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记者赵竹青)4月2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崔江鹏副研究员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陈安平研究员等系统梳理了生态干旱研究存在...……更多
水熊虫,天地间无所畏惧的生命体!你了解它有多可怕吗?
...的生物。它们的外貌与特征令人惊叹,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科学家和生物爱好者的兴趣和研究。水熊虫的外形独特而多样。它们通常呈现出一个细长的身体,有点像咱们熟悉的熊的形状,所以得名“熊虫”。水熊虫的体长大约在0.1...……更多
人报甘头条 | 兰大研究团队在地膜污染评估与治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地膜使用量超135.7万吨,覆盖面积2.61亿亩。在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农业区,全膜垄沟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生长前期土壤温度、防治杂草和病虫害等诸多优点。过去20多年,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达到大面积...……更多
最早的种子植物出现在3.6亿年前的泥盆纪,然而直到数千万年之后的石炭纪末期,种子植物才开始崛起,并逐渐在二叠纪末期取代蕨类植物成为地球的霸主,地球也因此进入中生代,也就是传说中的“恐龙时代”。然而,种子...……更多
沙漠中的“西瓜”,揭示了它们的特殊性质和毒性
...水分,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这一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研究这种植物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以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通过对这种植物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它在沙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更多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廿年磨一剑试验田里战旱魃
...究所二级正研高工、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牵头人、首席科学家张玉书告诉记者,把“农业气象灾害”作为团队主要研究领域的原因正在于此。不畏困难 妙手改造试验田2004年,张玉书带领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以保障国家粮食...……更多
CRISPR与气候变化:如何利用基因编辑保护地球
...十种通过 CRISPR 开发的作物将免于监管。美国农业部首席科学家 Chavonda Jacobs-Young 指出,使用 CRISPR 等高科技工具,对于在不大幅增加土地、化肥等资源的情况下养活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至关重要。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会议上...……更多
昼夜温差的增大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师范大学的资源生态学家和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地理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的动态趋势发生了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全球气温上升的昼夜节律不一致,他们观察到了更多的夜间变暖现象。然而,这项新研...……更多
撒哈拉沙漠为何“洪水滔滔”?
...少加剧干燥情况。种种条件使得撒哈拉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图为2022年10月29日在埃及法尤姆省拍摄的风蚀地貌。(新华社记者隋先凯摄)但今年9月以来,摩洛哥东南部塔塔省和拉希迪耶省等地区多次遭遇强雷暴雨...……更多
既要产好粮,也要护好地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科学家在研究沙尘暴主要来源时发现,飞扬的沙尘中有大量来自农田的肥沃表土。“初耕欲深,转地欲浅”,我国农业生产以往大多采取的是深翻耕作制度,这样翻耕裸露...……更多
-196 度也能存活!中国科学家发现火星“先驱植物”
根据中国的一项新研究,一种在地球上可以忍受极端干旱和寒冷的沙漠苔藓可能会成为火星上的先驱植物,为人类居住在火星铺平道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名为齿肋赤藓的苔藓通过进入一种可以持续...……更多
中国引进世界上最轻的树,轻木一年窜7米,背后原因让人好奇
...适应性和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种轻树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中国引进世界上最轻的树也是为了探寻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和生...……更多
...会、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和独特贡献。我国科学家通过在这一领域的持续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建设性地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首次揭示不同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下的...……更多
野外灭绝→百万植株 这是植物界“大熊猫”崖柏的重生日记
...分布。与此同时,崖柏具有抗风雪、抗低温、抗瘠薄、抗干旱的生物特性,是高大乔木、根系异常发达、固土保水能力优异,相对于其他树种,对我国干旱地区的生态治理有巨大的潜力。如果崖柏能在干旱地区和一些极端气候条...……更多
地球上的水是哪来的?用了46亿年,水有没有变少?
