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历史上的海盗第一人是谁,曾将福建流民送往台湾垦荒
郑芝龙生于公元1604年,这一年正好是万历三十二年。他的父亲叫郑绍祖,是福建石井的一个小官吏。石井是现在福建南安的一个小渔村,郑芝龙可以说是从小就是在海边长大的。史书上说他“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更多
三藩反清:社会各阶层的反清浪潮与局部联合抗清局面
...。当然,还有一支力量也是不可小视的。那就是由农民、流民组成的义军。三藩反清后,即有民间的抗清队伍与之联合。如耿精忠部与山民棚民相结合,率兵一万四千人入犯浙江。更为严重的是,这股反清力量还不仅仅局限于一...……更多
为何说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想做清朝藩属
...台湾的光辉业绩被载入史册,被尊为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一人生壮举被放大得尽人皆知,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郑成功是忠于明朝的,是因为不肯降服灭亡大明帝国的清政府,不肯剃发不肯易服,才跑到孤岛上以图恢复大明朝的英...……更多
国台办深夜下通牒,不到24小时,福建海警出手了,台当局作茧自缚
...中2人死亡。身亡的大陆籍人员为四川人和重庆人,其中一人是船长;生还的两人为四川与贵州人。多家台媒消息指出,事发时,台海巡部门“第九海巡队”在金门北碇东1.1海里海域执行巡逻任务,发现一艘大陆快艇“越界”撒...……更多
...自媒体创作,开启新的旅途。2023年3月,陈筱婷开设了“一人一狗游福州”视频号,带着她的宠物狗“老夫子”,化身福州“代言人”,开启福州非遗文化探秘之旅。清新活泼的风格加之信息量扎实,陈筱婷创作的视频一经发布...……更多
“斜杠”台青改造石厝发展乡村文创
...音乐人、乡建乡创导师等多重身份。2018年,陈柏菁只身一人来到大陆,追寻他的乡村文创梦想,如今他拥有集合两岸18位乡创人才的福人号召文创团队。过去六年间,他在平潭东庠岛孝北村、宁德福安市潭头镇的南岩村参与乡村...……更多
鳌峰书院:东南第一学府
...清代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的高材生有“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筹台宗匠”的蓝鼎元、“道光四子”之一的诗人张际亮等。诸学并举福建省是朱子理学的故乡,理学传统浓郁,在清初更是得到发扬,鳌峰书院成为汇...……更多
德国代表团窜台,台当局“盛情接待”,解放军演习警告
...的党派。据悉,德国自民党在2021年德国联邦大选期间,曾将“一中原则”从竞选纲领中删除。台湾外事部门称,德国自民党已经通过一项提案,将在下一次德国大选中加入“阻止中国大陆对台动武威胁”的竞选承诺,而“反华...……更多
台湾地震致福建铁路大面积晚点 目前陆续恢复运输秩序
...4月3日电(记者 龙敏)4月3日,受台湾地震影响封锁运行的福建省内和江西部分铁路线路,经铁路部门安全检查后,已于11时许陆续恢复运行。4月3日,旅客在福州火车站排队办理退票。当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福建多...……更多
台湾籍“新金祥龍”轮福建漳州完成维修 今恢复航运
...电 (孙成成)29日,厦金航线中国台湾籍“新金祥龍”轮在福建漳州龙海区的国安船厂办结出入境手续顺利出境,继续为厦金客运航线提供服务。3月29日,厦金航线中国台湾籍“新金祥龍”轮在福建漳州龙海区办结出入境手续顺利...……更多
乘着海峡的风追逐电影梦
...。 在电影大师班上,被誉为“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的国际策展人、影评人、制片人马可·穆勒打开了青年影像创作的多维世界。在他看来,学电影最重要的是多看电影,通过另外一个人的眼睛去看世界。在影视产业...……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福州4月1日电 (叶秋云)福建中医药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陈凌琦1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今年该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等16个专业面向台湾进行招生。作为大陆最早招收台湾本科学生、...……更多
“让两岸亲情割不断,不再区分你和我”!福建这位县长深受触动
...转自:人民网叶青卿 兰志飞 实习生张文静1月23日上午,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福州开幕,会期五天。期间,福建省人大代表、古田县人民政府县长许锋做客人民网福建演播室,接受人民网专访。主持人:23日上午,福建...……更多
厦金海域常态化执法巡查之前,王毅这样说……
...2月18日),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是如何表示的?“福建海警局将加强海上执法力量,在厦金海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进一步维护有关海域作业秩序,维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海警社交媒体截屏这句话,什么意...……更多
...长邱国雄在2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当日,“情系福建 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在福建福州启幕,来自两岸的百余名文化界人士参加开幕式活动。多位与会人士表示,两岸茶文化同根同源,应以茶为载体热络两岸文...……更多
福建博物院展出400余件闽台艺术作品
