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忽必烈有机会让元朝改天换命,却没能成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3 19:18:00 来源:戏说三国

民间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灶鸡子爬碗盖,一代传一代。”这里的灶鸡子就是蟋蟀。农药没有大量使用的时候,野外的蟋蟀是非常多的。一到了秋天,天气变冷的时候,灶鸡子都会躲到人居住的地方,爬到碗盖上,躲在那儿乘凉。没人教它们这么做,但是它们却依然知道要这么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种家族文化传统,会在家庭里面得到传递。

咱们今天用这句话来说明蒙古帝国继位传统,还真的是恰到好处的。

忽必烈有机会让元朝改天换命,却没能成功

从成吉思汗开始,他就很担心大汗之位的传递问题,会影响到儿子们的团结以及国家的稳定。但是他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传递大汗之位的办法。他一死,蒙古帝国的政权就起了纷争。

当后人来研究成吉思汗死后,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复杂的争夺的时候,有过很多解释,比如说蒙古大汗的继承制度,有召开忽里台会议推选制、幼子守灶制、嫡长子继承制、老大汗遗诏制等等。出现这么多说法,其实也就说明,成吉思汗没有制定非常明确的大汗继承的规则。

没有明确的继承规则,争斗就不可避免。

这种争斗,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到脱列哥那,到贵由,到海迷失,到蒙哥,到忽必烈,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可以说,除了成吉思汗以外,没有一代蒙古宗王在继承大汗之位的时候,是顺理成章没有异议的。

不过,蒙古帝国大汗之位的传递,到忽必烈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极大的转机。可惜的是,忽必烈没有把握住这个转机,没有制定出有效的健壮的传递皇位的办法。因此,黄金家族大汗之位的传递,就变成了非常混乱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而最终元朝成为一个短命王朝,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内部的这种争斗。

忽必烈改天换命的机会,出现在他立太子的时候。

由于忽必烈网罗了一大批汉人知识分子,这些汉人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不断对蒙古朝廷进行改造,因此,忽必烈的政权,汉化程度是比较高的。

这些汉人大臣们纷纷建议忽必烈,皇位继承制度应该像汉人朝廷那样,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忽必烈听从了汉人大臣的建议,让自己的儿子真金当太子。真金不是长子,但他是嫡子中的长子。因此,忽必烈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做法,把真金封为太子,并且还建立了东宫,设立了内史府。

忽必烈还专门安排了姚枢等人,对真金太子进行完全的儒家和汉人文化思想的教育。这样一来,真金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表现出了一个汉人太子的做派。可以说,如果忽必烈去世,太子之位传递到真金身上的话,按照真金做事的风格,元朝一定会按照汉人朝廷的做法来运作,那样元朝真就是实现改天换命了。

忽必烈有机会让元朝改天换命,却没能成功

但是,这种好气象,却在后来发生了变故。

这个变故就是朝廷中出现了要求忽必烈禅位给真金太子的事情,这件事情其实是忽必烈和真金太子矛盾的总爆发。

有人可能不理解,真金太子本来对忽必烈是很恭顺的,忽必烈对真金太子也是很喜爱的,两人有什么矛盾呢?

这个矛盾,恰好是因为忽必烈和真金太子在治国理念上发生的了分歧。

忽必烈按照汉人的传统,确立真金为皇位继承人,改变了蒙元以来最高权位继承无序而混乱的状况。但是,忽必烈的这种改变是很不彻底的,他在执政过程中,却一直坚持蒙古旧有的传统,尤其是重用阿合马等大臣。这样一来,朝廷中就发生了理财派和汉法派的尖锐斗争。

围绕在忽必烈身边的主要是理财派,围绕在真金太子身边的主要是汉法派,因此,理财派和汉法派之间的斗争,也就造成了忽必烈和真金太子巨大的矛盾。

要求忽必烈禅位给真金太子这件事情,成了忽必烈和真金太子矛盾总爆发的导火线。忽必烈非常生气,处置了那些要求他禅位的大臣们,而真金太子也在惶恐中忧郁而死。

真金太子的死,也就意味着忽必烈将重新面临如何选继承人的问题。

或许是禅位事件,给忽必烈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真金太子死后,他一直迟迟没有确立新太子的人选。

当然了,他肯定不可能再在其他儿子中选择,只可能在真金太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中选择。但究竟选谁,忽必烈一直迟疑不决,一直没有下结论,也就一直没有选定人。

其实,要选继承人,本来是非常容易的。按照汉人的嫡长子制传统,真金太子死后,忽必烈就应该选他的嫡长孙甘麻剌。而且甘麻剌那时候的表现也极为优秀。一开始,忽必烈派他去北方管理北道诸王。他在那里,和北方诸王的关系搞得非常好,而且他对部下非常关爱,下雪天都不忍心让卫士们站在大帐外面,老百姓也很拥护他。当时忽必烈对他很看重,专门为他设置了内史府。设置内史府,其实就有一种让他当皇太孙的味道。

总之,一切都朝着忽必烈要把甘麻剌立为皇太孙的方向往前走。

忽必烈有机会让元朝改天换命,却没能成功

但是后来,忽必烈逐渐就转变了方向,他把甘麻剌又派去了西北,让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去管理北道诸王。

管理北道诸王,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北道诸王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阿里不哥集团里的人。他们当年都是支持阿里不哥的,后来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战争失败,他们自然受到了打击和歧视。因此,能够把北道诸王管理好,实际上也就确保了蒙古上下的团结。

忽必烈一开始派甘麻剌去管理北道诸王,后来又派铁穆耳去管理北道诸王,显然就表明,忽必烈的心思发生了改变,他不再想着把甘麻剌立为皇太孙,而是要把铁穆耳立为皇太孙。

这个转变是怎么形成的?是不是因为甘麻剌当时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呢?

