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曹丕与曹植手足相残,最后能得到什么?
...情。才华横溢,名闻后世,所以难免任性了吧?陈寿写《三国志》时,总得想法子给魏国说好话。所以他如此说曹丕:“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更多
孙权为何要偏居江南一隅
...么要发动四次合肥之战呢?二是坚守江东,看天下史料《三国志·孙策传》记载:胡权佩玺佩带曰:“江东人定二陈,争天下。汝不如我。汝不如我;汝不如我;你不如我。” 史料《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苏盗窃情报,汉朝不...……更多
曹植才高八斗却不堪重用,也许他是被后世“吹爆了”
...幼聪慧,被誉为神童,“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三国志》中说他:“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冲聪明机智,五六岁的一个孩子,就好像有了成年人的智慧。 曹操颇有意将曹冲立为继承人...……更多
三国两晋时期统治者为何喜欢“讲武”
...”的传统一直延续至曹叡即位,仍然还在继续。陈寿在《三国志》中就记载:“……‘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这一段记载的是在魏国一郡中,人民实现富裕的同时,郡守鼓励全郡上下共同习...……更多
...江,便可以高枕无忧了,既不用怕刘备也不用怕曹操!《三国志》: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更多
聊聊大汉丞相与“周文王”曹操
...。曹操(155-220),明人绘愿明公恭承帝命,无或拒违《三国志·周瑜传》记载,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进了一道奇策:“今曹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更多
为何曹操最终传位给曹丕
...一个关键原因鲜为人知:曹操对曹丕这一点极为认可!《三国志·明帝纪》: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於尔三世矣。”每朝宴会...……更多
作为《二十四史》中颇具“流量”的一本史书,《三国志》从诞生到今日,为《三国演义》等诸多演义评书以及游戏、影视剧作品提供了素材和养料,而作者陈寿,也凭借该部著作位列史学大家之列。一本优秀的史书,又是出...……更多
...援、半路设伏击败并斩杀夏侯渊,全是刘备指挥有方。《三国志·卷九·诸夏侯曹传》记载:“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拒之,相守连年。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更多
乐进:被历史掩盖的曹营骁将
...”而非“从”或“督”。而其他典型的主将统率副将出战三国志都会说清楚,比如李典从夏侯惇据刘备,张辽督张颌,牛盖讨伐陈兰等。3,曹操的信是直接对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都进行部署。4,张辽出战需要征求李典同意,如果...……更多
是什么原因让曹丕曹植两兄弟变得水火不容
...儿子孙策孙权,绝对都是人杰。说回曹丕和曹植,其实《三国志》里面没有明确的记载所谓的“七步诗”,后人怀疑这事彻底就是杜撰的,余秋雨先生更是严重怀疑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有关这方面的很多记载。其实历史上曹丕...……更多
刘备永安托孤,是否真的信任诸葛亮?
