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担和主管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5月11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开题会正式启动,目标是...……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天津1月9日电 (王在御 王晓燕)记者9日从天津师范大学获悉,由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文学院承办的“语文学与人文学史”高端论...……更多
中外高校学者共探全球视野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青岛5月25日电 (胡耀杰 王宇轩)“全球化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与发展研讨会”25日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中外知名高...……更多
我国又一座大省被“占领”,30万外国人赖着不走,想在此成家立业
...生了深厚的情感,他们发现中国相较于自己的国家更具吸引力,纷纷选择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更有甚者,他们决定在此扎根,构建自己的新生活,将中国视为第二个家园。在这座充满魅力的中国城市中,如今汇聚了超过十万的...……更多
聚焦2024交流周|“教育+”创新模式推动交流成果不断涌现
跨山海之远,走共赢之路。8月20日至25日,来自中国和东盟各领域的嘉宾再次相聚多彩贵州,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个平台上,共赴一场持续17年的山海之约。8月21日,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更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天津11月12日电 (王在御)11月10日至1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年会主题为“多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外语教育体系建设”。本次年会由中国高等教育...……更多
...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埃及等100多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智库学者、政党代表以及国内有关部门、高校、智库代表等400余位嘉宾现场参会,通过交流研讨,凝聚共识,为“全球南方”共同使命前行探路。交流互鉴——“...……更多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苏美尔说”等等。但实际上,三星堆文明主要源于中国本土。成都宝墩遗址的考古队队长唐淼指出:三星堆文化在宝墩文化(被称为“天府之根”)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中原文明因素、长江中下游文明因素综合发展而来...……更多
美国学者:中华文明是推动世界繁荣与进步的价值来源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17日,“道中华”文明对话国际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的约20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知名博主参会。与会...……更多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朱巴4月12日电(记者黎华玲)第三届中国-南苏丹智库论坛12日在南首都朱巴举行,与会代表探讨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为两国合作建言献策并探寻新的增长点。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马强、南苏丹公共服务与人力...……更多
日本学者来华披露731部队罪证档案
...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为联合开展日本细菌战研究,日本学者、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松野诚也向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披露一份731部队新档案,名为《陆军高等文官名簿 陆军书记官 陆军技师》。这份档案是松...……更多
专家学者齐聚杭州 探讨城市文化遗产如何“活”起来
...观众厘清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内容,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工程师楼舒常年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她认为,当下,文旅融合对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作用不能忽视。近年来,杭州运河沿岸部...……更多
...。相当长的时间里,印度洋的贸易都被阿拉伯人掌控,而中国人则主要依赖“陆上丝绸之路”。可宋代以来,中国海外贸易不断繁荣,开始在印度洋上和阿拉伯人相抗衡。到了元朝,中国商人在印度洋的贸易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更多
冯骥才谈春节申遗:春节最能体现中国人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更多
一件商代青铜鼓,竟然藏着这么多“秘密”!
...相谐”入手,抽丝剥茧般带观众一步步了解这件鼓对研究中国上古史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帝喾是中国人的老祖先,这件鼓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上面图案显示了帝喾和他的一家人。”顾万发的讲解,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兴趣...……更多
黄友义: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对外话语体系 要善于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网11月9日讯(记者 赵晓雯)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传播与文明互鉴”论坛11月9日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枕水厅举办。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把握数字技术发展机遇,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更多
...荐读导读、经验交流、心得征集等板块,不断提升阅读吸引力,扩大全民阅读影响力;去年4·23世界读书日在泉山区图书馆开启“全民读书春之篇”直播首秀,吸引2万余人在线观看。拓展多主体交互功能。开设“同声讲堂”12期...……更多
南大考古教授成“美食博主”:初衷是解决经费问题,美食更贴近生活
...他的学者身份。1991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他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随后赴美留学,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2014年,张良仁加入南京大学,目前,他是该校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的教授、博士生导...……更多
...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院、《外语教学》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联合承办。本次研讨会共包...……更多
“东西问”主题对话活动在武夷山举行 中外学者共话文明交流互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武夷山3月25日电 (记者 闫旭)“东西问·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对话活动日前在福建武夷山市举行,中新社“东西问”栏目与部分应邀参加首届武夷论坛的中外专家学者围桌而坐,共话文明交流与互鉴...……更多
...图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在中国生活十多年的白俄罗斯姑娘欧莉娅表示,虽然在中国生活多年,但这是她第一次走进三星堆博物馆。这次她专门带着从家乡来中国旅游的朋友一起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更多
Z世代助力海派民乐燃放中国自信
...!”外国网友GaiaMiranda这则英文留言,是中国文化对外吸引力的有力证明。“自得琴社的演奏视频之所以受到海内外观众欢迎,是因为他们把中国文化和美学视觉结合得很棒。中外观众不仅可以聆听民乐,还能欣赏中国服装和历...……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董 捷6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2024届“硕、博学位论文暨候选优秀论文展”,在西子湖畔的南山校区如期举行。这一毕业论文展示传统,在中国美术学院已经延续多年,各教学部门都很重视这个毕业前向全...……更多
地球7200光年外,有个21倍太阳大小黑洞,竟然能以95%光速自转?
