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辅国:从马厩奴仆到唐朝宰相的崛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5 15:51: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辅国:从马厩奴仆到唐朝宰相的崛起

《玄宗幸蜀图》局部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这个年份在大唐历史上,十分特殊。

这一年,大唐的太上皇玄宗李隆基驾崩,而现任皇帝唐肃宗李亨的身体情况也不容乐观,估计是没有几天活头了。

一个是缔造了全唐盛世的帝王,人生的最后阶段,他所拥有的是懊悔,懊悔多年心血功亏一篑,感叹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出爱情BE美学。

另外一个,是在安史之乱中涌现出来的君王,都说时势造英雄,可李亨的一生却略微有些悲情,他平生致力于收复两京,平定叛乱,恢复盛唐往昔的光景,可最终也只能是壮志难酬。

肃宗呢,没立过太子,所以他要是死了,最符合法理制度的接班人,就是他的长子李豫。

但是问题是,李豫他并不是肃宗当时的正牌皇后张氏的亲儿子。

未来的皇帝不是自己的亲儿子,那就等于不是自己人,不是自己人,以后自己还能保住现在的地位吗?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张皇后决定,拉拢肃宗的另外一个儿子越王李系入宫,在废黜李豫的前提下,拥戴李系称帝。

李系,当然也不是张皇后亲生的,但是总归来说关系要比跟李豫好点,而且如果李系能登基,那么张皇后就有扶立之功,有扶立之功,还愁以后没有权势么?

这个计划确定之后,张皇后立刻就写下了一封矫诏,要求李系火速入宫。

李辅国:从马厩奴仆到唐朝宰相的崛起

(李系)

为什么说是矫诏呢?因为老皇帝身死前后这个节骨眼儿上,那是权力真空期,最怕节外生枝,事关皇位传承,你越王没有皇帝的旨意,你凭什么进宫?你怎么敢进宫?张皇后让你来你就来?再说张皇后也没有权限让你来啊,所以她的这个旨意,就只能是矫诏。

张皇后这边和越王李系谋划着搞个兵变,但是没成想,她的一系列举动,早就被宫里的俩宦官给知道了,这俩宦官,一个叫做李辅国,一个叫做程元振。

李辅国,字静忠,北京平谷区人,是李亨的心腹侍从。

程元振,字元振,陕西三原县人,电影《长安三万里》一开头有一个持节的监军,跑去边关找高适问李白的一些情况,这个人的原型,就是程元振。

李程二人都是李亨的亲信,他们一听张皇后要来阴的,当时就坐不住了,干脆在宫里直接派兵,抢先一步把张皇后和闻矫诏而来的李系给软禁了。

你看,如果没有李程二人的出力,这个李豫他还不一定能当得上这个皇帝。

程元振这个人我们先不说,我们主要讲一讲,这个李辅国。

李辅国,没入宫之前,他在外头的大户人家里给人家养马,大唐天宝年间入宫,也就是唐玄宗在位的时候,那个时候,李辅国初来乍到,跟着玄宗最信任的宦官高力士后边打打下手。

高力士主要侍奉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而李辅国主要侍奉的是当时仍是太子的肃宗李亨。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可以说是天下大乱,人心惶惶,玄宗弃长安而逃蜀中,玄宗在前边跑,而李亨则负责在后边断后。

李辅国:从马厩奴仆到唐朝宰相的崛起

(安史之乱)

李辅国这个人,他没进宫的时候,虽然只是马厩里的奴仆,但是他这个人读书识字,有点文化,只不过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那样的情操,自然也就没有如杨素那样的大官来赏识他。

逃亡队伍一前一后的在路上这么走着,李辅国可就跟李亨说了,说太子要不咱别走了,到了四川日子还不定怎么样呢,而现在正是好时机,咱们留下来抗击叛军,说不定情况还能有好转。

李亨一听,可就和玄宗分了兵了,玄宗入蜀,而李亨则去到了宁夏的灵武,到灵武之后李亨一看差不多了,很快称帝,生米煮成爆米花,邀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唐肃宗李亨这个人,他的性格稍微有点懦弱,不太独断,李辅国当初建议他分兵,后来又劝过他赶紧称帝,所以他对这个宦官是比较信任的,李辅国不是字静忠么,其实他本来就叫做李静忠,辅国二字就是李亨封赏给他的。

后来,李亨把李隆基接回了长安,但无论是李亨还是李辅国,他们都很担心玄宗有天再复位,所以李辅国就成了李亨严密监视父亲的工具。

李辅国的职务升的很快,加开府仪同三司,还封了郕国公,这就算是成为了唐朝历史上封王拜相的宦官第一人。

而且,李辅国自己还成立了一个叫做“察事厅子”的机构,他连挂名带实干,而这个机构的主要功能,就是监察百官,就相当于是唐朝的锦衣卫或者东厂。

李辅国这人,对玄宗可是够狠的。

李辅国:从马厩奴仆到唐朝宰相的崛起

(唐玄宗晚年)

