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棣攻破南京后,为何强制让方孝孺草拟诏书?
...棣,选择继续为新皇帝效力。此前,朱允炆执政时,旧臣方孝孺为人庄严明礼节。朱元璋在世时也极为重用他,方孝孺曾多次犯错,而朱元璋对他都法外开恩。后来燕王朱棣起兵,朝廷征讨的诏书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当时他在建...……更多
方孝孺:明朝的忠臣与学者,十族被灭的悲剧人物
方孝孺被永乐大帝灭了十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惨案。方孝孺就算冒犯了皇帝,也不至于被灭十族,因古代最高刑罚为灭九族,那么这十族从何说起呢?先说九族,简单点说就是罪犯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父亲的兄弟...……更多
中国历史上被诛十族的人
...要策划者,也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姚广孝曾嘱托朱棣:方孝孺必不降,万万不能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没了。朱棣进入南京后召见方孝孺,希望他能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一身孝衣哭着进入朝堂,朱棣劝他...……更多
方孝孺被诛十族到底是真是的还是杜撰出来呢
...文帝的旧臣进行了大肆的清洗,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朱棣诛方孝孺十族的事了,这件历史上流传度超广的事件,究竟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呢?在解释这个事件之前,我们先得了解一下方孝孺在建文帝一朝的地位。方孝孺自幼就是神...……更多
方孝孺灭十族究竟是愚忠还是大义
方孝孺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不可谓不惨。他究竟是为什么被诛灭十族的?他的死究竟有没有意义呢?他究竟是愚忠还是大义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一看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从朱棣篡位说起,公元1402年...……更多
朱棣攻进南京,杀了建文帝哪些忠臣?
...一名改成第三名,状元变成了探花。除了齐泰和黄子澄,方孝孺也非常惨,方孝孺被朱棣灭了十族,当时,朱棣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宁死不写,大骂朱棣篡位,朱棣大怒,下令族灭方孝孺九族,方孝孺说,你就是灭我...……更多
...棣是个暴君是没有疑问的。证明朱棣是暴君的,还有他杀方孝孺的事件。方孝孺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凌迟处死,还诛灭了人家十族,共计873人。人家不为你起草诏书,最多囚禁他就行,一...……更多
揭秘方孝孺之死:真相背后的争议
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说法实际上是后来的文人杜撰的,因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方孝孺都注定会遭到处决。靖难之役爆发时,朱棣攻占南京城,大量建文帝时期的臣子遭到杀害,其中包括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三位亲信:齐泰、黄...……更多
朱元璋和明朝初年的三大惨案
...件是朱棣做的;来看看这三大惨案究竟有多惨吧:TOP、3方孝孺案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1398年,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遵照朱元璋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更多
方孝孺拒向朱棣投降被灭十族
...要泄私愤、清除旧势力。朱棣即位后,曾令朱允炆的爱臣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偏偏方孝孺忠于旧主,一口回绝了。朱棣威胁他:“难道你就不怕被诛九族吗?”方孝孺伸长脖子回答:“灭我十族,又有何惧!”接着在纸上写下...……更多
朱棣为什么要水淹济南城?
