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三国时期最突破道德底线的四件事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相信司马懿的承诺,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放弃了抵抗。可是,之后司马懿的行动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不仅背弃誓言,还残忍地消灭了曹爽及其亲信的三族。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如果规则不被信...……更多
盘点三国时期名气最大的八大骠骑将军
...曹魏大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彻底改变了曹魏的历史走向。五、王昶王昶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正元二年(255年),由于平定淮南三叛有功,王昶接任了骠骑将军...……更多
...很多人会想到司马懿。的确,司马懿作为曹魏的重臣,在三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活到了72岁,可谓是寿终正寝。然而,魏国还有一位老人,他的寿命比司马懿还要长,他就是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司马孚,字叔达,与...……更多
曹魏有三位“大都督”,除了司马懿,你还知道哪一位?
...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控制都城洛阳。自此,曹魏的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嘉平三年八月戊寅日(251年9月7日),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更多
...,他也因此仗着曹爽的权势,行为倨傲。之后,曹爽在高平陵政变中被司马懿击败,文钦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公元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这一举动引起了镇东大将军人口毌丘俭和时任扬州刺史文钦的不满,于是此二...……更多
三国鼎立:诸葛亮、曹操与司马懿的智慧较量
...令主安兮消患萌,聚人心兮持中正,时机至兮果断猛,高平陵兮颓曹魏,军政归兮高位封,奠晋基兮成祖功,魏蜀吴兮相争锋,笑最后兮晋一统。成则王侯,败则贼,中国自古有定论;隐忍辛苦荆棘走,征战平患建功厚;一日机...……更多
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是谁?是西晋王朝的奠基者司马懿
...了曹叡,骗过了曹芳,骗过了排挤他的曹爽。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出其不意,一招制敌,诛杀了曹爽,从此曹魏的军政大权落入了司马氏手中。三,司马懿的权谋有些地方高于诸葛亮。(一)空城计彰显司马懿的高明。历史上...……更多
烽火三国:谋士们的智慧与勇气
...也展现了周瑜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谋。六、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字仲达,是曹魏后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其深沉稳健、谋略深远著称。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要事件。当时,曹魏皇帝曹芳年幼...……更多
《晋书》:唐朝对三国历史的重新审视
...,参考三国已有的史书,并且自己走访收集,校对资料将三国历史统一在一起,编纂成《三国志》一书。据说当时此书一出,大家都非常惊叹,认为他有良史之才,更是有夏侯湛自惭形秽将自己已写的魏书烧毁。不难看出陈寿的...……更多
董卓、贾诩、司马懿、贾充,三国时代的四大恶人
...威福自擅,祸国殃民。虽功业盖世,而罪恶亦滔天。浏览三国历史,获此恶名者四人,董卓之暴虐、贾诩之兆乱、司马懿之猜忍、贾充之谗侫,千秋之后,难脱恶人之骂名。四、董卓——狼戾不仁董卓少好侠,有才武,膂力过人...……更多
樊城之战徐晃赢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战役。此战令蜀汉的实力受损,损兵折将,丢了荆州,是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战还导致蜀汉与东吴的同盟关系反目。那么,樊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呢?樊城之战大致上分成三个时期:前期差不多从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更多
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为何不发给士兵穿
...经被各种“小报告”淹没的所剩无几。11年后的政变—高平陵之变公元,239年正月魏明帝曹睿逝世于洛阳嘉福殿。其子曹芳继位,司马懿及曹爽为托孤大臣、辅助朝政。十年期间,大将军曹爽一直压制着司马懿,甚至将有实权的...……更多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三国的亡国之君命运如何
...四岁,也即他获得了善终的结局。二、曹奂其次,早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家族就对曹魏皇帝步步紧逼。公元260年,高贵乡公曹髦被成济弑杀后,司马昭改立魏明帝曹叡的后代曹奂为帝。当然,皇帝曹奂只不过是司马氏手中的...……更多
贾充:从忠臣到逆臣,三国归晋的关键人物
...在一起,走上了亲司马的道路。二、贾充叛魏之始——高平陵之变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曹爽兄弟陪同少帝曹芳一同前往明帝高平陵前去拜谒,所带随从甚少。曹爽即是当时曹魏的主要掌权人,而此时的司马懿因为无法与...……更多
...也想着:再不造反我们也老了,你说是不?有学者提出高平陵之变从策划到执行,其实根本没司马懿什么事,都是司马师干的,司马懿只是被捧出来当招牌。这一说法也有一定的可信度,你看人家司马懿都已经安分当臣子一辈子...……更多
为何说70岁的司马懿发个誓,就把权臣曹爽给灭了
...实力和手段。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权谋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用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不仅成功地掌握了曹魏政权的实权,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人研究...……更多
后三国时代第一强人司马懿,平定辽东夺权曹魏,一生杀伐果断
...9年的时候,71的司马懿,发成了政变,他借魏明帝祭扫高平陵的时候,将曹魏当时的掌权者曹爽以及他的同党一网打击,并且立即处死,使得司马家族完全掌握了曹魏帝国的中央军政大权。第三,司马懿是一个喜欢斗智之人,将...……更多
三国杀:新时代的缔造者,司马师原画中的细节你能看懂多少?
