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孝行齐鲁|“好媳妇”锦旗送到娘家,村里都比谁家“奖状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国晓宁 通讯员 张宇宁近年来,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不断探索乡风文明新模式,实现好学风促进好家风,好家风引领好民风,好民风润泽好乡风,连续六年创新开展“喜报送娘家”系列表彰活动。侯营...……更多
孝行齐鲁|大石庄村的女儿们组团回娘家过七夕
记者 邢孟对于菏泽牡丹区高庄镇大石庄村的村民们来说,每年的七夕可是一个重要节日。因为在这一天,大石庄村出嫁的女儿们会相约一起回到村里,回娘家陪父母一起过节。女儿们在台上表演得用心,父母在台下看得开心。...……更多
孝行齐鲁|倾斜身躯撑起村民健康 他是留守老人的健康“守门人”
身穿白大褂,肩背行医箱,身子倾斜,走路歪扭,他就是山东日照深山中的乡村医生王远平。虽身患残疾,他却依然坚持走村串户,为乡亲们行医送药,一晃就是13年。西王家村地处日照市东港区的山凹里,三县交界,四面环山...……更多
孝行齐鲁|小宝送“大餐”!这个济南小伙让老人吃上免费大锅菜
吕有彬正在给老人们打饭,吃到免费大锅菜的老人们笑开了花。下午5点半左右,一大锅色香味俱全的土豆炖腿骨即将出锅。“大娘,家里几口人啊?给您多盛一点儿!”7月8日,在济南章丘区黄沙埠村的小广场上,小宝正在给...……更多
孝行齐鲁|日照好媳妇十几年如一日,不辞辛苦照料长辈
“有什么事给小魏打一个电话,她就会很快帮忙解决。”“小魏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好闺女!”在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二朱曹村,老人们口中的“小魏”就是魏丽,一位孝亲敬老的好孙媳、好儿媳,村里老人们的“好闺女”。好...……更多
孝行齐鲁|高山上有个爱心诊所,为老人们带去健康和温暖
记者 张如意一支小队伍,带着一面旗帜、药箱以及满满的爱心物资,十几年如一日,攀越800多米的深山,来到孤寡老人们身边,为他们带去健康和温暖。2011年7月,春雨义工团队在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安村建成了首个“高...……更多
孝行齐鲁|济南古稀儿媳情暖百岁婆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媛“娘,起来吃饭啦!”8月28日,在济南章丘区宁家埠街道马南村,王杰芸趴在耳边唤醒正在小憩的婆婆马淑芳。这一声娘,王杰芸一叫就是半个多世纪。在宁家埠的十里八乡,这是一对颇有“名气”...……更多
孝行齐鲁|刘荣学和他的两元面馆
刘荣学站在改造好的面馆前。近日,位于泰安市新泰市汶南大集上的一家面馆火了,面馆老板刘荣学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刘荣学经营这家面馆已整整40年,2元一碗的价格也已维持了十几年。周围物价上涨,刘荣学却坚...……更多
孝行齐鲁!为福添彩·寻找孝心人物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与更多孝心人物相遇,让孝爱之花开遍齐鲁大地,这是一场已经持续了六年的爱心之约!7月27日,2024年“为福添彩·寻找孝心人物”活动再次启动。2018年至今,寻找孝心人物系列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由山东省福利彩票发...……更多
孝行齐鲁|“路上车辆很多,先扶起来再说”
记者 李梦瑶7月17日早7:30左右,济南堤口路与矿院路路口,一位老人骑电动车通过路口时不慎摔倒在马路中央,被一大早外出执行清疏任务的济南市城肥二处吕修军看到后搀扶起,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下这暖心一幕。吕修军扶...……更多
孝行齐鲁|一诺19年,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媛“大娘,起来吃饭吧?”闫敏轻轻握着李金祥老人的手,趴在老人耳边叫醒她。老人听到微微动了动眼睛。虽然已双目失明,但是听声音老人就知道是闫敏来了。19年的陪伴,早已让她们成为彼此最...……更多
孝行齐鲁|这位济南老师儿三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公公和大伯哥
在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新卉社区,刘德英一家人孝老敬亲的故事感染着周围的人们,为辖区居民树立了良好榜样。1990年,24岁的刘德英嫁给了陈严杰,当时陈家条件非常艰苦,一家四口居住在破旧狭小的祖屋里。刘德英的大...……更多
从十余年前第一次参与爱心志愿活动,到后来正式加入志愿团队成为一名专业义工,再到如今成为多家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或成员。烟台招远市的孙青云用热忱与奉献书写了孝老敬亲的公益画卷。2014年至今,孙青云组织参与走访...……更多
孝行齐鲁|拍摄百岁老人博主: 记录百年人生,为后人留念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静 岳致呈 实习生 李苗老人们脸上堆着皱纹,露出不齐整的牙齿,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百年人生。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山东泰安新泰的李成振拍摄记录了十几位百岁左右的老人。重阳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更多