其实并不是的。甘麻剌一直表现都比较优秀,但是由于忽必烈身边有很多人说甘麻剌的坏话,渐渐地,忽必烈也就喜欢铁穆耳,不再喜欢甘麻剌了。

总之,忽必烈之所以改变主意,想要立铁穆耳为继承人,一方面是他老年糊涂,耳根子软听了谗言。另一方面是他有限的汉化,使他没能坚决执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才会很随意改变主意。

忽必烈去世的时候,按照史料记载,并没有遗命要把皇位传给谁,因此,甘麻剌和铁穆耳都从远方赶回来,都想获得太子之位。后来,他们的母亲,真金太子妃出了一个主意,让两个人背诵忽必烈的祖训,谁背得最好,谁就最后获胜。

结果自然是铁穆耳背得滚瓜烂熟,而甘麻剌因为口吃,在顺畅程度上肯定比不上铁穆耳。实际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比赛本身就有一点阴谋的味道,真金太子妃知道甘麻剌口吃,再加上真金太子妃不喜欢甘麻剌,因此才制定了这么一个规则来故意害甘麻剌。

忽必烈对自己太子的打击,以及在太孙问题上的随意,使得嫡长子制被严重破坏。这种破坏,使得“灶鸡子爬碗盖,一代传一代”的争夺延续了下去,忽必烈没有逆天改命,最终元朝成了一个短命王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0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真金不死,根本轮不到朱元璋建立明朝
...元二十一年)十月通过和礼霍孙奏请开设科举,不过没有成功。总之,真金是元朝皇室中受儒家思想最深的一位,后代元朝帝王难以望其项背(这里的"儒化"和"汉化"有所区别,论汉化程度当以
2023-02-22 21:46:00
忽必烈选择嫡长子制建储,为什么又和太子产生矛盾?
...到这一点,所以他不会继续采用草原上使用过的那种并不成功的推举制。 不采用推举制,最好的办法就是上任大汗指定制。但是,上任大汗指定制在蒙古大背景下,依然很难得到保证。因为大汗
2023-05-04 11:46:00
...利。由于忽必烈时代的反反复复,元朝错过了汉化的最佳机会。试想一下,如果在末期没有发生奏章事件,那或许真金不会郁郁而死。真金不死,那必然继承皇位,最终带领元朝深入汉化。可真金一
2024-04-29 17:27:00
皇长孙甘麻剌获得忽必烈喜爱,为何没有获得皇位?
...然而他一直又没有明确做出一个决定,感觉似乎甘麻剌有机会,铁穆尔也有机会。而忽必烈又特别肥胖,身体特别不好,不久后,他就突然去世了。也就是说,他没有确立皇位继承人就匆匆离去了。
2023-05-18 09:16:00
元成宗的铁血柔情:一位不识汉字的蒙古皇帝如何开启元朝‘文治’
...人皇帝的标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铁穆耳的父亲太子真金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熟读经书,对汉人十分同情,经常包庇他们。一次,忽必烈派真金太子北巡上都,宰相阿合马恰好也在此地,被刺杀
2024-05-08 22:44:00
一口气看完元朝的世系,不到百年却有11个皇帝
...也埋下元朝内乱的雷元世祖建立元朝后,立自己的嫡长子真金为皇太子,但真金却英年早逝,没熬过吃嘛嘛香的忽必烈,于是忽必烈又立了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储,在忽必烈去世后顺利继位,在
2023-07-24 16:25:00
元朝为何迅速灭亡?元世祖埋下的祸根
...题都是忽必烈埋下的。当然元朝曾经有过一次转变命运的机会,就是忽必烈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孛儿只斤·真金继位。真金是忽必烈的嫡子,出身高贵、威望甚重,力压所有皇族成员,继位名正言顺
2023-06-11 10:16:00
为何元朝的寿命只有短短的98年
...是忽必烈,忽必烈还是倡导实行汉化的,对于他的嫡长子真金太子的培养,也是希望他们实行汉法图大治。那么这样的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明明统治者不反对汉化啊。别急,听我接着往下说。
2024-06-20 15:47:00
班超:历史上的英雄,只带三人灭一国
...左侯兜题为王。闻得此讯,班超脑海中立刻闪过两个字:机会!什么机会?扩大战果的机会。原来,在西域当中,南道诸国尚能以大流沙为屏障,对北匈奴虚与委蛇,而北道诸国则根本无法逃脱北匈
2023-11-28 15: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