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天穿越两千年,在广州邂逅……
...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年来,广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实施文化强市“八大行动”,广植文脉之根,广开交流之门,奋力书写文化...……更多
广州公共文化场馆人气旺
...化报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春节期间市民、游客走进广州市文化馆。 广州市文化馆供图2024年春节期间,广东省广州市文化馆为市民和游客送上“节日大礼包”,共开展20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2月10日(正月初一)到2月17日...……更多
大湾区又增新文化地标 广州艺博院新馆将于11月30日开馆 !
作为广州文化基础设施“三馆一场”“一馆一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艺术门户的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将于11月30日正式开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与广州塔遥相辉映...……更多
千年花墟焕发新活力!广州水上花市年味浓||锦绣中国年
...花船在湖面巡游,在岸边看花买花的市民人头攒动,独具广州荔湾特色的“水上花道”带来岭南特色年味。“西关小姐”乘坐特色花船在湖面巡游。受访者供图 岸边百花开,舫上花流芳。临近春节,第十四届“荔枝湾·新西关...……更多
全方位打造“国内标杆、世界一流”艺术殿堂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落成开放
...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广州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积极推动岭南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建设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城市窗口。如今,广州又一文化地标落成——2023年11月30日,广州艺术博物院...……更多
175件(套)中山国代表性出土文物在广州市南越王博物院展出
...对话”3月15日,“千乘中山——古中山国精品文物展”在广州市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展,图为展出的错银铜双翼神兽。 图片由南越王博物院提供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更多
新春惠民专场连演三日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广州粤剧院新址迎首批观众新春惠民专场连演三日左图为李嘉宜主演的《洛神赋》选段。右图为陈韵玲主演的《花月情》选段。南方日报记者 仇敏业 摄南方日报讯 (记者/王涵琦)新春粤韵送祝福,文化盛...……更多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8日 02版)【春运进行时】本报广州1月27日电(记者雷爱侠、吴春燕 通讯员方杰、吴彬)1月的广州,寒意渐浓。27日上午,广州白云站候车厅内,回家的旅客拉着各式行李箱有序进站,期待着与亲友团...……更多
2024年“广府味·幸福年”广府文化系列活动营造广府年味
...2024年“广府味·幸福年”广府文化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市越秀区举行。龙年新春,主办方将策划“广府十二年味”,推出“五好”服务、开展百场活动,营造广府年味。主办方介绍广府文化系列活动。胡强明/摄在持续2个...……更多
红线女大剧院迎首批观众
...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文瑶摄影报道:1月27日下午,广州粤剧院新址内的红线女大剧院迎来首批观众。剧场内锣鼓铿锵、粉墨缤纷,《大展鸿“兔”迎新春》专场演出响锣,拉开“粤韵飞扬——名家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序...……更多
一场跨越2200年的返乡之旅!“岭南开发第一人——赵佗与南越国文物展”在石家庄正定县博物馆开幕
...人——赵佗与南越国文物展”展品。杜船摄 本次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正定县人民政府主办,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正定县博物馆承办,龙川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更多
为了吃,广州有多努力
...以掌握了与这个快乐密码的相处之道。美食,早已刻进了广州人的DNA。广州,为什么这么会吃?东北女孩小墨是永远把吃这件事放在第一位的人,“如果出去玩,出行和住宿我都可以勉强,但对食物我一定不会妥协。”四年前来...……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晓丹10月9日下午,第十五届广州学术季新闻通气会在市社科联举行,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介绍了学术季情况。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干部,广州地区高校...……更多
穿越2000多年,跨越1800公里!南越王赵佗“回到”故乡
...赵佗与南越国文物展”在正定县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正定县人民政府主办,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正定县博物馆承办。这是首次在赵佗故里——正定...……更多
广州发力破解世界级商圈“流量密码”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俯瞰天河路商圈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正佳广场每逢节假日热闹非凡。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千年商都、人流如潮、商机涌现。历经风雨沧桑,广州的商业流量密码,有如珠江水涌流,穿过广...……更多
给广府美食多增一点文化味
...名人效应功不可没。招牌打出去了,如何不断擦亮?这是广州打造“舌尖经济”的永恒命题。当前,单品知名度不够突出、影响力有限,是粤菜发展的短板所在。对此,不妨在保持产品质量、打出企业品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迎...……更多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 通讯员 穗体宣) 昨天,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暨“相约巴黎”奥运会主题展开幕式。在活动仪式上,广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灵峰,...……更多
共建历史文化名城!首届广州“老城新生”伙伴计划推介会举行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近日,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荔湾区聚龙湾片区举办了首届广州市“老城新生”伙伴计划推介会暨《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案例(第一辑)》新书发布仪式。会...……更多
北海广州两地文物异地互动展览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赏文物之美 品历史之韵北海广州两地文物异地互动展览​学生在参观“南越王·行”流动博物馆北海巡展。李君光 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君光)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7日,由市博物馆引...……更多
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参观游览千年古都文化魅力
...观,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欢度春节假期。 2023年1月27日,广州粤剧院新址内的红线女大剧院迎来首批观众。图为观众在演出前与演员合影。 ……更多
“七夕”不只关乎爱情,看广府乞巧
...七仙女,乞求灵巧的手艺、美丽聪慧,以及美满的姻缘。广州天河珠村被誉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承发扬乞巧文化,自2005年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更多
广州陈家祠周边品质提升计划亮相
