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宁远之战:袁崇焕与红夷大炮的完美防御
...宁远守军不满两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险恶。在宁远之战前,努尔哈赤创造一个个神话,所向披靡,战无不胜。68岁的努尔哈赤率领大军,攻打袁崇焕坚守的宁远,这年袁崇焕刚满43岁。在努尔哈赤面前,袁崇焕只是晚...……更多
宁远城究竟是座怎样的城市
...末大将,他曾在镇守宁远城的过程中,用红夷大炮击伤了努尔哈赤,不久后努尔哈赤身亡。努尔哈赤不惜自己性命也要攻打宁远,足见其重要性。宁远城究竟是座怎样的城市?宁远就是现在辽宁葫芦岛的兴城市。它的地理位置非...……更多
努尔哈赤真的死于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吗
...朝从葡萄牙引进了30门红炮,其中11门被运往宁远前线。宁远之战之前,宁远守将袁崇焕就已经在城墙上布下了大炮。努尔哈赤虽然已经征战沙场43年,指挥八旗铁骑横扫辽东,但这次他对明军的秘密武器了解不多,所以他还是命...……更多
宁远之战:袁崇焕用智慧击退努尔哈赤
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明朝一场十分著名的大战,宁远攻防战。这交战的双方是后金国的老大努尔哈赤跟明朝的边防将领袁崇焕。那我们知道努尔哈赤这个人很能打仗,他统一了女真族,建立了后金。其实他还挺不容易的。他本...……更多
大凌河之战”之后后金发生了什么
“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犹如一盆冰凉的冷水浇在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脑门上,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曾经号称战无不胜的八旗劲旅竟然连续两次败倒在袁崇焕所守的宁远城下,此举无疑被视为是一种耻辱。作为后金政...……更多
关宁锦防线:明末东北的坚固防线与战略要地
...,宁锦防线足足坚守十五年。如果没有关宁锦防线,那么努尔哈赤还活着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攻破山海关,那么明亡的时间会缩短十几年。有人说宁锦防线消耗巨大,拖垮了明帝国,让大明灭亡。这条防线的确消耗巨大,在袁崇...……更多
揭秘明朝与后金的四场重大战役及其影响
...但是比较重大的有决定意义就是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宁远之战、山海关之战。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这几场重大战役:一、抚顺之战――后金初试锋芒随着明政府的逐渐腐败,明朝对于东北的控制也在逐渐的削弱。罗尔哈赤...……更多
他是明朝最大的叛徒,带了一支军队导致明亡国
...政变自立为王,这也让朝鲜再次成为明朝的友军。(二)宁远之战1621年,当努尔哈赤再次挑衅明朝,明朝生死存亡之际,徐光启主张从澳门的葡萄牙商人那里大量购进火炮,并聘请葡萄牙炮师到明朝军中任职,向明朝炮手传授...……更多
努尔哈赤:清朝奠基者,满族的传奇英雄
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8年)即清太祖,后金(清)创立者,满族,爱新觉罗氏。清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建大金政权,创八旗制度努尔哈赤于公元1559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永陵乡)。赫图阿拉是满族的发祥地。努尔哈...……更多
...捞了出来,并让其驻防清河、抚顺一带。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攻陷抚顺,祖大寿败逃。可能气运使然,也可能是忙于组织大军没空管他,杨镐并未追其责。萨尔浒之战后,喜欢翻旧账的朝廷还是没追究祖大寿兵败失地之责。...……更多
事实证明努尔哈赤是个旷世雄主,一统女真,重创大明
...且,这不仅仅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惨败,也是最后一次。宁远之战战败后仅一年,努尔哈赤郁愤难当,竟然因此患上了极为严重的毒疽,很快便去世了。努尔哈赤去世的地点,是在叆福陵隆恩门,也就是今天的沈阳市于洪区。数...……更多
从己巳之变看明朝辽东防线的漏洞与经济困境
...,他使用了大炮这一先进武器。结果效果不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被击伤,全军退走。半年之后,努尔哈赤身亡。从此以后,袁崇焕便开始敬畏大炮的威力。紧接着天启七年,后金新大汗皇太极卷土重来,攻击锦州城。此时锦州...……更多
聊聊赫赫有名的辽东三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
...攻,因为四路明军互相扯皮、配合不力,被后金开国之君努尔哈赤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全歼于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一带,是为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彻底改变...……更多
为什么说明朝的火器领先世界
...气哄哄的八旗军没有一个人敢靠近宁远城,之后更是打死努尔哈赤,一战成名;洪承畴、孙传庭等靠着明军火器的强大,基本上都是几千人追着几十万人打。可惜明末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加上小冰期与瘟疫的一起到来,几轮暴击...……更多
祖大寿降清是真投降还是权宜之计
...功,屡获升迁,后驻守宁远。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宁远,祖大寿还之以炮火,结果,努尔哈赤被炸城重伤,退回大本营后,不久便死去。皇太极即位后,两国战火更加猛烈,祖大寿也历练成一代名将。崇祯...……更多
袁崇焕:明末的悲壮英雄,被误解与冤屈笼罩的一生
...这一情况才得到改变。袁崇焕经营辽东期间,明朝先后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中大败后金军,两次大捷都沉重的打击了后金军的士气,遏制了后金欲全侵辽东兵进山海关的狼子野心。宁远大捷,袁崇焕是顶住压力,孤军镇守,为...……更多
为何说没有明朝将军李成梁,就不会有后来的努尔哈赤
...行血腥杀戮。天命十一年(1626年)一月,努尔哈赤发起宁远之战,明朝守将袁崇焕以葡萄牙制的红夷大炮击败之,兵退盛京(沈阳)。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明...……更多
明朝将领祖大寿早年一心拥护大明王朝,为何最后却依附清朝?