孝行齐鲁|聊城这个地的老人坐上了“爱心椅”,爬楼从此不犯愁
老年人上下楼普遍感到力不从心,聊城市东昌府区慈善总会结合实际情况,为改善老人居家养老设施和社区适老化环境,提升居家养老质量,在楼道里安装了“爱心椅”,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从五楼走下来,到...……更多
孝行齐鲁|肖念平:二十年如一日照顾老人 用心演绎家的温暖
记者 王文彬 付玉成 边浩玥 通讯员 杨琼提起肖念平,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纷纷竖起大拇指,二十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孝道”的真谛,上演着感人至深的敬老爱老故事,他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的村民,先后评选为...……更多
孝行齐鲁|这些红马甲义工为老人家里建了一个个小菜园
记者 张如意2020年5月1日,在潍坊昌邑市高洪良老人家中,志愿者们与老人将院中的一片荒地进行开垦,种植上时令蔬菜,建成了别具一格的“益家小菜园”, 这是昌邑市义工联合会组织的“益家小菜园”志愿服务项目。自此以...……更多
孝行齐鲁|11年爱心积聚起13万颗红豆 八旬奶奶敬老不辍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坚持。东营市82岁的赵晓凤老人在公益之路上已经坚持了50多年,做了一辈子的志愿者。耄耋之年,她仍然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尽其所能帮助和温暖着周围的人。在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更多
孝行齐鲁|百岁老人身体依然棒,多亏孙媳妇照顾得好
记者 郭健 通讯员 纪宗玉 孙梦涵俗话说,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得百岁人。在肥城市新城街道孙庄社区,就有一位百岁老人——刁李氏。在老人看来,自己之所以长寿,除了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外,更与孝顺的孙媳近年来悉...……更多
孝行齐鲁|消除老人“就医鸿沟”,龙口有个暖心陪诊团队
记者 张如意 通讯员 于灏学 王刚孤寡老人有就医需求无人陪伴就诊怎么办?为切实保障社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涉老服务项目,努力消除老年人面临的“就医鸿沟”,龙口市东方青少年社会事务服务中...……更多
孝行齐鲁|15年从未间断,潍坊的哥再赴“重阳之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我希望能通过这件事把爱传递下去”这是潍坊润通出租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洪玉在每年重阳节前后都会提到的一句话。从2009年至今,王洪玉跟自己的队员每年都会在重...……更多
孝行齐鲁|照顾瘫痪婆婆17年,她心中有张时间表
记者 易雪 通讯员 束婧冉十七年的青春年华,于人生长河来说并不算短,兖州“好媳妇”毛宏霞却把这些时间几乎都用于照顾瘫痪的婆婆杜尚兰,用责任与付出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毛宏霞细心给婆婆喂饭。事无巨细...……更多
孝行齐鲁|“中国好人”郭素卿:十余年寸步不离照顾重病父亲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淄博市推荐的郭素卿上榜,获评“孝老爱亲好人”。面对采访,郭素卿笑盈盈地说道:“我觉得没啥呀,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郭素卿是淄博市周村区永安街道朝阳馨居...……更多
孝行齐鲁|聊城小伙办起免费午餐,几十位老人中午都来这里吃饭
2024年8月21日,这是“小峰爱心餐”免费为老人做饭的第45天。在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辛庄村“孙峰炖鸡”店门口,四五十名古稀老人围坐在遮阳棚下的小桌前,摇着蒲扇,聊着家常,等着吃午饭。孙峰为啥要办免费午餐,免费...……更多
重阳“百叟宴”暖心又暖情
...,通过举办“百叟宴”这样的活动,也是引导村民的孝心孝行,让孝亲敬老、相亲相爱之风成为东东峪村的文明新风尚。东东峪村依山傍水,素有春秋古战场、齐鲁百泉村之称,是一处建村600多年的古村落。近年来,凭借深厚的...……更多
...电大学就读的辅导老师雷瑜哲说。东河村是远近闻名的“孝行文化示范村”。近年来,东河村党支部齐心协力,围绕农民所想所盼和群众反映的焦点难点问题,以孝行文化为先导,以德治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孝行文化教育活动...……更多
孝行齐鲁|济宁好儿媳五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
文/片 记者 孔茜 见习记者 赵云龙毛书红在给公公擦手现年42岁的毛书红是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堌城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数年来她坚持做着一件不平凡的事。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面对因脑梗瘫痪在床的公公,她主动挑...……更多
风雪高原行:阿欧家的别样“年货”
