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忽必烈有机会让元朝改天换命,却没能成功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内部的这种争斗。忽必烈改天换命的机会,出现在他立太子的时候。由于忽必烈网罗了一大批汉人知识分子,这些汉人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不断对蒙古朝廷进行改造,因此,忽必烈的政权,汉化程...……更多
真金不死,根本轮不到朱元璋建立明朝
...元二十一年)十月通过和礼霍孙奏请开设科举,不过没有成功。总之,真金是元朝皇室中受儒家思想最深的一位,后代元朝帝王难以望其项背(这里的\"儒化\"和\"汉化\"有所区别,论汉化程度当以元文宗为翘楚,但其儒化程度明显...……更多
忽必烈选择嫡长子制建储,为什么又和太子产生矛盾?
...到这一点,所以他不会继续采用草原上使用过的那种并不成功的推举制。 不采用推举制,最好的办法就是上任大汗指定制。但是,上任大汗指定制在蒙古大背景下,依然很难得到保证。因为大汗一死,别人就可能破坏。成吉思...……更多
皇长孙甘麻剌获得忽必烈喜爱,为何没有获得皇位?
...然而他一直又没有明确做出一个决定,感觉似乎甘麻剌有机会,铁穆尔也有机会。而忽必烈又特别肥胖,身体特别不好,不久后,他就突然去世了。也就是说,他没有确立皇位继承人就匆匆离去了。忽必烈的这种情况,和他的哥...……更多
...利。由于忽必烈时代的反反复复,元朝错过了汉化的最佳机会。试想一下,如果在末期没有发生奏章事件,那或许真金不会郁郁而死。真金不死,那必然继承皇位,最终带领元朝深入汉化。可真金一死,蒙古的汉化就只能原地踏...……更多
元成宗的铁血柔情:一位不识汉字的蒙古皇帝如何开启元朝‘文治’
...人皇帝的标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铁穆耳的父亲太子真金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熟读经书,对汉人十分同情,经常包庇他们。一次,忽必烈派真金太子北巡上都,宰相阿合马恰好也在此地,被刺杀身亡。有人告密,说太子真金...……更多
为何元朝的寿命只有短短的98年
...是忽必烈,忽必烈还是倡导实行汉化的,对于他的嫡长子真金太子的培养,也是希望他们实行汉法图大治。那么这样的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明明统治者不反对汉化啊。别急,听我接着往下说。历史就是元朝的第二个皇帝不...……更多
班超:历史上的英雄,只带三人灭一国
...左侯兜题为王。闻得此讯,班超脑海中立刻闪过两个字:机会!什么机会?扩大战果的机会。原来,在西域当中,南道诸国尚能以大流沙为屏障,对北匈奴虚与委蛇,而北道诸国则根本无法逃脱北匈奴长鞭之外,比如说龟兹国的...……更多
为什么说忽必烈并非极力追求汉化,而是对汉化保持警惕?
...忽必烈对汉化保持高度警惕的地方,还在于他和他的太子真金之间发生的矛盾。由于忽必烈从小就给他选定的接班人真金选择了汉人当老师,因此,真金算得上是汉化程度非常彻底的人。而他的高度汉化,事实上也与忽必烈发生...……更多
元裕宗真金是汉儒们教出来的理想仁君,却英年早逝
...期望全盘落空;同时,大元帝国也失去了第一次大变革的机会。01,宗王忽必烈之子元裕宗文惠明孝皇帝真金(1243-1285),或曰珍戬,蒙古名为青吉木,是元世祖薛禅皇帝忽必烈的嫡子,母昭睿顺圣皇后弘吉剌察必。真金生于乃...……更多
...下诏推行科举制;1275年,开始颁布贡举条例。根据太子真金的推行的令旨,科举制分设蒙古和汉人两个进士科,但没有执行下去。1284年,和礼霍孙再次请求开科举,但依然没有得到实行。不过太子真金等制定的科举方式却成为...……更多
元朝不到百年就灭亡:皇位争夺与内乱频发
...是太过年幼。和世被废黜后,心中恨毒,日夜等待复仇的机会。三年后,15岁的和世终于找到机会,联合一些武将发动政变,试图夺回皇位。然而,武宗早有防备,很快就将政变镇压下去。和世被迫从此隐姓埋名,逃入深山,生...……更多
五胡乱华下的汉人复兴:坚韧与文化的力量
...了西晋王朝的实力,为生活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崛起创造了机会。五胡乱华的始末可以追溯到氐族和匈奴族的活动。在公元304年冬天,氐族的难民领袖李雄占领成都,自封为“成都王”,建立了成汉。与此同时,匈奴贵族刘渊在离...……更多
...举措都导致国力空虚,政治日趋黑暗。但他在位时,元军成功地击败了海都、笃哇的侵扰,迫使察合台和窝阔台两兀鲁思的统治者息兵请和,重振大汗在西方诸汗国中的宗主地位,基本上结束了西面延续四十多年的皇室内争。大...……更多
元朝国祚不到100年,皇帝却有10多人
...外, 家族内斗不断也是主因之一。忽必烈驾崩后,太子真金也早已过世,真金的长子与三子展开争夺皇位大战,最终由三子元成宗登基,并追封父亲真金,等成宗驾崩后又展开新一轮内斗,由真金次子的儿子元武宗即位,武宗...……更多
储君斩一汉族文官,皇帝得知后竟直接处死储君
...古代改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历史上的改革鲜有成功者,而且改革家也鲜有善终。但是有一次改革却成功了,这次改革就是魏(386-534)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所谓汉化改革,是因为孝文帝是鲜卑人,他发现汉文化的优越...……更多