...起做了铺垫。死士 司马师身后是他的三千死士。而熟悉三国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高平陵之变中,三千死士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初,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今日,一朝而集,众人莫知所出。大功告成后,司马师因...……更多
司马孚:司马懿的忠臣与曹魏的守望者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从而夺取了曹魏的大权。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司马昭不断篡权,最终由司马炎来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王朝。不过,在司马氏篡位的过程中,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则...……更多
70岁高龄才造反,司马懿究竟在怕什么呢
...待到第三任皇帝曹芳幼年继位之时,他秘养死士,发动高平陵之变,完全掌握了曹魏政权。至此,司马懿成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为司马代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隐忍不发、慎择主而事建安六年,曹操召征22岁的司马懿就...……更多
曹操辛苦半生打下的江山,为何司马懿一场装疯就到手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曹芳即位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夺取曹魏政权。其后司马家先后灭了蜀汉和东吴政权,自此三家归晋,后世称之为西晋。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是司马懿,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一位杰出的军事...……更多
聊一聊曹魏历史上的5位录尚书事
...是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公元251年,忠于曹魏的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又被司马懿迅速平定,司马氏代魏的基础从此奠定。是年,司马懿拜相国,封安平郡公,其...……更多
三国时期车骑将军的代表人物及其命运
...侄子。曹魏中期,王凌曾被封为车骑将军。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王凌不满,暗中谋划反击。嘉平三年(251年),王凌受到太傅司马懿讨伐,自缚投降,押送回洛阳,途中自杀。六、郭淮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更多
三国万人敌战将:张辽、关羽、吕布、文鸳的勇武之争
...儿子,其父子三代都是虎将。在三国末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后,文钦便带着儿子反了。司马师亲自率军去平叛,而文钦之子文鸳却如入无人之境,仅率数骑,就冲进司马师八千铁骑军中,大杀四方,来来回回杀了几十次,...……更多
司马懿篡曹魏大权,去世后仅六十年,其后代下场悲惨
...,局势逐渐明朗的情况下,司马懿却用三千死士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架空了曹魏皇权,一举掌控了朝政,最终站在了权力的顶峰!当时的司马懿,官居太傅一职,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最...……更多
蜀汉为什么敢重用魏国将领夏侯霸
...那夏侯霸就会效忠蜀汉,这人便是司马懿。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被夷灭三族。而夏侯霸此前受到曹爽恩惠,他又和司马懿亲信郭淮不和,所以才会想要转投蜀汉。所以只要曹魏还是由司马氏掌权,就不用担心夏侯霸会叛...……更多
...后,曹叡继位。曹叡年幼,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朝政。高平陵事变后,司马师铲除了曹魏的死忠势力,司马昭消灭了西边的蜀国,司马炎则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司...……更多
文鸳为何能吓退司马师大破鲜卑王
...钦本是曹爽的亲信,深受曹爽的信赖与重用。在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后,支持曹魏的重臣一个又一个被整肃,文钦时常畏惧何时轮到他,西元255年文钦与毋丘俭在寿春举兵讨伐司马师。此时司马师虽然身染重疾,但觉得此役关乎司...……更多
...我们,国家的命运往往会受到个人命运的影响,而历史的转折点常常出现在最不经意间。对历史进程的深思与启发《马关条约》的签订,无疑是清政府时期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不论是否有李鸿章的枪击事件,战争的失败都给...……更多
盘点三国时代的权臣的各自结局
...于自保,司马懿也得不如此。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一点,高平陵之变后的司马懿都未必有诸葛亮在蜀国那般的一手遮天。司马家篡位是一步步逐步成功的。这与司马懿无关。高平陵事变\"之后,曹魏天下改姓司马,权力被司马懿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