...(天启二年),后金与明朝发生了广宁之战,明军失利,努尔哈赤占领了广宁,祖大寿带领部队避守在觉华岛,祖大寿辅佐参将金冠守住觉华岛。次年,孙承宗和袁崇焕修筑宁远城墙,祖大寿负责修城工程,开始被重视。1626年...……更多
袁崇焕:以一万明军与六万八旗精锐的对决
...起的时候,八旗军在与明军的战斗中确实未尝败绩,直到努尔哈赤去世那一年。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已经起兵四十余年,在四十余年中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国,并且对明朝宣战,凭借着骁勇善战的女真骑兵和当...……更多
看看后金攻打宁远手段,就知努尔哈赤有多高明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刚过完年,努尔哈赤便率领诸子侄统领八旗大军,向明朝发起自广宁战役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其目标直指明军孤城宁远(今辽宁兴城)。当然,对于征战数十年,所向披靡努尔哈赤而言...……更多
朱由校是被皇帝身份耽误的好木匠,其实他也曾击退努尔哈赤
...在文治武功方面,也并非一事无成,大明与后金的对抗“宁远之战”就是其重要功绩。只可惜朱由校23岁离世,否则清军能否入关还未可知。在宁远之战中,朱由校力挺袁崇焕对抗后金,在明朝火器的支持下,后金大军损失惨重...……更多
盘点史上十七位军事能力堪忧的“名将”
...金,但他靠的是坚壁清野,依托防御阵地和大炮才挫败了努尔哈赤的进攻,对后金军造成的伤害有限。后金攻不下宁远,也能安然撤退,来去自如。而且在回程的路上,还偷袭明朝军事堡垒,毁坏关外重要的后勤基地。宁远大捷...……更多
袁崇焕:努尔哈赤最畏惧的人,清朝建立前的绊脚石
...率兵攻之,兵败,退师沈阳。”这段史料描绘了袁崇焕在宁远之战中重创后金军队的情景,使得努尔哈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败。袁崇焕的坚守和智谋,使得努尔哈赤的军队在宁远城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也成为了他一生中的...……更多
魏忠贤掌权时,明朝真的追着清朝打吗
...募蒙古降卒,却不加以甄别。他没想到,这些人都是后金努尔哈赤的内应。在他们内外夹击之下,辽地两座重镇:沈阳和辽阳也相继失守。袁应泰在辽阳城破时举火自焚,算是尽了臣子的职责。袁应泰死后,熊廷弼被再次启用为...……更多
为何说皇太极是大清最杰出皇帝
...了君主制度的组织体制。第四,仿造红衣大炮,建立炮兵宁远之战、锦州之战和北京之战这三次重大战役让皇太极感受到了红衣大炮的威力。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后金仿制了第一批红衣大炮并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更多
袁崇焕与崇祯帝的“五年之约”还没到,为何就被抄家处决
...位君主身上都会心存不满。 其次,袁崇焕有议和劣迹。宁远之战结束后,后金努尔哈赤去世,袁崇焕派人前往祭奠并提出议和请求,而实际上,朝廷中枢并没有让他去和后金议和,也就是说议和是袁崇焕擅自决定的事情,并且...……更多
袁崇焕的生平:从知县到辽东巡抚的历程
...文官。由于他的能力,袁崇焕得到了孙承宗的赏识,并在宁远之战中展现了出色的战绩,成功战胜努尔哈赤。这一仗打破了“后金不可战胜”的神话,也让明军重夺失地。虽然这场战斗带来了一些牺牲,但其重大意义不可忽视。...……更多
己巳之变对明朝的国运有什么影响
...焕却看出了皇太极的战略意图,他上书崇祯皇帝:“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袁崇焕的意思是,自己镇守宁远,后金不可能越过宁远西侵,但是蓟门的防守力量太弱,建议朝廷加派重兵。袁崇焕的...……更多
《一念关山》11人大结局,六道堂全员战死,任如意自尽
...的帝位,选择庇护二皇子,还想要借此害死初国公,结果宁远舟和任如意刺杀,把一切都公之于众,不仅如此,李同光率兵来保护安帝李隼,他却被朱殷给暗杀了,死前不可置信,他的死可以说真的是憋屈啊。 相比起来二皇子...……更多
努尔哈赤:满人的骄傲与明朝的梦魇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始祖,努尔哈赤在满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从他建立后金算,总计历296年的时间,这在历史上也是很长的一个时期了,时至今日还有人以自己是满人而骄傲,充满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比如前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