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禹宝庆:产医融合促研发成果尽快造福患者
...主任委员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下称:市七医院)院长禹宝庆23日对记者表示:“医工交叉与医产融合是医学发展的新趋势,生物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疾病的治疗和患者康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禹宝庆...……更多
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大会将在汉举行
...端医疗器械产业的工作部署,聚焦医工及中医药行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大会暨首届医疗器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将于12月19日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活动由湖北省...……更多
眼部炎性疾病难治?上海专家医工交叉研制纳米水凝胶
...,最常发生在眼睑、葡萄膜、结膜、巩膜、角膜等部位,患者一般会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皮质类固醇药物是炎症性眼病干预的常见处方,然而其疗效不稳定,且长期使用会造成眼压升...……更多
重大突破!国产全球最高频血管内超声系统完成50例患者临床试验
...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及导管,目前已累计成功完成50例患者的临床试验。这意味着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该产品预期为冠状动脉血管疾病诊疗提供更加快速精准且有效的技术手段。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CVD)...……更多
2023年湖北省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发布
...12月19日,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大会暨首届医疗器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发布了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房间隔造孔心房分流器、宫颈疾病及宫颈癌精准筛查检测体系、肠息肉电子下消化道内窥镜影像辅...……更多
...中医人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在乳腺癌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智能腧穴经络导航机器人的研发》等,覆盖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检测技术、光学工程及生物医学等多学科领域。今年1月,苏...……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发布东南大学十大医工交叉科技成果。这十大成果涵盖医用机器人、器官芯片、生物功能材料、智能健康装备等前沿方向,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等高水平期刊,并在全国100多家区域中心医院...……更多
医工融合 创新引领 海医二院成功举办第二届椰海论坛
...,加快实现多学科交叉研究、高水平科技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创新转化,11月7日下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在海口成功举办第二届“椰海论坛”学术会议。大会紧密围绕医学科技发展,以“医工融...……更多
沪高校联手医学专家团队加快泛血管领域医疗器械创新
...工校长丁晓东回顾着学校构建医工交叉创新体系的阶段性成果。面向未来,丁晓东希望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系统布局,打造“零距离”“冒热气”“永动机”式的创新综合体:医生、教授、企业家能够“零距离”沟通...……更多
打破国外垄断,上海医工交叉联合研发国产“磁波刀”系统
...专家介绍,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吃饭、喝水、写作等日常活动会受到严重影响,大约有15%-25%的患者因该病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目前,特发性震颤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较为成熟。其中,脑深部...……更多
3200万元!9个专利转化项目签约
12月29日,重庆大学举行首期医工交叉融合专利池发布暨成果转化签约活动。此次发布的首批医工交叉融合专利池,涵盖学校及附属医院共计238件专利,主要涉及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疗器械装置、智能诊疗等领域。旨在促进专利...……更多
□记者 曾德金 北京报道“患者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的动力。有这么多疑难病患相信我们,需要我们,这就是我们创新的源泉。”这是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常常对他的团队说起的一句话。据了...……更多
医工融合共促重庆市科研型医院建设
...院能够相互结合转化,提高医院诊治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患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目前成立了转化医学中心,着力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将科技转化为技术,让技术服务于临床,更好的为广大患者及人民服务。重庆大学附属肿...……更多
...性造成其术中识别困难,甲状腺手术中误切甲状旁腺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如今,随着中科院驻济机构成功研发甲状旁腺检测系统,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我们研发的术中甲状旁腺检测系统,已经在60多台手术中发挥作用,甲...……更多
...东用一组数字概括了学校构建医工交叉创新体系的阶段性成果。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有力整合大学、科研院所、医院、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资源要素优势,先后牵头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生院...……更多
中新健康丨医学专家研发新型纳米酶“生态园丁” 成干眼症患者福音
...着电子产品使用频次增加,干眼发病率急剧上升,给干眼患者(如长期电脑办公的白领群体)生活带来巨大困扰。干眼患者的眼表在过量活性氧的持续破坏下,宛如一片干裂的“荒漠”。受“生态园丁”灵感的启发,研究团队借助...……更多
首家“全国规范化全程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落户中山一院
...化的机器人手术培训,推动机器人手术技术普及应用,给患者带来更安全、精准的治疗方案。20日上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精锋医疗利用国产手术机器人设备联合共建的“全国规范化全程机器人手...……更多
让医工融合落到实处让创新成果惠及患者
...一院副院长朱庆棠:让医工融合落到实处让创新成果惠及患者朱庆棠近年来,在医疗技术领域,“医工融合”是最受人瞩目的方向之一。作为医疗“国家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从20世纪六七十年...……更多
左笑丛:加快医学科技创新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成果落地应用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公益性公立医院,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开展高质量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制定临床新指南。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不仅要着眼于上游的机制和技术突破,还要推动下游的成果转化应用。要让高校和医...……更多
学者:发展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需打破壁垒、推动交叉融合
...向应用,意味着我们要关注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以患者为中心,解决医疗服务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技术只有真正落地,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据了解,2024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创新发展大会的...……更多
医疗器械产业领军人才“集训营”在上理工启航
