨思勖:从卑微太监到二品武官的逆袭之路
...苏,罗州石城人,自幼被送进皇宫当了小太监,一位杨姓宦官收养了他,所以改为杨姓。杨思勖臂力过人,果敢勇猛。唐中宗时期,太子李重俊因不满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的排挤,迫不得已发动了政变,将父皇围困在玄武楼。太...……更多
...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忧惊而死。人物简介唐肃宗李亨(公元711-762年):汉族,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元献杨皇后。原名李玙,...……更多
聊聊唐代宗李豫的最后一天
...后李豫以同样手段陆续收拾了大太监程元振和鱼朝恩以及权臣元载,将李隆基晚年丢掉的君权收归己有。郭子仪权倾朝野,儿子郭暧娶了李豫女儿升平公主,小两口有一天吵架,郭暧说,你无非依仗你老爸是皇帝,所以压我一头...……更多
李隆基:一位帝王的悔与憾
...惠妃逐渐获宠,为了自己的儿子李瑁能登上皇位,她联合宦官李辅国等人陷害太子,导致李瑛被废为庶人,不久便死在狱中。这件事成为李隆基心头一根毒刺,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猜忌儿子们,生怕他们夺去自己最心爱的皇位...……更多
唐朝冷血帝王元宵节一日杀三子,最终成为了 “孤家寡人”
...起来,还将其身边的亲信一个不留的全部收拾干净(比如宦官高力士被流放、重臣陈玄礼被赐死),这恰恰是对当年李隆基在“元宵节谋反案”中对李亨身边人的处置的同等“报复”。李隆基最终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并...……更多
高力士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道的,为了讨武则天欢心,他“数进符瑞诸异物”,进献宦官也按照武则天爱好改名,因为武则天信佛,所以他进献的宦官一个叫“金刚”,另一个就是冯元一,被改名叫“力士”,都跟佛教有关。冯力士年纪虽小,却极会察颜...……更多
唐玄宗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后让出皇位
...提防的,毕竟在李亨作为太子的时候,李隆基就一直纵容权臣镇压太子,但凡是亲近太子的人,李隆基都要想办法除掉他们。不仅如此,李隆基要用皇帝的身份,让太子离过两次婚。在李隆基一些列的攻击下,太子李亨都几乎疯...……更多
李隆基的陪葬陵为何只有一个太监
...均是李林甫、杨国忠之辈。但这却是冤枉了高力士。关于宦官干政有人认为高力士是唐朝宦官干政的开端,但是,高力士的“干政”却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和为国而想的大局观。比如杨国忠、李林甫当道时,高力士曾多次出言劝谏...……更多
李辅国与张皇后本是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仪、李光弼等名将平定动乱,对内宠信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操纵军政大权,同时对张皇后偏听偏信,以至于给朝廷内部埋下重大隐患,使得在唐肃宗去世后的政权更迭是产生了严重的危机。这次政权更迭的危机是围绕着唐肃宗...……更多
李隆基与李亨父子的权力博弈
...境并没有改善。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在李亨的授权下,其宦官亲侍李国辅一手策划马嵬驿兵变。最终的李亨选择了逼迫李隆基退位,至德元载,李亨于灵武城南门城楼登基,改年号至德,唐玄宗自动被逼下位成太上皇。李林甫,...……更多
宦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存在的群体,宦官又被称为太监。宦官的职责,主要是为古代的皇帝和王公贵族服务,为了避免宦官淫乱后宫,从东汉开始,宦官就全部由阉人担任。不过在历史上,宦官给人留下的印象,大多...……更多
明朝宦官高力士,到底是好官还是奸臣?
前言:提起宦官,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不好,尤其是那些名声大的宦官,比如先秦时期的竖刁,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张让和赵忠,唐朝的李辅国和程元振,宋朝的童贯和李彦,明朝的王振和魏忠贤等等。这些个宦官原本都是皇...……更多
李泌历经四朝,为何皇帝们对他始终信任
...是不久之后,李泌就被放逐了。原因是他写诗讥讽当时的权臣杨国忠、安禄山。结果得罪了杨国忠,最后被送到蕲春安置。从此一段时间,他游历名山大川以自娱。正如诗中那句\"方若行义\"。做为都圣贤书,立志天下的才俊,...……更多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为什么能活到善终?
