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汝南县三桥镇辛庄村的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示范田里,玉米已近2米高,没过了种粮大户杨景福的头。穿梭其中,他时不时扒拉着两株玉米对比一番……“看这玉米长得多排场,只要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有望实现‘吨粮田...……更多
总产816.16亿斤背后的丰收“密码”
...齐的大型农机具。“同传统耕作模式相比,玉米秸秆免耕种植技术不仅能解决秸秆问题,还能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的效果,长出来的玉米叶片宽大、秸秆粗壮。”合作社理事长董...……更多
寿阳玉米亩产2540斤!创山西最高纪录
...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组对晋中市寿阳县景尚乡贾豹村玉米种植示范区进行现场测产。测底实收亩产量2540斤,创山西省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专家组由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张中东任组长。按照《全国粮食...……更多
多举措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金沙县多举措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播作业本报讯(王先刚喻盛莲 报道)今年,金沙县紧盯粮油安全生产任务,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高土地综合...……更多
贫瘠沙化地也能变良田?辽宁阜新做到了!
...随之显现。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超过5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力争到2030年,将全市的永久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阜新市副市长陈磊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真正让农民看到了示范田的示范作用、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更多
【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安全】“耕耘者” 助振兴
...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装备、大豆玉米标准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及模式、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增效技术、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应对农业灾害等内容。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前往远鹏智慧农场、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地...……更多
...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部署要求,组织指导4个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县、46个承担全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和10个北大荒农垦集团分公司以及56个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坚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更多
陕西黄龙丰收粮满仓 首现千亩连片“吨粮田”
...大户乔庆文激动地说,“平均亩产玉米1056.8公斤,创历史新高!”11月1日,延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测产验收办法(试行)》,对黄龙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区200亩...……更多
...江省各地春耕生产正在火热进行。5月1日,在肇东市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区内,4300亩玉米已经全部播种完,这片示范区自从2023年推广了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后,平均亩产达到1026.78公斤,创下该省玉米单产第...……更多
多地同绘秋粮“丰”景 粮食生产呈现“三增”好形势
...和推广系统技术分析,全年粮食单产、总产有望双创历史新高。江苏的秋粮以水稻为主,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占全省秋粮面积的75%。在张家港市经开区南新村,种粮大户殷建华今年种植了162亩新品种水稻,眼下刚刚迎来收获。提升...……更多
“四良法”助力 稳粮增收
...合山地农机具,大力推广水稻插秧机和播种流水生产线、玉米精量播种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精量播种机、无人植保飞机、薯类收获机等农机具。2023年,全县创建无人智慧农场1个,累计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39家,完成机耕...……更多
2023年甘肃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回眸2023】2023年甘肃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发展态势本报兰州1月20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洪文泉)记者今天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3年,我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更多
土默特左旗推动“良田”变“粮田”
...田,坚持核心区高产攻关和辐射区均衡增产相结合,创建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示范区2个,打造了130万亩粮食高产稳产功能区。选育好种子,实施“看禾选种”平台1个,开展不同品种对比实验29个,筛选推广了一批适宜当...……更多
优质强筋小麦“中麦578”助力大面积单产提升
...,充分利用“中麦578”耐晚播早熟特性,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等作物的周年增产技术,将在水肥一体化基础上,研发水肥药综合施用技术,开发面制品,进一步开拓小麦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对接会...……更多
...日报亩产825公斤小麦高产示范方机收实收测产数据创历史新高本报记者 张佩佩 通讯员 李苗苗6月7日上午,在轵城镇绮里村的小麦高产百亩示范方,金黄的小麦颗粒饱满,排列紧凑,长势喜人。一场机收实收测产验收活动正在这...……更多
...24年春耕春播工作方案、2024年粮食生产单产提升(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粮食单产提升面积2.77万亩,建立核心示范点8个、面积9160亩。抓紧抓实农资有效供应。聚焦农资市场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财...……更多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以大豆玉米为重点我国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据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18日从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了解到,今年我国将以大豆、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各地将在品种、...……更多
...浚县卫溪街道傅庄村,村民付太华仰头望着数台无人机在玉米田上空穿梭作业,一脸喜悦。“付太华种植的玉米田是浚县高产攻关方之一。现在无人机进行的‘一喷多促’作业,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浚县农业农...……更多
2023年粮食作物单产位居兵团第一
...所、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专家、技术人员,组建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通过现场会、面对面指导等多种方式,为职工群众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狠抓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率;录制“农业小课堂”微视频...……更多
每年增产 5 亿斤这样来实现
...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中排第一位。其中,四川建设的83个玉米、大豆百亩高标准示范片,9个“双高产”示范县,打造的40个“吨粮田”千亩示范片,为全省粮食产量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今年,四川提出力争全...……更多