...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三国志》这个时候的刘备唯一想到的人,那就是他的丞相诸葛亮。他回到成都肯定是会受到蜀汉臣民们的唾弃,索性他就将诸葛亮召到了白帝城。刘备希望刘禅能够好好继...……更多
...位的工作履历,应该对他儿子孟达有着不小的影响。据《三国志》等书记载,孟达早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继承家业,他为了混出头,只好和一个叫法正的人一起,跑到了刘璋的麾下。法正的某些能力,就连诸葛亮都自愧不如,...……更多
建安风骨:王灿与汉末三国文学的辉煌
...时躲避关东诸侯的影响,迁都长安。王灿也很感动。据《三国志》记载,左中郎将蔡邕一见到他就对他的才华感到惊讶。所以,虽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却依然和他成为了朋友。当时蔡邕深受董卓的器重,又以深厚的才华引领文...……更多
...的关系应当不错,但不知为什么,关羽跟谁都不对付,《三国志》这样记载:“潘濬字承明,武陵人也。先主入蜀,以为荆州治中,典留州事,亦与关羽不穆(睦)。”读者诸君都知道,治中全称治中从事史,也叫治中从事,跟别...……更多
三国第一谋士远胜郭嘉诸葛,他是谁呢
...为其一生巅峰之作,却常常忽视了鲁肃的《吴中对》。《三国志》中提到,刘表刚死鲁肃就准备了与刘备合作抗曹的策略,不仅战略上要比诸葛亮领先很多,而且在荆州归属上以大局为重;在长沙、零、桂三郡的归属问题上,鲁...……更多
此人名气远不及周瑜,实力却直逼兵圣孙武
...护住了柴桑,也彻底打消了黄祖一方侵犯柴桑的念头(《三国志》: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长,拒黄祖。祖子射,尝率数千人下攻盛。盛时吏士不满二百,与相拒击,伤射吏士千馀人。已乃开门出战,大破之。射遂...……更多
孟达带着部曲四千余家,投降曹魏,究竟有多少人
...城三郡合在一起,组成新城郡,让孟达担任新城太守。《三国志刘封传》记载: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孟...……更多
王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而王朗也失去容身之地。对于王朗当时的处境,陈寿在三国志里是这么描述的: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着。陈寿的评价很高,即使王朗本人穷困流离,朝不保夕,还是体恤亲旧,行道义之事。...……更多
三国志4:江表十二虎臣点评,这是不是应该也把太史慈加进去?
...,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大家可能好奇,甘宁这位作为东吴名将,堪与张辽相...……更多
为何说司马懿一生最怕的人是他老婆
...、儒学”的诗人,而且,司马懿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三国志》记载,司马懿聪明才智,常为天下忧愁。为什么司马懿早就听说曹操了?他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曹操的养父是当时一位著名太监的儿子。此外,曹操也曾在董卓...……更多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为什么不任命将军
...位将军,而是用他的亲征呢?首先,刘备和关羽是兄弟《三国志关羽传》:第一主在村里与弟子们会合,但于和张飞抵挡住了。第一个统治者是平原,其他将军是羽毛和飞行。它们被分成几个部分。第一个主和两个人睡在同一张床...……更多
曹操为何不传位给曹植呢
...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三国志》 结果在建安22年的时候,26岁的曹植喝醉酒以后,驾着王室的马车,擅自从司马门出去。司马门是帝王才能走的门,而且只有办大事的时候才能打开。可是曹植是...……更多
吕蒙之死:历史的谜团与关羽复仇传说的真相
...一回事?除开传说,还有哪些更可信的推测?其实,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吕蒙是被注明为“疾病身亡”的。按照这种说法,吕蒙的死主要是由突发重病导致,与关羽报复没有直接关系。当吕蒙病重时,孙权还专门请来神医名...……更多
...尚讨刘备于上庸,破之。以晃镇阳平,徙封阳平侯。(《三国志》)在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时,东吴左将军诸葛瑾突然北伐。徐晃和司马懿来到襄阳,抵挡并击退了诸葛瑾的进攻。太和元年(227年),徐晃因病去世,谥号为壮侯...……更多
三国时期大司马和大将军分别是什么官职
...弱小的蜀汉,大司马的官职也是要高于大将军的。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后,蜀汉并没有人担任大将军这一官职。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卒于军中。在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后主刘禅进蒋...……更多
东吴的世家大族诞生了哪三位名将
...,并于第二年(赤乌元年)病死,时年六十二岁。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朱桓为人高傲,不喜欢为人所驱使,而又善养士卒,轻财重义,与人一见,数十年不忘。因此,朱桓死时部下无不哭啼。二、朱异朱异是三国时期...……更多
三国时期的海路之发达,远超我们想象
...不光信,甚至在当时还有些有板有眼的传说流传,根据《三国志孙权传》记载:“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当时经常有会稽郡的商人和渔民漂流出海,进入亶洲。既然旁人能去,那没道理孙...……更多
盘点一下保护曹操、刘备、孙权的六大保镖
...于黄武中期。其子周邵,亦数有战功,死于黄龙二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周泰列为“江表之虎臣”。六、陈武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更多
