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许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但可以慧眼识人
...许靖病逝于家中,虽然说许靖这个人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但是他却可以慧眼识人,为一个国家挑选后备人才,从这点来说,许靖虽不优秀,但也足够载入历史的史册,成为一位可以学习的贤者。 ……更多
谁的能力不输庞统,为何最后被贬为平民
...掾李邵、蒋琬到他治所检查工作,廖立一边向朝廷献安邦定国之计,一边大发牢骚,不仅抨击诸葛亮的现行政策,批评朝中向郎、文恭等庸臣,还妄议先主。廖立痛陈先帝(刘备)一再失策、导致荆州覆灭、关羽身死、夷陵之败损...……更多
庞统独具慧眼不拘一格,被低估的蜀汉人才
庞统,有“凤雏”之称。不过,由于英年早逝,凤凰才刚刚起飞就陨落于地,庞统活跃的时间很短很短。不过,在这短暂而辉煌的时间里,庞统已经比较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特点。庞统,不是没有名过其实!相反,他被严重低...……更多
关张之子都在冲锋陷阵,为何不见赵云儿子
...:“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比曹丕厉害十倍,必定可以安邦定国,匡扶汉室。要是刘禅这家伙有能...……更多
...意思就是说:你诸葛亮的才能强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国,如果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若他无道不才,你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听了忙泣道表忠心,愿意对刘禅忠心耿耿,那刘备临终时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若诸葛亮同...……更多
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君可自取”到底是什么意思
...深情地对他说:“君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大事。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刘禅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听了刘备所说,内心十分感动,于是哭着回答说:“臣必定竭尽全力,誓死效忠新...……更多
史书没有记载关羽的夫人是谁,为何记录了他的绯闻对象
...上将的说法,但赵云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刘备可以说是慧眼识人,当年刘备暂时依附公孙瓒时,与赵云一见如故,而赵云也被刘备的魅力所折服,两个人就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公孙瓒还派赵云跟随刘备出征,两人由此结...……更多
他为保自己的权力,挑拨刘备杀养子刘封
...居平五路”写道: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更多
假如诸葛亮北伐成功,会一心一意辅佐刘禅吗
...奋斗的目标。这世上有一类文臣,他们不求太平盛世安邦定国,反而求在乱世帮助主公建立一个新国,因为这样才能凸显他们真正的价值,例如姚广孝,而诸葛亮也是这样的一类人,北伐兴汉似乎成了他一生的一个执念。而这种...……更多
他是蜀汉五虎将之一,关羽却耻与其为伍是为何?
...,刘备和孙权抢夺荆州地盘,刘备在长沙发现了黄忠,并慧眼识珠,将他提拔起来。黄忠这辈子就注定终老长沙,和其他被埋没的猛将一样,默默的掩埋在黄沙之中。黄忠总被人诟病,即使是同为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也耻与同...……更多
姜维战略失误导致汉中丢失,间接加速了蜀汉灭亡
...说是蜀汉的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所以汉皇叔刘备慧眼识才,委派手下大将魏延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汉中被被魏延经营得固若金汤,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刘备和诸葛亮交给他的重任。但是姜维上台...……更多
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关系怎么样
...刘备在病榻上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定国安邦。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请帮他成就大业;如果嗣子无才,你可以取而代之。”当然,刘备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肯定不是真心话。但对责任感爆棚的...……更多
...亮当皇帝,这样一来不是彻底否认了自己争夺天下、安邦定国的动机了吗?在小编看来,刘备这么做也许真的是“无奈之举”。首先,关羽丢掉荆州以后,蜀国的情况并不乐观,因为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说了:...……更多
刘备若赢得天下,肯定要先杀这3位功臣
...作逼汉献帝退位的曹丕,说他比曹丕更有才华,是能安邦定国的大才,还殷殷嘱咐诸葛亮,刘禅能辅佐就辅佐,不能的话,君可自取。刘备对诸葛亮的防备由此可见一二,他以退为进,用最仁义的方式说出了心中最隐秘的担忧。...……更多
...这两人中,一位主内可保主子身家性命,一位主外可安邦定国。在后来的实战中,刘备就曾经让关羽坐镇荆州以挡曹魏和东吴的进攻,而关羽也最终不辱使命,多次击败了敌人的进攻,维护了荆州的稳定。这对于军事力量相对薄...……更多
蜀汉的二十八个文臣干吏分别是谁?
