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全链条节粮减损新风尚让德州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推进“收储运加消”粮食全链条节粮减损,牢牢端稳粮食饭碗。科技感满满,粮食住进“智能空调房”“绿色优储”是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库存粮食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的关键一招。当日,在宁津县粮油...……更多
主题字看75年成就|“粮”:2023年山东粮食总产居全国第三
...,山东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端牢“中国饭碗”挑大梁,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75年间,山东粮食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达5655.3万吨,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许昊杰《政府工作报告》就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强调要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全面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重点工程。作为农业大省、粮食...……更多
...”,到如今粮食总产量增长5.1倍,14亿多人端稳了“中国饭碗”,守住了“中国粮仓”,实现了从新中国成立前4亿人“吃不饱”到如今14亿多人“吃得好”的伟大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这一辉煌成就生动...……更多
人民日报点赞安徽种粮大户徐淙祥 | “带着大家一起科学种田,我信心十足!”
...布满厚实的老茧,一张口,是地道的方言。70岁的他,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了一辈子田,是个种粮大户,在当地远近闻名。2022年夏收,小麦平均亩产超800公斤,再创新高。徐淙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更多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了饭碗。金秋十月,东北边陲的北大荒友谊农场迎来又一个收获季。大豆、玉米、水稻全都进入成熟期,丰收在望。1950年,风华正茂的刘瑛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北大...……更多
世界粮食日丨端牢饭碗 品味新“丰景”
...密实千里飘香我们感恩土地的馈赠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安徽分社、快手联合推出“和丰收合个影”征集活动一个月以来话题播放量1.6亿次单条视频点赞量高达60万喜看稻菽千重浪但我们也始终铭记“丰年要当歉年过”的古训保...……更多
...个,且中部粮食生产各具特色。河南小麦产量全国第一,安徽被誉为“江淮粮仓”,湖南是水稻种子研发高地,山西是全国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基地。地理纬度接近,粮食品种高度重叠,中部各省在种业研发上各有所长,同时,也...……更多
护好地种好粮才能端稳饭碗
...:三秦都市报省政协委员冯永忠:护好地种好粮才能端稳饭碗因为长期从事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因此对于省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冯永忠而言,只有“脚下沾有泥土”,才能真正提出“接地...……更多
喜获丰收产销忙 森林“粮库”让中国饭碗更“丰富”
...通过生态防控虫害、测土配方施肥,提升柑橘品质。 在安徽省肥东县古城镇的老张家庭农场,一颗颗红色的火龙果在藤枝上若隐若现,迎来丰收。今年,火龙果打开了东南亚的新市场,销量增长。如何让大批量火龙果在采摘后...……更多
守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希望的田野孕育奋进希望
...进节粮减损,耕好“无形良田”,守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秋粮收购关系保供稳价。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粮食收购和保供稳价关系密不可分。“做好秋粮收购的同时,一定要确保粮食供给平稳运行。”专家表示,要从粮食...……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本报记者 许昊杰10月13日下午,2023合肥农交会专场活动——安徽省推进“多种粮、种好粮”发展论坛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多位学者、专家代表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聚焦“多种粮、种好粮”,交...……更多
湖南:端稳粮食安全饭碗 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中部粮仓,湖南扛稳扛好粮食安全责任,确保“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科技创新更丰富长康集团全自动化的车间。刘俊慧摄岳阳湘阴县的长康绿态粮油生物科技项目厂房内,今年8月新建的全自动稻米深加工生产线已投...……更多
...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中国农业产业链...……更多
我省粮食总产量
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114.65万亩,占全国的12.4%,同比增加89.85万亩,超国家下达任务287.75万亩。粮食总产量1557.64亿斤(历史第二高),占全国的11.2%,连续14年位...……更多
...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致力于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安徽全力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河南强化重大病虫监测预警,适时开展病虫防控,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四川探索多种农作物套种示范项目……各地因地制宜、多措...……更多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新数据 新看点)
...政部聚焦300个重点县,增加投入支持力度。各地区各部门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更多
【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唐仁健表示,“三农”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群体大,在扩大国内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可腾挪的空间、可挖掘的潜力非常广阔。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消...……更多
...安全责任,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庆国庆,迎秋“丰”,“中国饭碗”端得牢。一季季耕耘,一程程奋斗,一年年丰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粮食产量...……更多
下好一盘棋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粮食产量791.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稳居全国第6,主要肉类产量285.4万吨、牛奶产量792.6万吨,均创新高。任凭风浪起,只要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便可从容不迫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作为农牧业...……更多
...吉林将承担全国1/5的任务,增产200亿斤,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里装进更多“吉粮”。今年预计粮食总产量可以实现880亿斤,2030年产量有望突破千亿斤。(记者 让宝奎) ……更多