唐玄宗喜欢养马,李辅国不许了,原来玄宗养了三百多匹马,他砍掉大半,只留下十匹,又把玄宗的吃穿用度大幅度节俭缩水,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仆人来伺候他,就连对玄宗最为忠心的高力士,李辅国也把他给调走了。

我们要知道,玄宗再失势,那他也是太上皇,李辅国敢对太上皇的生活这样指手画脚,你可见他权势大到了什么地步。

李辅国不仅敢管选玄宗,有几次肃宗自己心里也觉得不是滋味,想要去探望玄宗,李辅国也从中作梗,不许他们父子相见。

类似于这种,其实还是小事儿,真正的问题是,李辅国对朝政几乎也实现了全盘的垄断,朝廷里发生的事情,李辅国先参与,大臣们递上来的奏疏,李辅国先处理,甚至就连地方上的节度使,很多也都是李辅国亲自委派的。

权宦嚣张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也不能说肃宗无能,因为那个时候安史之乱尚未结束,皇帝的绝大部分经历都放到了平定叛乱上,宦官和其它势力相互坐大倾轧的局面,皇帝看在眼里,但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一个皇帝,不仅是因为他成为了皇帝,他在封建礼法和制度上成为了皇帝,他就是皇帝,一个皇帝能够成为皇帝,是因为官僚阶级们认可他,愿意服务于他,所以他才是皇帝。

而且,李辅国之所以能得势,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肃宗的亲信,更因为他和肃宗的皇后张氏来往密切,他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外戚势力的支持。

但是在肃宗病逝之际,张皇后和李辅国的意见出现了矛盾。

新皇将立,老皇帝的班底们当然都希望自己据有拥立皇帝的首功,如果他们所拥立的君王是一致的,那么他们兴许还能合作,可是问题是,张皇后主张拥立越王李系,而李辅国更看好李豫。

李辅国:从马厩奴仆到唐朝宰相的崛起

(张皇后)

政治场上没有永远的对手,那自然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李辅国先发制人,在宫里以武力手段软禁了张皇后和李系,顺利的扶持李豫登基,李豫,也就是唐朝的第九位皇帝,我们叫做唐代宗。

在李辅国看来,如果不是自己帮忙,李豫必败无疑,所以李豫能当皇帝,应该感谢他,因此他还曾对李豫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李辅国有意无意的暗示李豫,你只要老老实实的在宫里做好你的皇帝,享受你的至尊生活就可以了,国家的朝政职务,由我来帮你处理。

在如今看来,天下不会是某个封建朝代的,更不属于皇帝个人,天下应该是天下人的天下。

可如果切实的从封建历史出发,那个时候的天下,当然属于李唐,是皇帝李豫的天下,哪儿有说一个宦官跟皇帝说你待着吧,有事情我来处理?这完全是一种僭越的言论,甚至是罪不容诛的。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彻底平定,就是在李豫的时代里,所以李豫当然不是昏君,他听到李辅国的这种言论之后相当窝火,因为他意识到,这个看似对李唐皇室忠诚的皇家奴仆,其实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但是奇怪的是,虽然李豫恨不得杀李辅国而后快,可皇帝面儿上却对李辅国的恩宠更加隆重。

李辅国要钱,给钱,李辅国讨赏,给赏,皇帝不仅把李辅国封为了司空兼职中书令,让他尽数掌握国家大权,甚至还亲切的称呼他为“尚父”。

李辅国:从马厩奴仆到唐朝宰相的崛起

(李辅国)

朋友们,中国历史上的上一个尚父是谁?是东汉末年的董卓,你可见皇帝对李辅国优待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就这样,在皇帝的百般礼遇,加封,推崇之后,李辅国飘了。

他不是权臣,更不是武将,所以他就算是权力再大,他也做不了皇帝,所以李辅国一生之中最高的政治追求,就是能倚仗天家的威仪,把自己地位提高到无以复加的位置。

李辅国是个聪明人,他在政坛中步步为营,从玄宗的时代到如今的代宗,他很小心,很敏感,你想要对付他,那不容易,一个没弄好,就容易打草惊蛇。

但是现在,权力的长期把持和环境中的天敌缺失,让李辅国渐渐的被麻痹了。

而李豫,他所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在李辅国目空一切,不知所以的时候,李豫暗自操作,不仅争取到了另外一位宦官,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位程元振的支持,还暗中调节官职结构,把李辅国的党羽和框架进行了解构式的破坏,什么意思呢,就是看似给李辅国一堆官儿做,但是实际上都是虚衔,是荣誉职称,真正的要害职务,比如军权等,都已经被李豫渗透成了自己人。