...是典型的豪门大户,吕布虽然俘虏了刘备的老婆,糜竺却慧眼识珠,敢烧冷灶,毅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又送奴仆二千人和金银珠宝,以助刘备兵马之用,后来干脆整个家族包括自己的弟弟麋芳都一齐投奔尚在逃难中的刘备...……更多
张翼反对北伐,姜维执意出兵伐魏,导致蜀汉后继乏力
...大志,一心建功立业,后续,刘备成为益州新主,被刘备慧眼识人,任命为江阳县县长。公元217年,汉中之战开打,张翼随蜀汉大军一同出征,他成为赵云麾下的一员偏将,此战中,张翼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立下战功,因此获...……更多
刘备托孤时,为何让李严与诸葛亮一起辅政,背后真正的用意
...寻常。这位小小郡守能一时接手大权,全赖刘备的眼力与慧眼。而刘备让两个心腹共辅朝政,防止权力过分倾斜。这种安排值得称道。只可惜大局已定,李严终究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少主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几乎是轻而易举地掌...……更多
为何马岱斩杀魏延之后就消失不见了?
...中太守,让所有人对魏延刮目相看,事实充分证明,刘备慧眼识金,魏延成为汉中太守后,不仅将汉中治理的井井有条,还成功镇守汉中十年,和后来姜维一个月就丢失汉中的表现对比,显然魏延的军事能力更高一筹,反观马岱...……更多
公孙瓒手下有3大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
...公孙瓒此人并非一个明主。首先来说,他没有辨别人才的慧眼,也没有任用人才的格局,其野心勃勃,但心胸狭窄,最后也只能一步步走向失败。所以这也告诉我们,身为领导者,一定要能够发现和任用人才,而且要能做到胜不...……更多
蜀汉最有争议谋士,诸葛亮北伐因他失败
...事求是。有才气又夸夸其谈的马谡只能被颇有识人之名的刘备控制使用,且要多加打磨,方可大用。刘备死后,马谡却被谨慎用人的诸葛亮提拔使用,并引为军事知音,破格重用。刘备主政益州后,马谡的官职先由“绵竹令”转...……更多
刘备一生最信任的5个人,诸葛亮为何只能排到第五
...反”的投机小人。虽然诸葛亮对魏延有偏见,但刘备却是慧眼识金,对魏延刮目相看。刘备入川带了魏延,征汉中带魏延,就连夺取汉中后,都直接上魏延作为了汉中太守。这下子可是朝野震惊,都认为一定非张飞莫属,魏延怎...……更多
魏延作为刘备亲命的第一任汉中太守,为何蜀汉内部都认为他谋反
...?那么蜀汉内部为何会认为魏延谋反呢?要知道魏延曾是刘备亲命的第一任汉中太守。首先,这与魏延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魏延虽然勇猛过人,是块打仗的好料,但是他性情高傲,桀骜不驯。在五虎将还在世的时候,不论从资...……更多
蜀汉四大奔臣,三人至今跪在诸葛瞻墓前
...的黄忠,原本是长沙太守韩玄麾下部将,随着韩玄一起向刘备投降;又比如曹魏的张辽,虽然是吕布麾下部将,但是在吕布死后,他也没有必要非得为吕布殉节。黄忠、张辽这种降将在三国时期数不胜数,就不多说了。第二类:...……更多
他是三国最有争议战将,武力直逼蜀汉五虎将,差点射杀曹操
魏延可以说是刘备集团的猛将,声望在同一阵营中仅次于关、张、赵、马、黄(即刘备五虎将)小说中的刘备集团)。除了勇敢,魏延还给人以傲慢的印象,这也是后世对魏延评价不一的原因。魏延虽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更多
白帝城托孤,刘备连出4个问题套路诸葛亮
...这个道理。 第三,刘备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话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耳熟了,此话的意思就是你诸葛亮的才华在曹丕等人之上,如果,...……更多
魏延:最适合守卫汉中的蜀汉将军
刘备让魏延守卫汉中,因为魏延是当时蜀汉将军中比较适合的人选。除了魏延,我们也可以看下其他几个将军。关羽当时镇守荆州,荆州的重要性不亚于汉中,再加上汉中之战关羽没有参加,也就不适合再掉关羽来守,否则,...……更多
刘备唯独没有提升赵云的官职,这是为何呢
...雍凉的一张王牌。而对于魏延的破格提拔,一方面是刘备慧眼识人的表现,同时也有对军中“老油条”敲打的意味,这也一定程度上让赵云失去了升迁的机会。结语赵云在蜀汉军中地位得以提高是在刘备驾崩后。刘禅即位后,以...……更多
蜀汉因为内斗,折损了多少人才
...多少人才呢,实在是多到让人触目惊心。一、刘封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攻打益州牧刘璋时,刘封与诸葛亮等人沿江进入蜀地。益州平定后,刘封被任命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封与孟达会攻上庸(今湖北竹...……更多
刘备看不起许靖,为何又让他担任蜀汉的三公之一?
...担任州治所在地蜀郡的太守。许靖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进兵包围成都。虽然被包围,但是作为天府之国的州治,成都兵精粮足,城内的军民都想拼死抵抗。此时身为蜀郡太守的许靖并不这么想,他觉得成都早晚是守不住的...……更多
2022-12-19 13:52蜀汉,刘备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