三国时期这三个神童没有夭折,三国的历史走向一定不一样
...让他继承自己的权利。但是曹冲十三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三国志里对曹冲有一句评语: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这第二位就是刘先的外甥,周不疑(字元直),他的出身记载并不详细。只知道幼年父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锜之乱:权力的游戏与历史的教训
公元807年,唐朝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叛乱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当时的宁静,史称“李锜之乱”
2024-11-09 10:01:00
历史的转折:唐顺宗李诵的短暂帝国与改革梦
公元805年,唐朝历史上发生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内禅事件,这便是被后世称为“永贞内禅”的时刻。在这一年,唐顺宗李诵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李纯
2024-11-09 10:02:00
“二王八司马”事件:唐朝改革的悲壮与启示
公元805年,唐朝历史的长河中,一场名为“二王八司马”的事件悄然发生。这一事件不仅是唐朝政治斗争的缩影,更是对权力、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深刻反思
2024-11-09 10:02:00
唐朝的抉择:一场边境会盟背后的深意与启示
公元787年,唐朝的名将浑瑊与吐蕃宰相尚结赞在平凉举行了一场看似平常的会盟。然而,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外交活动,而是尚结赞深思熟虑的阴谋
2024-11-09 10:02:00
从忠臣到叛臣:李怀光的悲剧与反思
公元785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在兵败后选择了自杀,结束了他短暂而又悲剧的叛乱生涯,李怀光之乱也随之宣告结束。这一事件不仅是唐朝历史中的一段插曲
2024-11-09 10:03:00
从忠臣到叛将:李怀光的悲剧人生与历史启示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因一时的选择与环境的变化而命运多舛,李怀光便是其中之一。784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与泾原兵变后占据长安的朱泚合兵叛唐
2024-11-09 10:03:00
逆境中的坚守:唐德宗与奉天保卫战的英雄史诗
公元783年,历史的长河在这一年悄然涌动,唐朝的政局风云变幻,权力的游戏如同一场无情的角逐。唐德宗因泾原兵变而被迫逃亡奉天
2024-11-09 10:04:00
唐德宗的权力游戏:建中之乱的背后故事
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去世,成为了唐德宗李豫一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原本唐德宗希望借此机会削弱藩镇势力,重振大唐的雄风
2024-11-09 10:04:00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唐德宗如何逆风翻盘,重塑国家财政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在位的建中元年,宰相杨炎向皇帝上奏,提议改革土地赋税制度,旨在以“两税法”取代传统的“租庸调制”
2024-11-09 10:05:00
从忠臣到暴君:李忠臣的权力游戏与历史的教训
公元779年,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因治军无方,被部将李希烈驱逐,最终逃往长安,归顺于朝廷。这一事件不仅是李忠臣个人命运的转折
2024-11-09 10:05:00
重振大唐盛世:唐德宗李适与杨炎的权力博弈
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登基即位,开启了他作为皇帝的治国之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李适任命了流放途中的大臣杨炎为宰相,试图通过改革重振大唐的辉煌
2024-11-09 10:06:00
从安史之乱到权力割据:田承嗣的崛起与背叛
公元775年,安史降将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野心愈发膨胀,他不仅吞并了河北相州和卫州,更是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割据势力。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
2024-11-09 10:06:00
杜甫:一位诗人心灵的孤舟与命运的波涛
公元770年,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一条孤舟上病逝,享年五十九岁。这位“诗圣”的离世,不仅是文学界的巨大损失,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2024-11-09 10:06:00
父子反目:史思明与史朝义的悲剧背后,安史之乱的权力游戏
761年,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悄然上演。安史之乱的叛军领袖史思明,竟然被自己亲生儿子史朝义密谋杀害。这个悲剧的背后
2024-11-09 10:07:00
历史的转折:李光弼与史思明的决战背后
公元761年,历史的长河在洛阳附近的邙山之畔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役,唐将李光弼与叛军领袖史思明在此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然而
2024-11-09 1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