更加让人啧啧称奇的是,皇帝把这一切都完成之后,李辅国就死了。

当然,是非正常死亡,史书记载,他是被李豫派出的刺客杀害的。

初登帝位的李豫,他的政治经验是不足的,他的权力背书是浅薄的,面对势力盘根错节且根深蒂固的李辅国,他没有任何办法。

他只能忍,他只能打碎了自己的牙,然后拌着血吞下去。

李辅国:从马厩奴仆到唐朝宰相的崛起

(李豫)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辅国大权尽丧,虽然他自己仍然不自知已经失去了和李豫在权力场上掰手腕的资格,但李豫已经没有兴趣再跟他进行权力的博弈了。

因为在皇帝的眼里,李辅国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只无足轻重,随便就可踩死的蚂蚁。

这个有唐一代的首位权宦所倒台的过程,就以这么一种云淡风轻的形式,被呈现了出来。

《道德经》中说: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年轻的大唐帝王李豫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可以把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欧阳修写《新唐书》的时候,评价李豫“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在作者看来,这个评价其实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低。

因为,以李豫之心术权谋,他本能成为上才,只可以所困生平,也如他父亲肃宗一样,终究难以施展。

个人的命运在王朝的兴衰面前不值一提,而王朝的兴衰在宏大历史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安史之乱的战火平息而去,李豫心心念念的第二个盛唐,将不会重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唐权宦李辅国:从马厩小宦到宰相的崛起
...陋,从小就被阉割了,但是直到40多岁都还只是一个看管马厩的小宦官,但是他为人聪明伶俐,在马厩做事从无纰漏,又讨得上级领导王鉷的赏识,推荐到了东宫当差。在太子府邸,李静忠终于能
2023-10-31 08:18:00
...)时,发生了动乱,当时吐蕃使者没有东西吃,于是拦住宰相杨国忠要东西吃,禁军士兵突然喊道“杨国忠与胡人谋反”,随后士兵用箭射死了杨国忠,并将其肢解,把他的头颅挂在西门外示众。士
2024-07-18 21:48:00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李亨本就是太子,为何还要自己称帝?
...嘘不已。李瑛死后,太子之位空悬,当时的宠妃武惠妃与宰相李林甫极力向唐玄宗推荐立寿王李瑁为太子。但唐玄宗却另有想法,想立年长且“仁孝恭谨”的李亨为太子。双方争执不下,此事整整搁
2022-12-27 21:05:00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太子李亨,唐玄宗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太子集团与宰相集团一直在暗中较劲,太子李亨与刑部尚书韦坚、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私下聚合,结果被李林甫上报给唐玄宗,说李亨私下联络边将,图
2024-07-15 20:46:00
揭秘唐朝宰相李泌:被称为神仙宰相,有神童之称
...引来杀身之祸。在隋朝,有这样一位谋臣,他被称为神仙宰相,一生追随圣山,病逝以后被德宗追赠为太子太傅。 唐朝中期政治家李泌这位神仙宰相就是唐朝中期的李泌。李泌,是北周太师的六
2024-03-25 14:40:00
唐玄宗得力助手高力士的功绩
...的辅佐下,李隆基击溃太平一党,成功诛杀好几位反叛的宰相,稳固了唐玄宗的皇位,因而高力士被破格提拔,授予银青光禄大夫,任内侍省同正员。高力士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做的贡献1,成为皇
2023-10-04 16:22:00
李辅国有多厉害?欺压玄宗,架空肃宗,开启唐朝宦官乱政的先河
...李隆基才有了实实在在的体会。故而,当他凝视着空荡的马厩之际,内心既满怀悲伤,又深感失落,最终无奈地向高力士言道:“吾儿为李辅国所蒙骗,难以尽孝矣。”在另一侧,李辅国夺取了李隆
2024-08-25 11:03:00
...是一起针对唐玄宗的有预谋的“政变”,唐玄宗最忠实的奴仆陈玄礼就是参与者之一。按照史书记载,由于出逃仓促,唐玄宗一行并未带够充足的粮食,加上沿途负责供应的官员们集体逃散,以至于
2024-10-09 12:51:00
从养马太监到宰相的李辅国,唐明皇都要看他脸色
...朝有一丑陋的太监,以残缺之身也曾位极人臣,逆袭当上宰相,连皇帝要称其“尚父”,唐明皇要看他脸色。那么这名太监又是谁?干了什么事,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一一道来。原来他
2023-09-18 05: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