...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了寻找地球“诞生”时水的踪迹,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地球外的天空。因为地球和其他的天体一样,构成地球的原子也会发出独特的光,这些光中包含了当时空间中的温度、化学成分等等信息。 通过对这...……更多
...化,并且正在迅速变化。”C3S的数据集可追溯至1940年。科学家将其与其他数据进行了核对,确认今年3月是自前工业化时期以来最热的3月。在可追溯至1850年的全球记录中,2023年是地球最热的一年。今年截至目前,极端天气和异...……更多
地球的水用了40多亿年,有没有变少?一块石头告诉了科学家答案
...生成了水,这些水被困存于地幔岩石之间的空隙里。一些科学家通过分析干燥的玄武岩样本发现,岩石中的氢原子数量非常高,认为这些氢原子与氧反应就可以生成大量水分子。他们估计,尽管氢原子只占地幔岩石的很小比例,...……更多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挖空沙子,下面还能剩下什么?
...沙漠呢?通过对撒哈拉沙漠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撒哈拉沙漠大约形成于700-1100万年前。而撒哈拉沙漠的形成,与古代大陆构造运动、特提斯海的收缩等多种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提斯海的收缩,是...……更多
科技加力呵护农田安全
...村观摩现场,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胡麻机械化岗位科学家、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机械化专家团队组长、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赵武云教授团队,开展河西灌区玉米地表层残膜机械化回收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更多
成就产业突破 新疆绿洲农业如何吃上“益生菌”?
...地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在白花花的盐碱地、戈壁荒滩的干旱区以及冰封的雪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特殊环境微生物和农业微生物资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菌种资源。恰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跋山涉水寻找“菌”种,实现从“...……更多
北极30度穿短袖?人类面临灭绝威胁,冰川融化与全球热浪的关系
...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如果冰川继续以目前的速度融化,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1米以上。这将给沿海城市和岛屿带来巨大的威胁,甚至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更多
中国女孩肯尼亚遇险背后:被困在旱涝灾害循环中的国家
...放松了警惕。农民们开始种植农作物。然后雨就来了,像科学家们预测的比平常更多的降雨,并且远远超出了预期。”山洪暴发导致大量泥水淹没肯尼亚南部地区,大量房屋被冲走,道路被毁。在洪水肆虐的时候,海伦刚从国外...……更多
...的极端天气事件,比如炎热和干旱。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科学家卢西亚纳·范尼·加蒂表示,亚马孙的干旱是一场“持久的灾难”,更糟糕的情况可能还在后面。 ……更多
科学家夫妇和他们的“树友群”(美丽中国)
...报10年来,带动16批志愿者在新疆麦盖提县种下4万余棵树科学家夫妇和他们的“树友群”(美丽中国)本报记者 范昊天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马朝阳摄(人民视觉)今年3月,李德仁(左)和朱宜萱在生态林合影...……更多
...动力学》期刊上发表研究称,1981年至2021年间,我国骤发干旱加剧。相比于缓慢演变的传统干旱,骤发干旱发生时,土壤水分下降非常迅速,且由于常发生在植物生长季,会对农牧业和生态系统等造成严重影响。研究者考虑绝对...……更多
为什么地球有这么多的水,而太阳系中的其他星球几乎没有水?