...水稻的高产纪录。饭碗端得稳,农技是关键。亩产量实现新高,是万峰林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种植相关技术试验研究和超高产攻关、水稻创新种质资源品种筛选、超高产示范、栽培新技术、使用新机具、绿色高效肥料的集...……更多
...村,市农科院与县镇农技部门、合作社负责人实地考察了玉米、水稻单产提升示范地块,详细询问了春耕备耕情况,明确了稻油一体化、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品种及配套栽培等技术。今年,市农科院结合全市粮食生产单产提升行动,分别...……更多
...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去年开始,我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今年共种植了240亩地,预计玉米...……更多
...产纪录,主要得益于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铺开一张玉米种植地图,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和农药管理处处长汤义武向记者解释,“以玉米为例,为了改变‘靠天收’的粗放管理,农业管理部门将全疆划分为3个玉米种植...……更多
来自『大国粮仓』的报告
...粮仓』的报告作为全年粮食“大头”,秋粮收购以近年来新高顺利结束;以口粮为主的夏粮有望再度丰收,主产省份仓容、资金准备充分……最新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饭碗”仍将端得牢牢,科技创新赋能让仓储设备日趋智能...……更多
用水减下去  单产增上来(产粮大县探丰年)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4日 第 03 版)看着刚收割的玉米如金色瀑布般倾泻入仓,刘大鹏喜笑颜开,“今年即便面临霜降早和收割期降水过多的双重不利影响,收成依然不错!”今年40岁的刘大鹏,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更多
农业农村部:全国秋粮收获过八成增产已成定局
...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是大豆、玉米两个作物。在辽宁,玉米是第一大粮食作物,今年播种面积达到了4100万亩,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三。而作为全国实施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的彰武县,最新测...……更多
粮食年产首超1.4万亿斤!再上历史新台阶
...食总产量14130亿斤,首次站上1.4万亿斤新台阶,再创历史新高。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1.4万亿斤,是季季接续的努力。每年的粮食生产分为夏粮、早稻、秋粮三季。今年,三季的成绩单都可圈可点。看夏粮,产量2997.8亿斤...……更多
我市开展2023年“吨粮田”示范基地300亩玉米籽粒直收测产验收
...冈国禾天元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肥村“吨粮田”示范基地的玉米迎来大丰收。10月15日,市农业农村局联手云冈区农业农村局举办2023年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工程云冈国禾天元肥村“吨粮田”示范基地300亩玉米籽粒直收测产现场观...……更多
791.6亿斤!内蒙古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实现“二十连丰”
...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2023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91.6亿斤,比上年增加11.5亿斤,总产稳居全国第六位,实现粮食产量“二十连丰”。据悉,内蒙古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0477.1万亩,较上年增加49.4万亩,粮食作物平...……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湖南警方通报了一起令人警醒的“二维码”盗刷案件。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在通过视频向“客户”出示收款码后,账户里的资金却被离奇转走了
2025-02-15 20:30:00
以青春之声传递千年年俗魅力 “与子同学——好少年讲习俗”新春专栏引起广泛热议
大众网记者 程凯文 淄博报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市民对春节习俗的认知与传承,2025年春节前夕,淄博市文明办、淄博市教育局
2025-02-15 20:32:00
情况通报针对日前网上反映我校教师郑某某有关问题,我校迅速成立工作组开展调查。经调查核实,郑某某存在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2025-02-15 21:00:00
中新网西安2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器官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基础而又充满挑战的科学问题之一。记者15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
2025-02-15 21:03:00
中新社西安2月15日电 (杨英琦 阿琳娜)记者15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生态环境学院研究团队在《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2025-02-15 22:03:00
“和田玉龙号”列车往返于新疆乌鲁木齐和和田之间,全程1960多公里,要走32个小时33分钟,最便宜的票价只有4块钱。自2011年开通时起
2025-02-15 22:33:00
升维商哲院叶锋博士十年坚守:西部公益之旅
在中国西部的青海和甘肃,有这样一位公益践行者,他十年如一日地为偏远地区的高中生带来生涯规划的启蒙。他就是108度公益基金会的叶锋博士
2025-02-15 18:13:00
老人当月住了6天去世养老院不退费合理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咨询了西安十家养老机构
“这家养老院看起来环境不错、设施齐全、收费也合理,我们可以将老人送来吧?”别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提醒你,考察一家养老院能否放心入住
2025-02-15 19:01:00
出示收款码 却被隔空盗刷!设置“一开一关”能避免损失
近日,湖南警方通报了一起令人警醒的“二维码”盗刷案件。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在通过视频向“客户”出示了收款码之后,账户里资金却被离奇转走了
2025-02-15 19:02:00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1958年,18岁的少年徐川逊踏上了从老家福建去往大西北追梦的火车,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出走就是一生。辗转到达甘肃,徐川逊终于见到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人
2025-02-15 19:02:00
抬头向西南看!今天金星亮度迎来极值
从年初金星东大距之后,金星在傍晚的西南方天空中持续爬升,亮度也在增加,今天(15日)亮度迎来极值。据北京天文馆的科普专家介绍
2025-02-15 19:32:00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2月8日,32岁的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讲师石召君博士因病去世。2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
2025-02-15 20:00:00
三亚蜈支洲岛引入滑翔伞项目 解锁云端瞰海新体验
南海网2月15日消息(记者 丁文文)“出片率100%!来三亚蜈支洲岛玩滑翔伞,带你解锁云端瞰海新体验!”2月15日,北京游客李女士在三亚蜈支洲岛体验了滑翔伞项目后
2025-02-15 20:06:00
传媒湃︱41岁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因严重流感离世
2月15日,《新周刊》官网等平台发布《无声守护<新周刊>16年的你,一路走好 | 告别玉燕》一文,披露了现年41岁的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近日患上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
2025-02-15 20:09:00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通报“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已给予开除处分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孙竞)今晚,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通过其官微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日前网上反映该校教师郑某某有关问题
2025-02-15 2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