...,恰恰说明他脆弱的那一面,因为铁铉戳中了这一点。而方孝孺也是如此。车裂方孝孺1402年,靖难胜利,朱棣身穿龙袍,志得意满地坐在宝座上,下面是一片祝贺声。他满心期待方孝孺帮他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名望高,又是建...……更多
古代的腰斩有多痛苦
...康之役”。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登基,他找来了儒学大师方孝孺,想让他起草诏书来告知天下。方孝孺在朝廷上痛哭着,作为建文帝的大臣,他不但不愿意写诏书,还质问朱棣。朱棣呵斥:“你难道不怕我诛杀你九族?”方孝孺...……更多
他是历史上结局最惨的忠臣,为国尽忠终成悲惨结局
...的人。然而说到历史上结局最惨的忠臣,不得不说的就是方孝孺和袁崇焕了。方孝孺被永乐大帝灭了十族,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处以凌迟之刑。方孝孺是朱元璋非常喜欢的一位大臣,朱元璋让方孝孺担任继承人朱允炆的文学博士。...……更多
魏征与方孝孺:相似的遭遇,迥异的抉择
导读:魏征和方孝孺两个名字能够联系到一起,是因为他们都经历过所处朝代的一场政变。魏征是唐朝首位皇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胞弟李世民所杀。方孝孺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臣,朱允炆的四叔发...……更多
被灭十族的方孝孺是谁?为什么被灭族
...忘却的记念》中为了纪念柔石,曾将他与同乡台州的宁海方孝孺相提并论,说他有点台州式的硬气,还有点迂。时至今日,方孝孺仍是人们感叹的话题。一个曾经辅佐帝王,被世人称为“杀此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的一代才士,...……更多
南京城破后,朱棣为何抱着建文帝遗旨嚎啕大哭?
...向全天下宣告自己仁义的一种手段。这种昏招很有可能是方孝孺出的,此人深的朱允炆信任,如果不是他被朱棣杀了我真怀疑他是朱棣安插的卧底。 ……更多
朱棣创造了哪些历史唯一
...灭了十族。中刀的人不是别人,便是当初大名鼎鼎的儒士方孝孺。他是建文一朝的忠臣,朱棣打下南京后就想让方孝孺帮他草拟登基诏书。姚广孝让朱棣打南京之前,让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如若不然读书人心中的种子就会丢失。...……更多
方孝孺:被蛇改变的人生与悲壮的抗争
...斩白蛇,从此正式举起反抗暴秦的义旗;另一个是明代的方孝孺,话说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购置了一块风水宝地用来建造自家祖坟。动工前的一天夜里,方克勤梦见一个身著红袍的老者,老者告诉方克勤自己的家就在这块地里,...……更多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宁海大佳何镇人。方孝孺自幼聪明好...……更多
被诛十族的方孝孺到底为何而死
其实关于方孝孺之死,相信很多人多少都一点,毕竟给了他死刑的是明朝比较有争议的皇帝朱棣,而且方孝孺还是传说中的,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听说他死之前大义凛然,完全不畏惧,所以也有很多人钦佩他的气节...……更多
方孝孺:文人傲骨与灭十族的悲剧
...忍让,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有着大唐才子之称的贤臣方孝孺。二、诛他十族方孝孺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长大后更是拜儒学大师宋濂为师,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被誉为大明才子。在朱元璋逝世后,朱允炆将方孝孺召入宫中...……更多
朱棣为何将建文帝后宫妃子全部杀死
...继承的合理合法性,朱棣在这件事上操碎了心,曾经想让方孝孺来起草登基称帝的诏书,来赢得天下士子之心。可惜方孝孺并不配合,张嘴就问朱棣为何不传位给建文帝之子,朱棣以孺子太小为由推脱,方孝孺再问为何不传位给...……更多
方孝孺事件:一场权力与忠诚的较量
方孝孺事件,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件事,其和方孝孺之间发生的对话,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戏剧场面。当时方孝孺来到朱棣面前时,早已哭得泣不成声,因为他一心效忠的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了。朱棣当然表现的...……更多
朱元璋留下三位治理天下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为左膀右臂、托孤臣辅政。他们分别是:黄子澄、齐泰与方孝孺。黄子澄,当年殿试因紧张失误,白白丢失了状元郎的机会,此后一直在翰林院任职。他深得太子朱标的信任,被拜为东宫讲官。 朱允炆亦视他如兄。齐泰为人谨小...……更多
姚广孝为何拒绝朱棣赐的大富大贵,逼自己做个苦行僧
...中的“天性爱好杀戮”就此结束吧!在朱棣召见建文旧臣方孝孺之前,姚广孝曾苦口婆心地劝道:“千万不要杀方孝孺,不然天下人读书的种子就绝了啊!”然而,正义凛然、维护正统的方孝孺一见到朱棣,就破口大骂,拒绝为...……更多
为何方孝孺宁灭十族也不接受朱棣
...然历史上“兄死弟及”是受人认可和接受的,那么为什么方孝孺作为明朝的元老,肱骨大臣,在被燕王朱棣所擒之后,提笔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难道方孝孺如此德高望重,他不知道此举定会激怒朱棣吗?甚至在朱棣盛怒...……更多
靖难之役后的血雨腥风:方孝孺与朱棣的恩怨情仇
...登基为帝,但是他需要一个人帮他写登基诏书。当时由于方孝孺在士人中威望极高,被称为“天下读书人种子”,朱棣深知大学问家方孝孺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由他起草登基诏书朱棣巩固帝位大有好处。于是,朱棣下令让方...……更多