...一路向巴蜀逃窜。行进至马嵬坡时,陈玄礼与太子李亨,宦官李辅国商议——必须要将杨国忠、杨玉环这对兄妹俩就地正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记载:“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随后士兵冲将...……更多
2022-12-17 12:54
李亨与安禄山的斗争:唐朝的复兴与危机
...事还未确定。因而常常感到不乐,吃饭睡觉也受到影响。宦官高力士见后就说;\"推长而立,谁敢复争。\"经他一提,唐玄宗就打定主意,于公元738年6月,就立李亨为皇太子。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初,安禄山来朝,李亨知道他...……更多
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夺取皇位的
...来的政治嗅觉让张氏明白公公的势力依然存在。张氏便与宦官李辅国屡屡在李亨耳边吹耳旁风,说太上皇要发动兵变夺回皇位,最终李亨也心生疑虑,将太上皇迁到阴冷的太极宫中,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不仅如此,张氏软硬结...……更多
李隆基的悲喜人生:开创盛世与晚景凄凉
...是高呼“万岁”。李亨听闻之后哪里还忍得下去,在身旁宦官李辅国的怂恿下,李亨开始软禁李隆基。起初,李亨只是默许李辅国撤走了李隆基身边的亲卫,紧接着李辅国将李隆基以李亨宴请为由骗到太极宫,太极宫位处深宫,...……更多
唐玄宗是心甘情愿放弃权力吗
...问政事,李隆基陷入对杨贵妃的思念中无法自拔!760年,宦官李辅国为了立功,上奏肃说:“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喻不能解,不敢不以闻。”7...……更多
李静忠是怎么成为李亨的心腹的
李静忠是李亨的心腹,超级大宦官,手里掌握着军权,控制着朝政,可以说是猖狂一时。严格说他之所以能够如此,肯定得有他自己的努力,不过还有另一点不得不考虑,那就是他从李亨在太子时代就一直陪在他身边,是他的...……更多
唐朝21位皇帝,为何吃丹药的和太上皇比较多
...至此之后,国家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之后唐代宗又诛杀了权臣和宦官、选贤任能、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可以说唐朝整体发展还不错。这都是唐代宗的贡献。不过唐代宗在位期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出现了,就是藩镇实力逐渐...……更多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削弱宦官势力?
...期的董宋臣等等。此外,中国历史有个规律性现象,但凡权臣当政,宦官很难专权。南宋时期权臣不仅数量多,而且执政久。其中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这四大权臣更是人所熟知。这些权臣虽然大多声名狼藉,但他们对...……更多
...准,武则天龙颜大怒,把他打了一顿,赶出宫外。另一个宦官高延福看力士可怜,就将其收为养子,改姓高。高延福跟武三思关系非常好,经常派高力士去武三思家跑腿办事。如此过了一年多时间,在武三思运作下,高力士再次...……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渑池会盟中,蔺相如间接害死了哪位伟人
历史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处处会出现意外。历史之所以有趣,是因为我们拨开历史的云雾看清一件事实时会充满喜悦。战国作为中国历史上战争最多
2024-06-06 10:31:00
魏国的霸权是如何一步步陨灭的
魏国的领土可分为河东、河西、河内、河外四大块。如下图,黄河以东,涵括蒲阪、岸门、安邑、绛、曲沃、屈、蒲等城在内的区域为河东
2024-06-06 11:44:00
春秋战国总人口没多少,为何一打仗就是几十万军 队
人口是社会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来说,人口代表着更多的机遇,更多的生产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会和社会其他需求相碰撞
2024-06-06 14:50:00
司马懿能篡权成功,全靠什么绝招
司马懿能成功篡夺曹魏政权,有很多原因。比如,曹魏皇帝大多短命,曹家人才断层等。但司马懿出色的表演能力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24-06-06 21:12:00
魏蜀吴三国,为何说曹操得天下之八成
凡事就怕数字,因为数字一出来,那些文学虚构夸张的手段就不好使了。咱先按当时的人口户籍数字来看,蜀汉只有二十八万户,而东吴有五十二万户
2024-06-06 21:21:00
聊聊后三国时代六大军事统帅
后三国时代,指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去世后的三国历史。这段历史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是英雄人物也出了不少。如邓艾、姜维
2024-06-06 21:23:00
聊聊曹操的“组织部长”荀彧
“操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彧筹焉,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后汉书·列传·郑孔荀列传》有历史学家曾提出
2024-06-06 21:24:00
是谁使本会称霸天下的项羽走上自刎这条路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面对着身边仅留下的一人爱妃虞姬
2024-06-06 21:25:00
张飞因醉酒失误,导致嫂嫂名节不保,刘备说了啥
提起桃园三结义,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里面的三位主人公刘备、关羽、张飞,后来也成为了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兄弟。宽厚善良的刘备
2024-06-06 21:25:00
谁屡战屡败,曹操对他不仅不惩罚,还很重用他
“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曹操此一话出自《三国志张郃传》中,身为五子良将的张郃在后人的眼中
2024-06-06 21:26:00
为何说孙策没有遇害,可能会改变整个三国的历史
建安五年,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的孙策在狩猎途中不幸被刺客所伤,回去后不久便离世了。年仅26岁,可谓英年早逝。若是孙策没有遇害
2024-06-06 21:27:00
刘备一言害死吕布,另一言导致一枭雄家破人亡
民间有很多关于刘备的歇后语,比如“刘备里江山——哭出来的”,“刘备哭荆州——一哭就有计”等等。由此可见刘皇叔眼泪的杀伤力
2024-06-06 21:28:00
三国时期,有没有一个人同时见过曹操、刘备和孙权呢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这战乱时期,天下名士们都各为其主。曹操、刘备和孙权各自坐拥于自己的地盘,三方互相明争暗斗,也成全了他们手底下的谋士和名将们的星耀名气
2024-06-06 21:29:00
聊聊曹魏五子良将之殇
三国演义中,蜀汉有五虎上将三贤相,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四英将十二虎臣。中国历史一直有三五十二之说,所以关于三五的典故应算最多的
2024-06-06 21:30:00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他做的3件扎心事
一身虎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赵云在《三国演义》中可谓出尽了风头,长坂坡上七进七出,斩杀曹操50员大将;甘露寺上拔剑而立
2024-06-06 2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