...随后被嵌入形成中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中。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地球上的水可能就来源于这一时期。早期的太阳系中,富含水的小行星和彗星频繁撞击地球,将大量水分带到了这个新生的星球上。然而,太阳系中其他行...……更多
聊聊世界上的奇异植物
...物,它们以不同寻常的外观、生存技巧和繁殖方式吸引着科学家和自然爱好者的目光。以下是一些世界上最不寻常的植物,每一种都以其独特的特征著称。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种名为“猪笼草”的食肉植物。这种植物主要分布...……更多
...的120年来最低水位。而在该地区以西约500公里的特菲湖,科学家发现了150多头海豚的尸体,造成海豚死亡的原因不是水位低,可能是因为该湖的温度接近40℃。这些都是亚马孙雨林今年遭受前所未有干旱表现出的“病症”。气候...……更多
...止气象卫星地面系统工程总指挥魏彩英,华为终端BG首席科学家田奇等专家分别围绕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及应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盘古气象大模型等主题,探讨气象科技创新前沿进展,交流气象行业创新成果。本次年会同期举...……更多
报告:2022极端天气叠加区域突发事件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减产1.3%
...带一路”、冰冻圈和生态环境脆弱区4类重点区域。中国科学家通过持续研究,建设性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2022年是开展该年度报告工作的第11年,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更多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一口气做20个俯卧撑后“肺炸了”?这种病,瘦高人群要小心
近日,#男子节后减肥做20个俯卧撑后肺炸了#的消息引发关注。35岁的牛先生一口气做了20个俯卧撑,结果胸痛难忍,去医院被综合诊断为自发性气胸
2025-02-19 07:34:00
以方撤军期限最后一天 黎军在以撤离地区部署军队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8日获悉,在以色列国防军撤离后,黎巴嫩军队发表声明称,已连夜向黎巴嫩南部几个村庄和城镇部署部队。黎巴嫩军队的部署是在监督停火委员会和联黎部队协调下进行的
2025-02-19 01:37:00
东南亚多国,对电诈动手了
新华国际头条消息 缅甸、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近期采取断电断网、加强立法执法等多项举措,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和网络赌博等跨境犯罪活动
2025-02-18 23:57:00
法国小伙携622张日军侵华照片抵京,愿无偿捐赠以铭记历史
近日,法国小伙马库斯·德雷特斯(Marcus Detrez)和他的朋友士杰(Bastien RATAT)、钟灏松(ZHONG Haosong)带着622张马库斯外祖父拍摄的照片来到北京
2025-02-18 20:04:00
号称“地球上最聪明的AI”,Grok 3可以做什么?
中国新闻网讯 当地时间2月17日晚,马斯克发布了号称“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Grok 3聊天机器人。这场由马斯克旗下xAI公司X平台账号发起的直播
2025-02-18 19:53:00
最新AI大模型来了!马斯克发布AI模型 Grok 3聊天机器人
中新网2月18日电 又一AI大模型来了!北京时间18日中午,马斯克在X平台直播发布旗下xAI公司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Grok 3
2025-02-18 19:53:00
以色列撤军期限将至却继续驻留黎巴嫩 违反停火协议为何如此“硬气”?
央视新闻讯 据黎以停火协议规定,2月18日是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撤军的最后期限。法新社援引黎巴嫩官员的话报道称,部分黎巴嫩边境村镇的以军17日已开始撤军
2025-02-18 17:20:00
马斯克发布新模型 称能力超DeepSeek
央视财经讯 当地时间17日,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8日)12点,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直播发布Grok3大模型,并同步进行现场演示
2025-02-18 17:50:00
小行星“2024 YR4”8年后或撞击地球,人类如何筑起“太空长城”
潮新闻讯 最近,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会在8年后撞击地球”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据估计,这颗小行星直径为40米至100米
2025-02-18 16:19:00
俄美代表团举行会晤 外交部: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
央视新闻讯 今天(2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据报道,俄美双方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晤
2025-02-18 16:19:00
中新网布鲁塞尔2月18日电 (记者 德永健)比利时媒体17日报道,比利时东部林堡省发现数起禽流感病例,显示当地或已暴发禽流感疫情
2025-02-18 09:55:00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 基多消息:厄瓜多尔警方当地时间17日表示,该国西南部港口城市瓜亚基尔周末发生多起犯罪集团间冲突
2025-02-18 10:55:00
中新网多伦多2月17日电 (记者 余瑞冬)美国达美航空一架客机2月1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着陆时发生事故,飞机机体在停机坪翻覆
2025-02-18 10:55:00
据《埃及每日新闻》、《航空新闻杂志》等外媒报道,埃及空军已经接收了首批歼-10CE多用途战斗机,但并未透露具体数量。据埃及媒体报道
2025-02-18 11:09:00
越南想要中国借钱帮忙修建铁路,有什么样的盘算?对于越南的请求,中国借还是不借,原因又是什么呢?近日,越南交通运输部部长公开表示
2025-02-18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