...功臣,对那些不肯臣服的建文旧臣则是铁血无情。其中,方孝孺就是一个悲剧的例子。朱棣曾试图说服方孝孺为自己撰写即位诏书,但方孝孺不但拒绝,还公然嘲讽朱棣篡位。这激怒了朱棣,导致他下令诛杀方孝孺及其全家,连...……更多
朱元璋以为把这些人一扫而空,朱允炆就能稳坐皇位
...的谋臣。朱允炆身边最信任的文臣主要是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三位,都是他爷爷朱元璋在去世前留给他的。可能朱元璋觉得自己马上打天下,身边武将太多,因此想着留给孙子一批文臣,让他能以文治国,休养生息。但是这...……更多
朱允炆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
...诞布维新之政”。此后建文帝积极重用文人士大夫,比如方孝孺等人,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建文新政”。首先,建文帝裁省、合并州县,革除冗官、冗员,撤销一部分闲散机构。在经济上,建文帝直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建成手下的哪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
2024-06-08 19:24:0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4-06-08 19:57:00
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为何一贬再贬后被杀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
2024-06-08 19:23:00
李渊被迫退位,提了什么特殊要求
如果说对外交流最为昌盛的古代王朝,那就要说唐朝了,在唐朝中,中国的国力空前昌盛,并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发明,可谓是一段十分亮眼的时代
2024-06-08 19:26:00
李渊退位后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李渊下台以后,虽然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确确实实是在逍遥自在地生孩子玩,不然,他想善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中国历史上
2024-06-08 19:27:00
杨广杀32个姓李的,李渊用哪四个字逃过一劫
隋唐,其实是两个年代,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因为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两个皇帝之后,就被唐朝给取代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
2024-06-08 19:39:00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你知道吗?海南历史上有位读书很厉害的人名叫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认识这位海南才子的书法真迹“清代张岳崧行书轴”重生自述大家好
2024-06-08 21:00:00
秦朝花了五百多年建朝,隋朝、唐朝为何只花了一年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代历史,王朝交替非常频繁,对于这些王朝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之类的。当然,这些王朝虽然更替频繁
2024-06-08 20:09:0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一句话,终一语成谶。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亲情交织的故事
2024-06-08 19:42:00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2024-06-08 19:39:00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
2024-06-08 20:02:00
杨广修运河,开科举,为何被表哥抢了江山
他,生于公元569年,通过残酷的夺嫡之争,从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手中,夺得皇位,成了某个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生于566年
2024-06-08 20:08:00
李世民输了玄武门之变的话,大唐后来会如何
自古以来,先皇驾崩太子即位是天经地义的权力交接秩序,但有些皇储并不甘心屈于一隅,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书写历史。本文的主角之一
2024-06-08 20:52:00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这几个人都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写诗大咖。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成就最高的人当属是李白和杜甫,正是他们两个让世人了解到了唐诗的魅力
2024-06-08 20:50:00
为何说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让鲜卑族和进入中原的主要少数民族都融入了汉族之中。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北方的民族成分
2024-06-08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