...技园扬韬广场项目……老城与新貌交融,“活力满满”的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正以历史沉淀和老旧物业盘活,激发新的生机活力。日前,金花街党工委表示,以“五个强化”开启陈家祠景区品质提升新征程,着力打造“百县...……更多
5G赋能南越王博物院 广州智慧文旅取得新成绩
...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文化旅游专题赛落下帷幕,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选送的《5G赋能南越王博物院智慧化创新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这是广州文旅探索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绩。当下文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数字化...……更多
“积极响应以旧换新 推出惠民措施”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广东省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积极响应以旧换新 推出惠民措施”活动采取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参与度。受访者供图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方晴)5月13日上午,2024年广东省节能宣传周拉...……更多
...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继近年“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亮相国博,“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又一广东文化相关主题的原创大展登上国家级文博、...……更多
越秀区“广府味·幸福年”新闻发布会召开
...府味、过幸福年。百年传统花市再现经典越秀西湖花市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花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百年花市”之称,越秀区非遗项目“春节(行花街)”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承...……更多
文化快车火热开动
...综合票房收入近28万元,涨幅约为一周前的300%。在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地的影院,春节档同样出现了许久未见的观影热潮,有观众“组团”一日内连续观看数部影片。不少观众反映,想买到黄金时间的场次或巨幕等特别场...……更多
春节假期地铁客流:公园前跻身第二,珠江新城三甲不入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记者今天获悉,2023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1月27日),广州地铁运行安全平稳,线网总运客量为2235.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319.3万人次。客流量前三的车站依次是:体育西路、公园前、嘉禾望岗。另外,广清...……更多
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协办“粤剧文化广场”惠民演出系列活动
今天(4月28日),广州文化公园举行了“粤乐长闻——名家育新芽,绽放精彩粤文化”演出活动。本次活动是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红线女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广州文化公园、英仕文化传媒承办,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协...……更多
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举行,广州启动“一区一品牌”信用建设工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越秀区逐渐形成商务楼宇高品质信用生态圈,海珠区创建数字经济时代信用服务新样板,荔湾区打造茶叶市场园区“信用生态圈”,天河区开展“金融+信用+科技”创新应用……在1月4日举行的中国城市信用...……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武当山贴心服务获外国游客点赞,国际旅游新形象获认可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王杉杉)“武当山的服务太贴心了!工作人员不仅英语流利,还主动帮助拿行李,让我们很感动。”7月30日上午
2025-07-30 16:04:00
台风“竹节草”登陆,东航全力做好旅客服务保障
近期,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台风“竹节草”更是于7月30日凌晨携强风雨在我国浙江沿海登陆,对华东地区航班起降造成影响
2025-07-30 16:12:00
齐鲁银行威海文登支行于2022年成立,成立3年来支行始终以“客户的需要即是责任”为服务宗旨,坚守“践行满意即标准”的承诺
2025-07-30 10:34:00
暴雨夜200多名游客滞留高速,这个河北高速收费站秒变暖心食堂。
2025-07-30 10:38:00
7月29日上午6时许,程奕然夫妻带着8个月大的孩子,从承德市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西沟村郝家村出发,在救援队的护送下,上午11时顺利转移至马营子满族乡政府。
2025-07-30 10:47:00
与洪水赛跑!河北三河深夜转移5万余人,镜头记录不眠夜
受强降水影响,28日到29日,河北三河市域内河流出现明显涨水。三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4次启动应急响应,由河道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逐级提升至I级
2025-07-30 10:50:00
【中国那些事儿】“中国购”持续赢得外国游客青睐:便捷是最直观的感受
中国日报网7月28日电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稳步增长,达到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
2025-07-30 10:50:00
东南网7月30日讯(通讯员 潘仙花)近日,两位年轻的女性创业者带着数袋积攒下来的大量零钱,略显局促地走进工行三明列东支行营业部大堂
2025-07-30 10:54:00
济阳大街社区开展“夏日送清凉 关爱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
7月28日,任城区济阳街道济阳大街社区在“清凉角”开展“夏日送清凉关爱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为坚守一线的城管队员、外卖骑手和快递员送去防暑降温物资
2025-07-30 10:36:00
茅箭区:同绘振兴图景,共书鱼水深情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7月29日上午,由十堰市美术馆、茅箭区人民武装部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暨“传统文化润兵心”书画创作活动
2025-07-30 10:27:00
鲁网7月29日讯7月13日这天,父母跟往常一样来到蔬菜大棚干活。不同的是,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来了,今后就不再种棚了。“我和你爷从1993年种棚到现在
2025-07-30 10:19:00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两代筑港人的公心
鲁网7月30日讯晨光里的“国和一号”示范项目海工工程现场,桩基设备发出阵阵轰鸣。“王调,这次桩基施工,您这‘耳轱辘’是立了大功
2025-07-30 10:23:00
博物院里观非遗、图书馆里学书法国际文学家走进玄武感知“宁派生活”南报网讯(通讯员卢欣梓记者夏雪晴邓露洁)7月29日至30日
2025-07-30 08:01:00
“霸王餐” 吃到卖雪糕的孩子头上,贵州瓮安这桩街头小事,引发了无数人的心。7月27日晚上,瓮安街头三个卖雪糕的孩子,撞上了一桩糟心事
2025-07-30 05:42:00
杭州日报讯 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还能看完大部头名著吗?本期最美阅读故事的主人公是杭州的李建刚,他是一位摄影记者,花一年半时间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完了《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等多本文学名著
2025-07-30 0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