在清朝,官员几岁能升正一品
...要先做协办大学士,个部尚书等等,经过一系列晋升才有机会。不过这些都是针对汉人来讲,对于满族的皇亲国戚,全凭皇帝一句话的事情。清朝大学士设定概况清朝内阁沿袭明朝,设立内三院,即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各...……更多
忽必烈庶子无资格即位,所以铁穆耳继承了大统
...甘麻剌又被调到云南镇守,此后又去了漠北。总之没什么机会入朝。由此可见,因为受到儿媳妇的影响,忽必烈也不太愿意把大位传给自己的长孙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早逝。太子真金去世以后,忽必烈并没有打算让他的大孙...……更多
谁为了向汉人靠拢,不惜处死了太子
...姓(拓跋)为汉姓(元),甚至不惜处死了带头反抗的亲儿子(太子拓跋恂)。但是孝文帝从迁都洛阳仅41年后,北魏就灭亡了,而这与他一系列激烈的汉化改革有着直接关系。西晋末年,由八王之乱引发的五胡乱华,鲜卑族也在混乱中...……更多
冉闵的铁腕统治与对胡人的报复
...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意思是说,努力吧小伙子,成功了,以后我会立你为太子的。谁知道石遵说完这句话,回头就忘了,最终立他的亲侄儿石衍为太子。公元349年,冉闵在平棘以一万的汉军歼灭后赵(羯族)军十万,干...……更多
燕国史诗:从慕容氏到冯氏兄弟的权力角逐
...致朝中动荡。这时的冯跋,作为中卫将军,敏锐地意识到机会的来临,与大臣慕容云联手,成功刺杀了慕容熙,为慕容云登基提供了支持。慕容云在位时,与冯跋反目成仇,最终导致慕容云全家灭门,为冯跋的登基铺平了道路。...……更多
康熙朝三位的汉人名臣,他们都得善终了吗?
...叛乱地区联成一片,迅速压缩对清军的包围圈;如果此举成功,则对满清是极大的威胁。但是王辅臣能力极强,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进兵,他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免对清军围困毫无惧色,目...……更多
冉闵到底是武悼天王,还是网庙十哲?
...现代网络极具争议性的古代人物。有人说他不输岳飞、郑成功等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族入侵的优秀代表;也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暴君、屠夫,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一个名气稍微大了一些的普通君主。正是因为冉闵身上这种...……更多
聊聊商鞅变法及其成效
...:公元前338年,太子继位,是为秦惠王,太子的师傅借此机会污蔑商鞅谋反。商鞅只好逃亡,据说逃到一个叫下关的地方,要住宿,店主人说没有官方的凭令,也就是类似今天的身份证,不允许住宿,后来有人说商鞅作法自毙,...……更多
...付这支起义军,石虎重用羌人和氐人去镇压,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是却导致羌氐集团崛起,更难应对。二,冉闵出台“杀羯令”这时候,中原的“乞活军”活跃起来。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并州的百姓在司马腾的带领下逃亡冀州...……更多
北魏王朝立皇后不立结发妻,原来与金人有关
...就不立结发妻为皇后,而是让皇帝的妃子们手铸金人,谁成功了谁就是皇后。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时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公元386年四月,拓跋珪改称魏王。...……更多
南明与东晋、南宋为何就是撑不过百年之久呢
...族自信。原因五,清军迅速南下,没有给南明政权稳定的机会。清军从入关到消灭南京的福王政权,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而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南明的政权还没有足够稳固。而东晋与南宋却不同,东晋时期,北方长期分裂、互...……更多
北周一个荒唐皇帝,由于沉迷酒色22岁去世
...己亲政。后来宇文邕在掌握权力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设立太子,防止再有一些权臣乱政,他知道能守住江山是非常的困难,所以他对太子的要求非常的严格,经常派人去观察太子的品行,但是他在当权后的第六年,就因为得病死...……更多
班超如何凭一己之力,再通西域
...公开表明,对匈奴的反对。而于阗国王,则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肃清国内的匈奴势力,彻底掌握权力。所以,在班超斩杀了那个巫师,并且暴打丞相之后,于阗国王也同时下令,诛杀了国内的匈奴使臣。同时,宣布整个于阗国,...……更多
中国历史上直接传位给孙子的皇帝们
...无法证明建文帝确实死在了大火中,许多人都相信他已经成功逃出皇宫混入了民间,甚至朱棣后来都曾派人水陆并进搜寻其下落。不管是身死还是出逃,建文帝朱允炆的倒台都标志着我国古代从此再也没有爷爷驾崩后直接继承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