...到一年时间,在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成果。”新启动的医疗器械产业领军人才卓越计划,面向泛血管领域创新成果转化开拓和领军者、企业管理人员、投资人等,由临床医学专家、大学多学科医工交叉科研团...……更多
协和整形美容外科与清华材料学院举行交流会,携手推动成果转化
...协和整形美容外科与清华材料学院举行交流会,携手推动成果转化昨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打造生物制造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更多
瞄准高危实体肿瘤,全球首款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在沪率先临床应用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目前主要针对实体肿瘤患者开展。4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获悉,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此前已被纳入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与上海市经信委、卫健委、医保局实施的“上海市创...……更多
“ AI+医学”助解决专业人才缺口 疾病管理更有效
...有的变革,AI技术已逐渐成为医护人员的得力助手,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清华大学医学院黄天萌教授14日在沪对记者表示,智能教育工具的合理设计可以帮助医学生、医生更好地面对复杂的医疗场景,解决专业人才缺口问题。...……更多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专家学者齐聚探索医工交叉新赛道第四届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论坛在厦举办 本报讯(记者 吴君宁)昨日,第四届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论坛作为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的首场配套活动,在厦门科...……更多
...,邓先生成为首个植入国产生物可降解支架“Xinsorb”的患者。7年随访后,邓先生体内支架已经完全吸收消失,康复痊愈。考虑到是首例,院士团队决定继续随访至10年。“他不再是病人了。”葛均波院士这句话,意味着我国首...……更多
血液生物标志物可提前十五年预测痴呆风险
...程中,1417位参与者被诊断为新发全因痴呆(ACD),691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阿尔茨海默病(AD),285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血管性痴呆(VaD)。团队还通过对队列的1463种血浆蛋白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对痴呆预测极具价值的血浆...……更多
湖北金融赋能医工交叉创新发展计划发布 资金池超160亿元
...12月19日,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大会暨首届医疗器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上,湖北金融赋能医工交叉创新发展计划发布。据悉,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汇聚浦发银行科技快速贷等各类金融(类金融)产品近50项,资金计划已超过160亿...……更多
医工交叉国际学术期刊《智能肿瘤学》创刊 重庆专家出任主编
创刊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10月20日,在重庆召开的2023医工融合与医疗设备暨第三届智能肿瘤学大会上,医工交叉领域高起点国际学术期刊Intelligent Oncology(中文名《智能肿瘤学》)正式创刊。该期刊定位为国际一流期刊,重庆...……更多
“产、学、研、管”深度融合 专家学者热议AI赋能医学影像技术
...术”具有创新性,医生可以利用AI影像技术正确诊断评估患者病情,还可以根据AI影像技术结果的解读为患者做出疾病治疗方案和预后处理。 “人工智能+5G+互联网等新技术,赋能医学影像技术、影像检查与诊疗的全流程,就可...……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羽 生《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5 版)充分尊重青年成长成才规律,构建包容、多元的育人选人标准和环境近期
2024-06-27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广东广州市南沙区多数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可网上申办《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1 版)本报广州6月26日电 (记者罗艾桦)为深入打造市场化
2024-06-27 05:56:00
古韵新辉松花石(新时代 新画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吉林江源:古韵新辉松花石(新时代 新画卷)本报记者 黄敬惟《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1 版)松花石工艺摆件
2024-06-27 04:1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江西上饶广丰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多方合力 帮群众解难题本报记者 郑少忠《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3 版)“小黄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3 版)本报乌鲁木齐6月26日电 (记者李安琪、李亚楠)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3 版)本报福州6月26日电 (记者付文)记者从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获悉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韩 鑫 刘温馨《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4 版)水运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常 言《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5 版)将心比心,多维度推进、细节处入手,凝聚众力建好老年友好型社会【关键词】“在外互帮父母协议”【事件】为了让出门在外的老年人都能及时得到帮助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于 萍《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3 版)要更加着眼于群众生活中的痛点、难点,把好事办好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丁雅诵《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5 版)从掌握技能到养成习惯,从强身健体到塑造人格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广东东莞市聚焦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服务水平助力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本报记者 王云娜《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3 版)核心阅读开发线上平台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网友热议任仲平文章开创更加灿烂辉煌的历史伟业《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6 版)本报北京6月26日电 (何旭)“面对既定奋斗目标
2024-06-27 05:57:00
“1·3·5·7”,解锁黄埔大沙基层善治平安密码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晓丹 岳桐广州黄埔区大沙街道地处贯通黄埔“三城一岛”立体空间南北交通“总动脉”科丰路和广州“东进”发展战略广园东路的交汇处
2024-06-27 00:2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用心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履职故事)本报记者 黄 娴《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8 版)目前乡镇卫生院抗生素品种主要有哪些
2024-06-27 06:0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谢 茹《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8 版)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粮食需求
2024-06-27 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