...国家博物馆南2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共展出400余件闽台艺术作品,从戏曲、文学、书法、美术等方面诠释了“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展览将开放至4月9日...……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常斌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更多
...新闻网中新网莆田11月9日电 (记者 闫旭)第五届海丝佛教福建论坛暨福建佛学院创办四十周年活动9日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启幕。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佛教学院代表,以及千余名福建佛学院校友齐聚广化寺,共同举行...……更多
福建漳州边检创新服务 助力台胞台企顺畅通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漳州4月18日电 (李福钦)福建漳州边检站18日披露,2024年一季度共验放往来中国台湾船舶181艘次,船员1635人次,较去年同期96艘次,船员1234人次,分别增长88.5%和32.5%。图为中国台湾籍客船“金瑞龍”...……更多
福建泉州办海峡两岸农特产品年货节 台胞盼交流
...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月13日,海峡两岸农特产品年货节在福建泉州安溪县举办。黄东华 摄中新网泉州1月13日电 (记者 孙虹)海峡两岸农特产品年货节暨泉台茶产业交流对接会13日在福建泉州安溪县举办。临近春节,展会现场年味...……更多
唱响闽南歌 打造音乐文化品牌
...闽南语歌王诞生,是来自新加坡赛区的林健辉,来自中国福建赛区的黄桂恒和来自中国台湾赛区的苏金羚分获亚军和季军。现场还颁发2023世界闽南语歌曲“十大金曲奖”等。“2023世界闽南语金曲盛典”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更多
...大陆的发展前景,林秀莹、尤碧云两夫妻从台湾花莲来到福建建宁,从事农业种植。他们通过引进台湾种植技术,带领当地村民一起增收致富。日前,记者在福建建宁约访了这对台湾夫妻。【解说】林秀莹祖籍福建南靖,出生在...……更多
...力不懈,促成并积极参与闽台民间的交流、融合。”列席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台湾青年、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量弘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随着两岸同胞的交流往来越来越便捷,闽台合作也...……更多
第八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论坛在福州开幕
... (叶艺琳)为期三天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论坛1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300余名来自海峡两岸、东南亚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园长老师以及教育行政人员围绕“儿童友好携手未来”这一主题进行交流研讨。福建省人民政府...……更多
文脉传千年 书院连两岸——第七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南平开幕
...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南平考亭书院开幕。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肖长培,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湫,南平市政协副主席杨志平,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文明办...……更多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福州10月24日电(记者刘畅)“情系福建 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24日在福州拉开帷幕。未来一周里,两岸百余名文化、旅游、传媒业界人士将参访福州、南平、龙岩、泉州等地,以茶为媒开展寻...……更多
...以严复学术研究为纽带,增进两岸心灵契合和文化认同。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在大会上表示,我们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共同缅怀严复的历史功绩,进一步学习和弘扬严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的精神品...……更多
...联合总会约200人团组,在总会理事长吴光辉的带领下,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三平寺和候山宫、东山关帝庙、云霄开漳圣王博物馆和凤燕堂、漳浦慈后宫开展参香活动。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
...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福建震感明显。地震发生时,正值学生到校高峰,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二幼儿园、晋江市东石英才幼儿园、泉州台商投资区洛江中学和洛秀幼儿园等学校,也上演了“...……更多
台湾地震造成福建沿海部分列车停运或晚点
...车站滞留的旅客。当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福建多地有强烈震感,且持续时间久。受地震影响,福建沿海部分列车停运或晚点。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不要短时间内集中到各火车站窗口办理退票和候乘,可通过123...……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