...高产期、收获在丰产期,为实现黑龙江地区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
...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要求湖南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大农...……更多
突破粮食生产周期瓶颈
...续提升,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粮食产量连续九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突破农业生产周期瓶颈,彻底解决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吃不饱饭的历史问题。以2023年为例,我国粮食生产遭受“烂场雨...……更多
“硬核”举措密集出台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有底气
...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大国粮仓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量1557.64亿斤。现在,黑龙江各地粮食收储、加工企业正开足马力,加快收购...……更多
从“满天星”到“万亩片”,书写端牢饭碗的“泗县答卷”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泗县始终高举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大旗,努力践行藏粮于地的战略,狠抓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通过“小田变大田”、耕地功能恢复、质量提升、建设用地复垦、农田设施配套等...……更多
做活“林下”文章 森林“粮库”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均140公斤,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中国饭碗端得更稳。发展森林食物,既能做大森林“粮库”,又能充实森林“钱库”,是推动“两山”转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全国2800多个县,其中有2400...……更多
...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江苏大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成立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0个智能化水平先进的数字化农场,坚...……更多
...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三是加快构建管护支出体制机制。安徽:坚持向良田要产能、向主体要效能、向科技要动能安徽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近年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以家庭承包经...……更多
...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萍乡武功山景区,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他将部队铸就的忠诚与坚韧融入基层发展,以奋斗书写别样人生,他就是刘欣
2025-09-16 19:56:00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 近日,赣州蓉江新区经济发展局联合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蓉江新区分局组成专项检查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月饼市场联合巡查行动
2025-09-16 19:56:00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 赣州蓉江新区充分发挥高校资源聚集优势,聚焦大学生青年人才群体,打造赣州市人才友好街区,通过搭平台、建机制
2025-09-16 19:56: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通讯员 卢丽芳 李启涛)9月16日为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16日,十堰市教育部门组织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
2025-09-16 20:00:00
奔赴军营 十堰各地欢送2025年下半年新兵入伍
扬帆起航踏征程,建功立业赴军营。9月15日,十堰丹江口、竹山、竹溪、郧西等地举办庄重仪式,欢送2025年下半年新兵入伍
2025-09-16 20:00:00
以语为桥,打造全域多维长效的推普矩阵 济南市第28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明的纽带。9月15日,济南市第28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在高新区东城逸家活动中心启动。本次活动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2025-09-16 13:21:00
厦门安和云璟项目首栋楼主体封顶位于翔安区,将建成现代化安置小区东南网9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通讯员 林其凡)记者获悉
2025-09-16 13:21:00
厦门地铁暑期客运超5100万人次常规公交6680.28万人次BRT1332.01万人次东南网9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蓝明珠)刚刚过去的暑期
2025-09-16 13:32:00
凝聚京青智慧 共促城西繁荣
9月11日—12日,以“凝聚京青智慧 共促城西繁荣”为主题的昆仑上市企业加速器(昆仑科创中心)落地揭牌活动暨西宁城西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在西宁隆重举行
2025-09-16 13:38:00
贵州旅游大家谈︱一场演唱会背后的精细化服务
五月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贵阳火热开唱,这场持续三天的音乐盛宴不仅点燃了歌迷热情,更以“散场丝滑”的体验引发网络热议
2025-09-16 13:41:00
贵州:“特色贷”精准滴灌扶助中小微企业
9月初,思南县三道水乡邓家坡村的红薯正待采收,邓家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北朝顺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深度贫困村,自从发展红薯产业后
2025-09-16 13:41:00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银山镇黄河大集热闹开市,现场熙熙攘攘,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此次大集以黄河文化为脉络,集民俗、美食
2025-09-16 13:42:00
鲁网9月16日讯近年来,银山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与坚强领导下,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聚焦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
2025-09-16 13:44:00
上半年双方贸易额达552.2亿元,增长9.9%!河南与东盟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大河网讯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9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办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2025-09-16 13:45:00
大河网讯 波兰当地时间9月8日上午,一列满载波兰果汁、奶制品、巧克力等特色商品的中欧班列从华沙缓缓驶出,目的地是中国郑州
2025-09-16 1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