...,收到几件特别的“年货”——“先进家庭”奖状、一面锦旗,还有在“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中获得的缝纫比赛一等奖证书、手机摄影比赛二等奖证书。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海拔4800多米的安多县,在零下20多度的极寒天...……更多
孝行齐鲁|走近老年人,他们发现行业的“可爱”
记者 巩悦悦在北京一家养老机构,一位中度认知症老人拒绝接受任何帮助,被抱上床时攻击护理人员,喂的饭也会喷出来。面对情绪激动的老人,在护理岗实习的林曼青仅通过一只会叫“奶奶”的玩偶娃娃就让老人对自己产生...……更多
孝行中华 公益万里行!翼嘉国际集团“助学助残扶老”第四届慈善年会盛大举行
孝行中华,公益万里行!12月22日正值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冬至,当日下午,由德阳市关工委等部门指导,四川翼嘉国际集团主办的第四届公益慈善年会在德阳市区太平洋国际酒店盛大举行,只见会场气氛热烈非凡,座无虚...……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岑)“嘉庚创新实验室在全球率先提出的非接触式加氢概念,今年底有望在厦门海沧首次实现产业化。”昨日
2025-02-19 07:59:00
排期满满 厦门会展活力迸发
2024厦门工博会上,各色高科技产品引人注目。(资料图/记者 卢剑豪 摄)2025年一系列会展活动将在我市陆续拉开帷幕
2025-02-19 07:59:00
2月16日,深圳宣布,全市政务系统全面启用DeepSeek大模型。2月17日,宣布首批70名政务AI“新员工”已经正式上岗
2025-02-19 08:00:00
当看到人形机器人在花团锦簇的春晚舞台上扭秧歌时,我忍不住幻想,如果有一天机器真的凌驾于“智人”之上,这一刻一定是个充满隐喻的时刻
2025-02-19 08:00:00
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普及有进展,但仍存在独立性缺失等问题母婴室与无障碍卫生间共用,如何告别“身份混淆”?“带娃出门本就不容易
2025-02-19 08:00:00
AI助教为教师“分身”,为学生个性化出卷、改卷;AI主播24小时在线,不间断地直播、带货;AI医生能够实现辅助诊疗、报告解读
2025-02-19 08:00:00
AI翻译、短剧开发、嵌入文旅——网络文学出圈更出彩(深观察)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网络文学扬帆远航,风光正好
2025-02-19 08:00:00
2月15日,辛庄村人潮汹涌。这个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六环以外的村子,周末有上万人挤在全长只有490米的村庄主街上,赶集。即便距离它最近的地铁站有10多公里
2025-02-19 08:00:00
2500吨生物燃料油!巨轮在厦饱餐绿色“口粮”
昨日,“中海亚洲”轮在厦接受生物燃料加注。(记者 卢剑豪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李筱莎 林昕昀)昨日11时许
2025-02-19 08:00:00
被大家称为“小红车”的杭州公共自行车,是许多人日常出行的好伙伴。大家常常把随身物品放在车筐里,但很多人不知道,“小红车”的前车筐是有承重标准的
2025-02-19 08:05:00
花粉过敏高发季来了!专家:提前2到4周开始用药预防
在国家卫健委昨天(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介绍,春天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很多人会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这些症状多数是由于花粉过敏导致的
2025-02-19 08:05:00
遇见你丨跨越1200公里的“接力” 她说“温暖,需要传递”
前不久过年期间,浙江衢州“00后”视障女孩徐佳媛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记录了她从山东出发到浙江,独自跨越1200公里的回家路
2025-02-19 08:05:00
世界第一!饺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哪吒”
哪吒又登顶了!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8日19:35,《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的总票房(含海外票房)已经突破123
2025-02-19 08:05:00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谎报险情将承担法律责任
17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1月科学领域流言榜,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流言为“频繁的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要提前预警”
2025-02-19 08:05:00
2024年以来,有关部门持续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行为,各地出台“进校园事项白名单”等多项举措。基层教师普遍反映,减负成效明显
2025-02-19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