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孝行齐鲁|大石庄村的女儿们组团回娘家过七夕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12 21:5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邢孟

对于菏泽牡丹区高庄镇大石庄村的村民们来说,每年的七夕可是一个重要节日。因为在这一天,大石庄村出嫁的女儿们会相约一起回到村里,回娘家陪父母一起过节。

孝行齐鲁|大石庄村的女儿们组团回娘家过七夕

女儿们在台上表演得用心,父母在台下看得开心。

看节目吃团圆饭

这个七夕最热闹

8月20日上午,菏泽牡丹区高庄镇大石庄村的村民文化广场上格外热闹。当日天公作美,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又适逢周日,正是看演出的好时候。歌舞表演、豫剧、大平调、两夹弦……舞台上的节目精彩纷呈,台下的观众纷纷叫好,演员们演得用心,观众们看得开心。

这是今年大石庄村的出嫁女儿们精心准备的节目,这也是大石庄村的出嫁女儿们组团回娘家陪父母过七夕的第五年。

“以前都是相约一起回娘家,然后带上父母一起吃团圆饭,今年想热闹一点,大家各展其能,就准备了节目,让父母,让村民们一起看看节目,热闹热闹。”节目组织者石英一边忙着协调人员候场准备,一边对记者说道。

为了这次演出,早在一个月前,石英就和姐妹们开始忙活了起来。组织人员、制定节目、排练、统筹,“大家都很积极,平时上班忙就利用休息时间排节目,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在群里分享”。石英告诉记者,她们有一个“大石庄闺蜜群”,里面全部都是大石庄村的出嫁女儿,“现在群里有118人,这次相约回娘家的有60多人”。

“里面的大部分节目都是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还邀请了专业演员。”石英告诉记者,这次回娘家,有才艺的出嫁女儿们就上台表演才艺,不能上台表演的就在台下陪着父母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由女儿们出钱一起请父母吃团圆饭,“小时候过七夕父母给我们包饺子,现在我们陪他们吃团圆饭”。

“他们陪我们长大,

我们陪他们变老”

“小时候都是父母给我们包饺子过七夕,谁吃到包着糖和硬币的饺子,谁就是最巧的姑娘。现在,换我们来陪父母过七夕,和他们一起团圆。”活动发起人之一马鲜荣告诉记者,她今年52岁,从大石庄村出嫁已经32年,现在在城区居住,村里像她一样定居城区的出嫁女儿不少。

“小时候过七夕时,我们几个小姐妹就会约着一起过,现在虽然各自成家了,但平时也都有联系,经常聚在一起。有一次七夕一起吃饭时聊起来,说闺蜜自己聚,不如回娘家带上父母一起聚聚,更有意义。”马鲜荣说,一起回娘家不仅闺蜜们能聚在一起,还能多陪陪父母,和他们一起过节,“他们陪我们长大,我们陪他们变老”。

马鲜荣等人的想法得到了“大石庄闺蜜们”的一致响应,她们就此建起了微信群,“起初就几十个人,现在已经100多人了,队伍还在不断壮大”。马鲜荣告诉记者,起初是她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几个闺蜜相约,到七夕节的时候一起回娘家,带上各自的父母一起到饭店里吃团圆饭,热闹一下,闺蜜们能在一起说说话。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出嫁女儿们加入进来,七夕组团回娘家成了大石庄村的一个新传统,从2018年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五年。

“以前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新时代,儿子、女儿都能孝顺老人。”马鲜荣说,她们也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好地倡导孝德,弘扬美德。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村民们重温传统文化,也推动了现代家庭观念的发展。在新时代,男女平等、共同孝顺父母,正是我们需要倡导和践行的优秀家庭价值观。”高庄镇大石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石广才说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孝行齐鲁|“好媳妇”锦旗送到娘家,村里都比谁家“奖状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国晓宁 通讯员 张宇宁近年来,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不断探索乡风文明新模式,实现好学风促进好家风,好家风引领好民风,好民风润泽好乡风,连续六年创新开展“喜报
2024-11-21 14:27:00
孝行齐鲁|聊城小伙办起免费午餐,几十位老人中午都来这里吃饭
2024年8月21日,这是“小峰爱心餐”免费为老人做饭的第45天。在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辛庄村“孙峰炖鸡”店门口,四五十名古稀老人围坐在遮阳棚下的小桌前,摇着蒲扇,聊着家常,等着吃
2024-09-20 16:34:00
“为福添彩·福彩杯”第六届寻找齐鲁最美孝心人物活动开始投票啦
...年报道的孝心人物中,有每年七夕相约一起回娘家的大石庄村女儿们;有组织爱心活动约2000次,为独守老人筑起心灵家园的义工;有带着“拯救家庭”使命一路拼搏向前,高考成功被浙大录取
2023-10-23 13:24:00
孝行齐鲁|38年,这个“女儿”先后为160多位孤寡老人送终
记者 易雪 通讯员 霍腾张昭红到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敬老院工作时才27岁。38年间,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张昭红留了下来。敬老院的老人也来来去去,她先后为160多位孤
2023-07-04 15:51:00
孝行齐鲁|一诺19年,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媛“大娘,起来吃饭吧?”闫敏轻轻握着李金祥老人的手,趴在老人耳边叫醒她。老人听到微微动了动眼睛。虽然已双目失明,但是听声音老人就知道是闫敏来了。19年的
2024-11-21 14:28:00
孝行齐鲁|“中国好人”郭素卿:十余年寸步不离照顾重病父亲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淄博市推荐的郭素卿上榜,获评“孝老爱亲好人”。面对采访,郭素卿笑盈盈地说道:“我觉得没啥呀,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郭素卿是淄
2024-08-09 15:44:00
孝行齐鲁|这位济南老师儿三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公公和大伯哥
在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新卉社区,刘德英一家人孝老敬亲的故事感染着周围的人们,为辖区居民树立了良好榜样。1990年,24岁的刘德英嫁给了陈严杰,当时陈家条件非常艰苦,一家四口居住在
2024-07-29 12:58:00
从十余年前第一次参与爱心志愿活动,到后来正式加入志愿团队成为一名专业义工,再到如今成为多家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或成员。烟台招远市的孙青云用热忱与奉献书写了孝老敬亲的公益画卷。2014
2023-10-12 23:00:00
孝行齐鲁|照顾瘫痪婆婆17年,她心中有张时间表
记者 易雪 通讯员 束婧冉十七年的青春年华,于人生长河来说并不算短,兖州“好媳妇”毛宏霞却把这些时间几乎都用于照顾瘫痪的婆婆杜尚兰,用责任与付出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毛宏霞
2023-10-12 19: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