...科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当黑洞的质量越大,它所拥有的引力也就越大,这意味着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会变得更加强大。科学家们通过对太鲁莽X-1的观测发现,随着它的质量不断增长,它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事实上,它的...……更多
中法免签,大量法国游客涌入我国,看似旅游却不去任何景区,为啥
...不过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这些旅游景点似乎对他们毫无吸引力,在免签政策开放之后,他们大量的涌入中国,但却很少能在旅游景点中看到他们的身影。相比于旅游景点,这些外国游客似乎更喜欢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游走,以及...……更多
这是一座在中国乃至世界版图上都独一无二的城市——景德镇,千年瓷都。因瓷而生、因瓷而兴,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今天,古老的景德镇正以独特...……更多
...数字社会发展等,以弥补柬埔寨发展的短板,增加投资吸引力。中国多年来一直是柬埔寨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2023年,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累计批准268个投资项目,投资额约49.2亿美元,同比增加22%。来自中国的投资占柬埔寨总...……更多
从一座转折之城出发,是什么让15国使节学者青年感知中国机遇
...验,他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贵州?10月28日至31日,“机遇中国 多彩世界”国际交流周在贵州遵义举行。来自15个国家的40余名驻华使节、中外专家学者、外籍博主、国际青年等走进遵义仁怀、正安、绥阳、桐梓、湄潭、习水等地...……更多
郑和:从云南战俘到传奇航海家
...文明在他国留下深刻印记。各国使者带着礼品,争相访问中国,向朝廷朝贡,中国的国威与富强由此彰显于世。在郑和的七次远航中,他不仅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也为明朝带回了丰富的外国珍宝和知识。他...……更多
培养更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
...长对话会上,学生代表与参会嘉宾合影留念。主办方供图中国人民大学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的学生在上课。中国人民大学供图11月9日,以“促进文明互鉴,培养杰出人才”为主题的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做“加法”,变“玩法”,取“精华”,彰“文化”,在吉林——白山松水间  冰雪涌新潮(视线)本报记者  门杰伟雪花纷纷,落满吉林大地
2025-01-31 20:44:00
在德国,人们为了庆祝跨年假期,凌晨4点就聚集在超市门口排起长队,只为抢购烟花。这些在海外备受追捧的烟花,大多来自“中国花炮之乡”——湖南浏阳
2025-01-31 21:05:00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蔡磊:东西文化中为何蛇都有神秘感?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东西文化中为何蛇都有神秘感?——专访武汉大学生态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磊中新社记者 金旭2025年是农历乙巳蛇年
2025-01-31 21:14:00
自动播放四川省射洪市公安局1月31日通报,该局民警在大年初一抓获一名逃犯。李某和女友一起赶集。微信公众号“平安射洪”图据介绍
2025-01-31 22:3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人民网海口1月31日电(记者 毛雷、牛良玉)当前,海南即将迎来出岛返程高峰,面对可能出现的大雾影响通航的问题
2025-01-31 22:49:00
海南一小女孩被巨浪卷走,白衣小哥冒险将其救下,目击者:他拿命救人
极目新闻消息,1月30日,海南省万宁市海天一色景点附近海滩发生惊险一幕,一名小女孩被巨浪卷入海中,岸边一名白衣小哥及多名热心群众多次尝试
2025-01-31 23:40:00
清华硕士拿到蓝翔毕业证 回家承包了春节餐桌
2024年年底,已经在清华大学取得硕士学位的佟洁琼,决定到蓝翔学厨一个月。这是佟洁琼追求“长久的意义”的一种方式,“我对做饭产生浓厚兴趣是在去年年初
2025-01-31 23:41:00
广州“以旧换新”换出新气象 热情消费者计算补贴规则比店员还快“国补”催热春节手机换新潮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
2025-02-01 06:46:00
春节假期,来太原感受年味的游客不少,街头巷尾开门迎客的店铺也挺多。规模较大的超市、商场,以及一家家充满烟火气的小店,给日常生活增添了便利
2025-02-01 07:35:00
【编者按】年是什么?是团圆,是守护,是期盼。是对自己辛苦一年的犒劳,也是向着下一个春天的奔赴。农历乙巳蛇年到来之际,澎湃新闻推出“上海岁语”特别策划
2025-02-01 07:36:00
她说,这个题目既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激情所在也是作为一个写作者的责任所在2021年,作家梁鸿出版了《梁庄十年》,像是对自己过往十年做出了一次回应和总结
2025-02-01 07:36:00
云南网讯(记者 夏方海)眼下,滇池之畔的海埂大坝正值一年一度的昆明观鸥季,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然而,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来到昆明海埂大坝
2025-02-01 08:06:00
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在即,公众门票赛时销售将于2月1日15时启动,包括冰球、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冰壶共94个场次
2025-02-01 08:22:00
2025贺新春2025新春走基层瓣瓣同心京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无偿献血、拯救生命”“捐一份热血、献一份爱心”……春节期间
2025-02-01 09:08:00
又是一年春节,对家的思念在此刻都化作了归心似箭的动力。“顾老师,祝您新年快乐!”手机上一条新年祝福的消息弹出,让正在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的杭州市铁路志愿服务队队长顾雅娟会心一笑
2025-02-01 0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